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替嫁以後->章節

49、第49章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且說蜀王劍走偏鋒的操作效果不錯, 看上去是搏到了一點聖心, 皇帝不但很快首肯了, 沒幾天,還下詔禮部讓研究一下具體怎麼給蜀王選出個合適的兒媳婦了。

不過,不足之處在於, 這操作很易效仿。

潞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兒子多呀, 足足六個,總能挑出個把適齡的來跟風蜀王。

他的封地河南離著京城更近, 禮部還沒把方案研究出來, 潞王依樣畫葫蘆的奏章已經飛馬送到京了, 並且他表的忠心分量還更足——他到婚齡的兒子有兩個, 自謙自己眼光一般, 這兩個兒媳婦,都求皇帝給他掌掌眼。

遠在蜀地的蜀王作何感想暫不可知,這一下子, 是給朝廷找了個小小的麻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本來只要選一個未來的郡王妃, 現在好了,要選三個——並且這裡面還很可能要出個將來的太子妃乃至皇后,朝廷不能不慎重一些。

禮部為此請求皇帝,最好再派個協同的部門一起來操持這件事, 本來從前朝廷按需配發宗室媳婦的時候也不是禮部獨自甄選的,實際上是由宗人府牽頭,禮部協理。

但當時的宗人府和現在也不一樣, 當時宗人府的宗人令都由諸王擔任,後來隨著分藩,漸漸轉為由勳戚大臣攝府事,再後來,宗人府所管轄的事務進一步縮水,基本都掛到了禮部名下,宗人府實際就剩個名頭了。

如今的宗人府,連自家整理個玉牒都要從翰林院臨時抽調人手,別提還能幫禮部的忙了。

給蜀王潞王選兒媳婦這事呢,皇帝打從內心是沒有多麼重視的,看在這裡面有一個將來可能變成自己兒媳婦的份上,才交待給禮部,自覺面子情上是很過得去了,誰知禮部謹慎,見潞王也摻和進來,形勢有點不分明,不願意獨自承擔這個責任,要再拉一個下來——禮部尚書上書的理由也很充分,本來從前就不是禮部自己選的啊,經驗不足麼。

這一拉,皇帝有點煩了:多大點事?選個宗室媳婦,至於要兩個中樞部門一起辦,多少國家大事還忙不過來。

皇帝就要駁回去,不過被內閣攔了一下,幾位閣老勸說之後,最終折中成再派個勳戚大臣去總領,這個人選沒費多少工夫,定成了承恩公。

承恩公府是先元太后即皇帝母親的孃家,老承恩公已逝,如今承爵的是先元太后的哥哥,皇帝的舅舅,由他出這個頭,各方都沒甚話好講,禮部尤其滿意——就算哪裡不妥,皇帝親舅舅也有份,要麼大家一起怪,要麼就一團和氣,糊弄過去算了。

事情到這裡,本該差不多了,可是趕巧,方伯爺被親爹方老伯爺訓了一頓,意識到肥差雖好,然而望梅不能真的止渴,總算醒悟了一點,打算通通門路,先湊合找樣差事幹著了。

他一眼就盯上了這件事。

正愁賦著閒,沒合適的門路搭上諸王的線,提前領張從龍的號牌,這不就來了嗎?

勳戚這裡皇帝已經委任了承恩公,誰都不可能從承恩公手裡奪食——先元太后去得早,皇帝在繼母手裡疑似還受過罪,越是這樣,越是想念自己的生母,所以自登基以來,給承恩公府加過幾回恩了,平常的賞賜更是從來沒有斷過,人人都知道承恩公承的是第一等的聖恩。

不過,方伯爺也不求能踩下承恩公,他能擠進去,混個協理的名頭就夠了,畢竟承恩公快過七十大壽的人了,要說沒精力操辦什麼,再給配個助手湊合是說得過去的。

方伯爺沒這個顏面去皇帝面前自薦,但是承恩公有跟皇帝主動要的顏面,只要他肯開這個口,皇帝不會在這點小事上駁舅舅,一定照準。

要承恩公開口不難——給錢就行了。

承恩公年年受賞,當然並不缺錢,可是他得為以後想想,皇帝這樣,下一任登基的天子很可能跟他家再沒有血緣上的牽繫了,那不得乘能撈的時候多撈點。

方伯爺把銀錢給到位了,承恩公收錢辦事,非常痛快,當天就進了宮,一句話的功夫,把方伯爺塞進了選妃小組裡面。

於是至此,本來一樁不大的事,滾雪球一般,滾到了現在這個規模,把京中各方的眼光都吸引了過來。

方老伯爺聽說了,不太滿意,把方伯爺找去:“你摻和這事幹什麼?找點實事去做才對,這種事辦得再好也不算什麼功績。”

方伯爺自己很滿意,心情好,態度也好,陪笑道:“爹,慢慢來,實事哪裡說有就有。”

差事派都派下來了,不能再還給皇帝去,方老伯爺想想只得罷了,只又說了他兩句:“少瞎出頭,多跟著老國公爺行事。”

方伯爺面上諾諾應了,心裡不以為然,掉頭去了。

方寒霄從耳房出來,目光幽深難辨,追著他一路出了靜德院。

方老伯爺轉頭看見他,隨口抱怨了一句:“看看你二叔,他一個大男人不知怎樣想的,摻和那些事幹什麼。”

當然是自以為有利可圖了。

從方伯爺的角度來說,他能抓住這個機會還真算是不錯的。

但有他摻和進去,會產生什麼變數就難說了,方寒霄因此板著臉看了方老伯爺一眼,轉頭又進去了。

把方老伯爺看愣在院子裡:“——嘿,這臭小子!”

**

事態在不斷進行中。

禮部會齊了背鍋的人選,終於放心地把選秀方案呈送給皇帝了。

這方案其實不難拿,照著從前成例,適當刪改就是——選取年十四到十七者,容德端厚,家法嚴整,父母俱存之官民女子,其中禁顯職官員,禁樂戶,軍匠及父祖有過犯等等門戶。

各藩婚姻原已是在各自當地選配了,但現在蜀王潞王將這個權利上交給皇帝,河南還好點,朝廷不可能大老遠到蜀中把那些符合條件的女子們運送到京,所以這個選秀範圍一總都定在了京畿附近。

方案在御案上放了兩天,御筆批示照準。

訊息很快在朝堂上傳揚開來,許多官員對此深有興趣,專注觀望,但說到響應者——寥寥。

本朝防外戚是歷代以來防得最狠的,對有志廟堂的人來說,家裡出個郡王妃,不是榮耀,而是災難。

先帝時就有過一黃姓男子被選為王女儀賓,當時不知怎麼透過了,後來為人上奏舉報,這男子父為開封府知府,兄為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品級不高,但是有權,非常有權,因為這個部門其中一項職能是管著文官的選補升調。

被舉報之後,黃父知府做不成了,直接變成閒住,黃兄大好前程也沒了,被外調出了京。

所以這些王妃郡王妃的名頭好聽,對官員來說尤其是清職官員來說,毫無好處,避之唯恐不及。

哪怕眼下這三個裡面有可能出太子妃也一樣——皇子外戚一般要避嫌的,從此都只能做個富貴閒人。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那些低品級胸無大志一生就是要浪蕩的閒職官員來說,掙個外戚名頭又還值得考慮一下了。

比如說——徐大老爺。

徐大老爺自己是不會想起來這一茬的,別人不過胸無大志,他是胸無點志,被人提醒之後,才想起來自家踩著線似乎算是符合那個標準的——

提醒他的人是惜月。

徐大老爺常在外面混的人都沒關注這件事,惜月困在深閨,本來更該一無所知。

隱在後面給她送這個信的人,是瑩月。

瑩月一般是在深宅大院裡,從何處得來的訊息,那是不問可知了。

方寒霄生出這個念頭,算是靈光一閃。

瑩月是被他叫到靜德院去說這件事的,她其實並不想去,因為她現在真怕見方老伯爺——只怕又要被塞銀票。

但不去也不行,只好磨蹭著去了,院子裡沒見到方老伯爺,她松一口氣,忙忙放輕腳步走到耳房裡。

見到方寒霄正坐在裡面,她有點好奇地問:“叫我來做什麼?”

方寒霄一般有事都是自己去新房或是派人去傳話的,特特把她叫過來,還是頭一回。

方寒霄站起,去把門關了,然後才回來,把自己已經寫好的一篇紙推給她,示意她看。

瑩月看完,又看了一遍,呆呆地張了嘴:“——那我二姐姐不是會嫁得很遠?”

方寒霄:……

她真是能想太多。

他寫:這件事不會成的。

瑩月糊塗著:“不成?那你又想我二姐姐去選?”又問,“為什麼你這麼肯定呀?我二姐姐很厲害的。”

她跟惜月鬧矛盾歸鬧矛盾,不過這一點還是要承認的。

方寒霄揮筆給她解釋,以徐家現在門第,本身算符合要求,但徐家有兩門厲害姻親,徐尚宣聯御史之女,徐望月高嫁隆昌侯世子,雖說明面上姻親不會計入考量範圍內,但實際上,朝廷肯定會避開選這些門第去給藩王添彩。

瑩月提醒他:“三門,還有你呢。”

她是真心這樣想,方寒霄吃虧在啞了,不然平江伯府論門第並不遜於隆昌侯府。

方寒霄默了片刻,沒忍住,嘴角還是勾了勾,寫:總之,不會成的。

然後他跟著解釋,為什麼明知不成還要做這件事——因為他想給隆昌侯找點麻煩。

惜月都不必要真的進入選秀流程,她只要報名,落到有心人眼裡就是扎眼了。

她是想要進入潞王府,還是蜀王府呢,如果是潞王府,那等於隆昌侯和潞王中間牽上了一條明線,如果是蜀王府,那更妙了——岑世子的妻妹跟蜀王勢力掛上鉤了,那潞王該怎麼想?

既然方伯爺已經伸手,那麼不妨再拉一個,惜月一旦入局,這池水將被攪得更混。

而對於惜月本人來說,她不是沒有好處的,她的好處還最大——她將解除燃眉之急,她的名字報上秀女,至少眼下徐大太太不會再敢害她的性命,並且還得放她出來。

中間那段方寒霄沒寫,他只需要解釋自己的目的及惜月的結果就夠了,他邊寫,瑩月歪著頭,認真地跟著看,等他寫完了,沒多猶豫就點了頭:“嗯。”

方寒霄想給隆昌侯找麻煩她覺得很正常,而且還覺得挺好的——岑世子總氣他,現在他把氣出回去,比總憋在家裡好多了,不會出到她頭上,她就安全了。

方寒霄又寫:那你讓你的小子回去傳個話,願不願意在她。

瑩月點了一下頭,然後又點一下,肯定地道:“二姐姐願意的。”

惜月就是敢博,有機會擺脫困境,她不會放棄。

作者有話要說:  我在說五十章內上薰香那一章裡其實當時習慣性想打上不了我就表演切腹的。。。幸虧沒打。x﹏x

相關推薦:諸天:我可以無限升級民國女配嬌寵記[穿書]都市之開局穿越成反派大漢穿越成皇帝唯我劍尊西遊後傳,大聖齊天長生:從北鎮撫司開始修行加點無限旅行鬥羅之神級火影別惹我,老子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