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的帝國弗利蘭->章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兩隻艦隊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縱觀整個荷蘭海軍艦隊,除了僅有的一艘壓箱底的戰列艦之外,噸位數最大的軍艦也不過只是八千六百噸的哈德遜號巡洋艦。

哈德遜是17世紀初期的一位荷蘭航海探險家,也是第一個發現新尼德蘭的人。

發現新大陸只是歐洲人在尋找印度群島時所誕生的意外,而發現西尼德蘭同樣也是一場意外。

新尼德蘭成立的五年前,亨利·哈德遜效力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奉命尋找一條可以繞過俄羅斯,到達印度群島的新航道。因為當時國際市場盛行的香料、絲綢只有在東部可以獲取,先前哈德遜在莫斯科公司英國人的支援下,已經接連開展了兩次東北航道的探索,都以失敗告終。

在被莫斯科公司解僱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朝哈德遜丟擲了橄欖枝,支援他再一次向東啟程。但這一次,面對被冰阻隔的大海,剛繞過納維亞半島的哈德遜,就不得已下令返航。雖然東北航道並沒有實現,但哈德遜向西給荷蘭帶來了意外之喜。

由於向東的航路屢屢受阻,哈德遜決定向西出發,於是他開始了橫渡大西洋之旅,他選擇了一條新航道,沿著北美洲海岸線南下,尋找到了一個河口,而這條河後來也被命名為“哈德遜河”。哈德遜本以為河流可以通往北方,但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有駛向太平洋,但他還是決定繼續向上探索,也就是這次抵達了“新尼德蘭”。

哈德遜從這塊北美土地帶回土產和皮草回到荷蘭,精明的荷蘭商人發現了這塊極具貿易潛力的寶藏,161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立即宣佈了對這塊地的所有權,並命名為“新尼德蘭”,而這塊區域,在今天大概包括美國的紐約州、新澤西州等地區。自此哈德遜雖然沒有完成東北航道的探索工作,但其發現的哈德遜河口和新尼德蘭都很是讓荷蘭政府滿意。

新尼德蘭作為荷蘭歷史上第一個永久性的殖民地,給以後的荷蘭帶來了大量的資本積累和財富資源,同樣的也因為之後新尼德蘭殖民地政府的種種政策,導致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遭受了大量的劫掠和搶奪,變相的削弱了西班牙殖民帝國,加速了西班牙帝國的崩潰和瓦解。

不管怎麼說,哈德遜對於荷蘭殖民歷史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此荷蘭海軍除了最重要的一艘戰列艦之外,噸位最大的一艘巡洋艦的名字就被命名為哈德遜號。

而除了這艘噸位達到八千六百噸的哈德遜號巡洋艦之外,荷蘭海軍中大多都只是像荷蘭級防護巡洋艦或者三千五百噸級岸防艦這樣的小型艦艇。

雖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威廉三世國王並不願意擴大海軍規模,讓周圍的列強忌憚的原因,但不免也少不了這些小型軍艦的效能其實非常不錯的原因在。

荷蘭的海軍艦隊一共有兩個,分別是駐紮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的荷蘭本土艦隊和駐紮在巴達維亞的港口的荷屬東印度艦隊。

而兩艘噸位比較大的軍艦威廉號戰列艦和哈德遜號巡洋艦,則被分別派遣到了這兩個艦隊。

而除了這兩艘噸位比較大的軍艦之外,無論是荷蘭本土艦隊還是荷屬東印度艦隊,大部分的服役艦艇全部都是四千噸以下的小型軍艦。

雖然看上去荷蘭艦隊的實力壓根沒有辦法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提並論,但導致荷蘭軍隊成了現在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來自荷蘭本土以及殖民地周邊的環境所致。

荷蘭的南面,東面以及西面全部都是三個頂級的世界列強,並且其中不乏有海軍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國,陸軍世界第一的德意志帝國以及海陸兩軍都是世界前三的法蘭西共和國。

荷蘭的海軍和這三個國家相比的話完全就是紙湖的,甚至荷蘭艦隊和這些國家的艦隊都沒有任何開戰的資格。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威廉三世國王只留一艘戰列艦充當門面,其他的全部安排一些小型軍艦也就不奇怪了。

畢竟只要這三個列強想讓荷蘭的海岸線安全,那麼荷蘭的海岸線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

但如果這三個列強有任何一個不想讓荷蘭的海岸線變得安全,那麼荷蘭的海岸線就隨時有可能變成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岸線之一。

威廉三世國王也正是看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也決定暫時在海軍方面不做任何的反抗,僅僅只保留一個充當國家門面的本土艦隊時不時進行象徵的巡邏即可。

而殖民地方面,因為除了東南亞以外的人民幣太過零碎並且狹小,因此荷蘭如果在這些小的殖民地設立艦隊的話實在有些沒有必要,因此這些小型的殖民地僅僅只是在海岸線上建造了一些小型的海防炮,並沒有任何成規模的艦隊駐紮在這些殖民地。

唯一有艦隊駐紮的殖民地就是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畢竟荷屬東印度殖民地也是擁有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大型殖民地,並且還擁有數以千萬計的土著人口和一百多萬的移民。

但因為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北部和南部,分別是大英帝國的東南亞殖民地和澳大利亞自治領,並且西北面還是溝通東西方交流的馬六甲海峽,在東南亞同樣有著大英帝國的東印度艦隊以及法國的艦隊駐紮,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荷蘭王國哪怕舉全國之力,都不可能建造一支實力能夠和東印度艦隊以及法國艦隊相媲美的一流海軍。

因此將錢用在根本不可能建立優勢的海軍,還不如繼續鞏固陸軍的實力,保護荷蘭的本土來的重要。

雖然荷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頂級的海洋強國,但隨著荷蘭近些年來日益不斷的衰落,荷蘭從一開始的海洋貿易霸主變成了老牌殖民帝國,隨後又變成了衰弱的歐洲一流國家,直到現在的歐洲二流國家。

在荷蘭衰弱的歷史之中,伴隨著荷蘭一起衰弱的還有荷蘭曾經強大到不可一世的皇家海軍。

自從威廉三世國王上臺以後,荷蘭海軍就徹底失去了之前的優先地位,在種種待遇上面已經基本和綠軍保持一致,甚至某些方面的投入並沒有陸軍的投入多。

雖然這樣也加劇了荷蘭海軍的衰弱,導致荷蘭海軍在歐洲範圍內已經沒有太大的戰鬥能力。

但這樣做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荷蘭的陸軍從一開始的歐洲三流陸軍已經逐漸演變成為歐洲一流陸軍,甚至只論士兵的作戰能力的話,荷蘭陸軍的水平已經領先於部分列強。

相比於海軍這種需要瘋狂砸錢的軍種來說,陸軍的花費是要比海軍的花費少的多的。

海軍想要保持戰鬥力的話,不僅每年都需要下水幾艘主力戰艦之外,還需要付出高昂的訓練費用。

但陸軍不同,隨便徵兆一些適合的兵員,給這些士兵派發武器之後他們便可以上戰場了。

在經過戰場殘酷的洗禮之後,任何懵懵懂懂的新兵都會在短時間內蛻變成為經驗豐富的老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這種訓練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員來撐住這場殘酷的洗禮,還需要能夠有參加戰爭的契機。

對於像荷蘭這樣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國家來說,在沒有幾個列強的支援的情況之下,荷蘭敢擅自發動戰爭的話,毫無疑問就是自己找死。

因為世界殖民的格局基本上已經固定了,因此荷蘭想要從除了戰爭以外的其他手段崛起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也註定了荷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荷蘭的潛力以及未來早已經被現在的地理環境所固定和限制。

因為三面都有列強環繞的原因,因此荷蘭基本上不可能成為一個強國,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讓這三個列強受到了任何威脅,都有可能隨時發動一場制裁荷蘭的戰爭。

這也是為什麼威廉三世國王願意一試小威廉的計劃的原因,因為如果真的不嘗試做出一些改變的話,那麼威廉三世國王心中荷蘭復甦的夢想就真的只能是夢想了。

和荷蘭現在的現狀比較相似的,還有如今如日中天的德意志帝國。

雖然德意志帝國的地理環境要比現在荷蘭王國的地理環境好太多,並且德國無論是陸軍實力還是海軍實力都是世界頂尖的,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開戰都擁有戰勝的可能性。

但這不代表德意志帝國的潛力和未來就十分美好了,相反,因為德意志帝國成立的比較晚的原因,雖然是踩著老牌列強法蘭西上的位,但世界範圍內比較好的殖民地早已經被歐洲國家瓜分完畢,德意志所能瓜分到的就是英法所吃不到的一些殘羹剩飯而已。

這就導致了哪怕德意志帝國距今已經成立了數十年的時間,但殖民地卻只有小小的一塊,甚至殖民地的大小和人口規模還沒有荷蘭的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大。

而德意志帝國作為目前軍事和工業實力世界第二工業的列強國家自然不能忍受比自己還要弱上幾分的法蘭西共和國卻掌握著比自己要多得多的殖民地和人口資源。

再加上法蘭西和普魯士上百年來的世仇,以及曾經普魯士踩著法蘭西成功創立德意志帝國的屈辱,導致了德國和法國逐漸劍拔弩張。

為了改變自己國家被限制的潛力和未來,德意志帝國最終還是參與了這場規模浩大的世界大戰。

在極端的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洗腦之下,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認為這場戰爭德國會在短時間內勝利,並且會在聖誕節之前凱旋回國。

當德國政府在1914年8月宣戰的時候,德國的人民欣喜若狂,德國的士兵尤其興奮。

甚至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還驕傲的宣稱德國國內的黨派鬥爭已經結束,“我不再認識黨派,我只認識德國人民。”。

絕大多數德國人被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鼓動,認為戰爭爆發後就可以愉快的告別沉悶的生活,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前享受對抗法國人的快樂。

但戰爭並沒有像德國人想象的那樣順利的到來,相反,戰爭變成了令人絕望的拉鋸式消耗戰。

並且戰火也從最初的歐洲列強戰爭逐漸演變成了世界大戰,在全球範圍內參戰國家一共達到了33個,遍及五個大洲和全世界1/4的人口。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總共動員了高達7400萬人的軍隊,使用了各種最新型的殺人武器,導致了大約1000萬人死亡,2000萬人受傷,500萬人失蹤的慘烈結局。

雖然在戰爭爆發的前兩年裡,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互有攻守,各有勝負。甚至在大部分時間裡,德國的攻勢比較迅勐,佔有的優勢也比較多。

但情況在1917年美國向德國宣戰之後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在一戰爆發之後,美國一直以中立作為藉口,向交戰雙方大肆出售軍火,發了一大筆戰爭橫財。

在同盟國和協約國打的都精疲力盡之時,美國決定插手,因此,在1917年4月6日,藉口德國潛艇攻擊美國商船,正式向德國宣戰。

擁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的美國參與戰爭,基本也就決定了德國的戰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場因為新興工業國家德國不滿老牌工業國家對於全世界範圍內殖民地的佔領從而發動的戰爭,在涉及到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之後,終於以一種意外且不意外的方式落幕。

也正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性,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爭奪世界霸權從而導致爆發的冷戰都在20世紀爆發的原因,因此20世紀也被稱作流血的世紀。

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也印證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新興國家想要向老牌霸權國家挑戰,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相關推薦:嚮往:忠烈家族,被女兒曝光了!對話先賢:開局打造神明禁區重生也沒能擺脫年下的套路史上最強河蟹剛成天下第一,靈氣復甦了獵人:我真不是除念師野蠻巫師永生冥王永生世界九丘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