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文藝界奇葩->章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匹夫不可奪志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說到《老人與海》,後世的學生們肯定是不陌生的,因為這本書的節選在中學語文教科書裡面出現過。(幾年級記不得了,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而這本書給莊言印象最深的其實就只有一句話——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

這句話可以說是這本書的主旨所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古巴老漁夫,在第八十五天的時候,終於有一條超過一千五百磅的大魚上鉤。

經歷三天三夜的搏鬥,老人也終於降服了這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魚。但是大海的考驗並沒有結束,大魚的血腥味吸引了周邊的鯊魚,老人又不得不跟這些被吸引過來的大魚再做搏鬥。

故事的最後,老人失敗了,他失去了經過幾天幾夜捕捉到的大魚,只得到一副空骨架。

以前,莊言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為老人最終的失敗惋惜過,他不明白為什麼作者要給老人安排這麼一場失敗,把他之前所描繪的那樣完美的,動人心弦的個人英雄主義一舉擊碎。

“人定勝天”一下子就變成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漁夫在大海中的辛苦搏鬥全都付之東流,這本書似乎也因為這個結局變成了英雄遲暮的一曲悲歌。

不過等到莊言再長大一些之後,他又有了一些其他不同的看法。

老漁夫真的是失敗了麼?他沒有,他失去了倖幸苦苦捕捉到的大魚,他就是失敗的了麼?

不是,肯定不是,這些身體上的失敗,反而是映襯出老漁夫在精神上的勝利。正如他自己所說,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可以被打敗。

在大海中,他孤舟隻影,憑著智慧和勇氣,在無比艱苦的環境中勇敢地做鬥爭,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丟掉了大魚,卻保住了靈魂的尊嚴,向人展示了一個人的能耐到底可以到什麼程度。

回想著這本書的內容,莊言深深地嘆了口氣,他回頭看向坐在小船上正向遠處眺望的老人,老人的眼中看不出來他此刻的想法。按照故事的開展,這個時間點應該是他經歷過八十多天空手而歸的日子了。

他恐怕很失望吧,同時也有著對未來的擔心,畢竟這麼長時間的顆粒無收,他的生活已經成了問題,再往後他就要考慮下一頓能吃些什麼東西了。

不過老人此時的眼神雖然談不上堅毅,但是卻沒有一絲哪怕失望的東西存在,或者說,他的失望早就被透支完結,他也已經對於這種生活現狀表示麻木了?

小船在大海中沒有航行太長時間,老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他們平時停船的港口。

港口停了很多的船,有像老人這樣非常小的船,也有其它的有他這個船好多倍大的大船。

岸上站著一個男孩子,他一臉期盼地看著老人的船向岸邊駛來,等到船走近的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老人像之前的八十三天一樣,一條魚也沒有捉到,男孩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但是隨即他就將這個表情給掩蓋下去,不想讓老人看到。

莊言看著這個男孩,知道他應該就是跟老人一起的男孩,算是他的徒弟,是老人教給了他捕魚的技能。至於男孩叫什麼名字,莊言實在是已經忘記了。

等到老人的船靠岸,男孩走下岸去,幫老人拿捲起的釣鎖、魚鉤、魚叉還有繞在桅杆上的帆。

帆上用麵粉袋碎片打了一些補丁,收攏後看來像是一面標誌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他們兩個從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了岸,孩子對老人說,“聖地亞哥,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掙到了一點兒錢。”

莊言知道後情,老人拒絕了男孩,老人說,“不,你遇到了一條交好運的船,跟他們待下去吧。”

……

故事繼續發展著,一直到老人第八十五次起航之後,剛剛察覺到有大魚上鉤的時候,故事才戛然而止,而莊言也從床上醒了過來。

這本書不長,估計再有一天,最多兩天也就完了,昨晚夢裡面的內容只不過是故事的鋪墊而已,後面他跟大魚還有鯊魚搏鬥才真正到了故事情節展開的時候。

莊言半坐在穿上,揉了柔眼睛,說實話,他對昨晚的夢有些失望。倒不是說他對《老人與海》有什麼意見,只不過這次跟上次《麥田守望者》的參與方式不同,自己又再次變成了一道虛影,也變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旁觀者。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莊言還是願意選擇上次《麥田守望者》裡面的方式。不過這本書並不是什麼第一視角,要用那種方式的話似乎有些不合適。

不過即便如此,莊言也更願意像《活著》那樣附身到書裡面的角色身上,即便不是主角也可以。就算是讓他附身在一條魚,或者一隻海鷗,讓他能用身體感受到書裡面的世界,跟那個世界裡面的人和物有一些聯絡和互動,他也覺得比現在這樣要好一些。

這本書是莊言所有的夢中,在上一世名氣最大,流傳度最廣的一本書。而且這本書還獲得過普利策獎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就是這本書讓海明威直接走上了神壇。

在中國,因為它被編入教科書,所以導致上一世八零九零後的人們基本上都知道這本書。就算是不知道這本書的,也多多少少都能聽過《老人與海》的大名。

如果莊言沒有記錯的話,在上一世還有一個歌手海明威唱過一首歌,也叫做《老人與海》,有一段時間還挺火爆的,不過這首歌莊言已經記不得旋律是什麼樣的了。

而說到海明威,莊言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餘華,不得不說,這兩個作者的寫作風格確實非常相像,就連餘華自己都調侃過說:有人說我跟海明威的寫作風格非常像,都十分簡練,我想可能是因為海明威跟我一樣,認識的單詞不是很多。

這純粹是玩笑話了,餘華雖然沒有接受過所謂的“高等教育”,但是人家棄醫從文,還進過縣文化館和嘉興文聯,而且還兩度進入魯迅文學院深造過。

而海明威雖然拒絕入讀大學,但是人家十八歲就成為了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城星報》的記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說這兩個人文學功底不夠,那絕對是個大笑話。(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文藝潮流文藝男神快崛起文藝宗師文藝收藏大師文藝大族長天王的文藝人生蜀山綠袍綠袍老祖富二代的文藝人生科學大佬的文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