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370章 此消彼長(二十)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西園寺公望的心情很不好,以至於差點不想見永田鐵山。但最終西園寺還是命僕人把永田請進來。僕人受命而去之後,西園寺站起身,背著手走到窗邊。

兩位議員被殺,在日本也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這些年出過議員被殺、首相被殺的事情。連皇太子也遭遇過暗殺。狂徒難波大助高喊著‘革命萬歲’,用手槍對著裕仁的汽車連續射擊。子彈擊破了窗玻璃,裕仁險些中彈。如果不是周圍群眾上前撲倒了難波大助,阻止了他繼續射擊,也許難波大助能夠達成刺殺裕仁的目的。

從那之後,裕仁就加強了守衛,沒有絕對必要就不出門,成了一個‘自我囚禁’的人。

西園寺公望不認為難波大助有著刺殺之外的任何目的,因為難波大助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自己要活下來。但殺害兩位議員的人所希望的與難波大助不同,他們就是要透過殺害這兩人構築起恐怖的氛圍。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的目標或許達成了。兩位議員死的無聲無息,就證明沒有其他人願意冒著被殺害的風險繼續促成日本土地改革。至少現在沒有。

腳步聲響,永田出現在門口。西園寺轉過身,“永田君,不知何事來訪?”西園寺其實很想聽到永田前來報告兇手是誰,因為西園寺很想看到有人敢於對抗這樣的暴行。

永田向西園寺敬了禮,才說道:“閣下,最近有一個傳聞,誰能恢復中日貿易,誰就能成為首相。”

西園寺有些訝異,在他看來,永田明顯不會相信這種傳聞。果然,永田繼續說道:“閣下,這樣不切實際的說法流傳起來,只能證明人心浮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西園寺感受到了永田的急迫。當下的日本既沒有長期國策,也沒有短期方向,陷入到一場看不出任何未來的窘境之中。原本西園寺作為元老,還想再看看局勢發展,此時也到了西園寺必須有所行動的時候。西園寺問道:“永田君,以帝國陸軍的實力,與中國進行戰爭的話,你作為總動員局局長,會有什麼建議?”

永田鐵山當即答道:“閣下,我會竭盡一切努力去阻止這場戰爭。”

這個回答很理性,不過西園寺並沒有因此而滿意,“永田君,如果重建英日同盟的話,至少要對中國保持壓力。這個壓力要在什麼程度?”

“閣下,帝國真正的壓力在國內。皇道派們已經開始尋求獲得權力,如果讓他們奪取權力,還不如維持英日同盟。”

西園寺公望知道永田在說什麼。田中義一當下依靠的‘大日本青年聯合會’可不是什麼組織嚴密的團體,內部消息很容易就可以獲得。如果這250萬有投票權的人參與到選舉之中,的確是一股十分巨大的力量。然而,皇道派對於選舉制度十分痛恨,內部相當一部分人不肯組織起來透過選舉獲得權力。

“永田君,田中是不是和你談過?”西園寺問。

討論群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永田沒有絲毫隱瞞,將自己與田中會面的經過講給西園寺。聽了過程,西園寺心中對田中頗為看不起。人數多看著是力量,但是這麼多人所圖的利益必然很大。田中義一看似影響力巨大,卻沒有拿出一個實現這些人訴求的綱領。從這方面,田中義一甚至遠不如那兩位被暗殺的議員。又或者說,出手暗殺兩位議員的人對田中義一這種傢伙非常瞭解,要是引用中國的話,田中義一之流屬於‘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皇道派以鄉土為主,甚至不用田中義一去創造什麼政見,只要將兩位議員的提案拿過來用,那可是號稱250萬成員,加上這些人周圍的親友,什麼議案都能透過。

永田很爽快的問了田中,‘青年聯合會只會聽從田中閣下的土地方案’。從田中的回答來看,田中義一這傢伙卻慫了。在西園寺看來,一旦完成日本國內需求的建設,田中義一以這樣的政績,想當首相還不輕鬆麼?

既然田中是這麼一個慫包,西園寺完全放棄了田中,“永田君,如果請你去中國的話,你會怎麼考慮?”

永田自己一點都不想去見何銳,“閣下,當下時機不成熟。如果只是普通的會面,何必那麼在意何銳。如果真的想試探,聽說滿清小皇帝已經被從皇宮裡攆出來,現在正在天津。邀請他來日本訪問可好?”

西園寺沒想到永田居然提出這麼一個建議,剛聽到的時候感覺有些荒謬,但想了想又感覺非常有意思。最後忍不住讚道:“的確可以考慮。”

兩人說的滿清小皇帝指的自然是溥儀。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民國政府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史稱“遜清小朝廷”。

日本人做事就是說幹就幹,1925年的春節是1月24日,1月23日,日本方面的人員就前來拜見溥儀。溥儀1906年出生,過了年就算19歲。這位青年終於能到皇宮之外的世界生活,心中還是感覺不錯的。

尤其是看到日本來的人竟然用對待貴人的禮節求見,心中更是開心。

不過當下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下降了非常多,凡是對日本有概念的中國人依舊認為日本是一個東亞的重要國家,卻也僅僅是一個被中國擊敗的重要國家而已。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所以溥儀板起臉,並沒有給日本這邊的人什麼好臉色。日本是個上下尊卑十分明確的國家,最近又被中國擊敗,所以來人對溥儀的反應並沒有任何牴觸,反倒更加畢恭畢敬。令溥儀心中暗爽。

聽到日本方面的來人表示,想邀請溥儀到日本讀大學的訊息,溥儀更是激動起來。如果不是看到身邊繼續追隨他的‘臣下’們的臉色,溥儀就想立刻答應下來。

雖然在宮中,溥儀的教育並沒有被落下。除了四書五經以及‘治國知識’,溥儀也學習了英語、法語、日語,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知識也有所學習。對於外面發生的一切也並非兩眼一抹黑。

等日本使者離開後,溥儀留下最忠誠的幾位臣下。坐在首位的是溥儀的老師陳寶琛,他當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皇上,日本人是想利用皇上,切不可上當!”

溥儀能理解老師陳寶琛的意思,卻不以為然,“老師,何銳雖然是北洋一脈,卻是以大清留學生身份前往日本留學。我去日本留學,並不想借用日本的力量,只是想上軍校,畢業後再去日本最好的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繼續學業。何銳到日本讀書的時候與我年紀差不多,難道我就真的不如他?”

陳寶琛聽溥儀這麼講,也知道溥儀這話是出自真心,一時不知道怎麼才能讓溥儀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只能看向其他的‘臣下’。其他的臣下們反倒沒有陳寶琛這麼堅定的態度,看他們的樣子倒是頗想利用一下日本人。

而溥儀的另外一位老師莊士敦開口了,“陛下,如果想留學的話,何不前去英國留學?”

這莊士敦是英國人,1919年2月,赴京,開始了“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了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

莊士敦對溥儀影響很大,聽莊士敦如此建議,溥儀又覺得去英國留學的確不錯。

然而其他的遺老們卻變了臉色,鄭孝胥當即表示反對,“何銳將皇上趕出紫禁城,若是皇上再去了英國,萬里迢迢之外,豈不是隨了何銳的心意!皇上,臣以為還是去日本為好!”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鄭孝胥一直想復興滿清,但鄭孝胥卻很冷靜。張勳復辟之時,鄭孝胥認為張勳這套根本就是個鬧劇,就完全沒參與。之後鄭孝胥一直與日本有聯絡。然而日本實際上戰敗後就不怎麼與鄭孝胥接觸,而鄭孝胥也感覺日本有些靠不住。只是溥儀被攆出京城,鄭孝胥也不得不考慮與日本合作。

陳寶琛看局面如此,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去年與溥儀在宮外相見時候的局面。那時候溥儀見到陳寶琛,放聲大哭說:“我無顏見祖宗啊!”悲切之情讓陳寶琛也一起落淚。

然而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離開牢籠般的故宮,到了遍地新鮮事務的天津,溥儀很快就適應了。現在又想跑去國外讀書,陳寶琛覺得不能讓‘皇上’被人利用。慨然說道:“皇上還記得臣在宮外與皇上的事情麼?”

溥儀一愣,當時的悲切局面被想起。

陳寶琛忙繼續講述著當時的事情,“臣當時勸皇上切莫悲傷,自古以來哪有不滅亡的朝代呢?而我大清到了今日地步,並非是因為失德而被篡位,皇上也不是亡國之君。皇上年紀尚輕,且博學多識,將來理應成為民國之總統。那時,不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溥儀身邊的人當時就有些變了臉色,鄭孝胥立刻質問道:“難道陳大人想讓皇上在何銳手下當官?”

陳寶琛知道這幫人會這麼想,心中雖然惱火,卻還是儘量心平氣和的答道:“何銳此人雖然年輕,卻老奸巨猾。皇上若是出國,何銳絕不會阻止。當今的天下雖然已經逐漸安定,卻並非不會出現波折。皇上當下要做的是積累聲望,等待變化。若是出國,定然會被視為藉助外國勢力。時機到來之時,皇上遠離國家,怎麼能令民眾信服。”

鄭孝胥當即反駁道:“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只要我們在報紙上經常發表皇上最近的狀況,上了什麼學校,學業如何,成績如何。國民自當對皇上有所期待。若是留在國內,則受何銳鉗制,又能做得了什麼?”

陳寶琛並沒有繼續辯論下去,他身為滿清官員,參與過不少大事,也曾沉浮上下,早就知道何銳的厲害。以陳寶琛看來,溥儀不過是中人之資,與何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所以該說的都說了,如果只是出國留學,也沒什麼好壞。

此時溥儀沒了最初的興奮感,反倒開始狐疑起來。畢竟一個19歲的青年,從未離開過皇宮那一個小地方,光是想到自己有可能被人利用,溥儀也感覺到不安。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等談話結束,陳寶琛離開了溥儀的住處,走了一條街,就見徐世昌家門口停了幾輛運東西的大車。應該是現在的國家檔案館館長徐世昌準備搬家。

這讓陳寶琛氣不打一處來,索性直接前去。正好在門口遇到了徐世昌指揮著僕人把幾箱書搬出來,陳寶琛上前說道:“徐大人,前日一別,徐兄更是威風了!起伏不懂事的孩子,徐兄好手段!”

徐世昌見到陳寶琛,心中也有點不好意思。索性說道:“陳兄,屋裡坐。”

1924年政治協商會議後,北平已經不再是京城。只是新京城的基礎建設還未完成,中央政府暫時留在北平。考慮到遷都後,北平若是留著這麼一窩人只是自尋煩惱。何銳就命政府內的前清官員去通知溥儀。

負責此事的乃是國家檔案館長徐世昌。徐世昌是何等聰明人,當即就明白了自己該做什麼。他很禮貌的前去拜見,會談間只告知了對方兩件事,遷都以及徐世昌出任國家檔案館館長。之後徐世昌就告辭了。

陳寶琛哼了一聲,往裡就走。兩人到正堂坐下,徐世昌嘆道:“陳兄,那些人可沒有好好教皇上啊。”

作為溥儀的老師,陳寶琛聽到這倒打一耙的話,心中著實不快。但是徐世昌說的也沒錯,陳寶琛嘆息一聲,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