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六十三章 火燒高壁嶺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張須陀,大隋名將。吞噬小說 www.tsxsw.com在大業初年以前,或許就是個不值一提的小官,可是大業最後風雨飄搖的時候,正是這個小官支撐起來大隋的天下。他就像一個救火隊長一樣,那裡有險情就被調往那裡,直到他死後,大隋也就徹底的完了。

而此時的張須陀,年近四旬,論職務也就是和林子軒一樣,同是車騎將軍。而他的儀同還是因平南寧州蠻族造反有功而封的,自從開皇十九年以後,他就一直駐兵在漢中,升職乏力,這讓他經常的鬱鬱不樂。

這次楊諒造反,他本以為和自己無關,不料,他卻被兵部一紙牒文調入京中,加入楊素的平叛大軍,並被楊素任命為第一軍亞將,這使得張須陀驚喜萬分,見到楊素才知道,這竟是皇上楊廣親自推薦,當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眼睛都溼潤了。而他對楊廣的忠心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在所有人都在不停的背叛楊廣的時候,仍能夠堅守忠誠的原因之一。

人到中年,使張須陀格外珍視這次機會,他知道報答皇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戰場上為皇上取得一個一個的勝利。他做為先鋒,在蒲津關渡黃河時,率五百斥候偷渡黃河成功,以五百人對三千人,擊敗了蒲津關守將劉宗堂,為楊素大軍渡過黃河立下首功,正是這一戰,讓他得到了楊素賞識。

楊素十萬大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各州縣守將聽聞是太僕楊素親率大軍前來,紛紛不戰而降,僅僅三天時間,大軍便推進到了霍邑縣以北。

霍邑縣位於晉州以北,是晉、呂、沁三州交界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尤其霍邑縣以北是高壁嶺,山勢起伏陡峭,像一座巨大的屏障阻斷了北上道路,而霍邑縣以東也同樣是山脈連綿,介山、霍山、烏嶺山三座大山脈延綿千里,將幷州南部一隔為二。

楊諒便命蕭摩訶為主將,大將趙子開為稗將,率十五萬主力大軍駐兵高壁嶺上,居高臨下,大軍在高壁嶺上紮下連營,延綿五十裡,楊諒又親自率八萬軍為後援,駐紮在離高壁嶺不到二十裡的靈石縣內。

楊素大軍在拿下霍邑縣後,十二萬大軍兵臨高壁嶺下,最後的決戰便在高壁嶺拉開。

張須陀快步走過大營,一直走到楊素的帥帳前,躬身行一禮道:“請稟報大帥,亞將張須陀參見!”

親兵進去稟報,片刻出來笑道:“張將軍,大帥請你進去。”

張須陀快步走進帥帳,只見楊素站在一幅地圖前,久久沉思不語,張須陀上前單膝跪下行禮道:“張須陀參見大帥!”

“張將軍請起。”

楊素坐下,又對他笑道:“張將軍對攻打高壁嶺可有什麼想法?”

張須陀這些天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山嶺上只有幾千人,那強攻拿下高壁嶺也無妨,偏偏山嶺駐紮有十幾萬大軍,這就不是奪取山嶺那麼簡單了,這就是兩軍決戰,如果強攻高壁嶺必將付出最慘重的代價,而且恰恰是他們最不想的事情。

張須陀便躬身道:“卑職以為奇兵為上,強攻為下。”

楊素點點頭,很是贊同的樣子,看來他也是這麼考慮的。

楊素看著張須陀道:“繼續說呀!怎麼個奇襲法?”

“卑職以為,大軍可以走雀鼠谷,繞過高壁嶺,直接進攻靈石縣漢王軍,漢王軍必然會向高壁嶺上駐兵求救,然後埋伏一支弓弩軍在高壁嶺山後,可趁其不備,半路伏擊,此戰必勝。”

楊素撫掌大笑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皇上的眼光的確是不同凡響。”

他拍手兩下,幾名親兵領著兩名道士走進大帳,兩名道士身穿黑布道袍,腰束布帶,年紀都在四十歲上下。

楊素指著他倆對張須陀介紹道:“此二人是霍山三清宮道士,他們知道霍山內有一條秘密山谷,直通高壁嶺後,你可率一萬軍為奇兵,奇襲高壁嶺的重任,我就交給你了。”

張須陀慷慨領命道:“末將絕不辜負大帥明望!”

張須陀接過楊素令箭,轉身出營,楊素隨即命雲定興率三萬軍扮作主力與高壁嶺上敵軍對峙,楊素則親率八萬大軍,沿著汾水西岸穿過雀鼠谷,直撲靈石縣。

霍山山勢陡峭,一座座山峰聳向天空,山上覆蓋著濃密的森林,偶然也會露出大片筆直的陡壁,陡壁上或寸草不生,或者爬滿藤蔓,這些峭壁就像被刀削過,峭壁下堆滿了各種形態萬千的岩石,有的小如鵝卵,有的巨如三層高樓,一條彎曲幽長的山路便從這些大大小小的岩石中穿過。

夜幕初降,山路上格外地寂靜,兩邊樹林和岩石縫隙中傳來沙沙的聲音,偶然會有一隻夜梟從大樹上發起,發出慘厲的怪叫,令人毛骨悚然,但很快,山路上的寂靜便被一支行軍隊伍打破了,一萬步騎兵兩人一排,在潮溼但不泥濘的山路上疾速行走,馬蹄雜沓聲,戰刀的鏘鏘聲和偶然傳來的輕輕談話聲,山道旁的大樹上不時有一群群宿鳥也被驚醒,撲愣愣飛起

張須陀騎在戰馬上,一邊走,一邊和一名道長說話:“崇碧道長,你說這條山路年初才出現,這是什麼意思?”

兩名道士,一個崇碧,一個叫崇元,都是本地人,他們道觀就位於霍山東面,兩人是來下山來採辦物品,聽說高壁嶺上有叛軍阻路,便主動找到大營,願為朝廷大軍帶路,楊素在一番盤問後,最終相信他們是真心願為朝廷效力。

崇碧道士騎在一匹毛驢上,他捋須笑道:“這條山谷叫永安谷,因為它一直通往永安縣,其實這條山谷一直就存在,但前方被一塊巨巖阻斷,行人到達巨巖後,就必須攀巖而過,牲畜走不了,所以這條穀道不太引人注意,大家寧可從高壁嶺走,也不遠,路也好走,但就在今年年初,那塊巨巖突然斷裂,中間出現一條狹窄的巖道,就像被刀劈開一樣,這樣牲畜就可以從巖道中透過,使這條穀道真正可以利用,過了巨巖,再走十里,便到了高壁嶺背後,另有一條山谷直通叛軍大營北面。”

說到這,崇碧道士一指前方道:“將軍,你看就是那塊巨巖!”

張須陀也看見了,一塊巨大無比的岩石放佛從天而落,正好鑲嵌在狹窄的峭壁中間,把整條穀道堵得嚴嚴實實,這塊岩石寬約八丈,高十餘丈,上面長滿了藤蔓,就在岩石中間出現了一條寬不到一丈的石縫,正好可以牽馬透過,裂縫很新,果然就如道士所說,是今年年初才裂開。

隊伍開始縮為一隊,舉著火把,從這條長數十丈的石縫中一一透過,透過石縫,大約又走了十里,前方出現兩條岔路,一條通向永安縣,另一條山谷便是高壁嶺。

此時,他們已經到了高闢嶺背後,距離叛軍大營不足五里?火把全部滅掉,一萬隋軍在兩名道士的嚮導下,走進陰暗潮溼的山谷,向叛軍大營摸索而去。

靈石縣是一座小縣,城牆矮小破舊,高不足兩丈,基本上沒有什麼防禦價值,而且城內狹小,只有不到千戶人家,點一炷香便可繞城一週,最多也只能容納一萬餘人。

楊諒的八萬大軍,只有三千親衛和他駐紮在城內,其餘大軍都駐紮在城外,楊諒將臨時行轅安置在縣學,這也是縣裡最好的一組建築,約二十幾間屋子,楊諒便住在縣學中的文昌閣內。

此時已是五更時分,文昌閣內依舊燈火通明,楊諒又是一夜未眠,他已經三天沒有閤眼了,嚴峻的局勢使他越來越焦慮,原本有十九州響應他的舉兵,但代州大敗後,支援他的州縣紛紛倒戈,他現在只剩下一小塊地盤,包括太原城在內的太原府南部,以及靈石縣所在的呂州,只剩下這一小片地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開始感到一種窮途末路的痛苦,雖然他還有二十餘萬大軍,但實際上這些軍隊都是各州弱兵,真正的精銳之軍不到四萬人,更要命是,他的軍糧僅能支援二十萬大軍十天,十天後,他的軍隊將糧食斷絕,必然是全線崩潰。

他就像一個被判處秋後處斬的死囚,一天天地等待著那個斷糧日子的來臨,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如果當初能夠聽從裴文安之勸,趁朝廷準備不充分,直撲京城。

如果他能夠寬容喬鍾葵的難處,再派三萬軍去支援他,結果也許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所有的如果,都代表他一個個決策失誤,甚至只有走對其中一個,那麼時局就絕不會像今天這樣被動,可惜一切已無法再挽回。

現在楊諒的稱帝野心已經完全消泯了,他現在只想如何能自保,保住他的後半生榮華富貴,楊廣是他親哥哥,如果他投降,他二哥能饒過他嗎?

“殿下,你已經好幾天沒有休息了,睡一會兒吧!”旁邊一名從小看著他長大的老宦官小聲勸道。

“我睡不著啊!”

楊諒低低嘆息一聲,現在這個時候自己怎麼能夠睡得著呀!就在這時,門外有人驚呼:“火,大火!”

楊諒一愣,門砰然被撞開,一名侍衛大喊:“殿下,高壁嶺上火光衝天。”

楊諒驚得心都快跳出來了,他奔到院中,只見高壁嶺上果然是火光衝天,大火帶足有十幾裡,正是山嶺上的連營被燒著了,楊諒就彷彿一腳踩空,心直墜下萬丈深淵,完了,他全完了。

他呆呆地望著高壁嶺,這時,又一名侍衛衝進來,大聲道:“殿下,斥候傳來情報,發現楊素主力,距離我們只有五里。”

楊諒驚得跳起來,大吼道:“快!命令軍隊起來,準備戰鬥。”

“殿下,楊素大軍並沒有夜襲,他們已經停止前進。”

楊諒一顆心稍稍放下,他背著手在院子裡來回疾走,頭腦亂成一團,現在他該怎麼辦?

高壁嶺上的軍隊他已經不指望,就算大部分逃回來,他也養不活,況且楊素的主力就在他們身後,根本就逃不回來。

不行,他必須撤退,撤回太原城,依託太原城的堅固城牆進行防禦,他在太原城內經營近十年,而且糧食物資充足,他完全能夠守得住。

他剛要下令撤軍,諮議參軍盧中急急忙忙奔進了院子大聲的說道:“殿下,機會來了。”

楊諒臉一沉,用一種極為不滿的語氣道:“哪裡有什麼機會?”

他對盧中很惱火,當初就是此人勸自己放棄進攻京城,使他喪失了最重要的一個機會,現在他又跑來說機會,這讓楊諒怎麼高興得起來。

盧中卻沒有體會到楊諒的不滿,他依然興奮道:“殿下,楊素親率大軍孤軍而入,如果殿下能擊敗他,那麼殿下便可以反敗為勝,繼而收復所有失地,兵指京城……”

“夠了!”

楊諒一聲怒斥,盧中不提兵指京城還好,提到兵指京城,楊諒便頓時想起當初他勸自己放棄取京城,使楊諒心中怒不可遏。

“我已經決定,立刻撤軍回太原,誰敢再勸我,殺無赦!”

盧中大驚,他撲通跪倒,流淚道:“殿下,楊素大軍一日行軍二百裡,他的軍隊早已是人馬疲憊,如果殿下能親自率大軍進攻楊素,必然能大勝敵軍,現在殿下望敵而退,會讓三軍以為我們怯弱,敗壞將士士氣,殿下,不能撤軍,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啊!”

“來人!”

楊諒怒不可遏,指著盧中大喊:“給我亂棍打出去。”

十幾名侍衛用棍子將盧中架了出去,老遠還聽見他在大喊:“殿下,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啊!”

楊諒已經毫無鬥婁,他立刻下令:“傳令三軍,撤回太原城。”

高壁嶺上,張須陀發現敵軍防禦疏漏,而且山嶺山地方狹窄,大帳密密麻麻,一頂挨著一頂,風勢極大,這簡直就是為火攻而設營,張須陀毅然調整了計劃。

按照原計劃,楊素主力會佯攻靈石縣,逼楊諒向高壁嶺上軍隊求援,再由張須陀伏擊前去援救靈石縣的叛軍,但此時,他不需要伏擊,直接縱火燒營。

烈火迅速燃燒,洶湧的火焰被風勢卷向山嶺西部,一頂頂帳篷上赤焰飛騰,形成了一片十幾裡的火海,整個高壁嶺都彷彿被大火吞沒。

大營內,十幾萬叛軍哭爹喊娘,洶湧烈火中,他們互相踐踏,嘶聲慘叫,爭先恐後逃命,大營外,一萬隋軍殺出,截斷叛軍逃生之路,直殺的人頭滾滾,死屍堆積,空氣中瀰漫刺鼻的血腥和焦臭。

張須陀揮刀在敵群中劈殺,大刀所過之處,橫屍累累,他已經斬殺了叛軍稗將趙子開,這時,他一眼看見了蕭摩訶,他催馬疾奔,大刀在火光中掠過,直劈蕭摩訶的脖頸,蕭摩訶雖已七十三歲,但他畢竟曾是蓋世猛將,他見張須陀刀勢凌厲,順勢向後一趟,刀鋒從他鼻尖劈過,但他畢竟年邁,腰力不足,起身速度偏慢了一步,被張須陀反手一刀,雪亮的刀鋒從他後頸劈入“喀嚓”血光迸射,蕭摩訶斗大的人頭飛出一丈多遠,無頭屍體血噴如泉,緩緩栽落馬下。想不到南北朝時威震天下的一代猛將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復國夢,他的一切都隨著這一刀而消失的乾乾淨淨了。

張須陀的幾名親兵見到蕭摩訶死了,便一擁而上,將蕭摩訶的人頭挑在竹竿,高聲大喊起來“蕭摩訶死了!蕭摩訶死了。”

蕭摩訶被殺,最後抵禦的數千人軍心渙散,四散奔逃,張須陀厲聲喝道:“堵住出口,不投降者,就地格殺!”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