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調教大秦->章節

第七十二章 大朝議——辯論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恢弘的麒麟殿內,博士官淳於越和右相李斯正在針鋒相對。

淳於越作為儒家的學子,堅持自己的分封制觀點,認為只有學習古代王朝的國策國家才可以長存。而且人家直接搬出來了周天子的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說完之後,淳於越毫不畏懼的看著右相李斯。

“一派胡言!你這是借古諷今,大逆不道!”

而此時的李斯被引起了心頭的怒火,他最不想看到的是有儒家的人想染指國策。這個已經被戰國時代證明無法長存的儒家學說,竟然在此妖言惑眾,當真可恨!

儒家講究什麼?講究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淳於越也聽出了李斯的不滿,緊接著又來了一句,直接就把李斯給懟了回去。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而禮是西周之禮,只有“克己復禮”才能達到仁的境界。而這句話也是孔子先出來的,孔子認為諸侯禮樂崩壞,就應該恢復周朝的禮儀,也把恢復周禮作為自己的責任。

李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再次開始咄咄逼人。

“哼哼,周禮?魯國何在?”

一句話就把淳於越反問住了,頓時有點猶豫了。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只有魯國學習周禮最完善,也唯有在魯國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深入人心,但也僅僅是魯國,孔子在其他國家推行自己的思想是接連碰壁的。

在諸侯爭霸的時代,誰有時間滿口仁義道德去感化別人?誰有閒情逸致去恢復周禮?大家都忙著爭奪地盤去了,富國強兵才是王道!

而魯國這個藉助儒家理念治國的諸侯國呢?最後還是不是淹沒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李斯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淳於越的軟肋,頓時讓他有些猶豫起來。

李斯可是得理不饒人,你不是能說嗎?咱繼續來唄!誰怕誰!

“豈不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誰在乎禮節?衣服都穿不暖的時候誰在乎榮辱?這句話是齊國丞相管仲所說,管仲可以稱得上是法家先驅,就是因為他的改革,才使得齊國逐漸強盛起來。

李斯這句話赤裸裸的回敬了淳於越,你們儒家不是講禮嗎?你們能讓國家富強嗎?

管仲身為一代明相,他的事蹟在所有的文人學士中都是如雷貫耳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是管仲的法家思想的確使齊國強盛起來,一舉把齊桓公送上霸主之位!

淳於越也無法反

駁,這的確是管仲說的話,而且人家管仲的確也成功了!

李斯倒是得勢不饒人,狠狠的盯著淳於越。

“豈不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這句話就是赤裸裸的在宣揚法家的理念了,這句話來源自韓非子。而韓非子曾經在秦國受到過禮遇,只不過因為被妒賢嫉能,所以冤死在獄中。雖然始作俑者就有李斯,但是這並不妨礙李斯把韓非的話拿來用。

這句話要一步步來理解,首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是指立法大權歸統一的中央政府掌握,而中央政府如何掌握天下權勢?那就是郡縣制!

“聖人執要,四方來效”指的是聖人把持著要害之處,天下四方都要來朝拜!只有大統一,也唯有大統一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而實現大統一的方式只有郡縣制!周朝的分封制只能帶來擁兵自重和相互攻伐!

此時的李斯和淳於越的爭論,已經不單單是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爭論了。這是道統質證,是理念之爭。到底是儒家能實現自己的周禮大統一,還是法家能實現自己的中央大統一,就目前大秦的情況來看,法家才是勝利者!

大秦就是自商鞅變法起才逐漸強盛起來的,而也唯有法家的理念才能成就這千古霸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問你淳於越服不服!服不服!

此時的淳於越的確有些驚慌,他雖然認同的是儒家理念,主張效仿先賢,恢復分封制。但是李斯說的話和舉的例子的確是被證實的。你讓淳於越怎麼回答?此時的淳於越已然冒出了冷汗。

但是身為博士的驕傲,身為儒家學子的風骨,讓淳於越仍然堅持著。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這句話很明顯的表明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在實行“大道”的時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們做事都為天下公共利益著想,社會管理一定推舉賢德和能幹的人來主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定講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所以大家不單是以自己的雙親為雙親,不單是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

這樣使老年人都能善終,壯年人都有事幹,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疾人都能得到撫養。

男人都有分內的工作,女人都有如意的歸宿。

財物討厭地把它扔在地上,而不一定收

藏到自己家裡;力氣都恨它不是自己身上使出來的,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為了一己之私搞陰謀詭計和邪惡之事的人就沒有了市場,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害人的事。

所以家家戶戶門戶大開,不用關閉,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淳於越此時已經不是在挑戰郡縣制了,被李斯所逼迫,淳於越開始挑戰《秦律》。雖然是引用的孔子的話,但是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意思是,只要人人有德行,整個天下都會有次序!唯有德,才能教化世人!才是治國之道!

李斯的嘴角浮起了笑意,淳於越啊淳於越,你是被氣瘋了嗎?竟然敢挑戰我法家的《秦律》,難道你以為只靠德行就能治理國家?如果人人有你口中所說的德,那還要我法家做什麼?可笑!可笑!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

“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馬牛,濟大川而無舡楫也。”

......

談到治國之道,對於李斯這個右相來說真可謂是正中下懷。法家的治國理念就是要以法治國,沒有法律的限制和規定,整個天下豈不是就亂了。依靠滿口的仁義道德來治理國家?可能麼?讓我李斯來教你怎麼做人!

於是整個麒麟殿裡就響徹著李斯的話語,這些句子都是出自法家先賢之口,全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真理,由不得群臣不服。

李斯越說越起勁兒,淳於越幾次想張口都被李斯狠狠的瞪了口去。

而穩坐高臺的始皇帝也在仔細的聆聽,李斯的言論甚合始皇帝的心意。畢竟法家的治國之道是經過時間考驗的,事實證明法家就能富國強兵!

良久,李斯用一句話做了總結!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治理國家需要變通改革,不遵循古制,才能使國家強大!

這也是法家一直以來在做的事!變!唯有變!才能強!

淳於越此時已經滿頭大汗,但是仍然倔強的挺胸佇立!雖然自己的言論被李斯所駁斥,但是身為儒家學子的驕傲仍然讓他不會輕易低下頭去。

李斯看著這個倔強的博士官,心下對他的堅持也有些敬佩。李斯真的不願意淳於越反對自己的治國理念,這是道統之爭,這是學派之爭,容不得後退半步!

既然你冥頑不靈,那我只好讓你死心了,想到這裡,李斯恭敬的向始皇帝行禮道。

“臣李斯奏請陛下,焚書!”

相關推薦:那些世界很混亂無限混亂卡俄斯寓言系統讓我多財多藝調教大唐農園似錦農園醫錦農園錦繡星際最強全明星系統王者學院之我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