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命唯漢->章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盈:好耶!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很簡單,打錢!”

劉邦看看劉盈,有心反悔,但又看了看張良,心中又有些騎虎難下。

但下一秒鐘,他心中又泛起了狐疑。

張良一貫喜歡裝病到處遊山玩水,但為何今天不裝了,到長樂宮陪他對弈聊天?

就偏偏是在這個時候,他家的討債鬼就上門要錢了?

陰謀!

一定有陰謀!

劉盈則準備趁熱打鐵: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還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今父親為大漢的皇帝,代天牧民,統御萬方,不說如墨子那般把毛髮都拔光了,哪怕是為了讓長安城的百姓用上廉價的能源,也應該康慨解囊才是!”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父親又何必吝嗇?”

劉邦雖然有些不捨,但現如今氛圍已經烘托到了這裡,於是起身走到偏殿,少頃後拎著一串鑰匙走了出來。

“拿去、拿去,乃公最討厭別人在乃公面前掉書袋了……另一把的鑰匙在少府棘丘侯那裡,等下你自己去找他要!”

劉盈美滋滋的接過鑰匙,別在腰上,正要起身離去,卻突然被張良一把抓住,眯著眼睛問道:

“多日不見,也不知太子的功課做得如何,臣向你推薦的書有沒有好好讀?”

於是,劉盈的笑容消失不見,頂著一張苦瓜臉,有些弱弱的說道:“讀、讀了……”

張良點點頭,問道:

“你方才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又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那麼我問你,你覺得二者的區別在哪裡?”

我要是說他倆一個道家,一個墨家,應該會被當場打死的吧……劉盈撓撓頭,沉思片刻說道:

“二者思想的最核心都是天下,但墨子強調整個天下的利益,所以墨家言,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摩頂放踵利天下。”

“而揚子則重視天底下每一個人的利益,著重強調整個天下的利益是由無數個黎民的利益組成的,因此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張良看看劉邦,笑著點點頭,再度問道:“那太子覺得,二者誰可大行於天下?”

啊這……劉盈愣了一下,強行忍住了翻張良白眼的衝動。

畢竟墨家如今大貓小貓三兩只,從之前的世之顯學,徹底變成了一家之言,只在父子兄弟之間傳承。

至於另一個被吹逼成‘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楊朱學說,如今除了在故紙堆中可以找到隻言片語之外,再也沒有了傳承。

所以,別說是大行天下了,這兩家的言論能不失傳,全靠著劉盈從天下蒐集並編纂成冊的《大漢百科全書·諸子百家篇》……

劉盈繼續撓了撓頭,帶著幾分撒嬌的說道:“老師,別鬧了……”

張良臉一黑,在劉邦呵呵呵呵的笑聲中,猶自不甘心的問道:“就問你,假如這兩家都傳到了現在,誰能夠成為和儒家黃老並駕齊驅的學派?”

劉盈搖了搖頭,非常肯定的說:“誰也不行!”

張良側目問道:“何以見得?”

劉盈字斟句酌回答道: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列國紛爭頻頻,相互侵略、損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輕死!不到三百年的時間內,發生了483次戰爭,於是古之先賢,就在思索一個問題。”

“嗯,準確的說,是三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也就是現如今的列國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以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前兩個問題,先賢們早就做出了解讀,那就是周天子勢弱而諸侯強盛,周人建立且維持的秩序在逐步瓦解。”

“就像墨子說的那樣,無君臣長幼之節。”

“然而對於第三個問題,也就是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各家學派卻並沒有達成共識。諸子百家就是在這些分歧的矛盾上產生的。”

“楊子曰,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於一國,而未合於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於天下。”

“人人治內貴己,互不侵、損,人人自重自愛,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嗎?”

“無獨有偶,我聽聞西方有一個姓柏名為拉圖的賢者曾言,正義就是有自己的東西幹自己的事,即各守本分,各司其職,所以正義的落腳點是一種秩序……每一個人都按照他的稟賦,安於他所屬的位置。”

在張良輕輕頷首,準備回去後就去市場或是弘文館找找這個‘柏子’的著作時,劉盈接著說道:

“可這其實都是空想罷了,正如孔夫子所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劉盈看了看有些懵逼的劉邦,舉起手中的茶盞看了看,發現這就是幾文錢一個的大路貨,於是啪的一聲摔碎在地上。

然後,不等劉邦發怒,繼續說道:

“楊子的說法,就相當於面對著這個已經碎掉的茶盞,讓每一個碎片都做好自己,然後期待著有一天,茶盞能夠將自己修補好……”

“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楊朱之學可興盛於一時,卻不可興盛於萬世。”

“至於墨家,同樣是人民的選擇。”

“墨子之言初聞悅耳動聽,讓人熱血沸騰,但人人都說墨家好,可人人都不願去做墨者。”

“莊子雲,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

“也就是說墨家反對娛樂,實用至上,不求物質享受,只求一心奉獻,穿破衣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不歌,死不服,不為他人操勞到把腿磨細了、小腿毛都磨光了(腓無胈,脛無毛)的人,不配稱為墨者!”

“墨子作為一個大聖人,他能做到,但奈天下何?奈天下何啊?”

“所以墨家與其說是一個理論的學派,不如說是墨子這個聖人的追隨者組成的教團。墨子一死,墨家立刻分崩離析。”

“這樣的墨家,如何能夠大行於天下?”

張良抿了口茶,嘴角輕輕揚起,雖然一言不發,但眼神中卻充滿讚許之情。

儒家視張良為自己人,道家黃老之人也是這樣,諸如韓信這樣以兵家自居的人也時常和張良談古論今,引為知己,將張良也當做兵家來看,至於陰陽家,則因為黃石公的緣故,更是拿張良不當外人,就連法家的候封也時常說張良頗得申不害、韓非之學……

但其實張良清楚,自己哪家都不是,如果硬要算的話,應該是雜家。

雜糅百家!

所以他也希望自己唯一一個傾注了心血的學生,能做到兼聽則明,掌百家之長,因此平日裡會給劉盈推薦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並且會像今天這樣,冷不丁的抽查一番。

劉盈看著張良的神情,稍稍松了口氣,還好這些天他為了躲避竇漪房的需索無度,會刻意在書房內讀書到半夜……

畢竟春風一度輕鬆愜意,梅開二度酣暢淋漓,但再多,尤其是夜夜如此,就只能是檣櫓飛灰湮滅了……

那女人瘋了,真的,也不知道我娘許了她什麼好處……劉盈嘴角耷拉了一下,思索著如何能夠得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而在另一邊,劉邦怒視劉盈:“道理咱都懂,可你為什麼要摔乃公的茶盞?”

就在劉盈睜大眼睛滿臉無語的神情時,尚書令魏無知走進殿中,拱手行禮道:“太子家令蕭祿來了,說是有要事求見殿下。”

劉盈看向劉邦,正準備站起走出去的時候,劉邦說道:“蕭祿來了?這裡沒有外人,讓他進來吧!”

畢竟,蕭祿是蕭何的長子。

少頃,蕭祿穿著足衣,解下佩劍,彎著腰如同蝦米般急趨而入,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大禮參拜。

劉邦輕輕頷首,卻沒有制止,畢竟蕭祿屬於二代子弟,所以禮不可廢。

“有什麼事就在這說吧。”

蕭祿趴在地上,歪著頭偷偷看了一眼劉盈,見到劉盈沒有制止,於是微微抬起頭說道:

“蒯徹從滇國送來訊息,說是滇王離世,滇國內部為爭奪滇王之位大打出手,血流成河。他建議,現在正是收服滇國,郡縣置之的好時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邦聞言不語,只是用手指輕輕敲著桉幾,他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蒯徹會給劉盈送信,而不是給他送信,但重要的是出兵滇國。

他看向張良,見到張良輕輕頷首,於是看向魏無知說道:“擂鼓聚將!”

劉盈一蹦三尺高,噠噠噠噠的向殿外跑去。

“你去哪?”

“定南蠻,復舊疆!”

相關推薦:唐僧的人生模擬器:重塑西遊綠茵狂夢綠茵毀滅者綠茵僱傭兵請公子斬妖萬界遊戲機一鍵破關諸天我能無限提升靈妃傾天之妖帝已就擒武鬥天地無敵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