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天行者->章節

22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秋雨淅淅瀝瀝地讓人心煩,界嶺小學還是破破爛爛的。

不是大家對天氣估計錯了,是校舍整修工期一拖再拖。

問題的關鍵還是錢。架橫樑之前,村長餘實表態說,界嶺人雖然窮,骨頭還是硬的,該給的錢,到時候就會給。村長餘實每次來學校指指點點,一點推卸責任的跡象也沒有。然而天下工匠都是人精,砌匠也不例外。從橫樑架好後,他們就開始怠工,一天架不成兩根椼條,兩天釘不完四根桷子。餘校長同他們說了許多好話,再不抓緊時間,萬一提前入冬,雨雪天氣一來,學生們連避風寒的地方都沒有。幾位砌匠最終還是沒有冷血到底,總算將屋頂蓋好了。葉碧秋的父親說,董永和七仙女,還能唱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學生們如果在風雪中上課,老槐樹都會開口罵人。李家表*聽《天仙配》,但是這並不影響他變本加厲地討要工錢。

餘校長為這事去找村長餘實,卻被他推得乾乾淨淨,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房子當年是縣知青辦的,後來知青辦撤併到教育局,所以這房子是教育局的,不歸村裡管。

餘校長以為村長餘實還在記恨藍飛,就解釋說,藍飛從民辦教師轉成公辦教師,急著想樹立自己的形象,就犯下了小人得志的錯誤。村長餘實卻不領情,還叫餘校長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將公事私事混成一團。

有一次,餘校長將正要出門的村長餘實堵在辦公室裡。村長餘實一惱火,就朝老會計喊,要他將昨天商量的辦法告訴餘校長。餘校長以為真有辦法了,就讓村長餘實走了。想不到老會計說,昨天他和村長餘實到老山界有事,從那棵很大的紅豆杉前面經過時,村長說,餘校長再來要錢,就將這棵樹送給他,反正他們以前盜砍過紅豆杉,死豬不怕開水燙了。界嶺本地,大的紅豆杉只有十幾棵。真能砍下一棵賣了,維修學校的錢當然不成問題。聽了老會計的話,餘校長生氣了,他說,村長餘實有種,就起草一個批准砍樹的檔案,別說砍一棵紅豆杉,就是將界嶺的紅豆杉全砍了,他也不怕。

餘校長不斷地找村長餘實,每磨一次口舌,村長餘實的態度就更堅決一分,甚至說,餘校長若是再去他家,他就會放狗出來。餘校長就當沒聽到,該去仍然要去。那狗早就認識他,見到這個渾身粉筆味的人,汪汪叫兩聲,表示態度罷了。

有一次,村長餘實的妻子說,客人來家越多,連狗都會跟他越來越親熱,做人總不能連狗都不如吧!聽上去似乎是好話,等村長餘實接上話了,才明白,村長餘實接著說出來的話有多麼難聽。

“有些人就是連狗都不如,照顧得越好,後腦勺越是長反骨!”

見村長餘實連這種話都說得出口,餘校長明白任何解釋都沒有用了。

那天,還沒到接李子回家的時間,王小蘭突然來到學校,直接找餘校長。

原來村長餘實近來總是失眠,自己在家用茯苓蒸雞蛋,吃過幾次也沒用,就讓妻子來找她,想弄點夜交藤配在一起吃。聊起來,村長餘實的妻子要王小蘭捎話給餘校長,村長餘實在家常說,要將界嶺小學撤了,從前村裡沒有小學時,想讀書的孩子也沒有少讀書,無非是腳下辛苦一些,每天多跑二十裡路而已。在妻子面前,村長餘實大概沒必要說假話。讓他生氣的是,藍飛要學生們在獲得公民權後,用手裡的選票懲罰“村閥”時,居然人人鼓掌,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例外。村長餘實倒不認為自己就是藍飛所說的“村閥”,但起碼是個村官。學生們如此肆無忌憚,讓他覺得心寒。妻子則反覆相勸,藍飛已經調走了,其他老師一向顧全大局,好不容易才讓村長餘實答應再觀察一陣。

餘校長這才感到,藍飛臨走時說的一席話不是沒有道理。藍飛要餘校長他們注意,自己說的公民權問題,是否會引起村長餘實對學校態度的根本改變。用厚黑的理論來分析,村長餘實這樣的人,一定會對威脅自己利益的事物提早做出反應。當然,餘校長也想到另一面:村長餘實這樣說,有可能只是不讓自己再去麻煩他,迫使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校舍維修問題。

說完正事,王小蘭壓低聲音告訴餘校長,外面有人盯著她。

倒塌的教室那邊,先前忙得不亦樂乎的一大群砌匠,只剩下兩位了,一位是李家表哥,另一位是葉碧秋的父親。兩個人沒精打采地從被滾石砸碎的舊磚塊中,選出一些還能夠湊合著用的,堆到一起。

王小蘭說,這一次,丈夫破天荒主動要她來學校報信,反而讓她懷疑是不是有陷阱。

餘校長也想試探一下。他將孫四海叫到辦公室,擺出一副讓他倆單獨說說話的樣子,自己去砌匠那裡聊天。果然像王小蘭分析的,李家表哥立即不安起來,幾次想過去看看,都被餘校長藉口說事拉住了。

王小蘭和孫四海一起只待了十分鐘,離開辦公室時,臉上淚痕還沒擦乾淨。

餘校長隨後問孫四海,王小蘭有沒有說些更深入的事情。

孫四海盯著那位不時抬頭瞟他一眼的李家表哥說,王小蘭不擔心村長餘實,卻擔心丈夫的那些親戚。這些時,他們連續去她家,表面上是商量討要工錢的事,說起話來卻是鬼鬼祟祟。王小蘭聽到他們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別的話聲音都很小,唯獨這一句,說得豪情萬丈。

餘校長也將李家表哥發現,李子越長越像孫四海的事,直截了當地告訴了他。孫四海面無表情地回答,難怪那家夥越來越變態,天天都要折磨王小蘭,將*都咬破了。

放學後,餘校長將鄧有米和孫四海叫到一起,商量下一步到底如何辦。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雖然是村辦小學,這麼多年從未向鄉教育站開口要錢,這一次太為難了,不妨試一試。

他們剛剛達成共識,萬站長就來了。

萬站長的樣子有些狼狽,不像是下來檢查工作。

餘校長領著他從山下看到山上,又從山上看到山下,圍著學校裡裡外外看遍了,想不到萬站長說:“這樣好,要窮一起窮,要破爛一起破爛,省得望天小學的那幾個傢伙,總在我面前拿你們攀比。”回到屋裡,餘校長去廚房做飯。萬站長往餘校長床上一躺,便呼呼大睡起來。

天黑之前,是那些寄宿的學生最放鬆的時候。餘校長提醒多次,要他們小聲點別吵著萬站長。只安靜三分鐘,那些孩子便又像小貓小狗一樣撒起歡來。餘校長隨後發現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他將晚飯做好,叫萬站長起來吃飯。叫了三次,萬站長都是睜開眼睛看看,又倒頭再睡,一口氣睡到第二天中午,才懶洋洋地爬起來。聽說自己睡了將近二十小時,萬站長勉強笑了笑說,都是那只母老虎鬧的。藍飛轉正後,她鬧了兩個月,好不容易歇下來。前些時藍飛來教育站辦理調動工作的手續,被她看見後又發起瘋來,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並且一鬧比一鬧厲害。從大前天開始,三天三夜不讓他閤眼。沒辦法,只好溜到界嶺,給自己放幾天假。

這番話讓餘校長他們有些失望。

好在萬站長沒有甩手不管,當天下午就去找村長餘實。

晚上回學校時,萬站長臉色鐵青,進門就將破了兩個洞的牛仔褲撩給大家看。說是村長餘實家的狗咬的,大家都很吃驚,好多年了,從未聽說有老師被狗咬了的。萬站長倒是想通了,當站長多年,身上的粉筆氣味少了,界嶺的狗就將他當成幹部了。幸好鄰居扔給他一根棍子,不然更慘。村長餘實的妻子過了好一陣才出來,先說丈夫不在家,然後問他要不要進屋喝杯茶。不等萬站長表態,她又說,村委會一分錢也沒有,村長當得沒意思,她丈夫打算辭職不幹,到外面打工掙錢去。萬站長不理這一套,闖進屋裡,本想吼一通,看到餘壯遠正趴在桌子上寫作業,便扭頭回來了。

鬧了半天,連個人影都沒見到,萬站長很生氣。他要餘校長明天上課時,將餘壯遠交給自己。沒想到第二天上課之前,餘壯遠主動來找他。昨天傍晚,他父親其實在家,但是,今天一早就下山了,是不是真的去南方打工去,他也不清楚。餘壯遠傷心地說,父親臨走時說了狠話,最多將上學期讀完,下學期堅決要他轉學。萬站長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要餘壯遠告訴父親,趁早別打這樣的歪主意,只要鄉教育站站長還姓萬,全鄉沒有第二所小學敢接收餘實的兒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萬站長在山上待了三天,老天爺似乎故意給他臉色看,居然下了兩場小雨。

小雨一來,不起風還好,一旦起風,只有屋頂沒有牆壁的教室裡,同野外基本一樣。無奈之下,餘校長只好讓葉碧秋的父親用竹竿夾上茅草,圍成一道牆壁模樣,外面的風雨,能擋多少算多少。

說實在話,在萬站長管轄的十幾所村辦小學中,界嶺小學的情況還算好的,能將知青點的好房子改為校舍,已經是得天獨厚。可惜,雷暴不長眼,偏偏要與界嶺小學過不去。到這種地步,即便是萬站長也想不出好辦法,只能叮囑葉碧秋的父親,山上的茅草不要錢,多割些回來,儘量用竹竿夾得厚一些,到落雪時,也能擋一擋風寒。從萬站長開始,大家心裡顯然在作最壞的打算。

因為不知道妻子的火氣何時才能平息,萬站長想待到教室的茅草牆弄好之後再走。那天清晨,窗紙剛剛泛白,葉碧秋的父親就在外面小聲叫餘校長。

餘校長從床上爬起來,和葉碧秋的父親隔著窗紙說了幾句話後,便轉身來到萬站長房間,用力拖起他,顧不上說話,硬生生地將他推出後門,讓他沿小路繞到山脊那邊,再走大路下山。

剛剛關好後門,就有人在前面叫門。

餘校長裝著有頸椎病,不能一下子坐起來,坐起來後,還得再等一會兒才能下地,他將萬站長睡過的床鋪整理好,又裝著膝蓋被凳子撞疼了,估計萬站長已經鑽進樹林裡,他才開啟前門。

在學校做工的那些砌匠,在李家表哥的帶領下,推開餘校長,將每間屋翻了一遍,還到學生們寄宿的房間去找,問萬站長去哪兒了。餘校長告訴他們,昨天傍晚,萬站長就摸黑下山了,鄉里託人帶信來,上午有個重要會議必須參加。

葉碧秋的父親橫著眉毛說:“我昨天忙到天黑才離開,沒見到有人來送信。”

餘校長有眉有眼地說:“你當時被孫四海的笛聲迷住了,正在發呆。”

葉碧秋的父親似乎記起來了,餘校長領著學生舉行降旗儀式時,自己正好想起女兒。葉碧秋讀小學時,總說孫老師的笛聲真好聽。所以,一聽到孫四海的笛聲,自己就心酸,想女兒,滿腦子都是眼淚,卻流不出來。

那些砌匠七嘴八舌地說,村長餘實撂挑子了,不算橫樑,其餘的工錢和材料錢,只能找萬站長要。砌匠們謀劃好了,將萬站長扣下來,什麼時候將工錢付清,再讓萬站長離開。否則,三年五載也不一定能拿到錢。

聽他們這樣說,餘校長覺得很不好意思,再三表示,被人賴賬的滋味,天天都在自己心裡堵著,就算空口吃幾隻紅辣椒,也壓不下去。反正他和鄧有米,還有孫四海是不會開溜的,只要有辦法,首先就將欠他們的工錢付了。

沒有逮住萬站長,砌匠們只好失望地離開。

沒走多遠,他們又回來了。李家表哥鬧著要找幾把鎖,將現存的兩間教室鎖起來。葉碧秋的父親馬上去村裡借鎖。沒料到鎖沒藉著,卻被葉碧秋的小姨數落一通。回到學校後,葉碧秋的父親去餘校長屋裡找出一把刀,到操場旁邊的山坡上,砍了幾棵柞刺,堆在教室門口。

餘校長像是沒有看到這些,一如既往地領著寄宿的學生,將國旗升到旗杆頂上。

升旗儀式結束後,學生們都去看教室門口的柞刺,然後高興地四處亂叫:“太好了,我們也可以在操場上課了!”

聽到孩子們的叫聲,砌匠們忽然覺得很沒意思。

葉碧秋的父親想了想說,這事與孩子沒關係,不能不讓他們讀書。說著就搬開教室門口那堆由他自己堆上去的柞刺。

餘校長忙著給自己和學生們準備早飯,沒有注意到砌匠們是什麼時候走的。等他做好早飯,走到門口喊孩子們吃飯時,操場上已見不到他們的影子了。有片刻時間,餘校長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這時,身後響起呼嚕呼嚕的喝粥聲,餘校長以為是哪個調皮的孩子,故意這樣做,嘲諷他煮粥時捨不得放米。餘校長猛一轉身說:“我要看看是哪個搗蛋鬼,沒長牙齒,只會用嘴唇吃飯!”卻看到萬站長坐在那裡。

餘校長說:“你怎麼沒走?他們要扣押你哩!”

萬站長說:“如果聽你的,我早被他們抓住了。”

萬站長將碗裡粥喝完了,才接著解釋。自己從後門上山時,多了個心眼,隨後真的發現葉碧秋的父親拿著木棍橫在小路上,他覺得不對,便躲到孫四海為種下一季茯苓提前準備的香木堆裡。等葉碧秋的父親撤走了,他索性沿原路回到學校。

餘校長誇獎他,到底是站長,比校長棋高一著。

萬站長很嚴肅地提醒餘校長,這件事看上去似乎有點來頭。匠人們討債從來都是斯斯文文的,如此極端手法,恐怕背後還有別的故事。餘校長倒不緊張,他自信很快就能弄清來龍去脈,因為最早來報信的人,正是後來鬧得最兇的葉碧秋的父親。

到這一步,萬站長更不想走,他要等葉碧秋的父親上工後,當面問個究竟。

葉碧秋的父親吃過早飯,再來學校時,看見萬站長還在六年級的教室裡聽課,便想離開。萬站長幾步追上來,將他請到餘校長的家裡。好言好語地問了好久,也沒問出個名堂。

葉碧秋的父親說的都是實話,若是提前就瞭解砌匠們的計劃,自己頭天晚上就會向餘校長通風報信。他也是一大早才從叫醒他的砌匠那裡聽到這個計劃的。好在大家要他去小路上埋伏,他才有機會提前敲門報警。不過,葉碧秋的父親還是感覺到,這事沒完,下一步還有事情要發生。

如此一來,餘校長更不讓萬站長在學校裡待下去了。

餘校長從屋裡拿出那雙皮鞋,要萬站長在路過細張家寨時,順便交給藍小梅。

餘校長說,皮鞋雖然是自己從省城買回來的,送給藍小梅卻是鄧有米和孫四海的主意。按他的本意,首先是給成菊,然後才給王小蘭,沒想到她倆腳大,穿不了三十六碼的鞋,藍小梅才有資格當替補隊員。

見萬站長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看著自己,餘校長又改口說,如果李芳穿著合適,也可以送給她。女式皮鞋終歸是給女人穿的,總不能穿在男人腳上。

萬站長將手擺得像狗尾巴,他說,那個女人,除了她自己,這輩子不會再有人給她買鞋了。

萬站長接過皮鞋,走了不遠,便又站住,回頭問餘校長,王主任的那篇文章到底如何,教師節過去好久了,還沒有動靜,是不是真的能發表?

這些時,一天到晚都在操心校舍整修,餘校長將這事忘乾淨了。

經萬站長提醒,他也覺得不可思議。文章的事,當初都是王主任主動說的。每次說起來,口氣都很肯定,而且旁邊都有人在。王主任已經為界嶺小學做了重大宣傳,沒有必要再在自己面前吹牛表功。所以,餘校長相信,王主任說的話還是會兌現的,只不過要稍晚一點。

萬站長覺得,將界嶺小學當成整個世界的餘校長,太輕信王主任了。屁大一點的界嶺都如此複雜,一省之城只怕比一萬個界嶺相加還要複雜。萬站長要餘校長寫封信,問候一下王主任,順便提一下文章的事,看王主任如何回答。

餘校長將筆提起又放下,反覆斟酌後,才告訴王主任,自己從省城回來後一切都好,界嶺小學也一切正常,只是王主任拍過照片的那根旗杆,差點被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砸斷了。

萬站長開始不滿意,看了兩遍之後,才一拍大腿,指著餘校長的鼻子說,難怪鄧有米說他是狐狸精,以王主任對界嶺小學的瞭解,肯定明白,這塊險些砸斷旗杆的大石頭,必然要給學校帶來巨大的損害。

送走萬站長,餘校長就去還在整修的教室裡找葉碧秋的父親。一開始說的都是整修房屋的事。按照葉碧秋父親的判斷,這三間教室是連在一起的,一間毀了,另外兩間也會有問題,等到雨雪連綿的日子就能看出來。看看旁邊沒有別人,葉碧秋的父親說,早上的事,按他的看法,與村長餘實沒關係,有可能是王小蘭的丈夫在起作用。不算他自己,六位砌匠,有三人是李家的親戚。所以,他只能假裝積極,凡事衝在前面。

餘校長想不出這事如何才會牽連到孫四海。

放學之後,餘校長見孫四海扛著鋤頭往後山上走,突然想起來,這幾天,李家表哥有事沒事去後山上轉過好幾次。也許那些人想扣留萬站長只是幌子,背後瞄準的是孫四海精心培育三年,天氣晴朗之後就能收穫的茯苓。

老村長在世時,分給孫四海這塊山地。種的第一窖茯苓跑了香,丟的多,找回來的少。第二窖茯苓提前賣了,借給學校做了維修費用,到現在也沒還。現在是第三窖了,孫四海早就想好了,賣了這窖茯苓,給王小蘭和李子添置一些衣物,其餘的錢,全部存起來,留做李子讀高中時的學費。

餘校長越想越覺得不對,假如沒有這季茯苓的收入,表面上是光棍一人的孫四海,也會相當不好辦。王小蘭的丈夫雖然躺在床上不能動,卻將家裡的任何收入死死捏在手裡,他要是不認李子為自己的骨肉,王小蘭母女倆的日子就會難上加難。

餘校長裝做去看明愛芬的墓地。本來只是藉口,一到那裡,便認真地扎了一隻草把子,先將墓碑擦拭一遍,又將墓地裡的牛糞用片石鏟乾淨。還將餘志的身體情況、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連藍小梅為他做了一雙布鞋的事,全都對著墓碑說了一遍。他很想告訴明愛芬,自己送了一雙皮鞋給藍小梅,又怕她不高興,夜裡託夢罵他,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

接下來,餘校長很自然地走到孫四海的茯苓地裡。地面上光禿禿的,什麼也沒長,正在嬉戲的兩隻松鼠看到他,馬上鑽進旁邊的樹林裡,大概覺得不是威脅,一會兒又鑽出來,繼續先前的快樂。臨近收穫,茯苓地裡幾乎沒有事情可做,孫四海也只是過來看看。兩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餘校長瞅著時機提醒孫四海,是不是搭一座茅棚,請人幫忙守夜,這麼好的茯苓,要是被人害了或者偷了,就太不划算了。

孫四海說:“要守夜也只能是我自己來。”

餘校長也說:“反正到哪裡你都是一個人睡覺。”

餘校長說著就要動手搭茅棚,孫四海連忙說:“你還當真了呀,這茯苓可不是好偷的,你就讓我好好在家裡睡覺吧!”

餘校長提醒他:“萬一有人往茯苓地裡潑甲胺磷呢?”

孫四海聽出話裡有話。過了好久,他才說:“真有人想害我,別說往茯苓地裡潑甲胺磷,就是往碗裡放老鼠藥,我也防不勝防!”

餘校長說:“既然想到了這一步,依我看,還不如找個茯苓販子,將這些茯苓估個價賣出去。”

孫四海慘淡一笑:“現錢不抓,不是行家。現錢一抓,全是行家!”

又說了一陣,二人就往回走。

天黑之後,孫四海一反常態,吹笛子時,不是在家裡,而是繞著操場一圈圈地走。寄宿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幾個,以為好玩,便跟在孫四海身後,同樣一圈圈地繞著走。繞了幾圈,覺得並不好玩,孩子們就回屋了。剩下孫四海,在徐緩的笛聲中,一直走到附近村裡的燈火都熄了,才停下來。

第二天早上,升旗儀式結束後,孫四海對餘校長說,他的建議很對,反正是窮,也不在乎賣現貨多賺幾個錢,何況挖出來的現貨,還有可能不如估算的多。

孫四海上午託人帶信,下午,一個茯苓販子就找上門來。孫四海領著他到地裡看過之後,很快就達成口頭協議,只待明天再來正式籤訂合同,交付現錢。臨走之前,茯苓販子從懷裡取出一塊紅布系在旁邊的樹枝上。這是行規,說明這塊地裡的茯苓是他的了。即使有人想偷,也不敢下手。因為偷的茯苓,不經茯苓販子的手,是變不出來錢的。

約定時間到了,茯苓販子卻沒有來。孫四海並不在意,山裡人,特別是這些走鄉串戶收山貨的販子,說不定在哪兒遇上豔事,醒來之後捨不得離開,將說好的事延後幾天是很常見的。孫四海安心上課,直到下午臨放學時才得知情況有變。茯苓販子託人帶來一張紙條,說昨天交給孫四海的五十元信用錢,由他留下買酒喝。委婉之詞是說,孫四海的茯苓他不要了。

接下來的事情,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那天上午,學校的老師正在上課,討債的砌匠又來了。有兩位爬到後山上,各自拿著兩瓶甲胺磷,大聲叫喊,限餘校長中午十二點之前,將所欠的工錢盡數付給他們,否則,就將學校的茯苓地毀了。

餘校長和鄧有米急了,一個在操場上安撫,一個跑到山上解釋,說茯苓地是孫四海私人的,與學校無關。可他們根本不聽,還蠻不講理地說,前幾年為了應付上面來檢查,學校就是用這塊地裡的茯苓抵房屋維修費的。

孫四海一直在教室裡上課,外面的人說什麼他都不聽。

直到放學時,孫四海才走出教室,將一張已經寫好的合同交給李家表哥。所謂合同,其實就一句話: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同意以孫四海自有地本季所產之茯苓,折算成界嶺小學三間教室本次維修之全部款項。

不等餘校長和鄧有米插手,兩個人當場簽字畫押了。

鄧有米很生氣地說,別看那塊地裡的茯苓長得好,今天晚上就會全部跑香。

李家表哥得意地回應說,跑得再遠,也不會跑到學校的操場上。

餘校長非常生氣,卻又沒辦法發脾氣。

接下來,砌匠們用一個星期時間,將倒塌的教室整理得勉強可以使用。

做完這些,那些人才將茯苓販子叫來收茯苓。

起窖時,在茯苓地正中心挖出一窩菜花蛇。

按規矩,這塊地裡的茯苓價格要翻一番。

更神奇的是,挖起來的茯苓,有三分之一是包裹著香木鬚根的,如此價格又要上調許多。茯苓販子當場點數,這種被稱為神苓的茯苓,無論大小,每一隻另外再補五元錢。

心高氣傲的孫四海,已懶得再計較這些了。

葉碧秋的父親卻跳出來打抱不平。李家表哥說,大家都是砌匠,你怎麼吃裡扒外?葉碧秋的父親說,自古以來,匠人若是欺侮老師,在老天爺的眼裡,都要罪加一等。李家表哥只好答應,作為補償,將另兩間教室的瓦翻蓋一遍。葉碧秋的父親還是不同意,非要他們將藥材販子另外付給的現金,如數補償給孫四海。這一次輪到葉碧秋的父親發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若不答應,他也往茯苓地裡潑甲胺磷。李家表哥沒辦法,卻不肯對孫四海讓步,說要退錢也只能退餘校長買橫樑的那部分。此外,還要葉碧秋的父親自己去翻蓋其他教室的瓦。

餘校長拿到退回來的錢,想轉手讓給孫四海。

孫四海卻不領情。別人以為他會看重這些錢,他偏偏願意將其打水漂,大不了再等三年,下一次收茯苓時,看這些人還能弄出什麼花招。餘校長又想將這些錢用在另外兩間教室的整修上,但不只是鄧有米和孫四海反對,就連葉碧秋的父親也反對。因為破碎的瓦太多,葉碧秋的父親又弄不來新瓦,只能將完整的瓦集中鋪在屋脊的正面,再割些茅草鋪在屋脊的反面。餘校長見學校變成這樣,難過地不斷地責怪自己無能,不能將學校越辦越好,反而越辦越差,讓學生們在茅草棚裡上課。大家說,學校破破爛爛,醜陋也好,難看也罷,與當老師的人毫不相干。就像老山界大廟,香火好不好,原因不在和尚、尼姑。和尚、尼姑再努力,菩薩不顯靈,就沒有人去磕頭。小學中學沒辦好,丟臉的是鄉里和縣裡,大學沒辦好,丟臉的是國家。餘校長只好苦笑地隨著他們的話說,一個民辦教師,的確犯不著將那些十丈長的竹竿都搭不著的責任攬到自己肩上。

那天,李家表哥得意洋洋地跑來轉悠。

鬱憤難忍的餘校長便將他作為發洩物件。

“你們曉得孫老師為什麼如此慷慨嗎?”

李家表哥當然不清楚。

餘校長鄭重地說:“因為愛!”

李家表哥那張得意洋洋的臉,轉瞬之間變得煞白。(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相信勇者不會拯救世界我的高冷女總裁午夜遊輪我姐姐太強大了曼陀羅旅人召喚天驕1850再造中華我當撈船人的那幾年我爸,世界超級大亨唐朝好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