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幕1925->章節

二四零章 風雲上海灘(33)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四月十日,大浦東工業區開發計劃正式對外公佈。tsxsw.com

這一訊息,除在政府的佈告欄中出現外,上海各大報紙也以頭版頭條做了刊登,一時間竟壓倒了因張作霖查抄蘇聯使館引發的反蘇輿論風暴,成為了上海灘無論華洋富賤都津津樂道的話題。

就訊息本身而言,西北隴東集團另行籌組滬上工業集團,選定浦東對上海進行巨量投資,這已經是不可思議,而一旦想到這一計劃的一期投入,竟已高達一億三千萬銀元,則更令人咋舌。雖然一億三千萬銀元,江浙財閥及各洋行也不是拿不出來,但有實力不等於有魄力,除了隴東集團,其他人還真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在近代工業史上,或許只有當初漢冶萍的投資規模,能比擬大浦東工業區的開發計劃。但漢冶萍的結局如何,沒有人不清楚,漢冶萍賠了個底掉,滬上工業集團就能在上海收回投資並賺取利潤嗎?本來答案是肯定的“否定”,但因為滬上工業集團背後是隴東集團,而隴東集團背後又是吳安平,所以答案就變成了“不好說”。

在解放軍佔據西北之後,國人將目光轉向甘陝,這一專注觀察,便發現西北竟還藏著隴東集團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當然,隴東集團此前就有名聲,但因其專注與內,影響始終也不算很大,而在吳安平崛起後,國人不免要分析其成功之要素,而此時隴東集團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鑑於西北福利制度所需龐大金、解放軍龐大軍費等,必須有個來源才能解釋清楚,所以人們便傾向於相信,正是隴東集團促成了這一切得以實現。畢竟,除了這個可能,似乎再沒有其他可能了。

因是,隴東集團的實力雖仍看不清道不明,但幾乎所有人都很確定,這絕對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大財團。

這種猜測當然離事實很遠,因為西北的財富源頭其實是吳安平,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吳安平手中的d7引擎,隴東集團只是今時後世財富的一種轉換工具而已,而且還不是唯一的工具。但是,這更令人難以想象,即便吳安平親口告訴人們事實就是這樣,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這樣荒誕不羈的事實。

如果不去朝財富無中生有方面想,那確實隴東集團的存在,正給人們提供了一種還算合理的猜測。當然,這裡的人們,實際是指除隴東集團早期職員之外的其他人,在董志塬周邊小而全的工業鏈條基本建設完備後,後來加入隴東集團的人,其實也難以分辨清楚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才是虛構了。

偏離事實的推測,偏偏又使人們對滬上工業集團開發浦東的認識,重新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一般人別說向浦東投一億三千萬,就是減至一百三十萬,都不一定能收回投資,更別說還要賺錢利潤,但隴東集團可不是一般人,它既然能在貧瘠的西北賺到足夠支撐上千萬人福利保障及數十萬軍隊耗費的財富,為何在條件更好的浦東就不行?

所以,人們認為滬上工業集團或許有可能成為另一個隴東集團,依靠吳安平的指導及隴東集團的支援,在上海灘重演西北那一幕奇蹟。如果這一奇蹟真的得以實現,那麼整個上海近三百萬人都將受益。

事實上,奇蹟當然會實現,但滬上工業集團會不會賺錢就很難說。最起碼,就算土地升值足以抵消投入,吳安平也不會將收益拿出,而是會將之滾動投資,甚至在江浙地區另行擇地,再開創出一個繁榮地帶。

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沒必要多說,而有必要說明的是,大浦東工業區的開發計劃雖然已經公佈,但具體的細則卻仍在保密當中。除了吳安平一方及蔣介石一方參與談判的人,其他人並不知大浦東工業區,具體將涵蓋黃浦江以東的哪些區域。於是,由於資訊不對稱,對某些人來說,發財的機會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月十號之前,隆盛實業、黑水公司、忠義社、滬上工業集團等各方面加在一起,購進的土地大約為十三萬畝。其中,隆盛實業不過只掌握了四千三百畝,辛逢馥這邊新增一萬三千畝,其他都是張樹聲、馬英圖等分別以個人、黑水公司及忠義社三個名義買進的,總數接近四萬畝。

張樹聲等人的購地行動只進行三四天,竟能聚攏近四萬畝土地,雖說主要是錢花的到位,但如果沒有青洪幫這一背景,也根本交不出這樣的成績。好買的土地,辛逢馥等人早先一步買走了,剩下的要想買到手,實際多少都有些困難,但幫會幹這種事最便利,一排面目猙獰的大漢朝前一排,膽小的寧願自己吃些虧,也不沒商沒量死活都不賣。

當然,張樹聲雖有意識利用了自己的青洪幫身份,但錢還是給得很足的,他知道吳安平有的是錢,自然不會在這方面摳縮。那樣不但自己昧了良心,也討不到吳安平高興。

四月十號,大浦東工業區計劃公佈的同時,位於上海、南匯、川沙三縣境內的三十萬畝官地,自然也落到了滬上工業集團的掌握當中,為此,吳安平付出了三千萬銀元。

當然,吳安平不可能有這麼多現大洋,而且蔣介石也不收他的西北銀元券,這部分款項實際是從英美各銀行在上海的分支機構劃出的外幣存款。來源有三處,一處是艾美飾品在歐美的連鎖分支,一處是喬治公司支付的珍珠、鑽石等首飾的採購款,還有一處則是羅家明輾轉存入的假幣。

這些外幣存款,實際涉及二十多個賬戶,每個賬戶餘額按美元計,從三百萬到一千七百萬不等,總計有一億七千萬之多。當然,其中喬治公司的貢獻最大,幾乎佔到一半,而羅家明因為要按吳安平指示,將假幣套出的錢投入到股市中去,提供的資金反而只有喬治公司的一半,也就是總數的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則是艾美飾品提供的。

為支付這三千萬銀元,吳安平暴露了四個賬戶,這四個賬戶的總存款餘額,大約為兩千四百萬美元。這四個賬戶暴露之後,外國各銀行及洋行才知道,這兩千多萬美元竟是吳安平的,其中種種驚奇、猜測應有盡有,自不用說。

大浦東工業區涉及的六七十萬畝農田,蔣介石方面已經同意,在西北按市價提高兩成並每戶提供一個工作崗位的基礎上,由上海、南匯、川沙三縣政府出面,勸土地所有人出讓土地。理由不用說自然會很高尚,但勢必會有人不同意,具體需不需要採取其他手段,則由西北方面的人決定,無論怎樣,這邊政府的人都將配合。

而吳安平給出的原則是,擁有一百畝左右及以下畝數農田的莊戶,若不願意售出土地,則滬上工業集團也不強求,但擁有一百五十畝農田以上的大中小地主,則要求國民黨方面給予配合,必須將土地收入囊中。當然,如果這些地主們願意,可以不另行提供工作,而支援其在劃定的區域內開辦下游工廠,定單前期由滬上工業集團提供,保證其能賺到銀元。

之所以這樣,自然也是為均富。普通莊戶持有土地無所謂,當工業區逐步建成,地價一漲,只要其改變主意售出土地,便是一個中產階級,而因為有優先購買權,也不怕其他人從中搗鬼。那些地主就不一樣,因為掌握的土地太多,自然要收其土地,迫其投身工業,而這也更能促進大浦東工業區的快速發展。實際無論地多地少,只要在工業區範圍內,都能獲利。

最難拿下的土地還有十七萬畝,而且這十七萬畝土地,基本是都是在相對繁華地段。那些住戶,可以像先前一樣,透過房產後期置換,並提供工作,及允許其在進入實質開發前暫住,來達成妥協,但其他土地所有人可就沒那麼好說話。

黃浦江東岸那些沿江倉庫,大多掌握在租界的洋行及各商行手裡,這一片土地有兩萬多畝,隆盛實業、辛逢馥、張樹聲只是趁亂拿下四千多畝,還有一萬七千畝掌握在洋人及華人資本家手中。這些人本就不想賣,等大浦東開發計劃一公佈,自然就更不想賣,打定主意要坐等升值。

其他土地滬上工業集團想買到手中,本來也有些礙難,不過陰差陽錯,居然沒花太大代價,竟拿到了九萬三千畝。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這樣。

當蔣介石決意推進與西北的聯合,因吳安平已在信中提及大浦東工業區的開發計劃,並經宋子文預測,其收回投資的途徑或就在土地升值上,這時許多人就動了心思。

宋子文不貪婪,但宋家卻想大撈一筆,孔祥熙、陳果夫就更別提,也決心要發筆橫財。蔣介石、蔡元培、吳稚暉沒想過給自己兜裡撈錢,但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包括二十六軍的周鳳岐在內的這些人,雖不一定是想發私財,但如能有大筆收益,對增強自家派系軍隊的實力,自然會有很大好處,當然也要出手。

另外,因張樹聲突然出現,使上海幫會勢力的格局大變,並對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三亨插手國共糾紛提出警告,致使這段時間三大亨與北伐軍楊虎、陳群的聯絡緊密起來。楊虎本就在蔣介石的總司令部任職,他自然知道蔣介石改了主意,並且西北準備開發大浦東,由他那,三大亨及陳群等人自然也知道了,這些人當然更不願意錯過發財的機會。

於是,宋家、孔家、陳果夫兄弟、李宗仁的新桂系、李濟深的粵系、二十六軍周鳳岐、楊虎、陳群、三大亨等人都開始各施手段,在浦東大肆買地,其中種種侵奪、欺壓,當真一言難敘。

這些人比張樹聲、辛逢馥可肆無忌憚得多,他們在上海要想辦點事,一旦不擇手段,幹起來,基本沒什麼是辦不成的。就這樣,不過三四天下來,黃浦江以東竟有八萬畝土地易主,再加上一些跟風勢力的努力,短時間內易主的土地,竟有了九萬三千畝之多。

這些情況,張樹聲、辛逢馥等自然有所察覺,並且第一時間報到了西峰,繼而吳安平在每日例行迴轉西峰的時間裡,也得知了這一訊息。但吳安平卻沒有很氣憤,他迅速給上海發去了指令,要求張樹聲、辛逢馥冷眼旁觀,暫時只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四月十日達成協議之後,本來是要當日付款三千萬銀元的,同時三十萬官地也將撥到滬上工業集團的名下。但辛逢馥卻壓了壓錢,並隨後將張樹聲調查出的一些人趁機搶佔土地的情況,通報了蔣介石知道。同時,辛逢馥將吳安平的意思也傳達到了。

吳安平的意思是,一些人想趁機再多些收益,也沒什麼不可以,但卻不能貪得無厭,否則不是將西北當冤大頭了?現在滬上工業集團,願意在那些人購地價格的基礎上,每畝另加十塊大洋,若同意,大家就痛快交易,各賺各的錢,各幹各的事,若不同意,一意想從西北身上割下塊肉來,那麼對不起,浦東乾脆就不開發了,想發大財另找別人去。

蔣介石當然怒火中天,但並不是朝辛逢馥發,而是恨己方的人不爭氣,竟搞這些鑽營,連累他這個總司令也被西北看不起。況且另有一出,新桂系、粵系竟想從中大賺一筆,如果真成功,那是否代表他對新桂系、粵系的控制力將減弱,不需要中央撥款了,那麼李宗仁及李濟深還會這麼順從他的指揮嗎?

蔣介石其實很敏感,從中覺察到新桂系及粵系的某些意圖後,自然要將之破壞掉,恰好理由很正當也很充分,由不得李宗仁、李濟深不讓步。而要想讓李宗仁、李濟深讓步,自然孔祥熙、宋家、陳果夫、三大亨、楊虎、陳群、周鳳岐等人,也要同時將吃下去的再吐出來,否則一碗水端不平,他就沒辦法服眾。

本來在蔣介石的壓力下,除了陳果夫、楊虎、陳群三人,其他人還在拖拉,不肯按照吳安平的開價,將手中的土地轉賣給滬上工業集團,但此時辛逢馥很突然將三萬畝土地對外交易,並迅即被另外的人買下了四千多畝,這似乎表明吳安平不只是口頭在威脅,而是事有不成,當真會撤掉浦東開發的計劃。

於是,另外的人也陸續妥協了。由於地段相對更好些,他們收購土地的平均價格,大約是一百三十銀元,每畝賺十元雖少些,但總比讓土地砸在手裡要好些,總沒有白忙活一場。

就這樣,滬上工業集團手中又增加了九萬四千畝土地。而辛逢馥賣出的那四千畝地,其實也沒落到別人手中,而是被隆盛實業買下了。當前,錢其實根本沒出,只是倒了一下手,擺出的姿態就有人相信了。

而蔣介石也夠狠,九萬四千畝土地,實際吳安平每畝多出十元,就是九十多萬銀元的利潤,他除了給桂系、粵系各撥付了十萬銀元,並給了周鳳岐五萬銀元,其他七十來萬都扣了下來,充當了第一軍的軍費。七十多萬銀元,可不是一筆小錢,足夠滿足第一軍三個月的花銷了。

無論其他人願不願意,這件事算是這樣過去了,西北雖看似多花了九十萬,但實際辛逢馥親自出馬,也拿不到這樣好的價格。宋家、孔家及新桂系、粵系等人,當真是幫了滬上工業集團一個大忙。

這樣一來,基本沒可能拿到手的土地,就只剩下了八萬多畝。

本來就算留出這八萬畝也無所謂,但由於其中有洋人的兩萬來畝,而恰恰四月十一日又發生了兩件事,吳安平因勢導利,非但隨後又從洋人手中摳出了一萬三千畝土地,更將前期的數千萬銀元投入,一下子都拿了回來,甚至還有出超。

一日夜功夫,吳安平竟扭虧為盈,在上海灘“賺”到一大筆錢。而對上海灘來說,“夜刺案”的波瀾還未散盡,又禍不單行,一件似乎早有預謀的“白俄大劫案”,非但震動了上海及全中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引發了一片譁然。

租界的華捕、西捕及纏頭阿三們,當真是有得忙了。

相關推薦: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