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文物販子在唐朝->章節

第五卷 第十章 神秘古物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盧鴻一看之下,已經認了出來。此人白衣如雪,相貌俊秀,只是緊盯著盧鴻,目光中如欲噴火。正是當年範陽經辯時敗走麥城的陸蒙之侄陸清羽。這陸清羽曾經與盧鴻共論毛筆與書法,當時盧鴻以一聯榜書,技驚四座。之後經辯之時,陸蒙又為崔三醉當場折倒,銜恨而去。之後再無訊息,不想此時又遇見此人。

此時魏王李泰一一為盧鴻介紹身邊之人。緊靠著李泰左手一位中年文士,一身便服,貌不驚人,形容消瘦,臉色臘黃,配著幾絲花白的短鬚。按說唐時任用官員等,相貌頗為重要。此人這般形容能位於魏王身側,想來自然是有其獨到之處。此時聽李泰言道:“好教盧公子結識一下,這位便是本王的好友,人稱‘妙手’的當朝工部尚書杜楚客杜大人。杜大人博學多能,於鑑古一道,亦為名家,本王多有受益。”

盧鴻聽了,連道“久仰”,上前見禮。這位杜楚客,盧鴻也早有所聞。他這“妙手”之名,由來已久。據說當年太宗初即位,興建昭陵,將作大匠閆立德總督營務。由於山陵險峻,構建困難,閆立德苦苦思索,不得其法,竟然難以施工。太宗因之震怒,責令時為工部侍郎的杜楚客親營此事。杜楚客自為跋涉,繪圖構址,又引領工匠,以數日之功,製成昭陵構建圖。其中重要之處,均是杜楚客親自敲定。圖形既定,太宗大悅,嘉許杜楚客為當代妙手,“妙手”之名由此而來。而閆立德被斥為怠慢,解去職務,直到近時,才復起任用。

杜楚客為人頗是高傲,對著盧鴻,也只是微微頜首,未有多言。想來此人一向如此,李泰等人均不以為意。

旁邊幾人,也多是朝中名流。如當朝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等人,多負文名。盧鴻一一見過。那顧胤對盧鴻頗為親熱,很是誇獎了幾句。其他諸人,也都有稱讚之言。

待到介紹到陸清羽時,李泰笑著說:“這一位陸清羽陸公子,也是一位少年才子。尤其可喜的是,陸公子雅擅書翰,尤精大字。據說陸公子閉關三年,精研《瘞鶴銘》,得其神骨。去年時為城中淨覺寺所書額匾,人稱‘力能扛鼎,氣可拔山’。你二人年齡相仿,所好亦同,正該多多親近。”說罷,便引了盧鴻,入座於陸清羽之側。

陸清羽此時臉色已然回覆平靜,只是眼中恨意,依然不減,看著盧鴻冷冷說道:“素知範陽盧公子亦擅書大字。陸某不才,於榜書大字,亦略有寸得。若得了機會,願於盧公子互為較技,以見高低。”

盧鴻卻是面帶微笑,從容入坐,平靜說道:“原來陸公子這幾年榜書功夫大進,實在可喜可賀。只是盧鴻以為,書為心畫,發為心聲,本是文人雅事。盧鴻習字,也只是學業之餘,遊藝自娛。若以之較技爭鬥,豈非成了走雞鬥犬一般,街井之行,徒落下乘,忝為笑柄。那較技之說,卻是不敢相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人之間不對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魏王李泰卻恍若未覺,哈哈一笑,打斷二人說:“兩位都是書壇新秀,這書藝之中的事,自然有得是時間談論。本王平生最喜者,便是才人名士;最好者,便是佳作妙文。所幸眾高賢不棄,長得相共盤桓,可謂‘座中客常滿,杯中酒不幹’,真乃平生之幸!今日諸位能蒞臨鄙府,自是蓬蓽生輝。小王便以樽中此酒,為尊客之敬!飲勝!”說罷舉起手中酒樽,一飲而盡。

眾人也便一齊舉酒,共同飲訖,盧鴻自然也是杯起酒幹。看著魏王李泰談笑風聲,暗與太子李承乾比較,心道無怪乎李世民寵愛李泰遠勝。這魏王李泰無論是人物氣度,還是言談舉止,都遠過其兄。若說心機城府,只怕那李承乾更是打馬也追不上。只是思及前世記憶中李承乾謀反被廢,而李泰機關算盡,終是功虧一簣,鬱鬱而終,不由心下暗歎。

此時眾人宴飲,歌舞絲竹,頗為熱鬧。盧鴻這幾日混跡其中,早已是司空見慣,也頻頻舉杯,敬酒祝詞。待得酒過三巡,李泰雙掌相擊。場中舞女便皆退去,絲竹之聲也安靜了下來。

只見李泰微笑言道:“小王近日新得幾宗物事,或是前人所留書跡,亦有難辯出處的古物。今日盛會,難得諸位方家光臨,正好藉此之機請教,也是席間助興。”

李泰話音才落,便有一列侍女,各各手託木盤,魚貫而出。每方木盤之上,以錦巾相覆,形狀各異,便是今日鑑寶之物了。

盧鴻昨日在太子李承乾的鑑寶會上,親見了數卷晉人書跡,更有一卷顧愷之的仕女圖卷。可惜書跡雖然佳妙,那捲壓軸的仕女圖卷,卻為盧鴻定為後人仿作。想到這裡,盧鴻心下暗想:“古人若說製假,手底下的功夫自然是絕頂,但那周邊的玩藝兒,較之後人,卻是差得遠了。不知今日這些物事中,又有什麼驚人之作。”

李泰微笑著說:“今天呈於眾方家鑑賞的第一件物事,卻是一樁公案。此物本王得之數月之前,請了幾位玉坊的供奉,以及數名鑑賞名家,竟然俱未曾見過。若說器形古樸,質地優良,決是古物無疑。只是名稱來歷,一無所知。今日勝會,小王便取出請諸位品鑑。若有慧眼識得的,本王決不吝於賞賜。”

此時,最邊上的侍女將手中木盤上的蓋巾輕輕揭開,露出其中的物品來,卻是一件玉器。

只見此物外形乃是方柱形,有一尺見方,外方內圓,上下貫通對穿一個圓孔。玉質頗為奇怪,色呈黃白,又有紫、紅、橙色斑點。器體之上,又分為數節,層層重疊,遍佈著古樸的紋飾。

侍女將這器物,一一傳示於席間眾人。工部尚書杜楚客,本有“妙手”之名,擅制精巧物品,又性喜古物,因此對於古玩,頗有研究。傳在他眼前時,停留時間最長。他反覆端詳,上下左右均細細審過,又思索了半天,最後依然是滿臉失望之色,搖了搖頭,示意侍女向後傳去。

席中十數位客人,能參加魏王這鑑古之會的,哪個不是有著兩把刷子的。只是這物品實在是奇特,僅從外觀,實在看不出有何用處來。因此雖然也有幾個翻來覆去地看了半晌的,卻均是一無所獲。

座中除杜楚客之外,著作郎蕭德言,也是頗為好古。待他看了半日,一頭霧水言道:“此物卻是奇怪。若觀其形制,便似器物上的機件一般。據言上古之人,仰察天象,以管窺天,莫非便是窺測天文的觀天之物不成?”

眾人議論紛紛,或是同意,或是否定。那蕭德言也不是有什麼證據,只是胡亂猜測之語,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待傳到陸清羽、盧鴻席上時,陸清羽便搶著取將過來,審視一番,開言道:“恭喜魏王!以小可看來,此物乃是古時名貴之器,名之曰‘瑗’。瑗與璧相似,但形制不同,孔有大小,瑗則是大孔之璧。《爾雅》言道: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好謂之璧。所謂‘好’是指器物當中之孔;所謂‘肉’乃是指器物之體。觀此物中孔如此形制,定是玉瑗無疑。且這般巨器,決非尋常器物,或為上古三代之時重器,也未可知。據《荀子》言:問士以璧,召人以瑗。魏王得此異寶,乃是得人之兆。豈不可賀!”說罷,連連向李泰拱手。

李泰聽了,尚未言語,一旁的蕭德言卻皺眉言道:“雖然陸公子之說頗有所據,但自古璧、瑗,均是圓形圓孔,器體較薄,從未見如此般方正厚重的,似於所載不符吧?”

陸清羽臉色通紅,急急說道:“上古形制,流傳久遠,有所變化,也是在所難免。如現下所用銅錢,實則亦由璧演化而來。古時所稱‘圜錢’,便是圓形圓孔,演化發展,至秦時成半兩錢,而為圓形方孔。此瑗或者別有特異高超之處,方形圓孔,也不為怪。”

座中諸人聽了陸清羽的解釋,雖然覺得略有牽強之處,但於座中諸人解釋中,則是最為可信的一說了。眾人互相討論,也有人便連連點頭,覺得甚有道理。有那不相熟的,也忙向身邊人打聽陸清羽的來歷等等,一時嗡聲大作。

魏王李泰聽了,也不由連連點頭說:“陸公子博學多才,今日得見,果然不凡。”陸清羽聽了,臉上甚有得色,一時光彩煥然,口中卻連連謙虛不已。

李泰目光一轉,只見陸清羽身旁的盧鴻卻未同旁人般討論,只是手把酒杯,正自沉吟,便出聲道:“卻是忘了。盧鴻公子本是鑑古大家,據說昨日在太子府中,力證顧愷之《仕女圖》之偽,言之鑿鑿,未容置疑,已然是傳遍長安。不知今日,更有何高見?”

盧鴻聽了,將手中杯酒一飲而盡,拱手說道:“適才陸公子之言,以古書為證,似頗為確切。只是此物,卻萬萬不是玉瑗。”

陸清羽一聽,臉上的笑容瞬間不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森羅之主重回我的殺馬特時代今天若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明朝好御醫傲世帝妃我家娘子比我帥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穿成惡毒後孃後我靠種田養崽洗白了穿成惡毒後孃,神棍大佬帶崽行兇穿成惡毒後孃,六界大佬都是我的好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