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策大明->章節

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宮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天順七年十月底,京師,太子東宮。

自洪武大帝朱建立了大明朝,為了王朝的穩定與發展,在洪武元年就冊立了長子朱標為皇太子,並設立了一系列撫育太子的機構。

當時洪武大帝在分析唐宋各代東宮官僚體系的得失之後,結合大明朝的實際情況,設立了一套大明的東宮官僚體系。

大明東宮官僚體系是由太子六傅、太子詹事府、坊局官所組成的。太子六傅自古便已有之,而在大明主要是虛銜,都是用來給有功的大臣或權臣加官贈官的。詹事府則統領主簿廳和坊局官,對太子日常生活起居、經史課業的學習負責。東宮組織的虛化是大明東宮官的總體趨勢,首先是由廷臣兼領,其次與翰林官職事相通。大明東宮官員一般選用知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儒士,他們透過薦舉、科舉、加官贈官、恩蔭、親臣等方式入選,到了天順,東宮屬官的權力已經虛化了很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這些屬官一旦入選東宮,個人的仕途則有不同,太子養德期間的東宮官員在太子踐祚之後大多飛黃騰達;但是與皇帝因意見不合而下獄的東宮官員也有不少。總之,東宮官的主要職責便是培養太子,在皇帝與太子之間調節以緩衝二者的矛盾。

大明朝之初設定大本堂,儲藏古今書籍,召四方名儒訓導太子、親王。太子居文華堂後,諸儒侍從,選才俊之士伴讀,除永樂時姚廣孝專任太子少師留輔太子外,終明世都是兼官、加官及贈官的虛銜。

此時到了天順年間,東宮屬官統領府、坊、局的政事以輔導太子的是詹事,詹事府多由他官兼掌。到了成化之後,多以禮部尚書、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兼任,這就是後話了。

當寧北伯、山西總督、龍虎將軍劉君韜率領十幾萬天策軍將士北伐成功,一戰殲滅韃靼部的訊息傳回來之後,不但整個京城沸騰了,就連一直在東宮深居簡出的太子朱見深也是有些坐不住了。

此時太子的東宮是清寧宮,到了明末天啟時期,太子的東宮才改稱為慈慶宮,到了崇禎十五年又改為瑞本宮。

清寧宮前有門三道,前為徽音門,門裡為麟趾門,第三門稱慈慶門,其內為慈慶宮。

平日裡,太子朱見深一直都是勤學苦練,對於朝政上的事情都是只聽不說,以免落人口實,朱見深之所以如此小心謹慎,也是因為自己這麼多年的遭遇。

當年土木堡之敗時,未滿兩歲的朱見深被立為皇太子,當時瓦剌大軍南犯,正統帝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親征,最終兵敗被俘。

而後的事態更是急轉直下,景泰帝登基,朱見深被罷黜,再而後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因為奪門之變失而復得,幼年之時捲入皇位之爭,在生與死的邊緣幾經週轉,使得朱見深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因而落下個口吃的毛病,並且平日裡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從不在人前招搖。

不過,當漠北大捷的訊息傳來,太子朱見深還是少有的表現出狂喜

來。朱見深不但和東宮幕僚連天飲酒慶賀,還寫了賀表呈給了天順帝。

天順帝收到了太子朱見深的賀表,也是非常高興,被內閣和兵部爭論惹得煩躁的內心也平靜了一些。當天,天順帝還特意派人給太子送了一些點心,以示慰問。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朝之上,便有十幾個御使大夫當朝彈劾太子朱見深,眾人言道:“邊將立功而太子慶賀,此乃不祥之兆。”

甚至還有人直接說道:“寧北伯功高震主、太子為其慶賀,居心叵測!而今宮門尚在,陛下不可不察!”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是汗流浹背、心神搖曳,這可是誅心之言!

天順帝聞言更是勃然大怒,當即將書案前的奏摺、筆硯全部扔到地上,指著那些御史言官大聲怒吼著,聲震四野。

但是那十幾個御史言官卻怡然不懼,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彈劾能將皇帝惹怒,就說明自己說到了點子上,就說明太子肯定有問題!

只見那十幾個御史言官紛紛引經據典,就在大殿之上和天順帝唇槍舌戰,整整半個時辰毫不退縮,天順帝獨自一人如何抵擋得住十幾個御使大夫的吼叫聲?

“來人!”

幾名大漢將軍快步走進大殿,天順帝指著叫囂最為大聲的幾個御史言官,吼道:“將這幾人拖下去,杖責五十!”

周圍的群臣見狀都是臉色發白,這五十棍子打下去,別說是這些文弱的御史言官,就是軍中壯漢也是鐵定沒命了。

不過所有人都不敢勸阻,現在天順帝正在氣頭上,一旦勸阻難保不會被天順帝的怒火牽連自身。

“哈哈!今日我等青史留名!”

“他朝宮門事發,我等便在酒泉之下暢快吟詩!”

沒過一會兒,大殿外便傳來陣陣木板挨肉的悶響,以及一聲聲歇斯底里的慘叫聲。

可是時間不長,那幾個御史言官的慘叫聲便消失不見了,一名大漢將軍走上大殿,說道:“啟稟陛下,那幾個御史身子弱,已經不行了!”

天順帝猛地揮了揮手,斥退了那名大漢將軍,然後怒氣未消的等著剩下的幾個御史言官,還沒來得及說話,便聽那幾人大吼道:“陛下擅殺大臣,此乃亡國之照!”

“忠正之臣已赴死,我等誓死不退!”

周圍的大臣聞言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想不明白這些御史言官今天是怎麼了,竟然集體在早朝上作死?

天順帝怒極而笑,說道:“好!好一個誓死不退!好一個亡國之照!今日,朕便成全了你們!”

“陛下萬萬不可!”

這時,兵部尚書黃元德急忙出列勸阻,說道:“陛下,幾位御史也是一心為國,雖然言語不妥,但罪不至死啊!”

天順帝也沒想著趕盡殺絕,剛才死了的幾個御史言官如何收場,天順帝還不知道,哪裡會繼續殺人,現在眼見黃元德出來,便順勢冷哼一聲,吼道:“

將這些人轟出去,全部降三級留用!”

待到那幾個御史言官被大漢將軍轟出去之後,黃元德說道:“陛下,今日之事太子自然是沒有什麼過失,畢竟國朝獲勝,太子慶賀一下自在情理之中。不過,此事壞就壞在寧北伯功勞太大,以至於讓朝臣疑慮,太子這也是遭到了無妄之災啊!”

聽到這裡,天順帝頓時心頭驚駭,看向黃元德的眼神也是微微眯縫了起來。

突然,天順帝發現黃元德身邊的好幾個六部大臣、內閣閣老都或是微微點頭、或是面色贊同,心中猛然驚懼了起來。

這時,天順帝才發現,朝中的文官勢力已經膨脹到了這般境地,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竟然可以罔顧人命,用同僚的性命來威脅自己。

而那些充當炮灰的御史言官竟然全都視死如歸,這更讓天順帝感到寒氣直冒。

“以愛卿之見,應當如何?”

黃元德說道:“應削減寧北伯等將士的升賞,以銀錢代之!”

“哼!”

天順帝猛然站了起來,指著黃元德大聲吼道:“這就是你們呈給朕的封賞方案!”

黃元德聞言微微低頭,一言不發,周圍的大臣也是默不作聲。

當天晚上,太子朱見深聽聞早朝上發生的事情,心中也是驚疑不定,不知道那些大臣的在針對自己,還是藉著自己針對寧北伯。

於是此後幾天的時間裡,太子朱見深都是在東宮閉門不出,決絕跟任何朝臣往來藉以避嫌。

天順帝知道太子朱見深如此行事,心頭也是微微一痛,自己身為大明帝王,自己的兒子竟然被逼的如此避嫌,而自己還一時之間束手無策,真是荒謬至極!

而且,天順帝還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兵部尚書黃元德與一些景泰帝的舊黨有過交往,朝中難保不會還有景泰帝舊黨存在,此番事端也是就是他們在背後興風作浪!

最讓天順帝擔心的是,此時自己雖然身體病重,但是隔三差五還能夠強挺著身體上早朝,還能夠鎮得住朝堂。但是真到了自己歸天的時候,太子朱見深怎麼辦?太子可否震懾得住朝中大臣?

此時,天順帝的腦海裡出現了許多太子遭遇不測的畫面,這讓天順帝頓時氣血上湧、頭昏腦漲,感到自己的身體竟然有些搖搖欲墜!

好不容易緩了一會兒,天順帝看著寢宮門外被燭火搖曳的侍衛人影,往日的安心竟然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就在這一刻,天順帝萌生了給太子朱見深物色保護?傘的想法,一定要找一個可以保護太子朱見深性命、輔佐太子朱見深穩住朝局的忠勇大臣!

這時,寧北伯劉君韜的名字便浮現在天順帝的腦海之中。

“既然如此,朕,便必須做一些事了!”

天順帝喘著氣,坐在龍床之上眉頭緊鎖,臉色也變得越發陰冷,讓人不寒而慄。

相關推薦:三國之楊門崛起一年出現一次的男人開局五輔加身我抱緊了媳婦的大腿網遊之土匪縱橫皇明風雲錄天賦太差全憑系統黑化從末日到太平盛世仙子,請助我長生我可不是文盲頂流直播大唐:一月後穿越,觀眾們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