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唐朝小閒人->章節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崔戢刃向來是心高氣傲,可唯獨在崔平仲面前,他經常摸不著頭腦,韋思謙擺明對他有意見,如果說是幫,唯一的可能就是韋思謙也察覺到他不太適合當御史,打算給他調走,怎麼又跟御史中丞扯上關係了,聽得是一頭霧水,“爹爹,你這話從何說起啊!”

崔平仲問道:“韋思謙之所以不用你,是不是因為畢正義一案?”

崔戢刃點點頭。

崔平仲道:“你認為你做錯了嗎?”

崔戢刃沉吟片刻,道:“孩兒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但是孩兒也不認為孩兒做對了----其實孩兒心裡也非常矛盾。”

“很好!”崔平仲笑著點點頭,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歷代君主無不推崇中庸之道,為何?因為君主最難之事,在於平衡。你認為陛下是更喜歡你得這種做事方法,還是韋思謙的做法?”

崔戢刃道:“這---這恐怕是孩兒的。”說著他雙目一睜,道:“難道爹爹的意思是,韋中丞這麼做,是要讓孩兒取代他?”

“若是這樣的話,他當初也不會回長安了。他是在幫你,同時也是在幫自己。”崔平仲笑著搖頭道,

崔戢刃搖頭道:“孩兒不是很明白。”

崔平仲道:“你可知道為什麼太宗聖上恁地重用魏公,並且對魏公能夠百般忍讓。”

崔戢刃微微皺眉道:“魏公本就是賢臣、忠臣、直臣,而且敢於指出君主過失,這一點尤為的重要,太宗重用他,乃理所當然之事。”

“君主用人,在於中庸之道,賢能只能居於其次。”

崔平仲笑道:“你之所以只看到魏公犯顏直諫,那是因為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故此你影響深刻,但是你卻忽略了魏公彈劾其他大臣,同理而言,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多了,故此你並未注意。二者相比,魏公犯顏直諫,他最多也就是讓太宗聖上收回成命,改變主意,僅此而已。可是對於其他大臣而言,可就不是如此了,稍有不慎,只怕性命難保啊。太宗聖上重用魏公,其實在於利用魏公威懾百官,魏公都敢拽皇帝的袖子,還會怕其他大臣麼,只有大臣怕他,為此犧牲一點自己的權益,又有何不可了。說到底,還是在於一個中庸之道,平衡之術。

如今陛下可也是一代賢主,他會生氣,但他會忍著,不會跟韋思謙計較的,因為他需要韋思謙的犯顏直諫,以此來威嚇百官,但是若不找一人平衡韋思謙,只怕會弄巧成拙。而如今韋思謙一定會堅持自己的原則,傾盡全力彈劾李義府,但這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縱觀整個御史臺,唯獨你沒有參與,那麼你就是平衡韋思謙的不二人選,因為你取得中庸之道,與陛下的心思不謀而合。

韋思謙是一塊硬骨頭,但是他不是一個蠢子,而且當初被貶,我想他也吃到教訓了。他只是有自己的原則,他知道他這麼做,陛下會不開心,若無人來平衡他,只怕他也待不長久。但他也知道如果他不這麼做,那他也就是失去了陛下重用他的理由,同時也失去了自我,因此他也得找一個人來平衡自己,如此一來,他既能追求自己的目標,堅守自己的原則,又不至於落個家破人亡,魏徵當初在朝中,可也有長孫無忌在一旁平衡。

故此,如果----。”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嘆道:“如果你從父離開了,韋思謙多半會升為御史大夫,而你將會繼承他的位子,做得這御史中丞,唯有如此,陛下才能安心,這也就是中庸之道。”

崔戢刃聽後沉思了許久,突然道:“爹爹,若是你當官的話---!”

“也不會放棄這罈子酒。”崔平仲拿起酒罈又喝了一口。

崔戢刃道:“爹爹此話怎講?”

崔平仲笑道:“出將入相,名垂青史,流芳萬古,誰人不想,我也不例外,說是淡泊名利,實則是無奈為之。這官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做官,想要位極人臣,首先你必須要放棄許多東西,可惜我連兩罈子就都無法放棄,呵呵,又怎麼做得了官。”

說到後面,他是苦笑得直搖頭。

.......

慈恩寺一案還在繼續發酵,御史臺這一回還真是豁出去,沒日沒夜的傳召李義府府中的下人、侍妾,日日都是通宵達旦,沒有停歇過,弄得李府上下是雞犬不得安寧,李義府也聽之任之,沒有任何反抗,百姓對此無不對此拍手稱快。可即便如此,韋思謙還是沒能找到李義府直接參與此案的證據,這個要找確實證據,實在是太困難了,李義府只要還是中書令,就沒有人敢背叛他,就這麼簡單,如果說皇帝要動李義府了,那自然就是牆倒眾人推,這就是官場。然而,許多人的耐性已經被耗得差不多了,他們開始向有關部門施壓,督促他們快點結案,而百姓的輿論也被這些人操控著。

民安局作為刑偵部門,自然是首當其衝。

“你們是怎麼回事,這證詞已經足以將李洋、柳元貞等一干人等定罪,為什麼還不交給刑部。”

程處亮憤怒的將供詞扔在面前的桌上。

韋待價道:“這不是御史臺那邊還在調查此案是否跟李義府有關係麼?”

“御史臺要調查李義府,幹我們鳥事啊!”程處亮怒罵一句,又道:“你知不知道現在外面的人都怎麼說麼?說咱們民安局遇到李義府,那就跟耗子見到貓似得,大氣都不敢喘,平時咱們民安局辦事可是比其他官署要快的多,而這個案子,都過去好些日子了,都還沒有結束。我不管這麼多,我們主要是調查李洋、柳元貞等人的罪行,能夠將他們定罪就可以了,李義府可不幹咱們的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長孫延鬱悶道:“總警司,也才過去幾日而已,而且此案還涉及到一個包庇、縱容,這可能是我們將來會經常遇到的問題,談不上簡單。”

“是幾日而已,可這案子也不複雜,這麼多人看到李洋親手刺死裴清風,難道還不能夠將其定罪麼。”程處亮揮揮手道:“你們不用多說,我已經決定立刻將收集來的證據交給刑部,該怎麼判,那是刑部與大理寺的事,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長孫延跟韋待價相覷一眼,其實他們還是想將李義府給定罪,因為大家都知道,李義府肯定是參與其中了,只是柳元貞比較狡猾,都給攬了下來還不說,並且還說自己是為了報恩,這讓他們覺得太便宜李義府了,每次都讓李義府逃脫,這是非常丟人的事,因此一直在找突破口,天天審問李福等人。

可是程處亮也沒有錯,如今韓藝不在,他得扛大鼎,所有壓力都集中在他身上,關中四大家也在給他程家施加壓力,裴清風的屍體如今都擺在慈恩寺,他得面對許多輿論壓力,在他看來,只要能夠將李洋定罪,就足以了。

畢竟他是總警司,他要結案,那長孫延他們也沒有辦法。

他也不蠢,其實他早就想結案了,只不過他在試探上面的意思,可是當今皇后完全沒有任何動作,既然如此的話,他認為也無須再等了。

......

御史臺。

“韋中丞,民安局那邊剛剛傳來訊息,他們已經打算將案子移交給刑部了。”

“什麼?”

韋思謙霍然起身,道:“我這裡都還未調查結束,他們那裡憑什麼結束調查?”

皇甫無憂訕訕道:“韋中丞,經過上回司法改制之後,除了陛下之外,他們民安局不歸任何府衙管,而且,他們的供詞已經足以將李洋等一干人等定罪,李義府又不歸他們調查,他們要結案,咱們也沒有辦法阻止他們。韋中丞,看來咱們想要將李義府定罪是很難的了。”

“真是豈有此理!”

韋思謙氣急道。

一旦民安局結束調查,刑部提起訴訟,這韋思謙也不好拖著,這樣會讓人覺得,你韋思謙是不是在公報私仇。

......

等候已久的刑部,終於接到了民安局呈上的供詞,盧承慶立刻組織官員商討此事,上回畢正義一案,雖然事關重大,但是一直都是李治在出面處理,而這一次才是真正的按照司法改制之後的程式在走,也就是刑部頭一回接到民安局呈上的殺人命案。

盧承慶也是非常慎重。

“盧尚書,此案非常明顯,李洋所犯故殺之罪,而柳元貞則犯有包庇,阻礙司法之罪。”刑部侍郎劉燕客看過供詞之後,立刻向盧承慶道。

其餘官員也頻頻點頭。

司法改制之後,有一點好,就是大家都可以推卸責任,民安局提供證據就是這麼說的,而且證據確鑿,刑部要不這麼訴訟的話,民安局肯定會向御史臺告狀的,而且最終判決是大理寺,因此這些官員並不害怕,該怎麼訴訟就怎麼訴訟。

盧承慶道:“你們不要太大意了,你們仔細看他們的供詞,足以證明李洋當時去,只是想帶走顧傾城,並非是想殺害裴清風!”

劉燕客不等盧承慶說完,就道:“我們也沒有說要告李洋謀殺之罪,而是故殺,根據我朝律法而言,鬥而用刃,是為故殺,李洋當時用了武器,那就是故殺。”

盧承慶道:“話雖如此,可是我朝對於故殺與鬥殺,界限其實分得不是那麼的清楚,我想大理寺一定會有人針對這一點做文章,因為裡面有太多的證據,證明李洋並非是有心殺害裴清風的,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告李洋故殺的話,要下足功夫,決不能大意。”

故殺在唐律中的解釋是,是指事先雖無預謀,但情急殺人時已有殺人的意念。

而鬥殺是由於毆鬥、打架而殺死人。

這兩者其實是很難區分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是故殺與鬥殺有一個明確的而規定,都是“鬥而用刃”,律法認為,你如果都用了兵器,那就有很大的動機是想要致對方於死地,故此劉燕客認為這故殺罪名是跑不了的。

但是盧承慶知道大理寺有很多李義府的人,他們一定利用供詞裡面的一些因素,幫助李洋減輕罪名。

這故殺是要判死刑的。而鬥殺的話,是可以判死刑減一等的,多半就是流放三千裡,兩者是有很大的區別。

盧承慶是肯定更要告李洋故殺之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故此他開這個會議,主要就是討論,如何去應付大理寺的提問,司法改制之後,審判反而變得更加靈活,而且他們刑部的經驗也少,這是決不可大意的,如果讓大理寺給問倒了,那就賊尷尬了。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

本书作者其他书: 北宋大法官 承包大明 周天子 北宋小廚師 原始大廚王
相關推薦:開局就有頂級劍道天賦主神崛起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大唐開局震驚了李世民唐朝從當村長開始神秘復甦的日本絕世戰魂絕世戰魂絕世戰魂系統絕世戰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