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唐朝小官人->章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御狀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秦少游打馬徑直去了禮部。

禮部尚書武三思是老熟人,不過和秦少游也沒什麼特別的交情,無非是相互利用罷了。

只是如今的氣氛,武家上下已是哀嚎陣陣,人心惶惶,這武三思也沒心思來禮部辦公,秦少游來這裡是覆命的,而後便被安排在了一處偏堂,又由禮部的官員將這個訊息通報三省,三省再入宮傳報,總而言之,經過種種程式之後,最後會上達天聽。

秦少游之所以在這裡等,是因為等到上達天聽的時候,陛下肯定是要召見詢問突厥之事,一般重要的欽使都要按著這個規矩來。

他好整以暇,坐在這裡吃著茶,閒來無事,所以闔目打盹。

倒是在另一邊,李隆基回到王府,接著一個訊息便由長史傳了過來:“殿下,確鑿的訊息,蘇御史確實是被秦少游拿了,至今還拘押在秦少游的莊子……”

李隆基眉毛一挑,不禁大喜,道:“這就好極了,本王怕就怕這個秦少游故弄什麼玄虛呢,此事……此事已經報去宮中了嗎?”

“已有人去宣政殿了,陛下在宣政殿。”

李隆基冷冷一笑道:“這就更有意思了,不過……本王也得去一趟,就不妨讓本王也來做一個‘諍臣’吧。”

……………………………………………………………………………………………………………………………………………………

這個時節的洛陽城,正是牡丹花盛開之時,武則天的心思都撲到了賞花上。

難得在宣政殿召見了大臣們議事,這一年之計在於春,不過眼下暫時算是四海昇平,與前幾年的兵災、蝗災頻繁相比起來,確實教人省心。

武則天的心情還算不錯,似乎是因為皇太子李顯回了洛陽,這個做母親的,漸漸笑顏多了一些。

至於李顯的‘病情’,她也探問過幾次,在從御醫那得知李顯不過是略染風寒後,武則天似乎也就‘松’了口氣。

無論如何,這樣海晏河清,朝野之內一團和氣的局面殊為難得。

武則天跪坐在御案之後,目視著諸臣,嘴角微微勾起,含著笑容,卻是說了許多瑣事。

天子的瑣事當然不是宮裡長短,不過卻總是離不開神怪之類的東西,她淡淡地道:“昨夜,朕做了一個夢,夢見花神於後園啼哭,這是何解?”

眾人頓時啞然,那崔詧倒是深諳此道,他捋著長鬚道:“料來是天下四海昇平、海晏河清,這是盛世之兆,而陛下勤政愛民,卻是冷落了御園的花卉,花神不得寵,是以哀怨。”

大家都不禁點頭,他們的心情都很是輕鬆。

武則天呵呵一笑,卻是搖頭道:“崔卿好鬼神術,不過你這番解夢卻為不然,你是宰令,何苦拿這等阿諛之詞哄朕開心來著。”

崔詧卻不覺得尷尬,因為這本就是玩笑罷了,他欠了欠身,道:“臣不過據實稟奏而已。”

武則天的目光卻又落在了楊再思的身上,道:“楊卿以為呢?”

楊再思正色道:“臣也贊同崔公之見。”

楊再思在三省裡,是素來沒有主見的,武則天意味深長地瞥他一眼,目光最終落在狄仁傑的身上:“狄卿也贊同嗎?”

狄仁傑正色道:“臣以為,崔公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不過……臣也有一番愚見,陛下從前無所寄思,所以偏愛賞花,可是如今皇太子李顯入朝,這母愛乃是人之天性,陛下的憐愛之心都從這花草轉移到了皇太子的身上,舔犢之情,莫說是僧俗百姓俱都感同,便是連花神亦是身受,陛下從此愛子而不愛花,正順了人倫,反倒傷了這鬼物,這花神於是哀怨,不過是遭受了冷遇而已。臣倒是以為,這是可喜可賀的事,當年的賈誼曾有詩云,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可見這君王最緊要的不是顧念鬼神,而是蒼生,想蒼生所想,念蒼生所念,臣聽說,自皇太子回朝,天下百姓無不是歡欣鼓舞、交口稱讚,如今,天下的人心都歸於朝廷,難道這不是一件喜事嗎?”

他大發了一陣評議,卻是把在座的武家兄弟差點兒沒有氣得吐血,狄仁傑這個人總是如此,說任何話都沒有餘地,他鐵了心支援李顯,卻是無所顧忌,半分面子都不給武家兄弟留。

武三思和武承嗣不由小心翼翼地去看聖人的反應。

誰曉得武則天的反應更讓他們大失所望,卻是見武則天喜出望外地道:“愛卿所言至理也。”

話音落下,卻是有宦官前來稟奏道:“陛下,有司來奏,臺院御史蘇靜,果然是被秦少游拿了,一路拘押,據說還動用了私刑……”

“什麼……”

宣政殿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融洽氣氛頓時一掃而空。

武則天的臉拉了下來,她居然發現,那個平素還算聰明伶俐的秦少游竟是如此的愚蠢,於是她淡淡地掃視了眾臣一眼,而這些人都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

“陛下……”崔詧此時不得不出來了。

武則天卻是壓壓手,冷然道:“你不必說了,朕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是嗎?”

話音落下,卻又有人稟奏:“稟告陛下,臨淄王覲見,有大事稟奏。”

“傳!”

李隆基的出現沒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之外,天下誰人不知,這臨淄王和秦少游有不共戴天之仇,此番秦少游犯了‘天條’,臨淄王雖是小小年紀,有一些心機,可是畢竟少年氣盛,有了機會,豈不緊緊抓住。

而在座之人,或許只是因為李隆基因為舊仇而非要火上澆油,此番要將秦少游置之死地,卻是不知,李隆基今日非要置秦少游於死地,並非是因為這個舊恨。而是因為李隆基已經感覺到了危險,這個危險來自於自己的皇叔李顯,今日發生的事讓他意識到秦少游與皇叔之間似乎勾結了什麼,如此一來,李隆基便下定決心,此番要親自出面了。

…………………………………………………………………………………………………………………………………………………………………………………………………………………………………………………………

李隆基到了殿中,拜倒在地道:“孫臣見過陛下。”

武則天神色凝重,只是頜首:“你要稟奏何事?”

臨淄王只稍稍沉吟,隨即眼淚便迸了出來,他哽咽地道:“臣在坊間聽到了許多流言。”

武則天把手搭在御案上,冷聲道:“什麼流言?”

李隆基戚戚然道:“陛下,坊間都說當今的朝廷竟有近臣恣意胡為到私拿御史的地步,御史乃是言官,歷朝歷代都備受尊崇,但凡有明君在朝,言官爭相言事,即便抨擊天子,亦為天子容納。太宗皇帝在時,因為有一個魏徵,所以大家都稱道貞觀的大盛之世,紂王在時,卻又因為有個比干,所以史公乃曰,這是亡國之兆也,由此可見,言官的榮辱,事關到的乃是國家的興亡,可是秦少游膽大包天,竟是擅自羈押御史,行徑之惡,使人震驚,坊間都說,天下這是要亡了,否則……國家又怎會出現妖孽?孫臣自知這一番話實有大逆不道之嫌,可是孫臣蒙陛下所愛,卻不得不進獻忠言,請陛下明辨!”

李隆基武則天臉上盡是陰霾,卻是面無懼色,因為他知道,現在道理完全都在自己這一邊,有這個道理在,今日自己說任何話都是理所應當,甚至可算是‘苦口良藥’。

以自己對陛下的瞭解,她斷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懲處自己,甚至依照以往的經驗,還會好生地褒獎自己一番。

當今天子最在乎的就是坊間對她的看法,這種心理,某種程度來自於武則天得國不正的因素,越是得國不正之人就越是忌憚民意,就如太宗皇帝的時候,因為是透過玄武門殺兄篡位,所以太宗皇帝總是愛做收買人心之舉。而如今,天下人的人心自然是站在秦少游的對立面,自己如何抨擊也不為過。

李隆基開了這個頭,在座的大臣們便坐不住了。

這事兒太大,大到足以讓人暫時拋棄前嫌,連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都能說這番道理出來,在座的這些袞袞諸公們都是朝廷棟梁之才,身居顯要之位,這個時候若是無動於衷,這文武百官,乃至於朝野內外,怕是一人一口吐沫星子都要把他淹死。

“臨淄王所言,至理也,臣亦贊同。”率先跳出來支援的竟不是狄仁傑,而是楊再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看眾人的神色,即便是武家兄弟現在也陷入了沉默,可見此時已到了牆倒眾人推的地步。

………………………………………………………………………………………………………………………………………………………………

哎,終於更新了,好餓呀,吃飯了,天氣開始變冷了,大家注意保暖!(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的姐夫是太子 明朝敗家子 錦衣 唐朝貴公子 士子風流 公子風流 庶子風流 明朝好丈夫 大文豪 嬌妻如雲
相關推薦:微小說與小小說幽默小小說荒島求生:開局簽到史詩武器帝遮錦衣重生之女將星公子兇猛神奇寶貝神寵訓練家三國開局就讓董卓下不來臺爭霸文裡的嬌軟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