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旺夫命->章節

165、165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當晚家僕就備熱水給宣寶捂了膝蓋, 姜蜜記得兒子會生病不光因為跪得久了寒氣入體, 還有心裡的不是滋味。為此,當娘的還找兒子談了話。

宣寶平常說得少觀察得多, 加上進宮做了好多個月的伴讀, 他實際比硯臺還要早熟。看出孃親不放心自己,他沒敢很反常的說許多話解釋,就像往常一樣聽姜蜜嘮叨。

“當初娘就不樂意你進宮給人伴讀, 不過有些事當下身不由己……”

“我知道。”

“聽你爹說了宮裡發生的事, 我想太子也不一定是有心要針對你,或許是擱哪兒受了氣心裡有把邪火,不發難受。太子是儲君,儲君也是君, 而你是下臣之子, 身份上就有高低不是平起平坐的兩人, 他心裡不痛快,拿你敗火是尋常事。就好像你爺心裡有火可以訓斥你爹, 皇上心裡有火也可以處罰大臣, 很多時候是當時運氣不好,不幸撞上去了。你不笨, 娘說的該聽得懂, 莫要反覆去糾結今天發生的事, 我們宣寶沒做錯什麼。”

“娘別說了,這些爹講過的。”

之前心裡惦記的都是兒子,盼他不要有事, 現在人沒事了,姜蜜才有心去想別的。當夜夫妻二人說私房話,姜蜜講她覺得太子和自家這個方方面面差異太大,要相處得好本來也難。

衛成讓她接著說,想什麼都說來聽聽。

姜蜜道:“宣寶平常愛琢磨,可他生在咱們家,咱們家太平,太子生在宮裡頭,打小經的事多,有些多疑正常。兩人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性子,還有一點,可能有人告訴過他,衛煊是通政使衛成的兒子,而衛成深受皇上倚重。人家會告訴太子,讓他寧肯捧著不要得罪,這話叫太子聽來也不是滋味,就像當爹的派了個人到你跟前天天衝你比手畫腳,你還得敬著,哪怕一開始忍得了,時間長了能沒點怨氣?以咱們的身份,叫太子看來是不配同他平起平坐的,他高興時不同宣寶計較,不高興了給吃個教訓都不用思量太多,根本在尊卑之別。只不過哪怕身份上有高低,按說也該自謙同時抬舉別人,太子是太年輕,並且沒人教他。”

姜蜜說的多數衛成都贊同,他說不是沒人教,是教他的人把重點放在知識以及學問上了,做人什麼的,不敢說得太多。

說起來還是身份不夠,沒那資格。

“蜜娘這會兒消氣了嗎?”

姜蜜抱著他腰身,緩慢的點點頭說:“先前是急的,咱兒子沒事了我自然要翻過這頁,沒得同個七歲娃兒較真,太子還不滿七歲呢。我心裡面覺得但凡還有實心實意在乎太子的人,該教教他,他表現出來這性情,哪怕臉好好的也很難得償所願……我見皇上次數不多,聽相公你說了不少,感覺皇上不會因為他是嫡出就貿然把萬里山河交託出去,要繼承大統總要有那能耐才行。”

姜蜜早先就一直不放心,覺得宣寶他和太子很難相處得好,她有自己的理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宣寶出生在衛家,他起點低,未來走得高,和太子是反著來的。

照如今看來太子出生就在巔峰上,一天天長大走的是下坡路。

剛開始兩人互相不熟,能有一段時間的友好,認識久了總會起摩擦,個性啊為人啊觀念等等方面都不一致,使得他們遲早會背道而馳。蓋因如此,太子這次爆發沒讓姜蜜覺得意外,她就是單純心疼自家這個,當娘的誰不護犢子?

姜蜜說的時候,衛成耐心聽著,聽完輕拍夫人後背,安慰她:“白日這出我瞧著挺好的,咱家這兩個日子過得太平順了,他倆生來就聰明,學什麼都容易,總覺得人生沒有難題。吃點苦頭好叫他知道凡事不像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事你心裡想做好,付出許多心力,最後還是事與願違,天下事不是哪一個人說了就算的。”

太順了,衛彥包括衛煊的人生都太順了,沒吃過苦,沒受過罪……他們讓衛成想到自己同屆那個狀元。嚴彧的人生也是順風順水的,一路考上狀元,之後把路走絕了。

要這麼看,這出真不見得是壞事,沒準還能帶出好的結果呢。

事情的確朝衛成盼望的方向發展著,這次的遭遇改變了宣寶,他不敢再像從前一樣懶散的糟蹋自己的天分,至少在學習這件事上,他用心多了。

尚書房先生聽說衛煊不會再來也暗道可惜,那瞧著像是個好苗子,按說是會有成就的。還有個先生尋著機會攔下衛成,同他說了兩句。

讓他對自家兒子有個正確認識,好好培養,別糟蹋他。

“你們衛煊看著不如他大哥機靈,他勝在耐性好。我不敢說他是尚書房裡最聰明的一個,他一定是最坐得住的,讀書是件寂寞孤獨的事情,得要坐得住。”

對自家兒子衛成心裡還能沒數?

他道了聲謝,答應一定好生培養。

先生又問衛煊回去之後有繼續讀書嗎?還是已經鬆懈了?

衛成說他在讀,雖然只在尚書房學習了幾個月,他習慣養成了,回來還是會早起晨讀。

聽著這話,先生心裡舒坦了:“老夫教過許多學生,聰明的愚笨的都見過,最後的高低成就卻不是照聰明勁兒順排下來,越是天分好就越要刻苦用功。”

這個話衛成格外認同。

世間聰明人多,就好比大房的毛蛋那也是很聰明的,要不聰明他能想到那種發財的辦法?

……

皇上另外給太子選了個伴讀,這個歲數上比太子還略大一些,甭管他背地裡怎麼想當面都能奉承討好,多數時候太子都是高興的,偶爾會想起衛煊以前在尚書房學習的樣子,明明是小人兒一個瞧著還分外老成,看過來的眼神經常讓人覺得你在無理取鬧……

想起衛煊,太子就煩躁。

他煩,宣寶不煩。宣寶記得在尚書房先生是怎麼安排時間的,回到家裡他還是照樣要求自己,清早要晨讀,然後識字寫字。他和阿爹商量著給自己擬了個方案,跟著實施起來,日子過得充實根本就無暇去回憶,難得想起來也平平靜靜的,不剩什麼波瀾。

宣寶這麼上進自然會影響到他哥,硯臺大好幾歲呢,會甘心落後於弟弟?

他們兄弟好像一夕之間就告別了先前輕鬆散漫的生活,子女三人裡面還悠閒的只剩福妞。福妞生在冬天,她也喜歡冬天,尤其落雪天她就會鬧著要出去玩,姜蜜時常穿著防風斗篷站在簷下看女兒在院子裡玩鬧,她喜歡玩雪,好在人還聽話,哪怕張嬤嬤說不聽只要姜蜜喊她一聲,說差不多了讓回屋來,福妞哪怕捨不得她的雪人也會丟手進屋裡去,任由孃親拿熱水給自己泡手,泡到整個人都暖烘烘的。

“娘。”

姜蜜拿帕子給她擦手呢,聽閨女喊她嗯了一聲。

“娘啊。”

姜蜜抬眼,使眼神詢問她有什麼事?

福妞說想吃暖鍋。

“頭年吃過兩次,那會兒你才多大?不過剛滿歲,還記得這?”

“大哥說的,好吃。”

看她滿是嚮往姜蜜捏捏閨女胖臉兒,笑話她是饞嘴姑娘。福妞就抱著她娘的胳膊將臉往她身上埋,埋過去的時候又注意到她娘手上戴了個殷紅的鐲子,小姑娘一看就喜歡,盯著瞅了有好一會兒。

姜蜜又想起抓周的時候:“喜歡這個?”

“嗯!喜歡!”

“那就聽話,好生吃飯快點長大,等你長大了也會有各式各樣的首飾,比娘多。”姜蜜也是嫌冬天裡戴個綠鐲子瞧著冷,才換了只,這姑娘眼尖就注意到了。

不慌不忙的這一年又要過去,臘月頭上,衛家迎來了個熟人,來年開春會試開考,林舉人早說了他要再應一屆,這就來了。這次林家嫂子沒陪,聽說是身體不適沒敢遠行,她怕幫不上忙反而耽誤事。林家嫂子沒來,另有其他人跟林舉人結伴,抵京之後他還是先來衛家拜訪,這次是衛成做主,還是借了院子給他。

那院子姜蜜本來有心要脫手,計劃脫手是想著皇上還“欠”相公一座大宅,那一進院恐怕是沒機會用上了,留著還要經常使人過去看看,不如賣了省心。

跟衛成商量的時候,他也同意,只是因為那宅院小破舊賣不起價錢,兩人都沒著急,後來又有其他事情忙著就擱置了,現在林舉人上京倒是還能借給他住一段時間。

林舉人是跟結伴上京的友人一起住進去的,他們還請了個婆子幫忙收拾做飯。

住進去之後,友人想起在衛府那些見聞,好一番感慨。

“要不是衛大人的事蹟非常有名,我都不敢相信他和林兄曾是同窗。林兄這歲數能中舉都是本事人,他多年輕,已是當朝三品大員,雙親康健,子女聰慧,夫人更是賢惠大方……”

提到夫人,那人還有些恍惚:“衛夫人瞧著太年輕了,都不像十歲孩子的娘。”

林舉人想了想:“我認識她九年,她的確是越活越年輕。不說這個,咱們吃一口,休息休息,從明天起好生讀書爭取這科考中。”前次過來林舉人還有些抹不開臉,沒怎麼主動上門去請教,他不去,衛成會多事來問?那必然不會啊,衛成多忙的人。想著這次要再落榜,就等於白白耽誤三年,林舉人覺得他哪怕厚著臉皮也要多去請教兩回。

衛成忙,這點林舉人是知道的,他算著日子準備趕旬休去,結果也不是那麼順利。

畢竟人家一個月就只能清清靜靜歇三天,這三天是衙門留給官員沐浴休息的,對衛成來說,他還得抽考兩個兒子功課,還要陪伴家人,甚至可能有同僚相請。

對了,毛蛋的《衛大人傳奇》又出了一冊,衛成還沒看過。

每次有新書送來他都會看看,倒不是享受侄兒吹捧,主要是想看看裡頭寫沒寫出格的內容。

衛成又不是林家西席,自然不可能把空閒時間都給林舉人,他以為做學問是自己的事,同窗之間互相幫扶也是點到為止,沒得說翻開四書五經來細細替人捋一遍的。基礎的內容該學堂教,或者自個兒琢磨。他能說的也就是一些經驗上的東西,會試該怎麼準備怎麼考,還有後面的殿試,當注意些什麼。

上一屆會試林舉人是盲目跟風考壞了,他寫拿手文章能不能取中衛成不知道,只知道會試不是跟風的場合。

三年一屆的會試考官少說十幾人,他們聯合閱卷,還會複審,定排名的時候也是商量著來,主考的意見更重要一點,其他考官也有發言權。

科舉制度一直都有在完善,因為是要給朝廷選拔人才,皇上肯定不會任由某一個大人憑自己喜好瞎點,整個流程上是謹慎的。考慮到殿試的時候皇上還能看到考生的會試排名,那排名和皇上心中所想出入太大,若沒有靠譜的說法主考也有麻煩。

基本上,稍微想想就知道哪怕要討好也得等到殿試的時候。

真想走捷徑要找對人。

想求官路太平,該投皇上所好。

衛成怕林舉人又在老地方栽跟頭,他稍微提了一句,說到人在地方上做縣官的郭同窗,當初憑本事硬考的,那年還特別坎坷,因為舞弊案廢了一榜,連考兩回。

該他中還是能中,他那風格其實都不是皇上偏愛的,現在也還是幹得有聲有色。

郭同窗做了五年縣令,快滿兩任,能不能升就看明年。衛成沒在吏部任職,說不好這個,不過他跟郭同窗有書信往來,看對方還是有底。

衛成把一些方法和套路上的東西同林舉人說了,至於說經書講義他覺得是過去三年的功課,不該等到這時來著著急。林舉人心裡還是有一點失落的,有個身為三品大員的舊友,他指望能得到更多直白的提點,聽衛成說那些就感覺有些使不上力。你說沒用吧,有用,說有用吧,又感覺這些方式方法的東西不實在。

就好比他是三百名的水平,心裡暗自希望的是衛成能教他怎麼拿著三百名的實力考到兩百名去……

衛成早先沒理解到,後來察覺到一些,他請林舉人吃了一回茶,問對方是不是太緊繃了,讓輕鬆一點,得失心莫要太重。本來中舉之後就可以去謀官,也有很多大臣沒得到進士出身,是舉人熬上來的。前方路很多,條條都能走,哪怕繞一點也能到目的地,怕你只想走捷徑,捷徑不好走的。

林舉人聽著挺慚愧的:“我是有些著急,也想得個進士出身讓家裡風光一下,我前些年給家裡丟臉了。”

“林兄是說考舉人失利離開府學的事?你該換個角度看,離開府學之後你也憑本事中了舉,這還不叫能耐?”衛成看著手邊的青花茶碗,說,“有句話我說過很多次,人生就是起起落落的,不說我自己,只說我同屆那幾個一榜進士,當年的狀元早被逐出翰林院,現如今閒在家裡。榜眼探花一個還在翰林院混日子,一個外放去地方做小官了。一榜進士出身高吧?春風得意騎馬遊街,如今倒還不如很多庶吉士熬出來的。一生太長,有人開始走得快,也有人起初落後逐漸趕超,一個階段不順暢沒有什麼。林兄人品學問不差,否則我也不會與你結交甚至保持往來這麼多年,在科舉這事上,你鑽牛角尖了,急功近利不是好事情。”

想著當年在宿州府學的種種,衛成是真盼林舉人想開,有時候太著急反倒求而不得。

這番話林舉人有沒有聽進去他不知道,反正後來人就不太來衛府這邊,之前一到旬休都來,突然不來了姜蜜覺得奇怪,衛成想了想,他方便說的全都說盡了,甭管林兄聽沒聽進去,估摸都不會再像之前那樣。

聽進去了就知道做學問主要靠自己,科舉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聽不進去也該知道衛成不會幫別人走捷徑。

這年除夕衛家幾個照樣進了宮,今年在宮宴上大出風頭的是繼後梅氏,她進宮的年生還不久,本來列妃位,當時都不是勢頭最勁的,也沒想過最後上位的會是自己,誰都不知道皇上按什麼選的,最後相中了她。

梅皇后比皇帝小好幾歲,倒是端起了後宮之主的架子,瞧著有那麼回事。

她本來在同邊上其他妃子說話,宮女上了道年年有魚,她嘗了一口,沒咽下去直接吐了。

所有人都是一愣,突然沒了說話的人,四下只剩樂聲。

回過神來陸續有人起身道喜。

皇后小心打量了皇上的臉色,看著還不錯,才稍稍放心。想著皇上也快三十而立,不像早幾年過分年輕,他如今到了能做好父親的歲數。梅皇后從前面那位身上吸取了許多教訓,比如儲君就是活靶子,早立的往往登不了基,哪怕心裡有那想法也不能著急。又比如說做皇后的還是得瞅著皇上的臉色做事,同他對著幹一定沒好下場。還要在孃家和男人之間求個平衡,只顧皇上不管孃家不可,一心為孃家打算又會耗幹夫妻情義……皇后其實不好當,這位置誰都想坐,坐上來之後往往夜不能寐,要考慮的太多了。

皇上對他第二任皇后也還是不錯的,得知皇后懷孕,就把她身邊清理了一遍,將人保護起來。繼皇后對她的丈夫也有佔有慾,幸而她有理智在,知道剋制,私下偶爾使個性子並不招人厭煩,帝后之間關係還算和睦。

皇后懷孕這個事,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宮中妃嬪都感覺到壓力,哪怕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有兒子傍身,畢竟不是嫡出。如今佔著儲君之位的破相了,眼看大家回到同一條線上,偏偏殺出個繼皇后,還懷上了。

妃嬪們難受,興慶也不痛快。

他感覺父皇來看他的次數越發的少,想著是不是又要有嫡子,所以不稀罕他了。興慶多疑,就愛胡思亂想,加上多的是人想看太子和繼皇后對立,不住有人煽風點火,興慶瞧著很不開心,除夕之後他就沒笑過。

年初他七歲生辰,皇上去擷芳殿看他,興慶沒繃住,心裡又急又怕說了不合適的話。皇上本來不著急,願意等他想明白之後主動請廢太子,哪怕晚幾年都可以。

現在他耐心到頭了。

包容是有限度的,皇上被妃嬪臣子捧得多了耐心本就不多。他不是沒為興慶打算,他打算過,做兒子的卻沒體會到父親良苦用心,偏執的走上了一條不討喜的路,如今瞧著既窩囊又陰沉。

皇帝說他沒有太子的樣,也不合適再坐儲君的位置,讓他主動請廢。

興慶甚至覺得他是不是聽錯了。

“父皇您說什麼?”

皇帝重複了一遍,讓他主動請廢太子,廢了之後就不用頂著那麼大壓力,可以稍微輕鬆一點,現在舒服的做個普通皇子,以後當個閒散王爺。

興慶張了張嘴沒辦法答應,哪怕心裡知道應該順從,他辦不到,他不想做廢太子。

他遲遲沒有動作,皇帝離開擷芳殿回到寢宮等了一天兩天也沒等到他來。

終於皇帝下了聖旨,把興慶廢了,梅家私下為繼皇后感到高興,覺得皇上是為她肚子裡的孩子打算,不曾想皇上隨後就招了幾個心腹進宮,商議之後決定以後不再明立儲君,立太子的虧他吃夠了。

乾元十八年的春天,滿京城的注意力都在科舉考試以及繼皇后的肚皮上,還有就是皇上新頒下的規矩,其實都沒什麼人去關注廢太子。興慶自己接受不了,總覺得人人都在笑話他,被廢之後還大病了一場,病好之後發現自己吃穿用度降了一檔,如今同大皇子一般無二。皇后沒刻薄他,甚至根本不在乎他存在,只不過宮人大多都是見風使舵的,他被廢了之後,日子就變得煎熬了起來。

興慶覺得一切都是廢太子的錯,是他父皇不給活路,有了新人就忘了舊人。

真的明白人就知道,他既然破相了被廢是遲早的,落得這尷尬境地不是因為被廢,而是失了聖心。

他病了,皇上都沒來看過。

還有什麼指望你說?

作者有話要說:  ovo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玩的遊戲成真了 國學大師 絕對臣服[足球]. 給你祖宗打電話 快穿之教你做人 神棍賈赦
相關推薦:離婚後,我靠藥妝火爆娛樂圈新婚夜,我憑孕吐火爆娛樂圈凡人世界裡的大師兄伯爵石城之大乘洞天都市最強武帝古神在低語從中古到40K艾澤拉斯之裂變人在孃胎:我把女帝姐姐們都打哭了自然秘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