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命唯漢->章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劉盈:撈鄉,你還有個女兒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濟北郡,平原縣,大河渡口。

劉盈憑欄而望,只見滔滔河水之上,滿載著士兵、馬匹、甲冑糧草的渡船往來如梭,穿行在兩岸渡口之中。

隨著封侯鐵券送抵,趙軍中的實力派戰將,諸如在‘背水一戰’中,背刺了陳餘的羽林將許瘛(chì),以及之前提議趁著酈食其前往齊國議和時,發動突襲的友軍大將趙將夜等人,立刻甩開張敖,率軍南下。

儘管張敖在得到訊息後,親自前往軍中阻攔,但他一無足夠的威信,二來則沒有名正言順的藉口,所以無論是斬殺不聽號令的將領,還是讓對方聽從他的命令,全部都是做不到的。

當趙軍出現分裂,被張敖用武力威脅的燕王臧荼,也開始領軍南下。

嗯,臧荼被小他一輩的張敖挾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燕地雖然廣袤,但人口卻並不多,所以從春秋戰國時期就被趙國和齊國反覆拿捏。

為此,臧荼還派人回燕地取出了幾十車的金銀財帛、北地特產送給劉盈,試圖透過劉盈的關係,來讓劉邦不要計較他之前的過錯。

劉盈對他的上道行為表示很滿意,但也僅此而已了。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哪怕臧荼沒有絲毫錯漏,但他佔據的地方,牽扯到劉盈未來的規劃,所以燕王之位,他是不要想了。

若他識相一些,或許可以做個富貴侯爺,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若是不識相……

那麼劉盈就放任歷史線的自我修正。

滅了項羽之後,第一個被幹掉的諸侯王就是臧荼……

劉盈轉頭看向身邊站著的韓信:“如此,項羽可滅否?”

韓信輕笑:“還缺彭越。”

劉盈頓時垮了下去,雙手一攤:“這我就無能為力了,不過等到燕趙軍隊匯合後,咱們順便路過彭越家武裝遊行一下!到時候再派兩個策士,應該就能說動彭越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到劉盈說出兩個策士這個詞,韓信的臉頓時黑了起來。

所謂的兩個策士,自然指的是勞動改造完畢的蒯徹和武涉……

自從上次去夜邑金礦參觀過後,劉盈私下裡和他們兩個見了一面,而他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條主動送過來的大粗腿,於是就成了劉盈的門客。

韓信的臉黑,就是因為蒯徹後來在見到他的時候,目不斜視,彷彿根本沒有看到他這個舊主一樣……

這,就是明搶了啊!

不過他還不是最虧的,畢竟項羽此刻,還在翹首以盼著武涉能夠說動韓信,加入西楚陣營……

劉盈看了一會渡口擺渡的情況,覺得有些無聊,於是找了個水流較緩的地方,開始投放超大型的地籠。

既然來到了黃河邊,黃河魚就不可不吃!

後世裡因為過度捕撈,導致黃河中幾乎找不到什麼大魚,一條稍微大點的黃河鯉魚或是鯰魚,輕輕鬆鬆賣出成百上千塊的高價。

但在現在,因為地廣人稀,遍地都是野物的原因,大河裡生態極好,十斤重的大魚比比皆是。

片刻之後,地籠放下,劉盈搬了個小馬紮坐在樹下嗯等。

突然,一塊被泥土半掩的界碑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拖著小馬紮走進細看,界碑上的文字已經基本上消磨不見,只留下了零零碎碎的幾個字,表明了這曾是齊趙兩國的分界線。

劉盈看了看他現在所處的地形,發現這裡是一處有些殘破的大堤。

之所以說是殘破,是因為新的堤壩,位於此地向南兩裡之地。

雖然不如舊的堤壩高,但勝在修的足夠結實。

嗯,新的堤壩,是秦國修的。

上古之時,黃河奪淮入海,生生堆出了一塊蘇北平原,但在公元前兩千年的時候,突然改道華北,從後世的七裡海公園流入大海。

因此,產生了著名的歷史事件。

大禹治水。

但在大禹治水之前,河道尚未形成,母親河搖著花手頻繁改道,將整個黃河中下游變成了黃泛區。

受限於生產力的原因,大禹治水的方式就是堵不如疏。

也就是利用太行山和部分堤壩,打造一個受到人類控制的黃泛區。

反正中原地區西高東西,河水就算是氾濫了,也會慢慢向東流入大海。

犧牲一小片,換來整體的利益。

地廣人稀,就是這麼任性。

但隨著時間推移,中原的人口在慢慢增加,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之後,大家整體進入鐵器時代。

於是,齊趙魏三國,為了保障自家的土地不被洪水淹沒,紛紛選擇加高自己這一邊的河堤。

一輪工程競賽後,河堤越修越高,相應的,河床隨之高升。

公元前六零五年,也就是周定王五年,黃河在宿胥口決口,河道整體向南,奪漳河入海。

於是,齊趙魏三國就開擺了。

修雞毛河堤,還是把錢省下來發展軍備,滅了臨近的小國來的實惠……

但這時候黃河的泥沙量不大,比如《詩經·魏風·伐檀》中寫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

三國的佛系行為,反而沒有造成太大的自然災害。

所以魏國,才會將都城遷到了位於大河邊上的大梁,修建鴻溝,貫通南北水系。

只可惜福兮禍兮,王賁攻魏時期,直接掘開鴻溝淹了大梁,魏國以水而興,以水而亡。

隨後天下一統,就有了劉盈此刻看到的新舊兩條河堤。

春秋末期,隨著氣溫和降雨量的逐年降低,大河攜帶的泥沙量逐年增多,正如同《左傳·襄公八年》中所說那樣,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就是說人的壽命很短,等待黃河變清是不可能的。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除非能將黃土高原的疏鬆土層整體夯一遍,否則水土流失的情況是無法根治的。

所謂的退耕還林還草,不過是儘可能延緩水土流失,不至於加速惡化。

而且選種的植被,也有講究,畢竟降雨量就那麼大,如果植被需水量大於降雨量,則不僅起不到固沙的作用,反而會加速水土流失。

嗯,治沙其實是很複雜的事情,一如古人所說的福兮禍兮那樣,水渾濁有水渾濁的危險,水清澈也有水清澈的風險。

其中詳情,寫成論文起碼能堆一屋子。

簡單來說,就如同濛濛細雨時在樹下躲雨,當葉片承載的雨水達到一定上限,一陣微風吹過,就足夠把人淋成落湯雞。

所以治理黃河的最佳辦法,還是修建諸如小浪底水庫之類的大型基建。

但劉盈攤了攤手,對此表示無能為力。

他能做的,就是將秦國修建的夯土大堤,變成水泥混凝土大堤,然後加高加寬,讓母親河在寬敞的河道內自由流淌。

這是效法後世的一種做法。

當汛期來臨,黃河水位上漲,但因為有著河道以及舊堤壩的約束,一時之間並不會造成危害。

而後,當水位再度上漲的時候,河水漫出河道,但這時候,因為有距離河道和第一道堤壩很遠的第二道河堤,水流也不會氾濫。

最重要的是,當洪水衝出河道之後,因為第二道堤壩的緣故,就相當於是河道變相加寬了許多。

於是,水位自然下降。

這樣一來,洪澇災害就減到了最輕。

劉盈看了看微微泛黃的河水,想起了後世曾看到的一條新聞。

黃河輸沙量已經遠低於長江!

也就是說,隨著平均氣溫的回升,以及大量經費的投入,黃河不黃了,長江開始黃了起來……

所以,某魂穿了明嘉靖的漢武帝說的好,聖人出,黃河清。

想來,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聖人已經出現過的原因。

劉盈搖了搖頭,將一些有的沒的想法置之腦後。

他在地上,按照之前曾在關中看過的天下水利圖,不斷在地上勾勒。

現如今大河水量充沛,處於航運的黃金期。

所以對於江南地區的開發,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按照國富論的說法,從倫敦到愛丁堡的水運成本是陸運的1/40。

有了鴻溝這條貫通黃淮的人工運河,中部充裕的煤炭就可以輕鬆透過黃河進入兩淮以及江南的水運網路。

煤炭,是一種既豐富且廉價的燃料。

而幾乎所有的近現代工業,諸如冶金、建築、紡織等行業,對於煤炭的需求量都很大。

當制約不復存在的時候,生產力將會得到極大的解放。

而這種生產力,又會反過頭來倒逼採礦業的發展。

蒸汽機,這種經濟高效但卻造價不菲的排水工具,就有了用武之地。

然後,蒸汽時代就此降臨!

嗯,其實早期的蒸汽機並不需要用橡膠作為密封工具,浸泡了油脂的麻絲就足以勝任。

任何機械都是有損耗的,只要蒸汽的損耗在一定程度之下,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劉盈寫寫畫畫的時候,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踉踉蹌蹌跑到他的身邊,一臉哭唧唧的表情:“哥哥,你知道我家在哪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下次不要再問了……劉盈抬頭,滿臉疑惑:“你的名字?”

小女孩昂起小臉,圓圓的眼睛中閃過羞赧:“臧兒……”

ps:星期天,更得晚一點,懂得都懂……

相關推薦:唐僧的人生模擬器:重塑西遊綠茵狂夢綠茵毀滅者綠茵僱傭兵請公子斬妖萬界遊戲機一鍵破關諸天我能無限提升靈妃傾天之妖帝已就擒武鬥天地無敵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