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唐朝小地主->章節

第五百一十二章 姑且信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第五百一十二章姑且信之

次日,凌晨,五二點,官街鼓敲起,百官響應,熙熙攘攘而來,皇城mén前,熱鬧如市,飛車華蓋停落,官員披著鬥蓬下車,冰雪寒lu撲面而來,透過厚厚的錦緞絲綢,滲進血rou,讓人打起了寒噤。

其實,現在的氣溫,已經回暖很多了,要是在十天半個月之前,那種風雪jiāo加的日子,簡直是要人命,不要說打寒噤,連身體都凍僵了,幸好,就要開chun,再咬牙熬忍一段時間,就能結束嚴寒的冬季,迎來chun暖huā開,陽光明媚的生活。

又是一陣冷風撲面,不少官員連忙收起了憧憬,身體縮了縮,輕輕低頭,三三兩兩結伴進了皇城,或是返回官署辦事,或是作為朝參官,到太極殿臨朝議事。

唐代的朝參官,待遇還是不錯的,沒到規定的上朝時間之前,可以在偏殿等候,那些高官大臣,甚至有自己**休息的房間,裡面準備了暖盆溫酒,鮮出爐帶著火氣的糕點……很是讓人羨慕。

在偏殿稍坐片刻,烘著暖盆,身體恢復正常溫度,武官員,紛紛解開披風鬥蓬之類,理了下官袍,懸掛太極殿角落的大鐘敲響,渾厚雄壯的鐘聲悠揚,百官連忙出來,在走廊之中列隊,魚貫而入,進了宮殿,恭候李世民的到來。

時間不大,向來以勤政著稱的李世民,在幾個內shi宮nv的簇擁下,龍行虎步而來,武百官連忙覲見,呼拜,李世民應禮,眾人起身,回席列坐。

今天殿中氣氛有些詭異,很多人的視線,不時看向京兆尹、閻立德、岑本,畢竟三天的限期已到,案件是否已經偵破,兇犯是否已經擒獲,流言是否屬實,一切即將揭曉。

然而,當事人卻渾然未覺,歸席坐下之後,如同得道的高僧在參禪,低眉垂視,鼻觀口,口觀心,身體紋絲不動,表情如常,不lu絲毫異樣,想來也是,如果連最基本的收斂情緒也做不到,也坐不上朝廷的高位。

眾人期待,不過高位的李世民,似乎不打算這麼快就揭曉答案,見到大臣沒有上本奏言,就吩咐內shi,拿出昨日積聚下來奏摺,官商議,眾人也不敢怠慢,暫時拋開心思,仔細的應對。

對於議事的流程,百官駕輕就熟,或是贊同,或是駁斥,或是拾遺補缺,或是擱置不議,速度很快,就將諸事處理完畢,武大臣,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要說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隨之宮殿就安靜下來,大家好像在等候什麼。

沉yin了下,李世民終於開口說道:“諸卿,還有何事要奏?”

一些官員互相打量,默契的搖頭,李世民微微頷首,眼睛看著京兆尹,就當眾人以為,皇帝要點名之時,卻聽他乾脆說道:“既然如此,退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愕然,卻聽內shi聲音尖利道:“陛下退朝,擺駕回宮……”

“恭送陛下。”聲音稀疏,顯然有些人還沒有回過神來。

直到李世民身影消失,一些官員才恍惚清醒,mihuo不解道:“怎麼回事?”

“已經退朝了,還問怎麼回事。”旁人沒好氣道,悠悠走到廊下,穿上屐履。

有個官員死心眼,急忙說道:“不對呀,三日期限已到,京兆尹……”

“什麼三日四日,你當自己是誰,三品還是四品。”旁人輕嘲,xiǎo聲說道:“這件事情,陛下擺明了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多半是在政事堂解決。”

那人錯愕,連忙觀看,果然見到房玄齡等人,包括京兆尹、閻立德、岑本,慢慢的向mén下省走去,這年頭,沒有什麼知情權之類的說法,況且,就是在後世,知情權也多半是個幌子而已,所以那人非常明智,立即閉嘴不再抱怨,穿好鞋子,快步而去。

反正,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除非知情人是不識的啞巴,不然xiǎo道訊息遲早滿天飛的。

政事堂中,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三省六部,shi郎級別以上的官員,連同御史臺、大理寺、秘書監等高官大臣,共聚一堂,按照地位高低,排列而坐,耐心等待聖駕。

人多了,心思自然各不相同,不過他們卻沉得住氣,坐得沉穩,儘管心中有不少疑慮,硬是沒人開口探問,寬敞的政事堂中,十分安靜,直到李世民出現為止。

“陛下。”眾人叫喚,卻沒有在朝堂上那樣拘謹,李世民也是如此,換下件寬鬆的龍紋袍服,扯了下衣襬,從容跪坐,伸手示意,眾人紛紛陪坐下來。

與朝堂上避而不談不同,在政事堂中,李世民十分果斷,一開口,就直接提道:“京兆尹何在。”

“臣在此。”京兆尹列班而出。

“三天期限已到。”李世民沉聲問道:“京郊一案,查得怎樣了?”

眾人關注,留心聆聽,京兆尹連忙說道:“回稟陛下,已經有結論了。”

注意,是有結論,未必是已經調查清楚,一些個七竅玲瓏的大臣,十分敏銳的覺察出來,京兆尹言辭的巧妙。

“怎麼辦的案子,過程詳細說來。”李世民並沒有著急詢問是什麼結論。

京兆尹連忙應聲,從接受閻府報案開始,親自前方探問,再到知道了賊人身份的線索,全城搜捕,去大理寺尋訪……這些事情,有些人清楚,有些人第一次聽說,儘管京兆尹敘說得十分詳細,可是他們心中依然存有疑huo。

魏徵突然問道:“你們是怎麼發現賊人身份的?”

“是閻shi郎派人知會的。”京兆尹說道,多少有幾分感ji,如果不是這樣,案子不知道查到什麼時候。

見到眾人目光看來,閻立德說道:“太常博士韓瑞,見過這些賊人,看到了他們的畫像,立即認了出來。”

“他又是什麼時候見過的?”有人問道。

“……旁枝末節不用理會了。”李世民打斷說道:“京兆尹繼續。”

京兆尹應聲,繼續敘說,當眾人得知,那些賊人,是由於衝撞了太子妃蘇綾,意圖不軌,被關在天牢之後,很是驚奇,自然而然,琢磨著,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聯絡。

“是巧合,還是別有用心?”李世民問出了眾人的心聲。

“應該是巧合。”猶豫了下,京兆尹說道:“據府衙司法參軍調查,以及大理寺官員審查賊人的口供,發現他們的確是無心之過,意圖sāo擾巾幗園的nv冠,卻衝撞了太子妃的儀駕,被隨行的軍衛誤以為是刺客……”

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眾人目光閃爍,卻沒有開口,掩飾自己的懷疑,既然這麼說了,那麼就姑且信之。

“一場誤會。”李世民淡聲道:“言歸正傳,繼續往下說,為何牽扯到岑shi郎的胞弟……”

沒錯,這個才是關鍵,眾人定神,目光不是瞟向岑本,可惜,某些人註定要失望了,岑本依然淡定,連眼睛都不眨,神態自若,不愧是luàn世臣,名士風範,令人嘆服。

當然,佩服是佩服,如果流言屬實,事情真是岑昭幕後指使,不管岑本是否知情,肯定坐實了教弟無方的罪名,必然要罷官免職,才能給閻家一個滿意jiāo待。

“司法參軍到大理寺尋求幫助,借閱檔案資料,證實賊人的身份,奇怪他們身陷牢中,未遇大赦,卻能出去,隨後得知是岑昭使錢相贖……”京兆尹娓娓述說。

以錢贖罪,在漢代就有了,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馬遷,就是因為李陵投降匈奴,他幫忙說話獲罪入獄,給不起贖罪錢,所以受了腐刑,從此以後,清心寡yu,一心著書,才有了流傳千古的史記。

這種傳統,或許在唐律上,沒有明規定,但是暗地裡,一直興盛不衰,屬於預設的潛規則之一,滋生了許多官場象,縱然李世民心中不悅,打擊力度再大,也消除不了這種頑疾,只能睜只眼,閉只眼,無視了。

政事堂官員也是如此,注意的不是以錢贖罪的行為,而是岑昭為什麼要贖這些潑皮,難道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得知事情與岑昭有關,請示陛下之後。”京兆尹誠實說道:“就派遣司法參軍帶人,連夜請他到府衙做個解釋。”

“他怎麼說?”魏徵問道,關心審訊的結果。

“只是受人之託而已。”京兆尹也沒有趁機賣關子,仔細解釋道:“說起來,也與巾幗園的事情有關,那些賊人是受了京城一些醫館的好處,每天到巾幗園搗luàn,沒有想到,恰好遇到太子妃的儀駕,因此入獄,過了些時日,醫館的東主,就走了岑昭的mén路,託他幫忙把人贖出來……”

京兆尹說得簡單,但是在場的眾人,卻不是那麼容易糊nong的,潑皮入獄之後,大理寺官員必要嚴加審訊,就算他們得到醫館東主允的好處,沒有供出他們,但是多少會lu出一些蛛絲馬跡,以大理寺官員豐富的刑訊經驗,難道就察覺不出來?

如果察覺出來,大理寺官員為什麼不審問下去?京城那麼多有mén路的人可以找,為什麼醫館的東主,偏要去求岑昭幫忙?林林總總,有很多疑點,不過看到表情淡然的李世民,眾人沉默,姑且信之。

本书作者其他书: 從藝術家開始 天下珍藏 揀寶 宅師
相關推薦:我真的重生了全球遊戲:我能無限抽卡畫風糾正之旅寶可夢修改器地球在退化都市之軍火專家超級軍火商九州軍火商我本閒涼錦衣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