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344章 北方之春(十四)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請問趙博士,為什麼一定要沒收地主的土地?!”

趙天麟覺得一定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注視著這位三十來歲教師的神色,趙天麟看到毫不掩飾的不快,卻沒有那種深仇大恨般的對立模樣。

這就是對自己人說話的態度,直來直去。

作為學界的‘自己人’,趙天麟也毫不掩飾的答道:“中國歷史的王朝滅亡,無一例外都源自財政崩潰。在農業時代,財政崩潰的最大原因莫過於土地兼併後,地主們有太多辦法逃稅避稅,轉嫁賦稅。承擔這些賦稅的都是下層。那麼,歷史上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有人能告訴我麼?”

或者是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而不想說,總之沒有人回答。

趙天麟冷峻而嚴肅的給出了答案:“透過大量消滅人口的方式解決了土地矛盾。”

下面的師生一片寂靜,沒人能對這樣的‘解決方式’作為判斷或者評價。趙天麟並不空口白話,他將秦漢到明清諸多朝代的資料簡單講述給師生聽。

聽到那些改朝換代時候人口的巨量減少,師生中發出一陣倒吸涼氣以及嘆息的聲音趙天麟並不擔心這些講述會被質疑。從東北政府開始,不少有聲望又不能用的文人被收入文史館,學校也建立了歷史專業。不管是文史館或是歷史系,並非讓他們自己想幹啥就幹啥。既然拿了政府的錢,就要完成政府交給他們的研究任務。

這些資料都是從史料中獲得的。雖然最新的國家檔案館剛開始運行,正在大力收集流失的檔案文件,但史書會記載開國時候的戶口總數,這部分公開資料也足夠作為資料來源。

首發-:-塔讀小說@

陳述完這些殘酷的數字,趙天麟繼續說道:“滿清覆滅後,政權交接很和平,並沒有出現全面內戰。中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人口損失。所以,農村經濟實際破產的局面並沒有被扭轉,80%的農民沒有靠耕種就養活自己的土地,社會矛盾大部分源於此。不消除這個矛盾,中國就不能平穩發展。”

提問的那位教師並沒有被說服,即便是知道趙天麟說的很對,他依舊不能接受,便大聲問道:“新政府認為,中國當下局面,就應當由地主們來承擔麼?這不公平啊!”

不等趙天麟回答,師生中已經有人發出了不快的噓聲。雖然清華學校的師生們出身都是社會中層與中上層,卻不等於所有人都以地主利益為最優先考慮。當然,發出噓聲的少數,大多數則是沉默不語。

趙天麟毫無心理壓力的答道:“政府要解決問題,自然會從問題的源頭入手。如果社會問題的源頭並非當下的土地制度,政府定然不會搞土地贖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政府必須事實土地贖買。”

那位教師心中不忿,大聲指責道:“我看過土地贖買公告,以過去五年當地糧食平均價格為基數……”

趙天麟打斷了這位的話,“是過去非災難的五個年份糧食的平均價格!”

不少師生見那位教師吃癟,笑出聲來。但是在一些師生看來,此時的趙天麟是趙部長而不是趙博士。是當下新政府中屈指可數的高階閣員。

那位教師被趙天麟強行打斷,卻沒辦法反駁,只能含糊過去這個糧價,“按照過去五年平均糧價,以及糧食產量的150%為贖買土地的價格。第一次先支付20%,剩餘的80%在10年內分期支付,每年給4%的貼息。這並非贖買,這是明搶!”

趙天麟覺得‘明搶’這個詞挺有趣。最初土地贖買政策中贖買土地的價格還沒出來的時候,大家以為會按照土地市價贖買。文明黨同志們非常不高興,前東北地主家庭出身的幹部更是不快。

如果按照市價贖買,等於是讓地主們出售土地。等贖買標準出來之後,這股子怨氣頃刻消散了。同志們覺得這個贖買價格‘很合理’。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趙天麟當然不會就這個問題與人爭論,他問道:“那麼,土地贖買完成後,接下來呢?”

“接下來?接下來當然是傾家蕩產!”那位教師說完,只覺得心中鬱悶。加上又有支援土地贖買的學生發出噓聲,索性疲憊的坐回到位置上。

在能夠宣傳政策的時候,趙天麟並不會避之不談,他大聲說道:“地主們肯定不會傾家蕩產。贖買的只是土地,地主家的財產分毫沒動,還多出了贖買得到的錢。而且土地使用權會分給人民,根據人口數量,前地主家也能得到相應的土地使用權。更重要的是,全國在農村的人口,因為得到了土地使用權,他們除了能吃飽,還能透過賣出多餘的糧食獲得錢。這些錢最初並不多,大概一年能買到一些鐵質農具,或許只能買些布,做身新衣服。然而,最初80%的農村人口並不具備這樣的消費力。中國人口5億以上,80%就是4億多人。如果每一個人每年買一尺布,這麼多布以40米寬,也就是這間禮堂從前臺到後門這麼寬,能拉多長?能從京城拉到天津去。”

師生們愣住了。即便他們的家境比起窮人好的太多太多,然而上億的數字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沒有概念的數字了。然而這些人大多乘坐火車從京城到過天津,不少人還在這條路上跑過不少次。此時他們就有了概念,不由得被如此巨大的數字所驚歎。

趙天麟想說服現在的學界,自然要用學界能夠接受的方式,便再次強調,“諸位,這並非強行分佈給農民,而是農民手裡有賣剩餘糧食換到的錢。這筆錢已經有了,這就是需求,這就是市場!為什麼外國要用槍炮開啟中國國門,逼迫中國允許外國的布匹在中國銷售?因為中國就是有巨大的市場。為什麼中國工業比外國落後,因為中國本土工業並沒有辦法充分進入這樣的市場。”

雖然學界對於‘贖買土地’的政策支援度非常值得懷疑,然而趙天麟講述的內容卻是他們能聽懂的。尤其是趙天麟並非用道德或者國恥的角度去闡述,而是用簡單明快的經濟原因解釋,師生們更是聽懂了。至少,趙天麟認為他們應該能聽懂。

這樣的解釋,正是是趙天麟選擇投奔東北政府的原因。當何銳將中國現狀以及對中國未來構想向趙天麟和盤托出後,趙天麟很快就發現,如果想實現自己救國救民的理想,只有東北政府這個唯一的選擇。

“我們缺乏物流,國內各省商品流動,都會遇到各種厘金,稅收。本來很便宜的布匹,從產地運到買布民眾手中的時候,早就被加了無數的額外費用。反倒是外國商品,透過其特權以及貨輪運輸,運到市場的時候價格比中國商品價格低的多。新政府的工業政策中,首先就要將這些阻礙工業發展的枷鎖徹底打碎!”

說到這裡,趙天麟稍微喘了口氣,平息一下有些激動的心情,也讓那些比較激動的師生們能夠有點時間反思這些其實並不簡單的邏輯鏈。

抨擊外國人的兇殘、無恥,很容易。抨擊舊政府的顢頇、無能也很容易。以前趙天麟也曾這麼考慮。趙天麟追隨何銳的最大收穫之一,就是學會了從經濟的角度看問題。一旦切換到這條並不會浮現在表面的脈絡,很多問題就會全然不同。兇殘、無恥、顢頇、無能,全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什麼叫做合理的解釋?在趙天麟看來,合理的解釋讓人們能夠清楚的瞭解到,國內外的惡徒們再不是無法理解的瘋子與混蛋,而是精明狡詐,竭盡全力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敵人。只要抓住這些要點與國內外的敵人鬥爭,中國就沒有失敗的理由。

趙天麟向清華學校的師生們闡述著政府的政策。

透過土地贖買以及向民眾無償分配土地使用權,中國廣大人民終於能有一點點微薄的消費能力。而中國人口巨大,每一個人一點點的消費力,就足以匯聚成一個超級龐大的市場。

工業生產的‘驚險一跳’,是將工業品銷售出去。一旦有了巨大市場,加上中國政府對市場的保護政策,中國的工業就將瘋狂發展。提供大量就業,並且為國家提供大量稅收。

透過稅收獲得的貨幣財富將投入到基礎建設、教育、科研開發、軍隊建設等方面,提升整個中國的生產力,生產力發展又促使人民收入提升,市場繼續擴大。人民財富快速積累。

當然,趙天麟此時並沒有講述這種發展要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工業社會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由多方面因素組成,包括短中長三個經濟週期,以及勞動者只能獲得勞動力付出的收益,而擁有資本的一方,以及擁有生產資料的一方則可以獲得資本收益以及生產資料收益。

隨著生產力快速提升,知識的高速普及,未來的那些掌握生產資料的人群將獲得‘資本收益+生產資料收益’,自然會使得收入差距快速擴大,在提升了‘效率’的同時,導致社會不公平問題快速激化。

何銳一直強調,現代文明的無解問題就在於‘效率與公平之不可得’。國家這種統治工具,只能在效率不足的時候提升效率,公平不足的時候轉向公平。頗像是十個鍋五個蓋,哪個鍋過度沸騰,就往哪個鍋上蓋鍋蓋。

趙天麟不講這些問題,自然是因為清華學校的師生們理解不了這些。還有一個原因,趙天麟對自己也沒有完全的自信。何銳充分理解到了這些,並且毫無畏懼的迎難而上。趙天麟願意為了中國發展付出一切,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擁有何銳那般驚才絕豔的才幹。

便是如此,清華學校的師生們也都被趙天麟所闡述的政策完全吸引,每一段清晰透徹的闡述都讓臺下的師生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中國這些年各種理論層出不窮,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科技救國、軍事救國。種種說法都有列強相關歷史經驗做論據,條理清晰,並無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知識界內部其實並不相信這些理論,不是因為知識界顢頇愚鈍,而是說得再漂亮,卻完全看不出能實現的可能。

現在的新政府不僅向知識界證明了他們有能力保衛中國的國家安全,不受外國入侵的威脅。而且新政府中的趙天麟博士也明確的表達了新政府要全力發展工業的政策。

教育救國,不……現在已經是教育強國、實業強國、科技強國的時代了!大部分師生都覺得自己只要完成學業,學有所成,就能在這蒸蒸日上的中國中施展自己的能力。大家怎能不激動。不少同學心情激盪下手都拍紅了而不知道。

趙天麟講完這些,掏出舊懷錶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了,他還有一個會要開。見他要離開,師生們紛紛喊出了自己的問題。雖然趙天麟是‘自己人’,但趙天麟依舊是政府要員,想像這樣聽他授課,機會難得。

然而趙天麟也沒辦法多留,公務畢竟是公務,對於公務人員來說是第一位的。此次前來清華學校的原因也是公務,而非興之所至的跑來講課。

正在走下講臺,一個問題在眾多提問中引發了趙天麟的注意,他停下腳步,又走回到講臺上,居高臨下的問道:“剛才是誰在提問,工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好像不是一回事的?”

一個青年學生立刻舉手,“是我。”

趙天麟本想問那位學生的姓名,卻沒有問。自有工作人員會記得這人,此時詢問對這位學生並不好。趙天麟在黑板上隨手畫了幾個圓圈,就指著一個圓環套圓環的圖說道:“工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但是在不同地區,工業發展未必是某個地區發展的主導力量。這就牽扯到工業布局、經濟布局等問題。能夠考慮到這個層面,已經是對工業與經濟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度的考慮。中國國土廣袤,人口眾多,中國本身必然是一個工業大國、工業強國,只要本著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思考。中國經濟發展必然是世界之首。”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番論斷明顯超出了清華學校師生們的理解能力。只有校長曹雲祥深以為然,暗自點頭。曹雲祥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哈佛大學商業管理碩士學位。與趙天麟是校友,只是專業不同。聽趙天麟這番闡述,更堅定了曹雲祥對新政府的信心。

見趙天麟走下講臺向外走去,曹雲祥連忙送趙天麟出門。此時校園裡已經佈置停當,皆是歐洲聖誕節的特色。(美式聖誕節與歐洲相當不同,尤其是聖誕老人現在的形象,是1930年可口可樂公司搞出來的。歐洲的聖誕老人則是以4世紀小亞細亞地區的聖·尼古拉為原型的宗教人物。小亞細亞地區是現在的土耳其,聖·尼古拉的血統定然是當地模樣,而不是北歐人種。歐洲的聖誕老人出現,是一眾宗教遊行,並不與周圍群眾有大量互動。)

彩燈、薑餅等傳統食物已經佈置完畢。趙天麟與這位校友走在校園道路上,終於還是沒忍住,感嘆道:“曹兄,辦教育還是得有心胸不可啊。”

曹雲祥以為趙天麟有些自誇,連忙一通馬屁輸出。見曹雲祥如此,趙天麟也不多說什麼,便在校門口與曹雲祥分別,乘上汽車離開了清華學校。

在車裡,趙天麟考慮著當下的局面。既然清華學校想辦大學的看法已經是整個學校的共識,由年輕人們自行搞也不是壞事。

此時有車輛迎面開來,車頭插著英國小旗。看來各國公使大使們前來赴宴了。

趙天麟很清楚何銳接下來要揪住英國痛打的戰略,心中也只能期待莫里循能夠把一些重要的訊息正確的傳遞給美國方面。因為中美之間有一個無法跨越的問題,那就是《排華法案》。

以趙天麟對美國的瞭解,美國想透過一條法律很容易,想推翻一條法律堪比登天。《排華法案》必將是導致中美官方明面關係不會融洽的重要絆腳石。但現實如此,趙天麟在此事上決定隨他去吧。畢竟,軍事鬥爭結束後,英美都將成為中國宣傳領域鬥爭的物件。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