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策大明->章節

第三百五十七章 烽煙大同城(一)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大同鎮是長城防線上的重要城鎮,銜接山西鎮和宣府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處,素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在戰國初已發展為軍事重鎮,大明洪武五年,大將軍徐達奉命率軍民增建大同城,使之更為堅固完善。

其城呈正方形,城牆夯築,外包青磚。城防中馬面林立、角樓眾多,城牆外面還有壕溝、攔馬牆等防禦設施,可謂是易守難攻。

自從也先率領二十萬鐵騎南下以來,大同鎮城便開始實行堅壁清野,將城池周邊村鎮中的百姓、糧草、財物全部集中到了城池之內。

並且在大同鎮總兵府的組織下,明軍將士還組建了社兵,由官府發給兵器。

這些社兵皆由城內各坊富戶、所出,民家有數十金產者出兵一名,或兩家出兵一名,百金產者出兵二名,鉅商亦然。

每社社兵五十名,擇各坊殷實素行生員、鄉紳、宗室為長領,由大同鎮城內官軍中各把總、百總分別統領。

大同鎮城內有六十多坊,計得社兵三千餘人,分五總社,制旗六十多面,每人給社票一紙,凡腰中系無憂絛帶者,皆是大社中人。

而且這些社兵不需糧餉,又盡為城內富家子弟,身強力壯不說,對城外的韃虜還有著刻骨的仇恨,決不可能內應通敵。

他們沒事團練習藝,有事登陴守禦,成為大同鎮城守衛的一支重要輔助力量。

與此同時,大同城內的官府還增加了搭棚救濟的力度,並且懸賞的訊息傳出,凡是社兵、軍民斬殺一個瓦剌士兵,便可到城內州府衙門領取五十兩白銀,於是全城振奮。

不但城內官軍和社兵紛紛摩拳擦掌,就連眾多的亡命之徒,還有民間百姓,也都是自發的攜帶弓矢刀槍登城守衛,一時間大同鎮城內氣勢高漲。

沒過多久,也先便率領二十萬瓦剌大軍掃清了大同鎮城北面的大多數堡壘、據點,瓦剌大軍的前鋒己到城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見三萬瓦剌大軍步騎交加,將近兩萬人的瓦剌鐵騎徘徊在城北的“攔馬牆”之外,一萬多瓦剌步兵則是於攔馬牆外曳枝場塵,作疑兵之狀,以便讓城內軍民驚疑不定,不知他們來了多少人。

同時瓦剌的哨馬不斷遊移,甚至作逼迫大同鎮城第一道防線“攔馬牆”內守軍之態,惹來明軍將士一陣陣慌亂,畢竟此時城內的守軍兵力不多,就算是加上三千多社兵,也只有三萬之數,剩下的兵馬都已經隨同大同鎮總兵官一起被

瓦剌圍殲了!

這些瓦剌前鋒在城外耀武揚威一番之後,便於城北十五裡外紮營,並且開始趕製攻城的各種器械。

四天之後,也先率領瓦剌主力大軍來到,只見二十萬瓦剌鐵騎浩浩蕩蕩,軍馬連綿近百里。

如果從高空看下去,從大同鎮北面的數條官道上,盡是戴著氈帽、身穿布甲、鎧甲的韃虜海洋,滾滾有若燎原之火。

“這韃虜兵馬也太多了些……”

此時,城外密密麻麻的瓦剌大軍有如蝗蟲一般,他們黑壓壓的先鋪滿了大同鎮城北面的平川之地,接著這股浪流又蔓延到城南、城西、城東……,直到將大同鎮城團團包圍,並且佔據了城外所有的戰略要地。

以瓦剌大軍一隊人馬一杆戰旗來算,隨便一數,就是幾萬杆旗幟。

這還不算隨軍而來的羊群、負責後勤的部落婦孺,都算下來的話,此番也先揮師南下,率領的人力幾乎有三十萬之多!

此時,負責城防的大同鎮副總兵薛桐臉色有些難看,蟻多咬死象,大同鎮城內雖說連上社兵有近三萬人,不過瓦剌的兵馬實在是太多了。

感受這撲面而來的壓力,北城牆上的明軍將士和社兵都是臉色蒼白,就連副總兵薛桐也是緊抿著嘴,雙拳緊握,牙關緊緊咬著。

不過,大同鎮的明軍將士畢竟是九邊精銳,他們常年和瓦剌大軍打生打死,此時就算是瓦剌大軍人多勢眾,但憑藉著大同鎮城的堅固,眾將士也是雖驚不亂。

此時,城外的瓦剌大軍主力剛剛趕到,正在紮營休整,一時半會還不會進攻,所以大同鎮副總兵薛桐便帶著一隊親兵在城牆上巡視起來。

城池早己作好了作戰的準備,城牆上滿是三三兩兩的軍士,有明軍將士,也有眾多的社兵,甚至是自發登城的百姓、豪傑。

其中當屬明軍營兵裝備最好,每人都有對襟棉甲與罩甲,餘者社兵不過戴著紅笠軍帽,青衣戰裙外披個褡護,衣甲都頗為破爛。

當然,這些將士的兵備與兗州鎮將士比起來,還是寒酸了不少,根本沒有可比性。

這一天,也先並沒有著急攻城,而是在大同鎮城外紮下了一大片巨大的營壘,幾乎將大同鎮城對外的主要道路全部切斷了。

到了入夜時分,大同鎮城的城頭上燃起了一個個火堆,火堆旁三五成群,圍坐滿了烤火的將士、社兵。

不過眼看瓦

剌大軍來到,不少的守軍將士皆是擁到城頭緊張的向外眺望,十分擔心瓦剌兵馬會趁著夜色開始攻城。

此時,副總兵薛桐一路巡視過去,城頭上的眾將士紛紛向其施禮。

薛桐看著眾將士都是緊張不已,便對一個士卒說道:“兄弟們,韃虜大軍來了,你怕不怕?”

那士卒怪叫道:“怕個球,大不了腦袋掉了碗大一個疤,韃子來了正好,開打之後殺一個韃子,就有五十兩賞銀。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夠我享用幾個月了。”

話音剛落,周邊的眾將士便一片鬨笑,薛桐見狀也是微笑道:“軍心可用。”

巡視一番之後,薛桐便回到關內的部署裡,看著案桌上的輿圖,薛桐便陷入了沉思:“看眼下這情形,韃子攻城戰策便是四面齊攻,肯定是想要趁著朝廷援兵趕到之前拿下大同鎮城。不過若是我軍得力,韃子雖擁兵二十萬眾,以大同鎮城的險要,想要堅守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之事。更何況,大同鎮城四處城門外還各有一座小的關城,更是易守難攻。”

如果從天空看下去,大同鎮城巨大的城池外,主城居中,又有東、西、南、北四關分佈四面,與核心互為犄角,易守難攻。

所謂四關,便是關城,一般為豎立的長方形狀,說白了就是四座,都是對著四面城門方向,以城門道路與大城相連,距離一般是兩裡之內,甚至只有百步左右。

便如山西汾州古城便有四個關城,主城與各個關城相距都只有一百多步。而且四個關城很大,特別是東關,基本與主城一般大,兩城城牆相隔不過一百多步,餘下中間一條狹長的地帶。想進攻汾州主城東門,不但兵力展不開,甚至還要冒著兩面城牆火力夾擊,死傷慘重的危險。

大同鎮城同樣如此,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護衛著大城,各個關城同樣有甕城、護城河,壕溝。

再加上關城和主城外圍都有“攔馬牆”、壕溝,可以說環繞大同鎮城形成了一道道堅固的防線,相互間的支援也非常便利。

如果守軍得力,以大同鎮城主城與四關的堅固,也先所部想攻破大同鎮城,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不過,副總兵薛桐還是搖了搖頭,說道:“此番營兵主力都是集中在北關和主城北城牆一帶,所以除北關外,餘者三關戰情,皆要做最壞的打算。”

相關推薦:三國之楊門崛起一年出現一次的男人開局五輔加身我抱緊了媳婦的大腿網遊之土匪縱橫皇明風雲錄天賦太差全憑系統黑化從末日到太平盛世仙子,請助我長生我可不是文盲頂流直播大唐:一月後穿越,觀眾們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