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命唯漢->章節

劉盈: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象郡,徐聞縣。

黎明前的黑暗,皎月隱去,群星暗澹,唯有地面之上的火把連成長龍,給這黑漆漆的世界帶來些許光明。

劉盈站在海邊的一塊礁石上,在嘩嘩作響的浪潮,呼呼吹拂的海風中,靜靜等待著太陽的升起。

片刻之後,等到睡眼惺忪的張不疑也爬上礁石之後,劉盈揮手,身邊人立刻熄滅火把。

光明不再,世界重回黑暗。

張不疑揉揉眼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怒視劉盈,心中滿是怨憤。

大晚上的不睡覺,跑出來看日出?

看日出就看日出吧,為什麼非要把他也帶上?

有病!

得治!

在劉盈衣袂飄飄,陶醉在自己的文藝範中的時候,遠處一望無際的大海,慢慢出現一條金邊。

紅日東昇!

隨著太陽漸漸從海邊移出身子,耀眼的光芒毫無保留地灑在平靜而又廣闊的海面上,沙灘上因為提前清場而顯得空曠孤寂,劉盈閉上眼睛,感受著炫目而又清冷的陽光,所有的煩惱和不快在這一刻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昨夜尚賢堂在番禺港開設的會館,派人夤夜向他傳遞了一條看似不起眼,但其實值得讓人十分重視的訊息。

進港交易的南洋商人,在集市上兜售了兩大包棉布!

問題的關鍵是,這些棉布並非產自漢國,而是不折不扣的外來物。

產地的名字很繞口,但地理位置卻指向明確。

身毒。

也就是說,這是阿三家裡產的印度棉布。

劉盈簡單看了幾眼,只是他並不怎麼懂得品鑑,於是連夜諮詢了一下幾個經驗老到的織工後得出結論。

品質尚可,不怎麼好,但也不怎麼差,如果價錢真的如同那幾個南洋商人所說,每匹九十錢,就會很有市場。(注1)

所以,這就是劉盈格外警覺的點。

畢竟阿三自古以來都是棉紡織業的大國!

嗯,印度次大陸屬於是亞洲棉的起源地,1929年在現巴基斯坦境內發現3塊棉布,據考證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

因此正如中國人養蠶繅絲,紡織絲綢一樣,阿三也同樣善於種植棉花,紡織棉布。

歷史上,三哥家的棉布先是透過阿拉伯商人銷往中東、歐洲以及東南亞,而在哈士奇崛起,收取陸路商貿鉅額過路費之後,棉布則由荷蘭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走海路貨運。

當時很多歐洲的貴族、豪商之類的精英階層對阿三生產的棉織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將這些繪有神話人物、鮮花圖桉的棉布裝飾家庭的時候,從海外而來的棉紡織品一下子就成為了精英階層的時尚象徵。

於是在歐洲的很多商埠,諸如阿姆斯特丹、熱那亞、威尼斯、倫敦等商業城市,隨處可見穿著印度棉布的船員、商人、騎兵和警衛。

需求量大了,價格自然上漲。

為了成為阿三棉布的獨家代理商,賺取最大的利潤,荷蘭和英國沒少掐架……

不過這一切隨著珍妮機的問世而發生了驚天反轉。

歐洲,主要是英國,一下子從原來的棉布進口國,變成了棉布出口國,因此從前為他們帶來無窮利益的印度,就成為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畢竟英國老需要的只是一個原料生產基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罷了。

正如那句名言,如果沒有東印度公司的武力統治,曼徹斯特的工廠在一開始就會停止,甚至不可能再次啟動,即使是蒸汽的力量。

而在軍隊和關稅這兩大法寶之下,印度次大陸的手工紡織棉布的產業,近乎蕩然無存!

因此,劉盈擔心的點,就在於如果漢國成為了阿三土布的產品傾銷地,會不會讓阿三家裡發生以棉紡織業為首的工業革命?

畢竟‘古印度’,需要給一些尊重。

大不了就效法英國老,用大漢的火槍,為大漢的棉布開啟銷路……劉盈嘴角微揚,面對著升起的朝陽時慢慢昂起頭,在萬道金光的照耀下,如同天神下凡。

只不過他此刻湧起的另外一個念頭,如同他身後的影子一般,陰冷,黑暗。

那就是對這件事不僅放任不管,相反,還要推波助瀾一番,讓阿三棉布大規模進軍漢國市場!

原因很簡單,不破不立!

阿三棉布每匹九十錢的價格,恰巧卡在了那些不依靠機器,單純依靠手工紡織棉布的手工式作坊的成品價。

也因此,如果放任阿三的棉布進行大肆傾銷,正好可以讓這些小作坊實現產業升級。

當然了,產業升級之前,作坊主肯定會大片大片的破產,依附於作坊主的紡織工人也會出現好幾波的失業潮!

不過這不重要,正如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而那些勳貴們開設的水利紡織工坊,因為使用機械大量代替人力,棉布的成本價大約在七十多錢每匹,同樣會受到阿三棉布的衝擊……不過應該不會有破產和失業的現象。

至於劉盈那些使用蒸汽機和電石燈照明,二十四小時不停的紡織廠,棉布的成本價只在五十錢左右,受到的影響就更小了,而且也是劉盈敢於不破不立的保障。

失業人員,他來兜底!

嗯,阿三棉布成本價低,主要不是技術,而是他們比現如今的漢人更加內卷。

畢竟熱帶地區,溫度高,人不需要吃掉太多的食物,就足以維持體溫和日常消耗,因此在用工成本上,要比漢人低出很多。

從棉花的種植,到採摘,再到紡織,整條生產流程上處處節約一點,積少成多,成本價就遠遠比漢國的手工作坊低。

至於這幫手工作坊主們不進行產業升級,其實最根源的鍋在於劉盈……

都是他給蕭何灌輸的一些經濟政策,再加上其他的改變,讓如今的漢國從‘無為’的小政府,提前變成了‘無不為’的大政府。

比如棉布就有限價令,每匹的價格不得低於一百一十錢。

嗯,這主要是用來限制勳貴以及劉盈,小作坊主和百姓不受限制,想賣什麼價就賣什麼價。

畢竟蕭何對於打價格戰,擠死對手,壟斷市場後大幅漲價這件事見多了,因此曾痛斥過這種現象,指責勳貴們已經與國同休了,還要與民爭利,要不要臉?

因此對於蕭何來說,哪怕政策的制定有些愚蠢,有可能讓他得罪些人,也要強制執行下去!

而讓所有人都心甘情願遵守限價令的原因,在於大家都跟錢沒有仇,能夠佛系掙錢的情況下,誰也不願意再去橫生枝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竟蕭何這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就懸在頭上,別到時候沒有搶佔未來的市場,先一步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了……

不過劉盈對此一直很不滿意。

雖然他也賺的更多了,但歷史已經用實踐證明過了,手工作坊死路一條,只有大工業生產才是未來!

蕭何的想法依舊是黃老思想中小農經濟那一套,雞犬相聞,阡陌相通,男有耕女有織,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除了沒錢之外什麼都有……

只不過這樣的生活是蕭何以及黃老學派歷代先賢幻想出來的,從來沒有人問過,百姓喜不喜歡這種窮困潦倒,苦不堪言生活!

因此,劉盈一直想搞死那些不思進取的小手工作坊,用機器代替人工。

畢竟大工業生產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這就意味著人均產值更高。

在一個財富分配正常的社會下,更高的人均產值,代表著人均消費力更強,而龐大的消費力會催生出新的市場,進而造就新的就業崗位。

一切,欣欣向榮!

於是劉盈看向張不疑,輕聲問道:“我記得我老師把你掃地出門的時候,分給了你二十戶舊韓故人作為門客。”

“什麼掃地出門?那叫做頂門立戶,不會說話可以不說!”張不疑雙手叉腰,面露不悅,只不過看上去有些娘們唧唧。

劉盈擺擺手說道:“別廢話,把那些人借我用用,到時候好處三七分!”

“肯定我是三唄……”張不疑撇撇嘴,旋即湊過來問道:“你要那些人幹嘛?我之前嫌棄那幫傢伙愣頭愣腦的,讓他們都去打理留縣的莊子了。”

劉盈歪歪頭沒有說話,只是神秘一笑。

畢竟蕭何閒置的是他們這些產銷一條龍的勳貴,對於單純倒買倒賣,不事生產的商販可沒有限制,尤其是從海外販運商品進入漢國的商人,只是徵收商稅,其餘不論!

所以,那些舊韓之人,就是最好的‘鯰魚’!

注1:《居延漢簡》裡有關居延地區的物價考證,麻布的價格大約在每匹一百二十錢到兩百錢不等,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貴一點就麻布就厚實一點。

考慮到居延地區位於邊陲,很多商品需要長途販運的情況下,布匹的價格比內地高出兩到三成,甚至翻倍也屬正常。

因此阿三的中等品質的棉布價格在九十錢,大抵和最便宜的麻布價格持平。

ps:為寫這一章,重新翻了《帝國》、《世界經濟簡史》,有空貼點關於英國紡織工業的故事當做彩蛋章。

畢竟學無止境,嗯,裝逼談資……

相關推薦:唐僧的人生模擬器:重塑西遊綠茵狂夢綠茵毀滅者綠茵僱傭兵請公子斬妖萬界遊戲機一鍵破關諸天我能無限提升靈妃傾天之妖帝已就擒武鬥天地無敵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