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挽明->章節

第873章 春天四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當初不過是替天子管理一些零花錢的海關總理衙門,到了崇禎十五年已經成為了一個管理十餘萬職員的龐大機構。

海關總理衙門除了管理大明的海關關稅之外,還負有指導海外屬國關稅同盟的義務。而除了管理海關關稅的職責外,海關總理衙門還負責管理海上相鄰屬國及鄰國交往的事務,包括在東協中代表大明的一系列決策。

最重要的還是,海關總理衙門手上還代管著,海外駐紮的各只軍隊及各海域的巡閱府、鎮守府及總督府等衙門。也就是說,今日的海關總理衙門手上不僅有錢、有軍隊,還有著龐大的資源產地。

從崇禎十三年開始,意識到海外糧食輸入及龐大資源、市場對於國內的重要程度之後,以錢謙益為首的內閣閣臣們就試圖將海關總理衙門手中的權力和資源收回來了。即便是接替錢謙益上位的溫體仁,也決不能容忍這樣一個獨立於內閣之外的小朝廷。

憑藉著海關總理衙門儲備的各種資源,不誇張的說,即便是內閣掌控下的大明朝廷崩潰了,皇帝也一樣能夠透過海關總理衙門接管沿海及海外的組織和資源,這可比南邊那個空頭六部要完備的多。

在內閣一步步的強化中樞對地方的領導權力時,自然是難以容忍這樣一個異類的。更何況馮銓等人對於自己手中的權力還不滿足,正試圖以加強海上稽查走私的名義組建一支完全屬於海關總理衙門的海上艦隊,以便更好的震懾海外屬國、屬地,令總理衙門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在溫體仁看來,海關總理衙門這些人簡直是昏了頭了。他們想把海外的一切事務都納入到自己的管理之下,那麼大明還要什麼海軍和中樞內閣,不如讓海關總理衙門直接取代內閣算了。

不過馮銓的狂妄自大,倒是給溫體仁找到了削弱海關總理衙門的辦法。因為總理衙門想要總攬海外事務的想法,海軍參謀總部、通商郵政部和戶部糧食局都開始對總理衙門有所不滿了起來。

海軍參謀總部認為,海上的一切軍事力量都應該在他們的管理之下,過去海軍因為剛剛組建,實在缺乏人手和資源去管理海外的駐軍,這才讓海關總理衙門進行代管。

現在的海軍總長鄭芝龍認為,這些海外駐軍應該可以收歸海軍參謀總部名下管理了,特別是南方大洋上的那些投誠海盜們,海關總理衙門基本對他們處於放任自由的狀態。長此以往的縱容下去,這些海盜們很有可能再次成為海上的禍害。

至於通商郵政部,不管是海外通商事務還是郵政事務,他們都想要製造自己的商船、郵船,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委託海關總理衙門管理海上運輸事業。

戶部糧食局主要還是針對海外屬地和海外殖民地的農業生產管理問題,對海關總理衙門有所不滿,認為對方未免管的太寬了。且這些地方出口經濟作物和糧食的關稅徵收,似乎也在往他們身上扒皮。

由是,溫體仁和這三方溝通之後,正積極謀劃著想要把海關總理衙門一分為三,分為外交事務部、殖民地事務部和海關局。其中殖民地事務部、海關局及其他的一些權力,要收回內閣名下進行管理。

對溫體仁來說,操作這一事件最為麻煩的,其實不是海關總理衙門的抵抗,而是站在海關總理衙門身後的內務府。自從內廷二十四監被皇帝進行改革,最終改為內務府這個機構後,內廷的規模比天啟時期要少了一半還不止,而原本行事高調的內廷,現在也低調的似乎不存在於官員的面前一樣。

但實際上內廷的權力並沒有消失,原本的東廠變成了現在的社會調查部和大明時報社,錦衣衛則深入到了新組建的警察部門,而各地的鎮守太監也從監督地方政治、軍事轉向於經濟和輿論的控制。

不管是陝西二藩謀逆、河南士紳之亂、揚州鹽引案、南京科考案、太湖匪盜案和去年的賑災貪腐案,背後都有著內務府干涉的影子。只不過,現在內務府只出力不領功,大多由刑部檢察院出面,所以地方士紳很難再透過往內廷潑髒水,來煽動起地方民眾的怨氣,從而讓自己脫身而已。

要不是拆分了海關總理衙門利益極大,還能消除馮銓對自己地位的威脅隱患,溫體仁也真不想去招惹,現在保持低調一心替皇帝賺錢的內務府。

不過當他站在文華殿正門,看著建立在漢白玉石臺上的精美建築,他又忍不住想要試一試,這內閣首輔的權力究竟能夠做什麼。

元宵剛過不久,各地的府衙也不過才剛剛開衙,內閣這邊自然沒什麼大事,這幾日原本也是幾位閣臣輪值而已。不過溫體仁自從過了元宵之後,便開始天天上班,於是這文華殿的院子內也收拾的極乾淨,除了屋頂還覆蓋著一些積雪之外,其他各處已經看不到雪、冰的痕跡了。

溫體仁這邊剛剛走進自己的首輔值房,他的專屬秘書就馬上跟著他進門,向他彙報了今天收到的一些政務。聽了幾件公文之後,他便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他問道:“今日輪值的是哪位?這些公文為何不先送去他處?”

“回大人,是方閣老,不過他有事前去西苑了,所以這些公文才先送到大人這裡了。”

溫體仁有些詫異的停下了動作,看向自己的秘書問道:“現在這個時候,他有什麼事情要向陛下彙報?”

方嶽貢可不是一個人來向皇帝彙報的,跟著他一起過來的還有管理戶部糧食局的笪繼良。剛出仕沒多久就獲得了吏才評價的方嶽貢,在東南做事的時候又被當地士紳稱之為搜刮之酷吏,其實也不過是一個50不到的中年人,和他身邊白髮蒼蒼的笪繼良相比,顯得甚是精明強幹。

自去年年中被特旨召入京城,開始接手戶部事務的方嶽貢,來這西苑精舍也不止一次了,但是此前他都是跟隨著郭允厚或錢謙益而來,只是作為一個副手出現於此,倒是和今日作為主事者前來,心情大為不同。

雖然皇帝對於兩人的前來有些意外,但也很快就接見了他們。方嶽貢注意到,在他們到來之前,皇帝已經在精舍內處理事務了,顯然崇禎倒並不像傳說中那麼貪玩,將政事一概委於內閣,從而讓首輔獨攬大權,以至於朝堂之上奸邪橫行。

作為元宵之後第一次同大臣商討政務,崇禎也沒有急著詢問兩人的來意,而是先請兩人喝了一杯熱茶,聊了兩句家常,方才切入正題問道:“方卿、笪卿今日來西苑這裡,是為什麼公務而來?”

方嶽貢立刻坐正了身體,向著皇帝說道:“回陛下,臣去年受命執掌戶部,因為不瞭解戶部的事務,所以一直未曾向陛下進行工作上的彙報。

這幾個月裡,臣一直在瞭解和接手戶部的各項事務,在年前總算是在心中對戶部有了一個概念。而臣也從笪侍郎這邊得到了不少幫助,因此對於戶部接下來的工作有了一些想法,這才拉著笪侍郎一起過來,向陛下彙報一下臣想做的幾項事務,還請陛下首肯。”

對於方嶽貢能夠忍到現在才來向自己匯報工作,朱由檢還是很滿意的。不愧是當初在戶部做事得到吏才評價的官員,做事還是相當穩重紮實的。雖然在大明的官場上,吏才這個評價是相當低的評語。差不多就等於是說,這個人幹點小事還成,大事是不能讓他去做的。畢竟所謂吏才,也就是能把小吏的工作幹好,至於國家大事就和他無關了。

不過在朱由檢看來,在當下的大明,官員已經把這個評語變成了打壓幹員的標籤了,能夠做事的官員都成了小吏之才,朝堂上的大臣們也就剩下那些光吃飯不會幹活的酒囊飯袋了。所以才會出現,北方還在和女真人打仗,南方的地方官員還能幹出逼迫土司造反的蠢事來。

更不必提,努爾哈赤都快要打到山海關了,朝堂上的大臣們不想著如何抵禦女真大軍南下,反倒是先追究起了前線督撫的戰敗責任,把熊廷弼這樣熟悉邊事的大臣砍了腦袋,以恐嚇自家的敗軍。要不是孫承宗在邊軍中威望夠高,而努爾哈赤佔的地方人口太多消化不了,大明哪裡還能保住河西走廊這塊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戰略上,對於積重難返的明軍來說,丟掉河西走廊直接守衛山海關,也許是最為正確的選擇。不過對於當時北方的軍心、民心來說,收復了寧錦一線,總算是維持住了大明邊軍的最後一點士氣。

所以,不管地方士紳對方嶽貢的風評有多少差,朱由檢還是將這人召來了京城,讓其管理起了大明的錢袋子。

不過對方也還真是給了他一點驚喜,方嶽貢第一次向他匯報工作計劃,就提出要“務勾檢簿書,請核赦前舊賦”。也就是說,這位大明的新戶部尚書上任要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核查各地田賦的實際繳納狀況,並對過去的積欠進行核查清算。

他主張,有錢人的積欠就收上來,窮人的積*脆就赦免,總之不能讓積欠的賬目繼續增長下去,最後變成了戶部的一筆爛賬。

相關推薦:西夏風雲穿書:從武林外傳開始神兵小將開始打穿諸天腹黑和腹黑的終極對決重生成龍王后我靠海鮮發家[種田]挽明鬥魚之頂級主播陰符道主山海道主武廟至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