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幕1925->章節

二零三章 北風重工(6)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二零三章北風重工(6)

要想打贏戰爭,就必須強化軍隊的機動能力,正是戰爭需要加速了軍用汽車的發展。/www.tsxsw.com/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相對靜止的戰爭,各**隊的機械化水平都很低,當時美軍的機械化水平不過0.2kw/軍人,德軍也才0.26kw/軍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稱得上是一場運輸戰爭,那時的機械化水平,德軍將達到7.3kw/軍人,而美軍則達到9kw/軍人。

吳安平的要求不高,一九二八年底,解放軍只要達到3kw/軍人就行。當然,這只是平均值,在個別主力部隊,這一水平則是7kw/軍人。照這樣的水平,如果以現有五十萬兵力計算,解放軍全軍約需裝備六萬輛軍車,這並不是難以達成的目標。如果不再擴軍,這一機械化水平甚至真有可能達到平均9kw/軍人。

二十年代前,軍用汽車的發展只能算剛有萌芽。一戰中,各**隊只有少量的運輸車,而且都是民用汽車,其越野能力、可靠性、牽引能力等都是十分有限的。不過即便這樣,在前線最初的幾次戰鬥中,軍用汽車都顯示出巨大作用,所以各國都紛紛購買或徵用民用汽車,為軍隊運輸軍需物資。

當前,軍用專用汽車的概念剛剛形成,應該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軍用汽車才被大規模引入軍隊,大批量裝備。這時期的軍用汽車,都是利用民用汽車拼湊及改進而成,例如將四乘二或六乘四的民用汽車,改成四乘四和六乘六型,並且提高發動機功率、加強越野能力、改進燈光、噴塗橄欖綠。

除去結構上的改進,汽車用途也擴大許多,既可以用作軍隊後勤運輸車輛,又可以用作指揮、聯絡、通訊、牽引火炮、運載武器,以及其他工程作業車輛。

二戰最著名的軍用越野車有德國的賓士g-5和西比姆.瓦根t-166,以及美國的巴塔姆jeep和威利斯ma。北風重工定型的這幾類軍車,就是吳安平請洛夫娜委託產業聯盟的幾位機械專家,參考德國和美國的二戰軍車,特別改制及改進而成的,或許剛定型的這些型號,比不上二戰德美原型車技術先進,但可靠性和適應性卻強過許多。

時代的差距如此巨大,吳安平並非拿不出更先進的設計,只是他覺得沒有必要而已。

其中主要的考量是為防止技術擴散,畢竟現在隴東集團在中高級技術崗位上,更多要依靠外國人,對這些人雖可以嚴防其將技術帶出西北,但總不能強制其熱愛中國,尤其是在中國可能與其祖國發生衝突的時候。所以更先進的設計,必須等到中國本土的技術人員成長起來,形成一定的規模,才有可能再引入升級。

這些軍車,每一輛都整合了幾十甚至數百項相對這時代更先進的技術,也就是說,吳安平決定全部申請專利,那每一輛車都將包涵數十上百種專利。當然,軍用車輛需要保留一定的隱秘性,這些技術不可能全部拿來申請專利,只有那些相對不重要的,不涉及重大改進的技術,吳安平才準備選擇合適的時間,將專利申請下來,而且不會以軍車的名義申請。

不管如何,有了這些軍車,解放軍的機動性勢必將大大提高,而裝甲師、摩步師的組建,才真正成為可能。應該說,在西北成為車輪上的西北之前,解放軍或許能更早成為車輪上的軍隊,而這樣一支軍隊,暫時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找不到對手的。

正如譚根所說,眾人在北風重工接下來兩個廠區看到的東西,才更令人喜不自勝,如果沒有一顆堅強的心臟,還真難以承受那種喜悅和衝擊。

下面兩個廠區,有著嚴密的軍事防衛,而且位置相對**很多,周圍再沒有其他的廠礦,除了全副武裝的解放軍戰士,根本看不到什麼人來往。吳安平等人直接駕駛剛定型的一輛“悍馬”和一輛“神通”,一路駛來,不住有值勤的戰士行注目禮,而四處巡邏的衛兵,也只是齊刷刷敬個禮就算,並不給吳安平這個最高統帥絲毫面子。

“這些戰士應該劃到我們安全總局來吧?”安柄朝雖然穩重,但見到這樣秩序井然忠於職守的警衛部隊,也忍不住一陣陣垂涎。這也難怪,他的安全總局剛組建不久,雖然人員也是特別挑選,但一時半會達到這樣的水平,還不大可能。

吳安平笑道:“這裡自然要交給安全總局保衛,不過這些戰士都是西峰警備師的老兵,雖然基本沒打過仗,但那是因為職責不同,實際他們的資歷都不低,要是放在作戰部隊或地方守備師,最起碼也能當連長或營長用。他們早就盼著離開長慶橋,到前線去參戰,你要想把他們拉入安全總局,還需要想些特別的辦法。”

安柄朝喜道:“這沒問題。我也沒打算小用他們,級別該升的、待遇該提的,一樣不落可以給他們升、給他們提,雖然上不了戰場,但安全總局的工作其實更刺激,而且也有巨大榮譽,不一定就沒吸引力。”

吳安平點頭道:“那就看你的了。這些戰士現在雖還掛在警備師下,實際警備師為便於作戰,編制早已經滿員,先前我其實是想調新部隊過來,讓他們到其他新編師去的,既然成立安全總局,自然還是到你這裡更合適。”

兩人正說著,左純庵這位臨時司機已將車開進新廠區。

在這裡,他們看到了幾種型別十幾個型號的陸軍機械化作戰裝備,包括新式坦克、各類自行火炮、各式步兵裝甲戰車,此外還有履帶式及輪式的火炮牽引車。面對這些裝備,尤其是那些面目猙獰的作戰兵器,所有人都相信,勝利將始終伴隨解放軍,這支軍隊將無往而不勝,無論怎樣的敵人,都將只是它榮譽的點綴。

新式坦克命名為“狩獵者”,代號為“s1”,其實完全就是蘇聯的t-34坦克。吳安平已將26式坦克,改名為“狼式”,超輕型及輕型坦克的代號,將使用l系列;t-34這樣的中型坦克,將使用s系列;將來的重型坦克,將使用b系列,意為“堡壘”。

本來北風重工要生產這樣的坦克,還有些困難,不可能這時就定型,但有吳安平從後世運回的五千套部件,只要將火炮系統改制一下,就能改頭換面成真正的作戰坦克,這種工作顯然更為簡單。

由於後世工業水平遠超現在及二戰,所以這批坦克的效能,實際比蘇聯時期的原型坦克更優秀,雖然樣式及構造完全一樣。北風重工自出產的一些同型號坦克,與改制部件得到的坦克相比,效能也有差距。

狩獵者,也就是t-34,是一種極為優秀的坦克,無論裝甲、火力還是動力都很平衡,適應性極其突出,而且關鍵是製造起來,相對更為簡單,極易提高產量。這是吳安平最看重的地方,其他諸如火力,雖然重要,但其他型別的坦克也能滿足需求。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將來更新型的坦克,也不免會精益求精,越來越精密。

具體的效能和資料,自然不需多說,但見到狩獵者的裝甲厚度,竟有六十毫米,左純庵當時便對吳安平道:“這樣厚度的裝甲,才能免受中大口徑火炮的轟擊,26式,哦,就是狼式坦克的裝甲太薄弱,打甘軍和鎮嵩軍時還好,與西北軍作戰時,就被擊毀了幾輛。現在狼式坦克已裝備近千輛,可想而知,不可能遽爾退役,這樣的問題不能考慮。”

吳安平道:“現在已經在研製可自由裝卸的活動裝甲,相信能為狼式坦克的重點部位,提供必要的防護。而且,狼式坦克我們以後將不再生產,現有的一千左右輛,可以找時機賣給其他勢力,賣給國外也行,賣給國民**軍也行,怎麼都能處理掉。只不過,要是賣給國民**軍,或許是一筆虧本買賣,他們根本拿不出多少錢。”

既然有計劃就好,左純庵也就不再多說。

坦克只有狩獵者一種型號,相較起來,自行火炮的型號就更多,而且有的樣式很新穎,甚至有些古怪,自然也更吸引人的注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行火炮的雛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最初的自行火炮,其實只是把反坦克炮或反氣球炮架設在卡車底盤上,但已獲得相當的成功。而北風重工製造的這些自行火炮,實際大多是在26式坦克及t-34坦克的底盤上開發的,當然也有兩種是使用的解放重卡的底盤。這其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各國開發自行火炮的趨勢,更方便戰時的改裝。

北風重工開發自行火炮,其實時間相對更早,應該說在北風重工組建之前,隴東集團的軍工部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吳安平剛開始只是給出概念,並沒有直接拿後世的設計出來,雖然最終這些軍工專家並沒有研究出可定型的設計,但當他們的設想可以和後世的方案互相參照時,樣炮很快就製造出來,而且這些軍工專家的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這些自行火炮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履帶式,一種是輪式。履帶式是基於26式和t34型坦克的底盤開發,輪式則充分利用了解放重卡的底盤技術。就口徑來說,最小的自行火炮口徑只有二十五毫米,而最大的則有一百五十五毫米,對敵軍步兵叢集、坦克叢集及炮兵叢集火力,都能形成有效的壓制。

組建裝甲師和摩步師,實現軍隊全機械化,除需要大量軍車和步兵裝甲戰車,搭載支援步兵及保障後勤外,為壓制敵方火力,還需要隨軍攜帶大量火炮,而要保證裝甲部隊的高速機動性不受損害,這就要求列編的炮兵也要儘可能做到機械化。

炮兵要實現機械化,一方面需要開發各類履帶式、半履帶式及輪式牽引車,以牽引火炮隨軍機動作戰,另一方面由於裝甲部隊常用的戰術,是繞過敵軍堅固火力點,交由後繼部隊肅清,為降低這些火力點的敵軍炮兵或坦克,可能對我軍炮兵造成的傷亡,還需要開發有高速行駛效能、快速接敵和全方位開火能力、有一定裝甲保護的新炮兵裝備。這就是自行火炮。

本來火炮和單兵武器,是同屬一級公司的長慶兵器基團的研究範疇,而自行火炮、坦克、裝甲車、自行高炮等,是同屬一級公司的三秦機械公司的研究範疇,由北風重工製造生產,不算很對口,但由於北風重工組建最早,而當時長慶橋這邊已在生產26式坦克及各種火炮,所以順勢將陸軍機械裝備,也划進了北風重工的生產範疇。

不過這樣一來,這些裝備也才得以提前問世。

牽引火炮不去說它,自行火炮方面,包括吳安平在內,所有軍方人員最看重的其實是三種,一種是“地獄火”自行多管火箭炮,一種是“雷神”自行反坦克炮,另一種是“雷神”自行榴彈炮。

“地獄火”的正式型號是dyh-1,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它採用滑軌定向器,共有八條發射滑軌,十六個口徑為八十毫米的發射管,一次齊射可發射火箭彈十六發,最大射程五公里,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五分鐘,一次齊射僅需十五秒。運載車時速可達七十公里,轉移及部署十分快速。

這自然是仿製蘇聯“喀秋莎”而來,只是因為西北目前的工業能力積累還不夠,所以“地獄火”的效能,實際要比“喀秋莎”削弱不少。但是,離二戰爆發的時間還早,相對來說,這樣一款自行火箭炮,實際比“喀秋莎”問世後發揮的作用還要大。它的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可以大面積消滅敵軍密集部隊、壓制敵軍火力配系和摧毀敵軍薄弱的防禦工事。

蔣百里不愧軍事大家,稍一琢磨便猜到自行火箭炮可能最適合的用途,說道:“地獄火自行火箭炮,應該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另外對野戰工事及叢集坦克火炮的殺傷力可能也不小。只是,如果這些發射管和單兵火箭筒類似,那麼發射時會有很大的塵煙火光,由於缺乏防護,可能不適合在敵炮火威脅較大的陣地部署。”

吳安平讚許道:“確實是這樣,地獄火的部署是有限制的,但是無論哪一類裝備,應用起來其實都有限制,能在實戰中發揮多大效果,就看我們是不是能揚長避短,儘量發揮這些裝備的長處,而規避其劣處。”

蔣百里點點頭道:“無論怎麼說,有這樣的武器出現,都是敵軍的噩夢。我們會透過不斷演練,去找到最適合的作戰方式,相信不會辜負這些先進裝備。”

“雷神”自行反坦克炮和榴彈炮,中規中矩,倒不用多說,只是另一種小型的自行火炮,讓蔣百里他們很好奇。其上裝備的武器,說是火炮吧,口徑又太小,說是重機槍吧,口徑又太大,雖然也是自行,並歸於火炮之列,但誰也猜不出它作何用途。

張穆成介紹道:“這款自行裝備,取名‘狂蜂’,說是自行火炮,其實有些勉強,它其實是一種自行的機關炮。由於駕駛室相對較小,為武器留出了更廣的射擊角度,所以既可用來壓制步兵,又可用來巷戰,還可對空摧毀戰機。當火炮用威力是小些,但比重機槍的威力又大過太多。”

“機關炮口徑為二十毫米,理論射速為每分鐘三百發,實際作戰可達每分鐘一百二十發,駕駛室全封閉,自載彈量為三千發。這款裝備,實際是參考狼式坦克研製的,體型更小,雖然裝甲有加厚,但總重量減少後,它的高速機動性能得到保留,如果算它是一種火炮,那就是跑得最快的自行火炮。”

這款裝備適用性倒是很強,可惜的是作戰特點並不突出,哪裡都用得上,哪裡都不是最適合,但吳安平還是很滿意。原因很簡單,狂蜂自行機關炮可不是他提供的設計方案,完全是隴東集團的軍工專家們自行開發的,雖然有各種缺點,但能夠自主研發出這樣的裝備,已足以讓吳安平自豪了。

“也說不上適合裝備哪些部隊,但感覺都能用上,我看乾脆每個師都裝備十幾輛,組一個機關炮營,哪裡需要就支援哪裡,這樣或許最方便。”餘大成琢磨來琢磨去,也琢磨出一點門道。

吳安平無所謂道:“陸軍只要提出要求,編制及裝備都不會有問題,關鍵要看適不適合戰場。這款狂蜂自行機關炮,其實是超輕型坦克、小型履帶式突擊裝甲車、小口徑自行火炮、機動重機槍火力的糅合體,說好聽點,是多面手,說難聽點,有些不倫不類,確實很難說最適合在哪方面用。不過就算是雞肋,也能拿來對外銷售,單憑機關炮就能值大價錢的。”

餘大成笑道:“你倒是想得開。”。.。

更多到,地址

相關推薦: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