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望族權後->章節

第1292章 插鬢之爭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靈藥那高聳的胸脯,這時急劇起伏著,一雙修長的眼睛,如被怒火燒透,狠狠瞪著與她形成對峙的一群人,尤其是那位囂張跋扈,竟然一巴掌摑往她的臉上,指甲劃破了她的面頰的“兇手”——但靈藥甚至不知此人姓甚名誰,宮中如今才人眾多,她是早已失寵之人,當年多少雄心均已磨滅,早便不望“母憑子貴”“寵冠天下”,唯一的願望便是討好皇后,能在後宮錦衣玉食體體面面的養老,爭取壽終正寢後陪葬帝陵,不至於只得孤墳一座,無人拜祭,任由荒草淹埋。

她卻知道後宮這些新進的女人,並不是出自皇帝志願選納,有的是太后黨,有的是所謂正統系,總之多有野心勃勃自不量力之輩,遲早會成皇后對頭,必須敬而遠之,她與眾人從無交集,除小有風頭的陸、蕭兩人,哪裡弄得清這些人的姓氏。

但她再不受寵,也曾經侍御,是從潛邸入宮的舊人,就連皇後對她,也是和顏悅色時多,今日卻被這些甚至不曾與天子有過言談的新人,公然羞辱損傷顏面,若不還以厲害,又哪裡還能稱為體面?

但靈藥也不是沒有顧忌,因為指控她挑釁在先的人,竟然是蕭氏,雖說這位同樣未得寵幸,而且似乎更加親近長安殿,但畢竟她出身皇后母族,皇后對待她頗為禮遇,在未知蕭才人奉承太后是否乃皇后指使之前,靈藥實在不敢把這位得罪太狠。

她無能執行太后指令,早已被當作廢子,倘若再失去皇后庇護,在後宮根本無法立足,靈藥從前便是宮人,可親眼目睹過休說低階如才人,縱便是九嬪之一的昭儀、充媛等等,一旦不獲寵幸失於庇護,受盡飢寒折磨者也不是沒有。

如仁宗朝時期,有位穆昭容,便是因為無寵又得罪太后而不自知,縱然出身世族,竟活活在後宮被宦官之流苛磨至死,一日一餐殘羹冷炙,寒冬不給炭火取暖盛夏不予淨水沐浴,穆昭容原本體態豐腴,死前卻只剩一把瘦骨嶙峋,蓬頭垢面甚至體生膿瘡,那情狀悽慘無比,而就算被折磨身亡,還要擔當“患染惡疾”的罪名,火化屍骨,一捧飛灰也不知填埋在哪個亂葬坑。

想到穆昭容的下場,靈藥不由毛骨悚然,這時她無比懊悔那時年少無知的自己,尚且譏笑死者——真不知世上怎有如此愚頑不靈之人,太后素喜濃妝,她偏學柳貴妃素面朝天,以為這樣便能贏獲聖寵,後自遺其咎,淪入絕境,不早三尺白綾尋個解脫,還偏要貪生,受這許多折磨,到頭來還不是難逃一死。

千古艱難唯一死,靈藥這時總算理解了穆昭容,當初為何沒有自尋了斷。

但她同時也打起了退堂鼓,不該為了一時激憤,便將小小爭執鬧得不可收場,她臉上雖說負傷,然只有一道淺痕,只要養護得當,不至於永留瘡疤,今日這些才人存心挑釁,未必不是受太后挑唆,以自己如今身份,當真不該捲進太后、皇后之間的爭鬥。

心生退意的靈藥,當見江懷又再急急折返,迫不及待上前,哽咽著說出息事寧人的話:“妾身知錯,萬萬不該為些微爭執,煩擾殿下清靜,妾身不再追究,還勞侍監再告殿下……”

只靈藥話未說完,便聽蕭才人插嘴:“張才人直到此時方才因心虛退讓,豈不太遲?再說張才人之錯,又豈止是煩擾皇后殿下清靜而已?早前張才人對沈才人極盡汙辱,甚至說出是受皇后囑令,有權責打沈才人之辭,妾身以為,張才人之罪,更在於詆譭殿下!”

靈藥一聽這話,瞪目結舌:“你胡說,我何曾說過這話?”

可是其餘才人,竟都紛紛附和,靈藥顯然成為眾矢之的。

江懷掃了一眼蕭才人,輕咳一聲:“諸位才人,皇后已經聞知紛爭,下令傳召諸位察斷是非,諸位縱有爭論,與其在此處喧譁,莫如往皇后座下分辯罷。”

靈藥才知她已經中計,再無法脫身,也只好把銀牙一咬——這情形,可是蕭氏不依不饒,並非我無理取鬧,我總不能任由毀謗,枉受冤屈,再者皇后一貫信我,早已投誠再不存居心叵測,總不至於袖手旁觀,任我被太后打擊報復。

她這決心一下,也再不說息事寧人的話,把頭一昂,任由臉上那道雖淺卻長,一目瞭然的傷痕,坦布在夕照之下,那血痕竟也有幾分鮮明滲人,隨著江懷引領,與眾人一同進入玲瓏臺,剛一見皇后,便“砰”地一聲跪在地上,不待詢問,急著哽咽說道:“求殿下,為妾身主持公道!”

靈藥話音剛落,傷人者也就是那位沈才人竟也憤然上前,但這位非但沒有見禮,甚至不學靈藥膝跪在地,只見她豎立一道柳眉,橫挑一雙鳳眼,小小才人,盡現狠厲之色:“張氏,你還敢惡人先告狀!”

十一娘倒是認得沈氏,知道她出身世族,父親頗受馮繼崢提攜,但沈才人囂張自傲,全然沒有詩書之族女子文雅溫和的修養,然此女也不曾親近長安殿,甚至在“朋黨”之中,又頗受側目,一句話說穿,因她性情使然,人緣極差,屬於神憎鬼厭之輩。

又再留意再場中人,除南喬之外,其餘盡為太后黨徒。

沈氏多半是被利用,而不自知。

此女既不討喜,而且家族亦被十一娘視為奸小,雖然沈氏對她完全不算妨害,十一娘並無除之後快的想法,卻也當然沒有包容禮遇的心情,此刻也懶得警告沈氏無禮冒犯,只冷眼看她如何發揮。

“張氏不過一介婢侍出身,竟敢謗我世族女兒不懂廉恥,今日因採菊花插鬢,暢遊苑中諸才人約定抽取花籤,中菊籤者首選芳朵,卻被你橫刀奪愛,我因不憤,質問於你,你竟自矝曾經侍御,對我等譏毀誨罵,無視尊卑,強橫跋扈!”

聽沈氏之言,十一娘心中已經洞明。

看來是這些太后黨,多在沈氏耳邊碎語——要說這沈氏,雖然矝傲不群,可既入後宮,許是早得親長叮囑,一心爭寵逞強,故而也時常出沒留連紫宸殿外花苑,也曾收買宮人,打探帝王行蹤,期待獲寵。

然而折騰一番卻毫無收穫,她自己難免鬱怒,再經旁人挑唆,深信靈藥暗地嘲笑譏諷,今日暢遊苑中偶遇,因心中不憤,才先生挑釁。

靈藥一貫也不是軟和脾性,三言兩句便與沈氏發生爭執,演變為武鬥,但沈氏一方人多勢眾,靈藥難免吃虧,於是不依不饒,這才鬧來蓬萊殿中。

看似小事,但幕後之人一定便是韋海池,可太后楚心積慮鬧生這一風波,表面上也太過兒戲,未知其真實目的,究竟是針對何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一娘正覺疑惑,便聽南喬作證。

“殿下明鑑,張才人與沈才人之間,原本只是意氣之爭,哪知張才人自知理虧詞窮,竟先動手,虧得旁人勸阻,沈才人方未受傷,然張才人仍然不依不饒,竟稱奉殿下之令,理當教訓我等不自量力之徒,喝令沈才人跪地自掌,沈才人不從,張才人又再動手,沈才人氣憤不過,方才還手。”

十一娘蹙眉,疑心太后是想利用她,重懲南喬。

而究竟是誰率先動手,十一娘也的確有些拿不準,更何況就她對靈藥的瞭解,仗勢欺人的事,靈藥也並非做不出來。

又聽靈藥申辯:“殿下明鑑,妾身從始至終都沒有動手,分明是沈才人先行挑釁。”

直到這時,靈藥尚且迴避南喬,直將矛頭對準沈氏。

可在場中人眾口一辭,盡都贊同蕭才人的證供,靈藥急得面紅耳赤,卻寡不敵眾,無法自辯清白。

南喬強調道:“張才人非但挑釁在先,並詆譭殿下庇縱惡行,豈非大罪?雖其自取其咎,然妾等以為,殿下亦不能寬饒其居心叵測之罪,當論罪而處,方能維護綱紀!”

這就是要逼得十一娘嚴懲靈藥了。

靈藥直到這時,仍不見皇后有任何主持公道的表示,她心中急躁,難免口不擇言:“殿下,這分明便是太后不憤妾身陽奉陰違,方才指使黨徒陷害妾身……”

這下子更如捅破馬蜂窩,沈氏尤其得意洋洋:“張氏竟敢詆譭太后,豈非罪不容誅!”

直到這時,十一娘才開口:“江侍監,據你之前稟報,事發之時,似乎不僅在場中人,陸才人呢?為何不見她?”

這一問就連江懷都甚出乎意料,只好如實稟報:“奴婢聽稟,趕到暢遊苑,已經不見陸才人,只是當問詢經過時,聽一宮人稟報,陸才人原本在場,不過勸止糾紛後,便先回到居苑,並不知再生紛擾。”

“那麼,便先傳陸才人罷,她也是見證之一,不應置身事外。”十一娘道。

她好像已經依稀察覺,太后究意在打何算盤了,沈氏也好,靈藥也罷,都無關緊要,一個是蕭南喬,一個陸嘉程,此二人才是重點。

那麼,這一事端的另一個主角,總不能一直坐壁上觀,她應該登場才是。

相關推薦:天龍之我為大宋太子美漫之殭屍無敵[綜]我還能苟快穿之拯救那個炮灰半路將軍不出嫁特殊部隊大唐全能奶爸詭計多端賢德妃答應我,變成那個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