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唐師->章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治幡然再用徐真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徐真沒聽說過伍子夫的名號也不足為奇,畢竟這大唐第一劍客也算是隋末唐初的人物,李無雙起初痴迷劍術,李道宗為她請了劍道名家來指點,她才從師門的口中得知了這段傳奇。

這伍子夫乃虯髯客張仲堅的師弟,與李靖夫婦交情匪淺,當年縱橫江湖,與徐世績,也就是李勣有著很深的糾葛,個中詳情自不足為外人道也。

李勣和伍子夫喜得重逢,遙想當年十八路反王烽煙四起,綠林豪傑中原逐鹿,如今卻垂垂遲暮,張仲堅據說成了南洋崑崙島國的國主,又說是高句麗那邊的扶余國主,總之音訊不詳,生死不知,而李靖早兩年已然離世,伍子夫隱姓埋名於吐蕃,他徐世績仍舊在官場上忍氣吞聲的打滾。

所謂時勢造英雄,可世間平定之後,英雄又要被時勢所壓迫,喪失當初的豪邁之氣,只能做那縮頭的烏龜,蟄伏以求壽則已,由不得人不唏噓感慨。

畢竟來日方長,李勣也怕將徐真晾在一旁太久,哈哈大笑著與伍子夫攜手而起,見得李無雙懷中多了一個白胖胖的小子,他的眼前頓時一亮!

頤養天年多蕭索,還有什麼比含飴弄孫更讓人心懷舒暢?見得徐真的兒子小思唐,李勣也是歡喜不已,抱在懷中不肯撒手。

小思唐瞪大了眼珠子,天真無邪地盯著李勣,無辜地吐著口水泡泡,小手抓住李勣的長鬚硬是不肯放手,一老一小大眼瞪小眼,畫面也是有趣得緊。

李勣見伍子夫不斷搓著手,又將小思唐塞到伍子夫的懷中,這位大唐第一劍客卻手足無措,就好像抱著一個大刺蝟一般,一張老臉緊張地憋了個通紅,連大氣都不敢喘,背後頓時汗淋淋,一如懷中小子乃易碎的陶瓷所制那般,著實讓人忍俊不禁。

徐真見時機成熟,遂低聲朝李勣請求道:“真兒有一事想求恩師成全...”

李無雙想來早已與徐真商議過,見徐真開口,連忙屈膝給李勣道了福,李勣看在眼中,心裡卻早已瞭然。

李道宗曾大起大落,李勣素來不看好這位李唐宗室,是故與李道宗並未有過多的交情,然而李勣身為大唐朝堂有名的老狐狸,對各家勢力都有詳盡的情報,各家子女他也都認得,李無雙未出嫁吐蕃之事就喜歡舞刀弄槍,風格獨樹一幟,李勣自然是認識的。

遠嫁吐蕃的李無雙喬裝打扮出現在這裡,那麼徐真所求之事,也就呼之欲出了,若李勣連這個都猜不出來,他又豈能屹立於三朝直至今日?

李無雙想要得到正式的名分,常伴徐真左右,或許需要極為繁複的操作,然而小思唐想要行走於陽光之下,卻並非難事。

“真兒,為師雖然明哲保身,但絕不虧待自家子侄,老夫賦閒在家,正愁無所事事,這小思唐就交給我吧,待得真兒安定下來,諸事處置妥當,再做打算便是。”

徐真和李無雙大喜,連忙謝過,他們並非要讓小思唐留在英國公府上,只不過是想讓這孩子有個正經出身罷了,徐真雖然眷侶伺候身側,然並未正式嫁娶,府上憑空多出一個嬰兒來,又如何讓人不猜忌?

李勣本名徐世績,徐真雖然無父無母,然則想要偽造一個徐氏出身,並不是什麼難事,如此則可名正言順與李勣成為本家,得了李勣的許諾,自然是喜出望外。

未過幾日,即有小道消息傳播出來,李勣的長子李震,收了一名養子,李勣親自賜名,是為李敬業,也就是徐敬業。

聽到李勣的賜名,徐真不由心頭一跳,腦子久久無法平靜下來,蓋因他依稀記得,李敬業可是今後反對武則天,光復李唐天下的“叛賊”!

如果徐真記得沒錯的話,李震並沒活太久,李敬業會直接承襲李勣的英國公爵位,幾十年之後會在揚州起事反武,自封為匡復府大將軍,統領十餘萬大軍,企圖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光復李唐天下!

想起史書上關於李敬業的悲慘結局,徐真不由眉頭緊皺,倒是有些懊悔讓李勣出面來做這件事了。

“莫不成這就是我徐真之宿命因果,如何都逃脫不開?”徐真陷入了深思之中,如今除了替自己準備後路,說不得要為自己的兒子好生綢繆一番了。

徐真還在為兒子的未來擔憂之時,宮中的通事舍人前來宣召,李治終於要見徐真了。

對於現在的李治而言,徐真已經成了他必須要爭取的人物之一,隨著徐真的軍功滾雪球一般壯大,軍方儼然將徐真當成了一面旗幟,一面常勝將軍的旗幟,李治想要對抗長孫無忌集團,又豈能放過徐真這位軍中巨擘。

徐真出使吐蕃之時,他的舊部卻早已在大唐軍方之中紮根立足,秦廣和薛大義等人已然成為抵擋一面的大將,謝安廷更是成為了十六府衛的將軍,胤宗和高賀術則掌控著西域之路的要塞。

徐真也沒想到,自己當初的這些死忠老部下,已經成為了大唐軍方的中流砥柱,連薛仁貴都成為了大內禁衛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李治由此看到了徐真的價值,且不說徐真此時的名聲和人望,單說徐真的這些老部下,就足以讓李治將徐真列入爭取的名單,並且列在軍方的首位。

他不得不佩服太宗文皇帝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感激李世民為他培植了徐真這麼一位軍中重臣,似乎李世民從一開始就看透了長孫無忌一般,在觀心識人這一點上,李治確實連李世民的腳趾頭都比不上。

最近兩年,長孫無忌越發跋扈,李治不得不早做準備。

且不說最近召回褚遂良,重新拜褚遂良為相之事,早在永徽二年,李治就與長孫無忌發生了極為激烈的衝突。

當初武媚在感業寺削髮為尼,李治就曾到感業寺去私會,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沉迷於武媚的美色之中而不可自拔。

武媚也因此懷上了李治的骨血,李治心頭狂喜,孝服一滿,他就著手準備將武媚召入宮中,長孫無忌自是強烈反對,若是其他事情,李治完全可以無所謂的妥協,但事關他最為心愛的武媚,他卻是分毫不讓。

永徽二年的五月,李治乾綱獨斷,力排眾議,將武媚召入宮中,後者入宮不久便生下了兒子李弘。

這武媚工於心計,絕非尋常女流所能比擬,入宮之中很快就站穩了腳根,王皇後和蕭淑妃等經常與之爭寵,每次卻都落了下風。

後宮爭鬥其實比朝堂爭鬥還要慘烈,其中齷蹉也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然而武媚卻穩穩地壓了王皇後和蕭淑妃一頭,並利用王皇後和蕭淑妃之間的矛盾,分化二人的力量,獨得李治寵愛。

王皇後雖然一路從太子妃變成了皇后,可因無子嗣,為李治所不喜,蕭淑妃天生媚骨,李治多有臨幸,甚至常宿於蕭淑妃宮中。

為了壓制蕭淑妃,王皇後力挺李治將武媚召入宮中,李治連贊王皇後識大體懂聖意,可惜此舉並未能夠讓王皇後重新獲得李治的寵愛,她與蕭淑妃爭寵,卻讓武媚得了漁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皇後出身太原王氏,背後勢力非常的龐大,如今的中書令柳奭便是他的親舅舅,蕭淑妃出身南朝士族蘭陵蕭氏,乃齊梁皇室後裔,背後同樣擁有世家的後盾。

可縱使如此,她們還是鬥不過武媚,到了如今,李治又準備將武媚封為二品昭儀,他現在與長孫無忌的矛盾衝突越發明朗,想要成就此事,就必須加快拉攏徐真的力量,這才宣召徐真入宮。

徐真早已從李勣的口中得知了這兩年朝堂的變化,老家夥們一個個老去或退隱,導致朝堂烏煙瘴氣,許敬宗這樣的小人都能夠成為禮部尚書,實在讓人可笑又可恨。

當初李承乾謀反事發被捕,太宗皇帝問大臣如何處置,無一人應答,最終還是通事舍人來濟發聲,建議保全李承乾的性命,雖然此人乃大隋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之子,但聲名不顯,藉助太宗時期那一次的建言,居然步步高昇,如今聽說就要被拜相了!

由此可見,李治為了對抗長孫無忌集團,又苦於手中無人可用,什麼阿貓阿狗都提拔上來,實在讓人唏噓。

昭儀之制始於西漢,位同丞相,爵比諸侯,至唐之時雖有減弱,卻是二品,仍舊是九嬪之首,地位僅次於四妃(注)。

若武媚受封昭儀,王皇後和蕭淑妃就更加沒有了抵抗之力。

雖然這是女人之間的戰爭,但三個女人前面,站著一個男人,那個男人偏偏就是當今皇帝,而三個女人的背後站著的是各自的世家,如此一來,這三個女人的戰爭,也就變成了三個世家的戰爭。

這三個世家又分別擁有各自的盟友,這些盟友同樣是其他姓氏的世家,如此一來,三個女人的戰爭,就變成了很多世家的戰爭。

所以冊封武媚為昭儀,事關重大,無論是朝堂上的明面勢力,還是潛伏起來的世家力量,都極為關注這件事情,並暗中推波助瀾,或者打壓傾軋。

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李治就更加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而這個得力的助手,自然該是徐真了。

徐真入宮面聖的時候,淑儀殿裡的李明達,也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注:唐初有貴、淑、德、賢,是為四妃,比如楊貴妃,蕭淑妃這樣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超凡末日城紅樓聊齋捉妖人清穿之守寡皇后穿成守寡刁婦後一心只想搞錢阿嬌今天投胎了嗎開局給女帝老婆下戰書長生道骨長生道君都市極品神醫重生之極品小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