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馬關山->章節

第375章 集天下之力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鐘相沒有同意,趙天賜也不同意。鐘相考慮的是他的治理大計,得力助手投奔朝廷去了,不用三年之約,一年就得解體。趙天賜不同意,他是擔心這些人和官兵無法相處,而且他也不希望鐘相那裡太早出問題。

呂好問的喪事辦得極為風光,趙天賜親自扶靈,以晚輩之禮相侍,這讓呂家上下感動至極,同時也驕傲得很,有皇帝這棵參天大樹可以依靠,呂家的前程風光大大的無限好啊。

金人陳兵江北,洛雲飛最忙,聖母教江南江北各處的訊息如雪片般飛來,太子公館的人全部都加入了整理分類資料的隊伍中,到趙天賜手中時,已經是經過提煉後的精要內容了。

文官們的悔過書堆滿了案頭,趙天賜根本就不仔細看,開啟大略估計一下字數,差不多的就放過他們了。這些讀書人,吃硬不吃軟,你給他來點狠的,他就縮回去了。對此,他也只能一聲長嘆,不能不用,但是又不能過度倚重。

不過範浚倒是出了一個好主意,讓他們把悔過書全部刊發在《新民報》上,如此一來便天下皆知了。

朝廷要發兵北伐,《新民報》上早就有了報道,所以整個江南的百姓,無一不是翹首以盼天軍北上,收復國土。更有大批熱血之士前來報名參軍,短短數十天,報名參軍的人已經達了到二十多萬,而且每天還在遞增。

這回輪到趙天賜發愁了。這麼多人,拒之門外肯定不行,都收下先不說能不能養得起,起碼訓練的時間就不夠用,他可不想讓一群白丁到戰場上去送死。

於是,預備役部隊就此產生了。

正在他雄心勃勃地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範浚拿著一份給《新民報》的投稿來找他了。

趙天賜開啟一看,只見那是一個叫做“勤政”的人寫的一篇關於北伐的文章,整篇文章引經據典,洋洋灑灑數萬言,他從頭到尾看完,鼻子差點沒氣歪了。

原來這個叫“勤政”的人論述的觀點竟然是南人不宜北征,說北人粗魯,不服教化,且金人佔據北城日久,破壞甚巨,收復之後還需大量人力物力重建,所有這些費用均需由南人來承擔,所以北征之事對南人有百害而無一利。

趙天賜拿著這份文章氣得雙手發抖,“這是誰寫的?”

範浚搖了搖頭,“為了免除那些討論時政之人後顧之憂,我們允其使用別名,所以……此人也無從查起。但是李大家近日常在民間採風,據她所言,這種論調在百姓之間已經流傳多時了。”

“民間?”趙天賜皺起了眉頭,範浚繼續說道,“負責戰時動員的小內府也有報怨,收到的民間捐銀捐物和最初相比,越來越少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天賜沉思良久,毅然道,“全文刊發,鼓勵討論!”

範浚有些擔憂,“這樣一來會不會影響到朝廷備戰大計啊?”

趙天賜道,“已經影響到了,如果朝廷充耳不聞民間聲音,恐怕還會有人藉機興風作浪。刊發出去,讓民間人士自由討論,我也想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於是,在最新一期的《新民報》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發了一條長篇政論《北伐之我見》,佔了整整兩個版面,不但全文刊發了“勤政”的文章,後面還特別署明:歡迎各界人士參與討論,本報將把最終民意交由朝廷參考。

這下可了不得了,正值朝廷大張旗鼓地準備北伐的時候,突然冒出這麼一篇文章來,莫說朝廷官員,即便是民間積極響應備戰的百姓們,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難道朝廷要改變主意嗎?這份報紙的背後是太子公館,此事天下人盡皆知。太子公館是什麼所在?那是皇帝的潛邸,他們怎麼會允許這樣一篇文章出現呢?

於是,朝廷準備罷戰議和的“小道消息”開始流傳起來。

僅僅三天時間,範浚便收到三百多份稿件,幾乎一邊倒地責問,是誰允許在這樣關鍵的時刻讓這麼一篇東西出現在報紙上的。

範浚則一概不理,把他們的稿件擇優原文刊發在上面。

報紙上出現了一正一反兩種論調,思維敏銳的人馬上就捕捉到了這其中的涵義,於是一場關於是“戰”還是“和”的全民大論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彷彿要配合這場論戰般,朝廷下令,所有戰時動員工作暫時停止,徵兵工作也暫告一段落。

至此,“議和”的呼聲開始壓過“主戰”的聲音,甚至一些堅定的主戰派也開始動搖了。

首先坐不住的人便是呂頤浩,他拿著報紙急火火地跑來找到趙天賜,這種時候怎麼能允許這種言論出現呢?可是在和趙天賜密談了兩個時辰之後,老呂便喜笑顏開地離開了,隨後他便以“家天下”為別名,發表了一篇長達四五萬字的《家國別記》,從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開始,一直到如今的建炎南渡,新皇登基後的紹興改制,儼然就是一部編年體的大宋史記,只不過這其中加了很多他個人的評論,大宋是如何由盛轉衰,由強變弱的,一目瞭然,清清楚楚。

這篇文章一出現,本來吵得火熱的戰和之爭竟然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因為是人都知道,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必定位居中樞或是宰輔重臣,否則別人不可能知道的那麼詳細。

“皇上在猶豫什麼?”鐘相眉頭緊皺,手裡拿著最新的一份《新民報》喃喃自語道。

“大人,皇上是怕有後顧之憂啊!”楊麼年約四旬,身材高挑,麵皮白淨,頜下兩縷長鬚讓他看起來更象一個儒雅的讀書人。

鍾相道,“皇上想多了,值此大事將起之際,豈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啊?”

楊麼道,“大人,我不這麼認為。”

鐘相知道他智計遠勝於己,拉著他坐下來說道,“你跟我講講,皇上是怎麼想的?”

楊麼坐下後說道,“大人請看這篇《家國天下》,如果我所料不錯,此文必出自呂相之手,而呂相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怎能沒有皇上的授意?所以我推定,皇上是在等!”

“等什麼?”鐘相問道。

“他老人家在等那些重要的人出來表態。”楊麼道,“民意說到底來脫不開自身的那個小圈圈,真正會影響到朝廷決策的是那些朝廷重臣,他們之中有很多是南方官員和主張議和的人,恐怕不願北伐是他們的意思。”

鐘相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對!皇上真正擔心的是這些人。你馬上以我的名義也寫一篇文章,把我們的態度告知天下,也好讓皇上放心。”

楊麼點頭道,“好,我這就去辦!”

第二天,鍾相以“洞庭湖鐘相”的實名署名發表了一篇洋洋灑灑長達十萬字的《願為國土捐我身》的壯志豪文,《新民報》全版刊發,頓時引發了一場巨震。

誰不知鐘相是什麼人?那可是洞庭湖上的朝外朝,此人竟然也在有“國家”背景的大報上發表實名文章,放言願為恢復國土流盡最後一滴血,這種豪情壯志豈是那些食君之祿的當朝官員可比的嗎?

於是劇情迅速反轉,他鐘相都敢說這樣的大話,我們憑什麼不能?轉瞬間各種各樣的實名署名文章紛至沓來,中心思想都只有一個,請戰!

範浚笑了!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趙天賜暗松了一口氣,是時候了。他把範浚叫了過來,“咱們共同署名,發表一篇結語,結束這場辯論吧!”

於是在隨後的新報中,署名為“國家大政”的作者發表了一篇五萬多字的“社評”,詳細闡述了讓大家參與辯論是戰是和這個問題的初衷和最終目的,並在結語處引用了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騷更短,

渾欲不勝簪。

最後還附上了當今皇上的寄語:但願從此漢兒不為奴!

這一番下來,所有原本還主張議和的人全部閉口不言了,他們當然不會擔心朝廷會把他們怎麼樣,但是心中難免有點失落,好象站錯隊了?

沒過三日,鐘相便遣楊麼送了二千石軍糧過來。

在密室裡,趙天賜接見了楊麼。

“鍾將軍那裡情況怎麼樣?替我感謝他關鍵時刻助我一臂之力!”趙天賜道。

楊麼見過禮後便坐在他身旁,聞言道,“我家大人並沒有幫皇上做過什麼。”

趙天賜笑道,“要不是你的那篇《願為國土捐我身》,是戰是和的論戰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呢!”

楊麼笑了笑,“皇上果然英明,竟然能猜出那是出自我的手筆。”

趙天賜道,“這也不難,我見過你請戰的奏表。”

提及此事,楊麼還有些不甘心,“皇上,我本就是武人出身,如今大敵當前,自當是我等為國效力之時,皇上為何不允我上陣殺敵呢?我家大人也有此想法!”

趙天賜奇道,“他也有這個想法?他……是不是遇到什麼難處了?”

楊麼道,“鍾大人也對我提起過皇上對他所言之事,現在外壓一撤,……弊端已然顯現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廢柴女巫生存手冊穿越從鬥破開始我是諸天萬界的幕後黑手洪荒:只有我知道劇情仙狐奇緣七世輪迴仙狐萬界交易器致命交易:市長,放過我!就吃窩邊草(GL)我的女兒是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