頂點小說網->都市->我的佛系田園生活->章節

二百八十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地犁完了,看著拉著鐵耙耙地的拖拉機,白子豪的目光變得再次悠遠了起來,眼神之中出現的不再是拖拉機,出現在的那頭黑色的耕牛,還有拉著牛的父親,還有耙上坐著的自己和弟弟。

耙這種農具,白子豪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不是也會在用這種用來平地和破碎土疙瘩的工具,兩塊長條的木方,中間有四個木質橫樑和兩根鋼筋的衡量,兩邊的長方木橫樑上面就是耙齒,兩排的耙齒並不是對稱的,而是佔據著彼此兩個耙齒的中間位置,既減小了阻力,更容易碎土塊,看似簡單,但是很有技術含量的一個工具。

在看過了電影《隱入塵煙》之後,這個場面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電影《隱入塵煙》之中就有這樣的場景,憨厚的老四拉著他們家唯一的毛驢子,馬驢子拉著耙,而耙上面坐著的就是貴英,何其相似的場面,看似簡單的勞動,但是在這一片田地之間,那驢,那耙,還有那耙上的人,就是老四的全部,也是他們這個家的全部。

而那個時候,對於滄桑的父親而言,那頭黑色的耕牛,還有耕牛拉著的耙,還有耙上的白子豪和弟弟,以及在地邊上撿草根的母親,這就是父親的全部,也是我們這個家的全部。

那個時候,耙地的時候,木質的耙是很輕的,而且牲口的速度太慢,耙的作用根本就發揮不出來,所以就必須在耙上放配重,一袋子泥土,兩塊大石頭,或者直接就上人,所以才有了電影面面的片段,也有了白子豪童年的時候的這份坐在耙上耙地的經歷和深刻的記憶。

那個時候,莊稼地裡不會打除草劑,地裡的雜草,在春耕的時候,深埋在地裡的草根就會被翻出來,人跟在犁頭的後面,一邊撒著化肥,一邊要把草根撿出來,而耙地的時候,耙齒上面也會把一些草根掛出來。所以老爹拉著牛,小哥倆坐在耙上當配重,而老媽在後面撿著草根,那個時候的日子很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苦中也有樂。

當後來,逐漸長大的時候,像耙地這樣的小活,就是我和弟弟獨立能完成的了,站在耙上,抓著牛尾巴,吆喝著耕牛跟著自己指定的路線前進,那個時候,還是充滿著成就感的,而父親則是點上一支劣質的香菸,蹲在田埂上,看著幹活的哥倆在那裡笑著。

那個時候的父親,在我們哥倆眼裡,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在我們哥倆不願意在耙上的時候,能夠輕而易舉的抱起一袋子裝滿的泥土放在耙上,也能在平地的時候,在笨重的拉拉車上推著我們哥倆穿越在田埂之上,更是能夠一個肩頭放著我們哥倆一人如履平地,那個時候的父親,無疑就是我們心中的超人,雖然這個超人脾氣不是很好,偶爾也會把我們哥倆揍得是鬼哭狼嚎的,我們怕父親,但是也崇拜父親。

再到後來,哥倆都長大了,從上中學開始,在家的時間久比較少了,中學和高中的時候,寒暑假好歹還能在家,也能幫著爸媽幹活,但是那個時候的白子豪卻想著逃離這個家,等上了大學,一開始的時候,寒暑假還會回家,再到後來的時候也就只有寒假回家過年,等上班了的時候,一晃就是好幾年不回家,不回家,而這也成為了白子豪前世最大的遺憾,從自己上班開始,到父親的去世,自己回家的次數寥寥無幾,而結婚之後,更是六年沒回家,而這六年就成為了他和父親之間生離死別的巨大的鴻溝。

當自己在醫院醒來,回到家,看著影片之上父親熟悉的臉龐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白子豪在這一刻是多麼的激動,又是多麼的害怕,就害怕眼前的一切都是虛無和夢幻的,那一刻白子豪就想著立刻回家,立刻回到父親的面前,狠狠的把那個倔強的老頭抱在懷裡。

這也就有了白子豪直播初登臺的時候,在夕陽的餘暉之下,在那條潺潺的小河邊,哭得稀里嘩啦的樣子,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經歷了父親的離世,經歷了失而復得,沒有人明白白子豪的心,這將會是白子豪獨自一人堅守的秘密。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有了機械化的加入,農民種地總是方便了很多,也輕鬆了很多,只要錢到位,一切都變得簡單了起來,雖然早就不指望莊稼地裡的這點收入了,但是種地,就是農民最後的執念。

二月底三月初,正好是清明節的前後,犁地結束之後,馬上就要開始播種了,西北的天氣回暖的時候要比東北的早,三月份的西北就已經開始了農忙,開始了種地,而東北,現在還屬於冰天雪地的時候,雖然氣溫也有所身高,但是偶爾還是會下雪,東北種地都到了五一前後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前世的時候,每年的清明,只要是自己和弟弟在老家,都是老爸帶著哥倆去給爺爺奶奶上墳,而到了後來,父親去世後,清明節的時候,哥倆竟然誰都不能親自給老爹去上墳,那一座孤墳,只有叔輩大爺們,還有堂兄弟們能去給父親上墳。那個時候白子豪就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麼要離家那麼遠,要是自己沒有離家那麼遠,父親就不會去世的那麼早,自己也不會在父親去世之後不能去給老爸在節氣的時候上墳。

如今,老爸依舊在,自己也回到了老家,前世的重重不快和不如意,這一世,自己想不會再經歷了,懷著平靜的心,隨著老爹去給爺爺奶奶上墳,心情猶如前世父親活著的時候一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寒食節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即如《周禮》所說"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還融合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己節的習俗內容。上己節,俗稱三月三。上己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己日,謂之"上己"。"上己"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己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己節的節期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清明節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佈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第198次常務會議透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節假期包括調休又改為3天。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統文化的復甦,傳統的節日也漸漸的再次被重視了起來,清明節方家三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首發&:塔>-讀小說

只是現在又有很多專家開始呼籲,清明祭祖要文明祭祖,要隨著時代的潮流,什麼網路祭祖,等等的,白子豪搞不明白,能到你的手機能通陰陽,你還能在清明的時候和逝去的親人視個頻,發個微信,打個電話嗎,簡直就是放屁和扯澹。

在傳統文化和習俗復甦和傳播的路上,總是有那麼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在那裡胡說八道。

記得父親去世之後的第一個清明節,白子豪在東北,清明的那一天晚上,白子豪開車走了很遠的地方,在一個闢靜的地方,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燒紙錢,一股旋風吹過,褲子都燒壞了,白子豪認為,那就是父親在表達自己的不滿,活著的時候,自己就不能陪著父親,去世了,自己還只能在異地他鄉,在路邊燒紙。

相關推薦:火影之看片就變強退圈後,她靠鹹魚爆紅全網此生摯愛洛天依逃妻通緝令:誰給的膽量跑通靈神醫重生天羽天翔[羽毛球]重生狂妃:絕寵廢材煉丹師傾城老婆助我煉仙丹海賊王·黑執事同人合集薩滿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