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415章 血寶石(三十五)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於岑師長看到英印軍乖乖的接受了被俘的命運,心中又是輕鬆,又是慶幸。本以為自己要當好久的戰俘營頭子,沒想到上頭的目的其實讓於岑瞭解對手英印軍,很快就讓於岑回到了作戰部隊。

與之相比,吳佩孚倒是領著那一票明顯對新政府有些牴觸的老北洋軍軍官們當起了戰俘營頭子。而且,不斷有新的老北洋軍軍官到戰俘營工作。

但那都是老北洋軍的事情,於岑回到作戰部隊後,很快就被安排為19軍第1師的師長,承擔起此次搶佔西里古裡走廊的作戰任務。這個任務並非派給19軍,於岑等軍參謀長,也是他的同學說,這是19軍爭取到的。

作為一名師長,於岑並不知道高階軍事會議上發生了什麼,不過出發前,於岑被叫到司令部,見他的竟然是西南局第一委員鍾義府上將,以及全軍統帥何銳。

此時警衛員將腳踏車推到於岑大校身邊,於岑騎上腳踏車,與師部一起繼續前進。

腳踏車這種交通工具,一旦學會就忘記不了如何使用。而且一旦熟練使用,就有很多時間思考。回想著那次會面,於岑才明白,鍾義府上將對於派遣一支只攜帶了60迫擊炮、重機槍、輕機槍以及步兵制式輕武器的師級部隊實施300公里的突襲頗有顧慮。

於岑完全能理解此事,他作為師長,當然覺得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場突襲。但是作為參謀部出身的軍官,於岑也很清楚,如果自己在總參謀部,那麼自己很可能不會同意這樣的行動。即便有空軍協助,這麼做也太冒險了。

所以於岑自己判斷,這個計劃很可能是何銳提出的。而想到這裡,於岑已經感覺此戰勝算很大。不僅是於岑,在國防軍中,大家經常會懷疑自己的判斷,但是自從統一戰爭結束後,就再沒有人懷疑過何銳判斷。如果自己與何銳的判斷產生了分歧,大家會毫不遲疑的相信何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天,還有最多兩天,19軍1師就將抵達西里古裡走廊入口。而何銳的要求並非是部隊在那裡建設一條防線,而是要部隊藉助地形佈防。不管能不能抗住英軍的進攻,都要在當地山區與英國佬打運動戰,牽制英軍,使得英軍大部隊不能輕鬆透過。而後續部隊會徹底封鎖走廊,完成對整個阿薩姆地區的控制。

聽了安排,於岑最後的擔憂也消失了。既然只是牽制,於岑有信心只靠自己的部隊面對10萬英軍,拖住他們超過7天。而那時候,後續的大部隊一定能趕到,裡應外合殲滅敵人。

如果於岑大校知道此時英國駐印度司令部的情況,就會發現自己明顯想多了。之前英軍司令部下達了‘反向進攻’的命令,同時調動各部隊有序撤退。試圖將各種英國部隊組成三個大叢集,相互掩護著向仰光撤退。

中國國防軍緬甸戰區司令部並不知道英國佬的計劃,但是國防軍打的是山地運動戰,本就是利用英軍在山地行動中必然露出的破綻來牽制拉扯英軍。如果各支英軍如現在這般固守,並且在比較保守的作戰方式下緩慢靠近,國防軍各部隊還不太好對付。

英軍自己動彈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作為一支‘地圖管飽’,電臺配備到營的部隊,所有參謀人員全力運作,針對不同敵軍的行動開始了。各部隊都知道此時的戰局已經對國防軍大大有利。各部隊並不需要拼光了人也要擋住敵軍,而是透過各種伏擊、奇襲、延宕戰術,讓英軍進入方便國防軍大部隊趕來將其一一殲滅的位置。

雖然不知道太確定英國各種軍隊行動起來的理由,但是讓英國各種軍隊生出‘我正在撤退’的感覺,恰恰能夠滿足國防軍的安排。

於岑大校指揮的19軍1師,是為了完成這個戰役目標,增派的25萬部隊中的一支。雖然這會極大增加後勤壓力,但是戰役目標一旦達成,國防軍未來在緬甸就沒不存在勤壓力。

何銳此時已經不會參與到細節之中。接到了於岑師長率領19軍1師,以軍人特有的堅毅,騎著腳踏車,4天跑了近300公里,抵達西里古裡走廊入口的西里古裡古城,並且在6小時內解決了城內英軍,徹底佔領西里古裡古城的訊息後,何銳就決定啟程離開。

當何銳在昆明的時候,鍾義府感覺自己承受的心理壓力過大。但是何銳這就要走了,鍾義府又覺得想多從何銳這裡聽些建議。帶著糾結的心情,乘車送何銳到機場的鍾義府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要問什麼。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車到了機場,何銳向鍾義府伸出了手,兩人手掌握在一起,何銳笑道:“我到了新的京城後會給你發電報。聽說新修的軍事委員會的辦公樓非常出色,我幫同志們先去看看。”

鍾義府本想湊趣開個玩笑,但話到嘴邊卻什麼都說不出來。直到何銳放開手掌,鍾義府才終於說道:“主席,我感覺自己好像哪裡想錯了,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說完,鍾義府又覺得這話沒辦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即便指揮這麼大的戰役,與世界霸主英國交戰,鍾義府也沒覺得自己應付不了。不過有些東西卻在鍾義府感受不到的地方意識角落裡作妖,讓鍾義府感覺哪裡不對。

但這麼說的話,鍾義府又覺得這會顯得自己太軟弱了。連自己都搞不明白的話,怎麼能讓何銳理解到問題到底是什麼呢?

想到這裡,鍾義府抬起頭,想向何銳道歉,告訴何銳自己是想太多,其實沒事。然而面前的何銳神色很認真,完全沒有輕視此事。這讓鍾義府感覺好了很多。就聽何銳說道:“此次戰爭的戰略是什麼?”

鍾義府稍一思索就答道:“透過惡化英國在印度的財政收入,使得英國接受我們的外交原則,並且與我們建立外交關係。”

“英國對於國家的營運模式是否有很高水準?”

“……我認為有。”

“你認為英國上層是否蠢到無法理解我們的戰爭意圖?”

“我認為他們好像暫時沒有理解。”

“如果他們暫時沒有能理解,那麼你會以什麼標準確定英國方面已經能夠正確理解我們的戰爭意圖?”

鍾義府心中一亮,他發現讓自己不安的念頭開始浮現出其身影。現在與英國人大打出手,的確很痛快,但是鍾義府已經隱隱覺得哪裡不對頭。不過此時鍾義府的注意力全部被這場太過於重要的戰爭所吸引,很快就把這個想法忘記了。

既然有了脈絡,鍾義府連忙問道:“主席,該怎麼判斷呢?”

“既然我們這次戰爭的目的是惡化英國經濟,就從經濟角度入手進行判斷。你知道英國的預算制度麼?這個制度需要誰來批准財政預算?”

“……英國下議院。”鍾義府憑藉記憶裡關於英國財政有限的隻言片語內容答道。

“沒錯,我們不需要去想象英國人的反應。我們只需要觀察英國下議院對這場戰爭的財政預算審批,有多少錢,幹多少事。英國方面光是在歐洲大戰中從日本購買的商品,發行的債券,就讓日本淨利潤達到了14億日元。以1英鎊兌換10日元的大概匯率,英國僅僅是讓日本就賺了1.4億英鎊。那麼,英國下議院如果透過了針對此次戰爭的14億英鎊特別軍費,英國很可能就要與我們全面大打。如果英國透過了50億英鎊的特別軍費,我們就可以非常認真的考慮,英國要全面入侵我們的沿海省份。”

鍾義府呆立原地,大腦卻快速運轉。原本含混的思路正在因為加入了全新的主線快速調整,新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而困擾鍾義府的念頭也變得非常清晰,原來鍾義府其實擔心的是現在狠狠打英國人沒問題,但是進入下一階段後,如何有效控制戰爭的影響,並且打好後面的政治仗,鍾義府其實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思路。

“主席,我明白了如何確定英國的反應力度。但是英國人能明白我們的訴求麼?”

“他們可能明白了,也可能不明白。不過英國人肯定很清楚他們現在的經濟局面,並且會根據其經濟局面做出決定。”

聽何銳這麼講,鍾義府感覺自己明白了,又好像不太明白。

塔讀@

這次何銳沒等鍾義府提問,就主動做了解釋,“義府,我們早就說過,英國的文明程度遠不如中國。作為人,英國的精英能夠理解我們提出的觀點。但是,作為上層統治者,英國是無法真正理解我們對於和平,對於文明發展的看法。所以,我們才要發動這次戰爭。戰爭是英國絕不會誤解的交流方式,打政治仗,不是說讓英國政治得到了提升。而是透過戰爭,讓英國明白了從政治上,他們不接受我們的要求,他們就得完蛋。你指望英國人透過戰爭提升他們的文明程度,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透過戰爭讓英國明白我們的要求,則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不容易讓英國誤解的手段。”

說完這些,何銳又擔心起來,“義府,我這麼說很抽象,你能理解是最好,若是現在不能理解,也可以再等等。到了後期,軍委會在這方面進行指揮。”

見何銳有出發的意思,鍾義府趕緊說道:“主席,能不能給我舉一個例子。請放心,我現在絕不會受到那個例子的影響。我只是想明白一下。”

“我們奪取了整個緬甸之後,還要繼續出兵,對印度境內的英國勢力進行打擊。但是打擊完畢後,我們就要撤回來,決不佔領印度的土地。這樣,英國上層就能明白,我們並不圖謀佔領印度殖民地。這種仗雖然是在印度領土上打的,但是越是打的精準,打痛了英國。英國就越是明白,他們必須接受我們的要求。”

鍾義府覺得恍然大悟,喜道:“的確如此。緬甸原本是英國與法國在亞洲勢力的緩衝區,英國的戰略是保證對印度的統治,如果能夠不花費更多錢保住印度殖民地,他們的確會這麼選擇。”

何銳補充道:“所以,政治仗是打出這麼一個效果。你就別指望英國能夠真正理解我們的要求,如果英國真正理解了殖民主義本身就是腐朽墮落的,那麼英國就會被英國自己殺死。你覺得英國作為國家會自殺麼?”

鍾義府哈的一聲笑出來。原本試圖理解殖民主義,並且下決心解放殖民地,讓廣大被殖民的地區獲得自由與解放,已經讓鍾義府花費了大量的腦力。雖然很有效果,卻也只是到了要為世界解放事業做些事情的程度。

此時對於殖民主義國家的理解深刻許多之後,鍾義府只覺得念頭通達,發現自己竟然把解放殖民地的事情看成一個道德問題,並沒有能力將其落實到可執行的層面。

“主席,我明白了。我會打好接下來的仗。”鍾義府說完,向何銳舉手敬禮。

何銳也還禮,接著說道:“新的軍委大樓,我先替同志們看看,若是有什麼需要特別評價的地方,我會告訴你們。”

說完,何銳向著登機處走去,鍾義府目送何銳的身影消失在登記處入口,這才轉身離開。坐進車裡,鍾義府長出一口氣,閉上了眼睛。直到汽車經過好長一段路,駛入緬甸戰區司令部,鍾義府才睜開眼。

藉著這段時間再次梳理了自己的想法,糾結在一起的想法被梳理開之後,鍾義府只覺得心中一片空明。之前的仗,現在的仗,未來的仗為什麼要打,要打成什麼樣,已經不再對鍾義府構成困擾。接下來,鍾義府要做的就是只剩下一件事,把仗打好。

緬甸戰區司令官鍾義府認識層面上的突破對於英國來說就是某種災難。主要原因在於,鍾義府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目的更加明確。雖然之前緬甸戰區司令部的作戰計劃已經被確定,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此時鍾義府依舊從中發現了可以進行更有效的調整。

譬如,為了讓英國人的負擔更大,鍾義府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英國本土軍,澳新軍團以及加拿大軍團撤出去。為了提高成功率,減少我軍傷亡,原本被列入打擊物件的幾個英印軍的團可以放他們一馬。

到現在為止,英印軍表現出的戰鬥力並不足以構成對國防軍真正的威脅。即便走脫幾個英印軍的團,也不過是為下一次準備戰果。

根據局面緊急制定出來的大計劃被修改,從徹底吃掉在緬甸的英國各種部隊變成了重點打擊英國白人軍隊之後,國防軍部隊捉襟見肘的局面也得到了全面緩解。

接下來的兩天內,好消息一個個傳來。首先被徹底殲滅的是6000加拿大部隊,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果斷選擇撤退的時候並沒有做出能夠全軍撤離的判斷,而是做好了犧牲一部分部隊的準備。如果不是因為國防軍調整了部署,的確有可能讓一部分加拿大軍隊逃出包圍圈。

就在加拿大部隊面對最後國防軍最後一條防線,用他們拼死也要攜帶的火炮猛烈轟擊,加上勇猛的步兵衝擊,的確製造出一個突破口之後,原本拼死防禦的國防軍讓開了道路,只是對加拿大軍後部部隊進行攻擊。

衝出去的那部分加拿大軍捨棄了留在後面的部隊,向著前方的活路猛衝,接著一頭撞進了國防軍佈下的陷阱裡面。由於失去了全部火炮與輜重,只攜帶了步兵能攜帶的輕武器與彈藥。這支眼看著要逃出生天的加拿大部隊硬扛了幾輪伴隨火炮的進攻後,只剩下了不到700人。指揮這支6000人加拿大軍的旅長身受重傷,失去意識。剩餘的加拿大軍才被迫投降。

而澳新軍團則是另外一副光景。共7萬澳新軍分屬三個師,每個師都是之前戰鬥叢集的核心部隊,自然在戰鬥中被分割成了三部分。距離仰光最遠的兩支澳新軍周邊的英印軍被殲滅後,這兩個師就與一個英國本土師一起陷入了重圍。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緬甸戰區司令部此時已經下達了死命令,即便讓所有英印軍都脫逃也可以,但是澳新軍三個師必須殲滅。這並非是因為7萬人的澳新軍是當下英國駐印度司令部作戰序列中數量最大的白人軍隊,而是因為這幾天終於受到了訊息,澳新軍製造了大量屠村慘案。

雖然緬甸戰區司令部此時還不理解澳新軍為何要搞屠殺,但是國防軍在中日戰爭中成建制的槍斃過搞屠殺的日軍,自此也立下了規矩,絕不放過搞屠殺的軍隊。

此時距離仰光最近的澳新軍第2師正在拼死突圍。原本他們想和直線距離40公里外的兩個英印軍步兵團匯合,但是在沿途遭到了猛烈打擊。花了兩天時間,冒著槍林彈雨走了直線距離25公里的道路之後,澳新軍團接到了電報,那兩個英印軍步兵團扛不住民國國防軍的猛攻,放棄陣地敗退下去。澳新軍團第2師與其他白人部隊一樣陷入了重圍。

此時無線電還是通暢的,澳新軍團第2師的指揮官在絕望中生出一個奇思妙想,既然前路不通,固守也只會被包圍殲滅,所以全軍調轉方向,對追擊而來的國防軍發動突襲。只要擊潰了國防軍的追擊部隊,澳新軍第2師就能找到突破點,繞遠路回到仰光,加強仰光的防禦。

這想法本就離譜,卻也怪不得澳新軍的指揮官。雖然同為殖民地,加拿大位於美國旁邊,美國的確有徹底吞併加拿大的軍事計劃,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才沒有發動。加拿大自然也有相應的準備。最起碼的,加拿大是有完整的動員、訓練體系,指揮官是真正的職業軍人。

澳新地區的軍隊指揮體系只能算是一個半職業化的軍隊,在情急之下出現這樣的判斷也就不稀奇了。只是這種半職業化的軍隊遭遇絕境的時候,離譜的決定就不會只有一個。經過這些天的交戰,澳新軍團第2師認為必須實施刺刀戰來打破民國國防軍的技戰術優勢。

犯人的後裔不愧他們的祖先之名,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理解到,越是到了危急時刻,在氣勢上就越是不能輸。一旦沒有了氣勢,就只有被屠戮的份。而且澳新軍第2師與澳新軍其他兩個師一樣,在進入緬甸作戰後搞了不少次屠村行動,目的是讓士兵們透過參與屠殺來見血壯膽。現在全師上下基本上人人見過血,殺過人。心理上也有了足夠的自信。

當澳新軍第2師先快速打完所有炮彈,隨即以團為單位,向著追擊而來的國防軍發動了衝擊。交戰的山谷中刺刀反射著陽光,綻露出森森寒氣。又犯下殺人罪的盎格魯薩克遜犯人子孫們扛著機槍,並沒有發出嚎叫,而是用自己能夠達到的最快速度殺向追擊而來的民國國防軍。那種決絕與愚蠢的勇氣,彷彿《水滸》中的山大王們喝下用抓捕來的路人心肝熬製的濃湯後進入的癲狂境地。

在何銳時空的二戰日軍也記載過澳新軍團的刺刀衝鋒,由於日軍運輸能力孱弱,所以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子彈供應有限,就不得不與澳新軍團拼刺刀。根據日軍記載,澳新軍團一旦發動刺刀衝鋒,日軍也會勇敢的以刺刀戰應戰。而勝利者大多數都是澳新軍團。

國防軍現階段後勤供應的確不太充足,不過司令部調整了戰役安排後,圍殲純英國白人軍隊的各部隊的彈藥供應得到了加強,所以部隊用上了衝鋒槍掃射猛然殺過來的澳新軍團。為國防軍步兵們創造了射擊距離。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半自動步槍不斷射擊,對面的澳新軍第2師也近距離對射。半自動步槍遠超出栓動步槍的射速讓澳新軍士兵們屍橫遍地。

接連三波衝擊都無法撼動人數不過一個團的國防軍後,澳新軍就如中國古代所說的那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國防軍已經整頓好的步兵線平推回去。

不管澳新軍中還有不少兇悍之徒依舊嘗試反擊,但是這樣的反擊只是讓他們被集中的火力立刻擊斃。到了10月14日。在緬甸的英印軍要麼被殲滅,要麼一路敗退逃向仰光。在緬甸的英國白人軍隊只剩下被包圍的澳新軍2個師,英國本土陸軍1個師。以及原本就在仰光防禦的一個英國師。陷入包圍的三個英國白人師已經被圍死,插翅難逃。

倫敦方面得知這訊息,已經再無力關注英印軍到底損失了多少。印度人口有4億之多,而且按照丘吉爾議員的說法,‘印度人就跟兔子一樣,不去管他們的話,他們就會生出無窮多的人口。’即便每天被殲滅3個師的人口,在英國老爺看來,印度人死的只會比生的多。

但白人軍隊可不一樣,若是繼續按照這樣的速度損失下去,英國定然承受不住。

即便此次戰爭是中國先挑起,並非本屆首相的責任。但是英國下議院依舊召開了會議,要求內閣向議員們做出解釋。為什麼戰爭會打成這樣。並且向議員們提出如何贏得戰爭的方案。

如果緬甸戰區司令官鍾義府此時知道這個訊息,他大概會感嘆,這場仗終於進入到政治仗的階段。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