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文藝界奇葩->章節

第三百四十章 既尊師道,學風自善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鯰魚——莊言只說了一個書名,並沒有透露更多的東西。

禮物也送完了,他也不知道還要說什麼,又看了看自己的老師劉鶚,老頭子摸著鬍鬚也笑眯眯地看著他,似乎沒有要再發言的意思。

好在馬寅初還算是個合格的主持人,及時走了上來接過話筒開口道,“不愧是師徒,就連送禮物都能想到一塊兒去。嘖嘖,《鐵雲藏龜》的原稿,今天託了思成的福,我才有幸見到實物,可見鐵雲先生對自己的新徒孫真的寄予了厚望,也希望思成能夠不負你老師跟師爺的期望,向他們看齊,做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概把剛才送禮物的環節總結了一下,馬寅初開始往下走流程。

把劉鶚請入席之後,馬寅初又把梁啟超拉了上來。

今天不僅僅是莊言收徒弟,也是梁啟超兒子拜師的日子,他自然也是重要角色。

走上臺去,梁啟超顯得很激動,面色紅潤,他接過馬寅初手中的話筒,望著底下的客人們,開口說道,“方才元善和子言說了為師之道,那我只能說一說為學生之道。”

“哼!”

坐在前桌的康有為聽到這句,忽然冷哼了一聲。同桌的其他人都看向他,有些人知道內情,自然清楚他是不滿梁啟超與自己理論相悖。

有些不知道內情的,譬如劉鶚,他常年在外,所以不知道康有為師徒之間的齟齬,所以有些奇怪,他自己學生在上面發言,他哼什麼?

辜鴻銘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後朝劉鶚使了個顏色,劉鶚也大概明白中間有什麼故事,也就沒有出口問。

他們這桌與臺上離得不遠,不過梁啟超卻沒注意到自己老師的反應,繼續說道,“古有懸樑刺股,鑿壁偷光,都是教人刻苦學習,這些日後自有你老師與你說,我今日就不越俎代庖。”

他話裡面的意思,大有將梁思成完完全全交託給莊言的意思。

“我今日只說一點,自古以來,我華夏最重師恩,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從今往後,你自當像尊敬我一樣去尊敬你的老師。《荀子》有一說,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又有一說,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梁啟超咬文嚼字說了一通,在座的大多都是文化人,自然能夠聽得明白。

這是《荀子》裡面的兩句話,前一句的意思是君子學習,談論學問必須按照老師教導的去說,要發揚光大老師的學問。後一句則是,若想學得快,就要好好聽老師的話。

其實莊言覺得這些東西算是儒家的糟粕,學生與老師並不只是單一的教與學而已。儒家思想中,老師說的不能違背,即便你覺得他說的是錯的。

他看了看臺上的梁啟超,有些奇怪他為什麼要說出這兩句來。畢竟他自己就是個違背師命的典範,他可是實打實地跟康有為對著幹。

再看臺下的康有為,果然面露不虞。

梁啟超在臺上說了一大段,最後語重心長地說道,“思成,你且記住,師道既尊,學風自善。”

這句話說出來,康有為的臉色又變得復雜起來,無它,就因為梁啟超最後引用的這話,正是康有為在《政論集》中的一句。

康有為有些不明白自己這個學生到底要幹什麼了,是諷刺,還是示好?

他正胡思亂想的時候,梁啟超已經結束了發言,將話筒交還給了馬寅初。

馬寅初深深地吸了口氣,他讀過《政論集》,自然也知道師道既尊,學風自善是出自那裡。

憑他對梁啟超的瞭解,他知道梁啟超骨子裡面是極其尊師的人,既然說出這些話來,肯定不是諷刺,但也絕對不是妥協,畢竟梁啟超頭鐵。

想到這裡,馬寅初決定幫他說兩句話,“師生和睦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場面,所謂師生和,教育興,即便是有時候理念有悖,自也可以坐下來論一論,辯一辯,說不通想不通的,總會通的。”

他說的這段話,跟今天的主題似乎不是十分切合,有些突兀,康有為他們自然知道他在幫忙調和。

不過鐵硯旁邊的幾個年輕人就有些懵懂了。

國防部張部長的小公子張子運從梁啟超開始發言的時候就聽不懂了,他偏著頭問旁邊的李淵:“他們說的什麼,怎麼聽不懂?”

李淵父親是作協有頭有臉的人物,張子運以為他耳濡目染,應該是個文化人。

而李淵自己也聽得稀裡糊塗的,卻不好意思說不知道,就給他說道,“梁啟超說的那些話都是荀子說的,你沒聽到一日之師,終身為父麼,反正就是讓梁思成把莊言當爸爸。”

“這個我懂,其他的呢?”

“其他的沒了,大概就這些話,翻來覆去的……”

鐵硯覷了他們二人一眼,屁股往旁邊挪了挪,生怕別人知道他們是自己帶來了。

實在是太丟人,要不是因為他們的老頭子,她才不會帶他們過來,真是要拉下好大的臉皮。

臺上梁啟超發過言之後,接下來就是梁啟超帶著梁思成給莊言送上束脩。

是一個禮包,裡面當然不會裝著豬肉,至於具體是什麼,莊言收下來並沒有開啟看。

收了禮物之後,至此拜師儀式算是結束了,馬寅初在臺上像模像樣地說了結束詞,莊言也說了兩句,大概就是讓大家吃得開心的意思。

儀式結束,莊言他們落座,宴席正式開始。

這種宴席,也是社交的一部分,來的大多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席間多多交流自然是好。

鐵硯因為帶了幾個後生,所以被安排在靠得比較遠的地方,她有心想要往康有為他們那桌湊,但是無奈實在有些距離。

不過宴席到中途,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就有人不滿足在自己桌上坐著,開始四處敬酒。

當然,敬酒是假,過去混個臉熟才是真的。

康有為他們那桌份量最重,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敢過去,直到有了第一個嘗試的人,其他人才陸陸續續往那邊跑。

離得不遠的這桌,馬寅初看得好笑,說道:“看吧,這就是咱們文人圈子。”

王立健則道,“你呀,就把人往壞處想,康公他們德高望重,別人尊崇他們,去敬杯酒又算得什麼事情。”

馬寅初面露不屑:“敬酒是可以,但是敬完酒賴著不走又算什麼怎麼回事。”

眾人朝辜鴻銘他們那桌望去,只見鐵硯不知道從哪兒搬了個凳子就坐在旁邊,竟然直接就不走了,大有與辜鴻銘他們拉家常的趨勢。(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文藝潮流文藝男神快崛起文藝宗師文藝收藏大師文藝大族長天王的文藝人生蜀山綠袍綠袍老祖富二代的文藝人生科學大佬的文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