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21章 初到關外(一)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翌日,眾人抵達奉天火車站,當地駐軍接站人員早已等候多時,為首的軍官姓劉,佩戴少校軍銜,30來歲。與何銳寒暄幾句後讚道:“何團長好年輕啊。”

何銳笑了笑,指著身後的團隊,“劉兄謬讚,兄弟的部隊剛剛拉起來,今後還請多多關照。”

劉少校看了看何銳身後的青年們,乾笑幾聲,“呵呵,何團長少年英雄,佩服,佩服。何團長,你這些兄弟要如何安頓?”

“煩請劉兄派幾名兄弟,去貴軍找幾間營房暫時安頓,過幾日我們便走。”

“如此也好。”劉少校一揮手,當下數名勤務兵上前幫忙將行李裝車,清點人數,咳嗽一聲,劉少校客氣的問道:“何兄是中央的人,一路辛苦,是否還要休息一番?”

“哪裡哪裡,劉兄見外了,中央地方,俱是北洋,不論自何處來,眼下都是要聽張帥差遣,眼下到了奉天,自然是隨時恭候張帥軍令!”

劉少校微微驚訝,點點頭道,“何兄弟真是敞亮人哪,可不像留過洋的,如此,現在便請隨兄弟去大帥公署罷!”

此時的火車站多在城市郊外,離奉天城有些距離,所以站外已經備好十來匹馬,數輛大車。劉少校請何銳上馬。日本陸士和陸大都有馬術課程,何銳騎術談不上好,卻也不陌生,輕車熟路的松了下馬鞍,又重新收緊,捏了捏馬肚,從旁邊的馬兜裡拿了塊餅子喂了,不多時戰馬親暱的轉過頭來,舔舔他的手心,噴了個響鼻,何銳立即翻身上馬,穩穩當當馭馬而行。劉少校喝了口彩,讚道:“行家裡手,何兄弟可真不像洋學生,比咱老行伍還老行伍。”

何銳點頭遜謝,不過他身後的學員隊可洋相不少,不少人轉著圈牽著馬,就是騎不上去,旁邊東北軍捂著嘴偷笑,卻也不上前幫忙。何銳心下瞭然,這個小小地下馬威還真有點“親切”,當下喝令道:鄭四郎,去整整隊!“”

鄭四郎是之前何銳從保定軍官學校士招來的士官生,正是騎兵科出身,熟悉馬性,自己馬術也是極好,聽到長官命令,立即應命。片刻就讓馬匹安靜下來,乖乖地讓眾人一一上馬。

一路行進間,何銳握著韁繩問道:“劉兄,眼下日軍在關外有何舉措?”

劉少校與何銳並轡而行,聽何銳這麼問,嘆口氣:“唉,何團長,日軍在租界外不過兩千人,真打起來,我們也能打過。只是擔心會引發大戰,那時候兄弟們可就擔當不起了。”

“關外的兄弟們辛苦了。”何銳感嘆一句,就換了話題。

路上聊的都是俄國、日本、蒙古部落的大概情況。一行人到了公署門口。劉少校進去通稟,鄭四郎才低聲說道:“團長,日本恐嚇手段好像挺管用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何銳輕笑一聲,叮囑道:“我們拜見張上將,正是為了應付此事,時下歐洲大戰,日軍絕不會在此時開戰,不過色厲內荏而已。我國疲弱已久,東北軍懼怕日軍,也是平常。”

鄭四郎撇撇嘴,他剛剛畢業入伍,又自認是正規軍校出身,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本就有些瞧不起這些地方軍,兼之在火車站被整了一回,更是心頭有火。

何銳在鄭四郎肩頭拍了一巴掌,“不要爭這些小心思,等咱們安頓下來,就會開會安排。現在多聽、多看、多想,東北是中、日、俄對峙前沿,東北省軍也是有些心得的。”

鄭四郎點點頭,神色中已經沒了方才跳脫的模樣。

不多時劉少校回來,道了聲請便在前引路,何銳被領到鎮安上將張錫鑾的面前。

穿過迴廊,迎面一間正廳,面積頗大,內裡卻是晚清拜客的格局,太師椅、踏座、黑漆小几,正面掛著猛虎下山圖,旁邊四壁卻又是名人字畫。

主座上坐著一位老人,正是民國上將張錫鑾,鬚眉有些斑白,滿面紅光,很有精神,舉手投足間依舊有力,完全看不出衰老遲緩的模樣。此時他身著長袍馬褂,戴著瓜皮小帽,慢斯條理的喝茶,形色做派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位職業軍人。

何銳上前敬禮,“卑職何銳,奉命前來接受鎮安上將張公指揮。”

張錫鑾用四川語調的北方口音命道:“何團長,一路辛苦。坐下說話。”

“謝過張公。”

張錫鑾看完公文,嘴角含笑,問道,“何團長想在長春招兵?”

“回稟張公,段總長命卑職聽從張公調遣,但有所命,無有不從。”

張錫鑾稍稍吃驚,據他所知,眼前此人是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留學期間就已在日本闖下偌大名聲,回國後又有段祺瑞青睞,想來正是少年得意之時,此刻見了真人,卻又是謙遜守禮,行事很有章法,真是大出所料。當下不由得精神一振,便問道:“何團長要如何應對日本人?”

“回稟張公。卑職覺得與日本人折衝,無外乎有理、有利、有節。對日軍的挑釁,做事有理可循,不和日軍胡攪蠻纏。卑職赴日多年,對日軍內情略有所知,之前已向段總長稟報,時下歐戰正酣,日本軍部絕無對華啟釁之意,這必是日本關東州駐軍軍官妄圖邀功,以便請賞升遷。所以卑職以為,此時當與日本駐軍將領面議,消彌事端為上。”

聽了何銳的話,張錫鑾眉頭一皺。他在關外四十幾年,自然明白日本到底多胡攪蠻纏。若是真能靠講道理解決,事情絕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

不過何銳為此事專程自京城而來,又是段祺瑞的安排,不似敷衍做偽,一時間他也看不明白,只好轉問道:“何團長帶了多少人?”

“回稟張公,卑職帶了6名軍官,43名士官。加上卑職,一共50人。”

張錫鑾手指輕輕扣著桌面,思了半晌,此人是段祺瑞親委,但又不是嫡系,送個肥缺犯不上,但若要發遣到苦寒之地,卻也不美,思之再三,緩緩說道,“何團長是留過學的高才,眼下正是國家危難之際,當得大用。四平離長春近,何團長就請去四平駐紮吧,此處是交通要樞,日俄交匯,各方都很看重,望何團長妥善處理,也保一方平安。”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