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文藝宗師->章節

016 《星辰》雜誌社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四月三日,週三中午,燕京,《星辰》雜誌社。

這是一座建國時修建的老院落。初春時節,燕京的陽光透著融融的暖意,照在窗臺的綠蘿上。

周逢春剛滿四十歲,已經坐上了《星辰》雜誌社副總編輯的位置,《星辰》是中央唯一直屬雜誌社,這個位置並不是那麼容易坐上,他在雜誌社那麼多年,到現在也算是功德圓滿。

興許是久坐又沒有很好的運動的原因,他的身材已經開始發福,大的出奇的鼻子上架著一副金絲邊的眼睛,給人一見難忘的感覺。

他坐在辦公桌後,撕開郵政快遞的封條,從信封中拿出一沓稿紙。這是他大學同學,也是同一個宿舍上下鋪四年的老兄弟唐方平寄來的。

老唐週二的時候專門給他打了個電話,說是有一份稿子要寄給他。這可不像老唐的性格。他很好奇。

看著這份稿子,讓他想起他們的大學時代,那是七十年代末,那個時候正是文學的黃金時代,算起來如今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當今文壇的中堅力量就是從那時開始寫作。作為中文系學生,他們自然也有一份自己的文學夢。

那個時候,他們在宿舍裡寫詩、讀詩,參加詩友會,但最終他並沒有走上文學道路。

他曾經也是一位文學青年,只是青年時代的理想已經遠去了。他畢業後進雜誌社做了編輯,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一步一步升遷為雜誌社副總編,走了另外一條與文學相關的道路,也算是沒有辜負當初的理想。

老唐做了三年編輯回到了家鄉,在一家書店做了十多年。如今他們早已人過中年,當年的文學熱情只能留在心裡。

到了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文學彷彿早已成為昨日黃花,甚至有人提出了“文學已死”的口號。

確實,在這個物質化一切越來越向錢看的世界裡,文學在許多愛人的心目中早已不再青春,只是苟延殘喘的活著。只是現在他讀著手中的兩篇詩稿——《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和《如歌的行板》和小說《幻城》,不覺拍案而起,彷彿青年時代的夢想又復活了。

他每年不知道收到多少份稿件,對於詩歌似乎已經有些麻木。而今卻再次為這首詩所感動。

他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樣震撼心靈的詩了。

這些年他讀了多少詩稿,一首詩歌是好是壞,讀一遍只憑感覺就能夠分辨。只是《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這首詩,他卻細細品味,一讀再讀。

他盯著稿件末尾的署名:唐宋。突然瞪大了眼睛,心想:不會吧。他記得老唐的兒子就叫唐宋,今年僅僅十六周歲,和他女兒同齡。

周逢春抓起桌前的電話,撥往梅城新華書店,電話鈴響了三聲,唐方平的聲音傳來:“這裡是梅城新華書店,我是唐方平。”

周逢春道:“老唐啊!稿子我已經收到了。”

唐方正道:“老周,稿子看了吧,覺得怎麼樣?”電話裡傳來一陣笑聲,語氣中帶著那麼點得意與自豪。

周逢春道:“我說老唐啊!很久沒讀到這麼觸動心靈的新詩了,特別是《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酣暢淋漓啊!”

唐方正道。“哈哈……我推薦的詩歌還能有錯,有我的風采吧!”

周逢春道;“的了,你就別提你當年寫的酸詩了,和這能比嗎!”

唐方正道:“我寫的詩怎麼了,當年我的詩也是在校刊上發表了的,不像你,寫了那麼多年,也沒見你發表過。”

周峰春道:“那怎麼了,我現在是《星辰》副總編,拿一首詩我不點頭,他也發不了。”

唐方正道:“你就吹吧!你不發,大不了我投給老鄭,發到《星星》。”

周逢春道:“哎,別啊!就老鄭那《星星》影響力可比我們《星辰》差遠了。”

唐方正道:“這話真應該讓老鄭聽聽。”

周逢春道:“成了,我這不和你扯了,兩篇詩稿下個月月初雜誌見吧!”

唐方正道:“那謝了!”

周逢春道:“對了,唐宋是你們家小子吧?”

唐方正道:“我們家小子,怎麼樣?”電話裡傳來一聲暢快的笑聲,這笑聲聽的周逢春牙疼。

如果唐爸現在在他面前,周逢春保證像上大學那會兒給他兩下子,然後把他灌趴下,讓他爬不起來。

周逢春道:“你們家小子我記得剛剛上高中吧!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啊。”

唐方正道:“今年十七歲,週歲十六,和你們家姑娘同歲。”

周逢春道:“好小子,不錯,哪天到燕京來,讓我見見。”說實話,他心裡多少有些羨慕。

唐方平雖然最終沒有實現當年的理想,但奈何人家有個好兒子啊。他想想自己家姑娘,搖了搖頭,覺得自己今生不能如願了。

周逢春道:“那篇短篇《幻城》是什麼意思?我這可是詩歌雜誌社啊。”

唐方平道:“《青春》和你們不是一家嘛,一事不煩二主,我兒子不也是你侄子,就多多操下心吧。”

周逢春嘿了一聲,用燕京話說道:“得嘞。”

周逢春掛了電話,砸吧兩下嘴巴,嘖嘖讚歎,既有欣慰,心裡又有點兒酸,心想:這要是他閨女該多好,老唐這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他站起有些發福的身子,挺著啤酒肚,拿著兩頁稿子,往室外喊道:“小趙,過來一下。”

趙銘博是燕師大中文系畢業生,到《星辰》雜誌社已經兩年。在這個浮華的時代像這樣能沉在雜誌社的學生已經不多了。

趙銘博輕輕敲了下門,聽到周逢春喊請進,他推開門走進去,躬身道“周總編,您喊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逢春將手中稿子遞給他,指道:“先看看。”

趙銘博接過詩稿,默默吟誦了一遍,心道:好詩。要不是現在在總編辦公室,他真想拍案而起。

他讚道:“總編,你從哪兒拿到的這兩篇詩稿,像這麼高質量的詩稿,現在可不多見了。”

周逢春並沒有告訴他詩稿的來歷,笑道:“覺得還行,那就在下月星辰上發表吧!”

只是這卻讓趙銘博有些遲疑,“可是這個月已經定稿了,下週就要拿去印刷廠了。”

周逢春道:“那就把那兩篇‘稻花體’和“沙漠體”的詩歌給挪到下個月,騰出版面,儘快把這兩首詩歌發了。”

趙銘博道:“好的,總編,我馬上去辦。”

一般雜誌投稿,正常從投稿到發表需要三到六個月時間,當然雜誌社約稿除外。

唐方平自然不是迂腐的人,適當用一些他的老關係使文稿早日發表,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當然,前提是他對唐宋的稿件非常有信心。


相關推薦:戲精皇后的頂流男團鑄夢1999文藝王冠文藝潮流文藝男神快崛起文藝收藏大師文藝大族長文藝界奇葩天王的文藝人生蜀山綠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