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456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六)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公平與效率,每一個取向都自有其道理。被迫從中做抉擇,事後經常會折磨吳有平。在藥品供應方面,吳有平還是傾向了出口。

本以為此事就可以先放到以後再說,沒想到就在會議第二天,趙天麟送來了一封信。信是諾貝爾評選委員會發來的,已經翻譯過。在這封信中,諾貝爾評選委員會請中國方面提供青黴素發現者的名字。

吳有平對此有點印象,青黴素研發技術路線貌似是何銳提供的。不等吳有平開口,趙天麟說道:“主席說,就讓負責這項研究的同志去領獎,正好在歐洲進行一些學術交流。”

這個安排非常合理,卻讓吳有平想起昨天的事,“趙總理,你能不能給我一個解釋,為什麼青黴素產能擴張這麼慢?是因為投資不足?還有什麼別的原因?”

趙天麟遲疑片刻才答道:“青黴素是主席提出的技術路線。如果總理真想知道其中的技術機密,何不直接問主席?”

吳有平其實真的有點好奇。青黴素的研究論文可是在各大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不僅是國內學刊,還有國外各大學刊。都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吳有平最初有些擔心青黴素會如磺胺一樣,一旦公佈就會被歐美企業大量抄襲。

然而並沒有。現在法國做二道販子做的風生水起,‘梅毒患者的真正希望!’,‘徹底終結病菌感染的劃時代藥物!’各種廣告宣傳搞的風生水起。以吳有平對歐美技術的理解,他們無論如何應該有同類藥物出現,然而卻沒有。這也有點太怪異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算了。”吳有平嘆道。既然是技術路線,吳有平覺得自己還是別碰為好。

趙天麟來這裡的目的並非只為了何銳獲獎這件事,見吳有平理性起來,趙天麟繼續自己此行的目的,“我們要在國內建設一些接受各國專家前來參與的研究中心。可以學習德國那個合成氨研究專家的模式,搞成世界分享技術的模式。”

又聽到要分享,吳有平忍不住嘆息一聲。平復一下心情,吳有平感慨道:“趙總理,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你的建議很好,但是我很擔心會出現一些問題。雖然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總的來說,我認為同志們可能會覺得我們吃虧了。”

趙天麟笑道:“如果從吃虧的角度,歐美肯定覺得他們吃虧了。他們先開發的很多技術,被我們用來對付他們。”

吳有平想告訴趙天麟,他自己不是這個意思。但真的說出來,就變成了對某些同志的批評。現在吳有平覺得不少國有資產的同志已經非常牴觸其他資產來分享市場。而且吳有平自己也對其他資產分享市場感覺很不舒服。

趙天麟看吳有平不再說什麼,追問道:“如果總理同意這個建議的話,我就提交一份報告。”

吳有平知道自己只有同意這麼一個選擇,索性問起了比較開心的事情,“不知國際法庭何時能審完案子。”

“現在的焦點是澳新軍團請的英國律師們傳授了他們一些對抗審判的技巧,遇到事就說自己不知道,沒看到,沒聽說,沒參與。想用這個辦法拖下去。國內的看法是,他們既然願意拖,我們就和他們拖。至少在一年內,我們還能透過此事來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吳總理,你聽說了麼,最近有些美國的受教育黑人到國際法庭前拉橫幅,要求國際法庭對美國政府對黑人的迫害進行調查。這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局面。”

吳有平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笑,這些訊息的確讓吳有平感覺到開心,卻沒有想象中那麼開心。中國獲得了文明與正義的加持,但是為了承擔這些,中國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外交部長顏惠慶此時剛與法國外交代表團團長就《中法移民協議》進行討論,法國團長是另外一位德·布羅意家的人,談論此事的時候十分嚴肅,“顏部長,對於貴國提出的對等移民方案,我們不能接受。”

如果吳有平聽到這話,不知道會不會覺得開心一點。或者吳有平又會生出不快來。

顏惠慶並沒有不高興,因為德·布羅意團長提出的理由很嚴肅,中國人口是法國本土人口的12倍左右,如果是對等比例,中國人對法國的影響非常大。雖然能夠理解法國方面的合理擔憂,但顏惠慶並沒有讓步,“對等條件不能與數字掛鉤,這是互相尊重的原則問題。如果貴國有顧慮,我們可以在具體執行的時候進行規範。但是原則就是原則。”

德·布羅意團長沒有立刻回答。中法建交後有非常多的事務要透過協議來確定,其中最麻煩的就是移民協議。法國與中國分別位於世界島兩端,法國在絕大多數領域都不怕中國。但是提到人口,法國是真的怕了。所以政府方面希望在協議內就能對中法人口流動進行規定。

但是顏惠慶絲毫不讓步,堅持在協議中必須完全對等。德·布羅意團長倒是很想把這個協議往後推,然而此時在法國的中國人數量是低於在中國的法國人,如果協議無法達成,在中國的法國人利益就得不到保證。這讓德·布羅意團長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地步。

最終德·布羅意團長還是決定再拖一陣。顏惠慶沒有強求,拖就拖,誰怕誰呢?

除了移民協議之外,其他協議進行的相當順利。最順利是法國和平特使與何銳的會面,何銳神色嚴肅,語氣嚴厲的說道:“我們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但是,這場戰爭是英國人挑起的!”

法國特使神色認真的聽著,心裡面其實沒有外表那麼嚴肅。凡是這麼高調開頭,99%都會軟化下去。只要中國是這麼一個態度,事情就完成了一半。果然何銳繼續說道:“如果英國真心實意的想和平,就必須承認他們的錯誤行徑。對此進行道歉,並且對廣大被傷害的緬甸人民進行賠償!”

此時在倫敦白廳,英國外交大臣說的差不多是同樣的話,只是中英位置調換了一下。在猛烈抨擊了中國的侵略行為後,英國外交大臣表示,“我們也願意給和平一個機會。但是,中國必須從撤軍,從英屬印度撤出去。”

中間人也不好當。法國很清楚,此時的英國國內,尤其是英國上層有點拉不下來臉。由法國來撮合和平,英國的確感到了某種屈辱。以前可是英國來為法國調解。

有無線電報這種通訊工具後,在中英兩國的特使很快將訊息彙總到了巴黎。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法國外交部很快就得出共識,中國方面很沉穩,英國國內還沒出現真正的契機。雖然雙方態度依舊強硬,但是撮合雙方進行正式談判的機會快到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鮑德溫首相是擅長經濟,卻不等於他完全不懂政治。這幾天他已經派人與反對黨的主要人員吃了飯或者喝啤酒吃炸魚薯條,根據反饋的資訊來看,反對黨的主要成員都嘲諷下一次選舉的時候鮑德溫所在的保守黨註定下臺。這不僅不是壞消息,甚至還能算是一個好消息。

既然反對黨認為下次選舉已經勝券在握,他們就沒有必要把和談搞黃。因為英國選民都知道,這場徒然消耗英國國力的戰爭是由中國強加給英國的,中國在達成目標之前也不會終止戰爭。

誰都會唱高調,反對黨如果把和談搞黃,鮑德溫政府下臺,反對黨上臺後,作為被強加給戰爭的鮑德溫所在的保守黨就可以把高調吹到天上去,反對黨等於把自己架到火上烤。英國人民不能原諒沒有贏得戰爭的鮑德溫政府,就更不會原諒主動繼續戰爭的反對黨。

諸多考量之下,在鮑德溫任內結束戰爭是最好的選擇。

鮑德溫首相對反對黨的政治水平也有信心,現在的局面勉強算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所以鮑德溫首相就與上議院的議長一起到首相鄉間別墅過了個週末。

在這座小小的別墅裡,首相與貴族出身的上議院議長語氣輕鬆的聊著天。上議院基本都是貴族,議長說道:“首相閣下,上議院中也不乏要求擴大戰爭的議員。”

鮑德溫點點頭,“可我們的主要敵人並非中國。”

議長自己在印度就有很多資產,問道:“首先閣下認為中國會不會得寸進尺?”

這個問題讓鮑德溫苦笑起來,如果何銳是個得寸進尺的人,事情反倒好辦了。大英帝國不畏懼挑戰,任何試圖爭奪印度的國家都會遭到英國的全力打擊。但何銳就站在那條的邊緣,始終沒有越過這條英國的底線。不時的派兵進入印度作戰,目的只是讓英國傳達資訊,如果英國不答應中國的條件,英國就別想安生。

這種戰術與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的戰略一樣,攻克鎮江,切斷滿清的漕運。最初想硬拖下去的滿清政府的經濟運營被打亂了,不得不與英國簽署南京條約。

好在上議院議長是個明白人,又因為其在印度的資產安全希望和平。鮑德溫首相答道:“如果沒有印度的安全,就沒有中英的和平。”

議長聽到這裡,端起雪莉酒淺酌慢飲,思索一陣,議長問道:“中國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待遇?”

“在我看來,我們只能給他義大利或者日本的級別。”

議長微微點頭,如果戰爭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也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放下酒杯,議長問道:“那麼我有什麼可以做的麼?”

與議長會面的第二天,英國報紙上對戰爭的報道開始轉變風向。此時在英屬印度的英軍‘正在發動進攻’,記者們傳回國內的報道,不管是不是他們自己寫的,重點都放在英勇的英國軍隊在緬甸的雨季,冒著瓢潑大雨,在齊膝深的淤泥中,在齊腰深的洪水裡艱難行軍,向中國軍隊把守的高地發動著英勇無畏的進攻。

那些家人在前線作戰的英國家庭看到這樣的報道,心都要碎了。因為新聞中用煽情的文字描述道,‘……佔領高地的中國軍隊佈置了密集的機槍陣地,火力堪比西線。英國軍人們不斷倒在水中,戰場上,雷聲,雨聲和機槍的吼叫聲交織在一起,所見之處,都是被鮮血染紅的水流。為了國王陛下,英勇的皇家軍隊發起了一波一波的衝鋒……’

經過幾天的渲染,報紙上開始整版整版的刊登戰死以及失蹤官兵的姓名。雖然這些英軍官兵基本都是之前戰爭中戰死以及失蹤的英軍官兵,但讀者們不知道。

一時間,英國國內陷入到悲痛的情緒之中。英國各大報紙中除了針對死硬保守派受眾的那幾個之外,都開始講述緬甸與印度的不同,以及英國是如何取得的緬甸。

半個月的媒體攻勢後,各英國報紙頭版頭條都發表一篇新聞,‘鮑德溫首相應尊敬的喬治五世國王陛下所命,前往白金漢宮覲見國王陛下’。看到了這篇新聞,那些被煎熬了半個月的英國民眾都覺得有了希望。

此次英國動員了英國本土大概50萬軍隊抵達印度,這些官兵的家屬們認為自己的丈夫、兒子沒有理由為了一個緬甸與中國打下去。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鮑德溫首相生怕出事,在覲見喬治五世三天後,從各報社得到了大量信件內容。根據報社內部統計,大部分投書的英國群眾都反對繼續戰爭。

有了民意支援,鮑德溫首相才向議會宣佈,英國願意接受法國的調停。下議院的議員們聽到這個訊息,反對黨議員立刻發出嘲諷的噓聲。有幾個強硬派立刻跳上來發言,對這種‘投降主義行動’表達了強烈的鄙視。

鄙視的有,認為英國要更大規模的徵兵,進行更高強度戰爭的也有。但是明確反對與中國開始談判的議員卻沒有。

也不能說英國議會裡面沒有糊塗蛋,但是兩黨黨鞭們都發揮除了自己的力量,約束了本黨議員的發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1926年9月2日,當中國開始秋收的時候,法國方面發來電報,“我國建議,在巴黎進行談判。”

當天,英國立刻表示,“必須在倫敦進行談判!”既然法國已經透過協調獲得了巨大聲望,就沒有理由讓法國人得到更多的外交好處。

中國政府也立刻表示,“我們要求在北平進行談判。”

這下法國政府又不得不開動腦筋,嘗試找一個合適的談判地點。9月6日,經過一系列的磋商後,法國政府表示,‘中英雙方將在西貢舉行談判。’

得到這個訊息,世界其他國家都知道,中英戰爭的結束終於開始了。

有些國家期待和平,有些國家感到失望,日本政府則感到了絕望。英國政府正式將此事告知日本政府,檔案行文充滿了對日本的尊重。然而和談這麼大的事情,英國政府在事前並沒有徵詢過日本政府的態度。

雖然此次戰爭的確是中英之間的戰爭,日本派遣遠征軍只是英日同盟的附帶結果。但是英國的態度已經足以讓日本國內上下確定,英國政府在意的只有印度的安全,此時日本在英國眼中的價值遠低於印度。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