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天生韓信->章節

二百零七章 逐鹿中原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冉易躍開,拔劍在手,背上一身冷汗。韓信寥寥數招快攻,看似隨意,卻是招招不離咽喉心口要害,若不是自己反應快,幾乎死在他的手上。

見冉易一臉警惕的看著自己,韓信卻沒有起身,仍然面帶笑意的看著冉易,只聽他又驚又怒的問道;“你幹什麼?”

韓信微微一笑。“沒什麼,試探一下而已。”

冉易一愣,旋即怒道,“試探什麼?你這分明是要取我性命。”

韓信面不改色,“若非如此,我怎麼能試出你的真假。”

冉易怔了怔,“什麼意思?”

“很簡單,你若是騙我,那脫身後的一個反應一定是驚慌,心中想的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被我識破了。就算你演技再好,一瞬間的慌張還是會忍不住流露出來的。”

冉易頓時勃然大怒,“你娘的,小爺我的一條小命就被你拿來試探,要是我躲不過怎麼辦,白白死了呀。”

韓信端起茶杯,吹了口熱氣,抿了口,神色悠然自得。

“既然是師伯派你來代表他,那你的身手肯定不會差,至少也是和那個叫明月的一個層次的。如果這幾招都擋不住,那只能說明你是假冒的。”

冉易怒氣漸消,哼了聲道;“滿口屁話,小爺我大人不計小人過,懶得和你計較。”

說完氣呼呼的坐了下來瞪著韓信,也不說話,顯然是在記恨剛剛的事情。

韓信知他少年心性,也不生氣,只是覺得有些好笑。心中又忍不住有些唏噓,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樣子,

笑了笑,說道;“好了,咱們繼續剛剛的話題。墨家所提倡的不是非攻兼愛,反對天下間一切的攻伐兼併戰爭,如今為何肯助我。”

冉易白了他一樣,哼道;“我就知道你會這麼問的,我墨家雖以‘兼相愛,交相利’濟世愛人,卻並非食古不化之徒。自墨翟祖師創立墨家以來,墨家門徒奔走數百年,卻仍然無法阻止天下間愈演愈烈的兼併戰爭,天下人為兵禍苦不堪言。直到四代墨家鉅子悟出了‘天下之亂止於戰亂’之理,認為消弭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天下歸為一姓,取代夏商周的分封制度。而此時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的秦國,就成為了平定這天下最合適的人選。”

“所以在秦孝公之後的一百四十年裡,墨家對秦國的攻伐兼併不聞不問,哪怕是像長平那樣的坑殺也隱忍不發,為的只是實現‘天下之亂止於戰亂’的信念。那代鉅子他認為天下已經是一個氣息奄奄病人,唯有用秦國這柄快刀剮去腐肉,尚有一線生機。”

“所以墨家這才坐視強秦侵吞六國,而無所作為。可嬴政統一之後卻並未像那代鉅子料想的一樣消兵止戰,而是繼續永無止境的征伐。先是南征百越,再是北攻匈奴,期間修長城、鋪直道、大修阿房宮和驪山皇陵,種種所為讓墨家失望透頂,卻又不願意帶頭反秦重新點燃戰火,便隱退於世間,不再過問天下之事。”

韓信更加不解的問道;“那為何今日願意助我?”

冉易鄒了鄒鼻子,“這我就不知道了,鉅子的想法向來是高深莫測,又豈是我們這些小輩們能猜得到的。”

韓信沉吟不語,想了會兒,才隱隱的猜到了元宗的想法。大概是和秦國這次的變法有關,這次由韓信公孫弘主導的變法,一掃秦國舊制的種種弊端,大規模的勞役也被明令禁止。對視對待諸子百家的學說也不再如當年那樣的一味打壓了,轉而成為一種寬容的心態對待。

這種較為開明完善的國家體制,遠遠勝於關東的項羽及其他諸侯,自然會讓墨家重新審視,想來就這是元宗肯助自己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韓信所猜的已經八九不離十。

至始皇帝統一七國,一掃自東周以來天下五百年的分割混戰局面,開創歷史先河,從此天下統一已成必然之勢。而如今有能力問鼎天下,也只有秦國的韓信、楚國的項羽,以及齊地的劉邦。

項羽殘暴,雖一生仇恨暴秦,可他自己的總總所為卻比暴秦更加殘暴。墨家起初是十分看好項羽的,一方面是因為他是楚國大將軍項燕之後,另一方面他確實有著天才的戰爭指揮能力。但項羽之後的種種所為,卻讓曾寄希望於他的墨家大失所望,最後放棄了支援他的想法。

至於劉邦,雖有賢德的虛名,人間口碑極佳,可勢力教之楚國和秦國仍然遠遠不如。按照當前的形勢,劉邦若想擊敗韓信和項羽一統天下,想必難如登天,墨家若是強行支援劉邦,必然會將天下拖入永無止境的戰事之中。

想來想去,也只有秦國的韓信是同一天下的最佳人選。一方面他所繼承的秦國有著完成的制度和治國理念,上下井然有序。另一方面秦國自身也有著強大的實力,就算是沒有墨家支援,贏面也是極大。

當然,元宗和韓信的師侄關係同樣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墨家的支援讓韓信欣喜十分,要知道墨家存在三百年之久,各種勢力早已經深入各國,在民間向來以俠者自居,有著極高的威望。而秦國自退入關中後,在關東的所有據點幾乎毀於一旦,各種情報的蒐集等等都進展的極其不順,常常訊息嚴重滯塞。而墨家卻有著一套完整的關系網,用來收集情報最適合不過了。

更重要的是,墨家在六國中勢力不可小覷,許多為官者都是他們的墨者,這對韓信平定關東無疑會順利許多。墨家善於攻城和守城器械的製造,這同樣是秦國急需之物。

依照元宗的意思,冉易將成為墨家與韓信的聯絡人,透過他將雙方的合作完美的進行下去,由墨家為其提供便利和情報。供秦國征戰所用。

有了墨家的支援,秦國無異於如虎添翼,出征關東之勢已經不可避免。

十月,韓信在秦國國內進行戰爭動員,大批青壯從田地裡放下鋤頭,各自回到軍營中重新拿起兵甲。韓信以王涇為北軍統帥,率四萬輕騎鎮守九原,甘肖為南軍統帥,四萬大軍駐守桂林以防南越。王歧為大將軍,與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白龐共守關中和其他郡縣。

從空中鳥瞰,一道道黑色鐵流在關中大地上緩緩流動,不斷匯聚壯大。一支支軍隊相繼注入函谷關以西不遠處的豹亭。函谷關這座天下第一雄關,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韓信這次共調集三十萬大軍,同時也徵調了十五萬民夫用來保障後勤,務必要求畢其功於一役。這些幾乎是秦國如今大半的底子所在,同樣也是秦國苦心經營一年多積攢下的所有家當。若是敗了,那就徹底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資格了。

在獲得秦國即將出征的訊息後,項羽和劉邦也停止了敵對,約定以泗水和鴻溝為界,以北為漢,以南為楚,從此結為兄弟之國,不再互相攻伐。

秦軍若出函谷關,則中原之地首當其衝。此時中原已經屬於楚國範圍,但因為項羽長年和齊地相攻,不斷將中原之兵兵抽調到前線,久而久之,楚國在中原的駐兵已經非常稀薄,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

項羽急調鍾離味、曹咎七萬大軍分別入駐雒陽和滎陽,以這兩座堅城護衛掎角之勢,共同護衛河南之地。他自己則親率十五萬大軍,進入成皋,虎視函谷關,從側翼威脅到秦軍出關後的進軍路線。

劉邦對秦軍的強大記憶猶新,當年如同喪家之犬般被韓信趕出漢中的場景讓劉邦終生難忘。而現在的秦國早已今非昔比,在擊敗匈奴,平定巴蜀南越後,秦國的鼎盛之勢更加讓他畏懼不已。

他並非目光短淺之人,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清楚若是項羽被秦國擊敗了,那下一個遭殃的一定會是他劉邦。但讓他和項羽一起對抗秦軍,他又自問沒這麼慷慨。所以便打定了如意算盤,打算坐山觀虎鬥,在齊地擁兵觀望。楚敗則助楚,秦敗則攻楚。

楚漢之外最大的勢力趙歇卻也坐耐不住了,他將目光投向了燕地,想兼併了燕地獨霸河北。

趙國因為地處河北,自鉅鹿之戰後,諸侯征伐的戰場大多是在中原之地,趙國卻因為遠離戰場,反而受損極小。雖有彭城大敗在前,後有項羽攻入河北在後,但大部分趙地仍然得到了兩年的時間休養生息,趙國國力日漸恢復,已經遠遠超過了魏國和燕國。

趙歇此人出生於趙國宗室,當年被張耳和陳餘擁戴下復國繼承了趙王之位。張耳因為鉅鹿之戰中受陳餘猜忌,所以憤而出走投奔項羽,灞上之盟後被項羽風為了常山王,卻因為不敵趙歇和陳宇的反攻,將藩國全部丟棄,只是隻身逃往了燕地投奔臧荼。陳餘則在彭城之戰中被楚軍鐵騎的馬蹄踏了肉泥,僅靠著衣冠才勉強辨認出了他的身份。

張耳和陳餘死後,趙國才真正成了趙歇一個人的天下。沒有這兩位權臣干涉,趙歇事事皆由自己做主,心中開心十分,他因為懼怕項羽,不敢出兵攻打中原,於是便將目光轉向了同為河北的燕地。

此時的燕地,韓廣和臧荼這兩位燕王足足打了一年半,卻仍然僵持不下,未分出勝負,不能不說這兩位大王的能力太過差勁。臧荼在得到張耳投靠後,頓時實力大增,靠著他的計策連連取勝,攻佔了右北平,將韓廣逼入了遼西。韓廣恐懼不已,便派人攜重金求救於趙,請求趙歇從背後發起進攻,遏制住臧荼的攻勢。

邯鄲的趙歇接到韓廣的求救後,頓時大喜。他一直垂涎燕地,卻苦於沒有藉口攻打,這次韓廣的求救無疑是為他送來了一份大禮。

邯鄲王宮內,趙歇立即答應了韓廣使者的請求,隨即傾國之力,調集二十萬趙軍北上攻打燕國。

聽聞趙王要傾國之力攻打燕國,朝中大臣將軍們紛紛上書勸諫,認為南面楚漢兩國勢力龐大,關中秦國又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此時趙國實在不易枉開兵戈,將寶貴的兵力白白損耗在燕地。

趙歇卻不聽,仍然一意孤行的派軍北上。以辛劇為大將軍,集中全國之精兵二十萬,分三路攻打臧荼的燕軍。趙軍北上之後,面對空虛的燕國一路勢如破竹,相繼攻克了廣陽和上谷,兵鋒直指頭燕都薊城。

此時臧荼正集中兵力猛攻遼西,聽聞趙軍北上的訊息後,頓時大驚失色,急忙將回撤死守薊城。韓廣的遼東郡趁勢反攻,奪回大片失地,正得意忘形之時,卻被張耳的五千伏兵突然殺至。頓時全軍大亂,四萬大軍潰散大半。韓廣本人丟下大軍,輕騎逃回了無終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燕軍大勝後,便消除了兩面作戰的困境,得以集中全力與趙軍展開了拉鋸戰。趙軍在薊城下連連碰壁,不但損失慘重,而且因為陷入了持久戰士氣大跌。

……

咸陽城中,昔日擁擠熱鬧的街頭卻顯得冷清了很多,無外乎其他,只是因為戰爭總動員已經下達,所有秦人皆知,成敗在此一舉。

按照秦國慣例,大軍出征之前是要由秦王主持祭祀,祈告上天,以佑大秦之勢。這次也不例外,卻是有贏可帶著贏義一起完成。

生產之後的贏可顯得有些虛弱,雖然只是十月的天,天氣並不算太過寒風,卻仍然嚴嚴實實的裹著裡三層外三層。遠遠的看上去如同一支可愛的瓷娃娃一般,韓信看了忍不住發笑。

贏可卻沒有這麼好的心情開玩笑了,她心中為韓信擔心無比,因為這次韓信的對手將會是項羽,那個如同戰神一般的男人。

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每一場都是震古爍今、令人炫目如同神話一般的戰爭。“項羽”這兩個字幾乎成了無敵的同義詞,從未有人從正面擊敗過他,即使是韓信,也不過拼勁全力打了個不勝不敗的場面。

韓信和項羽,一個是用兵如神,一個是銳不可當。一個曾在咸陽之戰中令秦國起死回生,又在秦匈之戰靠著奇謀一舉殲滅了五十萬強大的匈奴騎兵;另一個在鉅鹿之戰中以弱凌強,以十萬疲軍大破四十萬秦軍精銳,為贏氏秦國敲響了喪鐘。又在彭城之戰中以三萬騎兵大敗五十萬諸侯聯軍,成就了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戰神”的稱號。

而這兩個當今最強之人,卻要在戰場上再次相遇,一決雌雄!

這是多麼令天下人期待的事情。

當然除了贏可之外,她心中只有擔心。

韓信握了握贏可冰涼的手心,猜到了她心中的緊張,便笑著安慰道;“不用擔心,難道你還對我沒有信心嗎?”

贏可笑了笑,臉色有些蒼白,“我當然相信你,可是對手卻是項羽,你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小心。我和徹兒都在家裡等著你回來呢。”

韓信捏了捏她的手,用手攬住她的肩膀輕輕拉人懷中,安慰道;“放心,我等這刻已經登了很久很久了,所以我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敗的。”

說到這裡,韓信眼中閃過了一絲凌厲,臉色卻滿是堅毅。“一定不會的!”

大戰在即,韓信已經將朝中大權悉數託付給了公孫弘和王歧,他自己則率領羽林親自前往函谷關。

不同以往,這次韓信並沒有將李左車留在咸陽代替國尉之職,而是將他帶在了身邊,無外乎其他什麼原因,只因為他是李牧的孫子。李牧這個名字在趙國無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說超過了趙國王室的影響一點都不誇張。

昔日李牧曾已弱趙抗衡強秦,竟連連大勝秦軍,為趙國續命十餘年。及至趙王遷昏庸,聽信奸臣郭開的調撥,將李牧賜死在軍中,一年後邯鄲便被攻陷,趙國滅亡。因李牧功高卻因讒言而死,故而趙人多愛李牧憐其遭遇,同時痛恨趙王遷、

有了李左車這個活招牌在,想必平定趙地必會事半功倍。

同樣,張良久為韓國大族,祖上曾有三人為韓相,家族在韓國顯赫無比。他自己也曾在韓國股復國後擔任過相國,所以對中原的韓地熟悉無比。

項羽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將季布手中的精兵抽調大半,又從江東再次招募了一批大軍,北上中原增援,將兵力增加到了三十萬,基本和秦軍持平。

魏王豹地處河東,緊礙著河南之地,一旦秦軍有意北上便是首當其衝。所以也緊張萬分,十萬大軍悉數開拔到大河北岸,和楚軍達成了臨時盟約。

緊臨中原的齊地劉邦,也同樣關注即將到來的生死大戰,劉邦率大軍二十萬入駐東郡,遙遙相望中原戰場,暫時保持觀望之勢。

大戰一觸即發!

第六卷《逐鹿中原》終,敬請期待第七卷《鼎之輕重》。此書是縱橫首發,支援正版,支撐江南。謝謝!(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在火影的浪人側福晉不悠閒全能巨星:天道帶我上高速俠蹤芳影可負如來可負卿韓信點兵天劍人皇魔獸的斯卡文能掐會算小師叔天梟麒麟之驚天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