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二百章 高麗求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王剛跪坐在殿中,一開始聽到楊廣又是給他們封官,又是賞錢的,他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後面虞世基提出重賞遼東眾將時,他聽到像自己這樣的小兵也能夠被提拔成有品級的將領的時候,心裡更是高興不已。

不過越往下聽,他越覺得不對勁,怎麼到頭來,他們這些遼東行營的將領基本上全都要被提撥外調。在虞世基的提議中,遼東行營總管一級的將領,基本上都要升調往大隋各衛府中。

各軍級的將領全都升為了虎賁郎將,而連營一級的將領,都升職為虎牙郎將。要知道,大隋每衛不過有四個虎賁郎將,六個虎牙郎將。這十二衛加起來,也不過是四十八個虎賁郎將,七十二個虎牙郎將。

再加上四府,也不過是多十六個正四品的折衝郎將。現在倒好,在虞世基的計劃中,遼東行營居然有一人要升十二衛大將軍之一,兩人升十二衛將軍,十三個虎賁郎將,四十九個虎牙郎將,其餘的正五品的鷹揚郎將、從五品的鷹擊郎將、從五品武勇郎將,從武直郎將,一下子給提撥了一百多個。就感覺好像大隋的這些高級將領職位忽然間變成了不值錢的東西一樣,要多少就給多少。

所謂事出反常即是妖,王剛雖然年輕卻也不笨。否則林子軒也不會派他回來稟報了,之所以派他回來除了他的忠心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腦子夠聰明。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現在聽虞世基這麼一說,他用腦子稍微一想。就能夠想明白其中的關鍵。幽州軍忽然間出現了這麼多的將軍郎將,遼東行營是無法安置的了的。

那麼接下來,這些將領就必須全部調回中原各衛府之中。可是,這樣一來,那他們遼東行營怎麼辦?難道他們拼死拼活為之奮鬥的幽州軍,就要被他人所竊取嗎?難道他們這些人為朝廷立下赫赫功勳的人,就這樣被扔在一邊嗎?絕不。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幽州軍的同僚,更是為了待自己如同兄弟的主公。他絕不會讓這件事成為真的。

為此他的心中忽然冒出一個驚天的想法,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就出現的想法。在這個想法的刺激下,他終於還是決定將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陛下,小臣有話要說。”王剛語氣有些淡定的說道。

楊廣微微一笑:“怎麼。是不是覺得朕給你的官職低了。如果覺得太低了的話,朕還可以賞你一個爵位,那就封你為安市侯,你覺著這個爵位怎麼樣?”

“小臣謝陛下賞賜,不過臣此次回京,除了向陛下稟報戰事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向陛下稟報。”

“哦,還有什麼重要事情?難道你們還立下了什麼大功。沒有說出來嗎?那現在一併說出來,朕一定重賞!”楊廣笑道。

“回稟陛下。小臣此次要待林大帥向陛下請求,允許他回京。”王剛說道。

“回京,為什麼?難道說他認為高麗已經被滅了嗎?”楊廣一聽這話就有些不高興的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望陛下贖罪。”王剛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道,“小臣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擔保,絕不是這個原因。”

“那是什麼原因。你最好給朕說個明白。”

“回稟陛下,真實的原因是林將軍在金山峽谷一戰中,身重流矢,雖然經過軍醫的搶救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卻不能過度勞累,而且眼瞅著遼東的冬天就要來了,在遼東那嚴寒的天氣了,對林將軍的身體十分的不利,所以……”王剛雖然沒有講話說完,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那就是讓林子軒回京城養傷。

楊廣一聽林子軒受傷了,雖然心中很是吃驚,不過卻沒有懷疑。因為林子軒是他一手提拔起來,他知道林子軒有親臨一線,率軍衝鋒的問題,所以聽到林子軒受傷,他就很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真的,並沒有覺得王剛在說假話。畢竟剛剛王剛將金山峽谷一戰說的很是艱難,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林子軒親臨一線衝擊以提升隋軍的士氣這是完全正常的,畢竟林子軒的手裡是十幾萬的新兵。

楊廣雖然沒有懷疑,但是裴矩和裴蘊二人卻對此產生了懷疑。這並不是說他們瞭解那場戰役,而是因為出於他們對林子軒這個人的瞭解。在他們的印象中,林子軒是那種智珠在握,謀而後動的人,像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以身犯險的。哪怕他真的受傷了,恐怕也沒有眼前這幽州士兵說的那麼嚴重。那麼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藉此以退為進,一來消除楊廣的戒心,二來試探一下朝中重臣的反應。

不過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根本就不是林子軒吩咐的,而是眼前這個跪在地上的小兵瞎編出來的。

虞世基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心中暗暗高興。如果說剛剛還想將林子軒麾下的幽州軍分崩瓦解,那麼現在他已經沒有這個心思了,他現在唯一的心思就是阻止林子軒回京。

否則等到林子軒養好了傷之後,一遇戰事楊廣還會啟用他,那樣一來林子軒將真正成為所有世家的噩夢,將再也抑制不住他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林子軒牢牢的待在遼東,在遼東那樣嚴寒的天氣了,林子軒即便不死也不好受。那樣一來,楊廣就不會在他沒有完全康復之前啟用他。

身為一個博覽群書的文人,他從醫書上看到過一句話,那就是一場大病會對人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傷,即便病康復了,身體的損傷也不是那麼輕易補回來的。就像現在的林子軒一樣。儘管他現在還很年輕,有充足的時間和藥物,他的病遲早會康復。但是他的身體底子會隨著這次大病喪失很多元氣,以後要是再遇上個大病小情的,說不定就會一病不起。所以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儘量讓林子軒多的消耗自身的元氣,那樣等到他年歲再大一點,自己就會垮下去。

這樣深層次的佈局,能夠在十幾年後才能出現的效果,整個大隋除了自己誰還會擁有呢?

也的確。如果讓林子軒知道他此時想法的話,恐怕會以為這個人也和他一樣是穿越過來的。畢竟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知道生病一次會對身體造成很嚴重的損失,因為這是後世科學驗證過的。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虞世基的才能已經被嚴重的低估了,不管是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歷史的書寫者,都嚴重低估了他的能力。

想到此的虞世基急忙站出來道:“陛下。林子軒深受重傷。短時間之內恐怕不能過度操勞,也不宜進行長途跋涉,所以臣的意見不如派遣幾名御醫攜帶大量的藥物,前往遼東進行診治,這樣即免除了林將軍的跋涉之苦,也能體現出聖上對臣子的關愛。”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雖然楊廣沒有虞世基想的那麼多,但是他也覺得林子軒現在的身體狀況不宜進行長途顛簸。更重要的是林子軒是他看好的人才,他絕不希望林子軒出現什麼差錯。

“傳朕旨意。讓太醫院選擇兩名經驗豐富的御醫,從御藥房選取上好的藥物。前往遼東為朕的大將軍治病。”楊廣吩咐道。

吩咐完這件事之後,楊廣又道:“傳朕旨意,再次徵召百萬將士,朕十日後要率大軍北上,再徵高麗。”

楊廣的話一落,整個大殿中的大臣們都變了色。誰也沒有想到,楊廣這個時候居然要三徵高麗,一個個的臉色都十分的難看。

眼下中原還處於炎熱的季節,可是遼東卻已經入秋了。如果這個時候三徵高麗,那麼大軍一路北上,等到達北平郡之時,最早也會進入九月。等到進入遼東的時候,就是十月了。那個時候,整個遼東已經進入了冬季,不說一路上的雨雪紛飛,路途泥濘難行,就是這寒冷的遼東北風,都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

這大殿之中再坐的大臣們,正月從洛陽出發,已經隨著楊廣在外折騰了快一年了。大臣們年紀普通偏大,這個時候再北上遼東,那真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虞世基急忙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現在已經快入秋了,這個時候行軍,後勤根本無法維持。等我軍到達遼東之時,最起碼得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天寒地凍,道路艱難,極不利於行軍。況且這樣的氣候行軍,將士們定將有大部份凍傷,到時就是到達了遼東也無法做戰。更何況,如今雖然元楊二逆初平,但是天下盜賊蜂起,正是需要陛下坐鎮中原,這個時候又怎麼能再北上遼東呢?要出兵遼東,最起碼也得等到冬季過去,明年開春之後才能北上。”

要說暗中算計人,虞世基不在任何人之下,但是要說到行軍,那就要了他的老命了。

楊廣不滿的道:“遼東之地,自先皇開始,已經征伐三次,損兵折將已過百萬。如今林子軒已經拿下了了遼河一線,此時怎麼能就此放棄。朕當率領大軍北上,趁此機會一舉東平高麗。”

“陛下,遼東確實重要,但是還沒有重要到需要陛下當此時節北上。我軍主力現在中原,距離遼東太遠。而且正在各地平叛,要想短時間之內調集起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如今林子軒已經拿下遼河一線,所以臣以為,陛下可從軍中調派一員上將,兵不用太多,有三五萬北上足矣。有遼東堅城,再有三五萬精兵,而且遼東城中還有充足的糧草器械,不用再從中原輸送,那麼絕對能守住遼東城。只要堅守半年,等到明年開春過後,陛下就可能派大軍北上遼東,以遼東城為前進基地,一舉東平高麗。”

行宮中不算奢華寬敝的犬殿之中,虞世基的話一落,就得到了眾多大臣的擁護。現在誰也不願意跟著再來一次三徵高麗了。再徵下去,大家老命都要沒了。

楊廣有心想要不理這些大臣,可是想想眾位大臣說的確實在理。朝廷的主力大軍正在各處平叛,確實不可能在在短時間之內聚集起來。而且各地叛亂對於糧食的收成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沒有了糧食就是再多的軍隊也會不戰而潰。

所以為了他的絕世武功,為了踏平高麗的目標,楊廣只好強忍著道:“那依諸位愛卿之見,朕當調派哪位大將領兵前往?”

裴蘊起身道:“臣推薦左武衛大將軍裴仁基將軍領兵增援遼東。裴仁基將軍如今就駐守在河間郡,離遼東不遠。且裴仁基大將軍帳下有五萬兵馬。其中更有一萬精騎,更兼其長子裴行儼有萬夫不當之勇,號稱萬人敵。其次子裴行儉足智多謀。,上陣父子兵,打虎還須親兄弟。由裴氏父子三人領軍北上正當合適,可令裴行儼先率一萬騎兵北上。裴仁基大將軍領兩萬步兵緊隨其後。如此遼東之危可解。”

裴仁基身為左武衛大將軍,可是本身卻也是裴閥在軍中的領軍人物。雖然裴家已經和林子軒結成了同盟,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在林子軒的身上再捅上一刀,畢竟雙方合作的話,一方太弱的話,另一方說話的氣度也會弱上不少。就像二戰時期的德國和義大利。

那麼現在調派裴閥人馬北上遼東,不管林子軒有沒有受傷,裴家的姿態必須表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裴家此次也可以藉著這個名義在遼東插進去一顆釘子,畢竟遼東是林子軒打下來的。如果再給林子軒充足時間的話,那麼遼東就會徹底成為水潑不進,針扎不進去的地方。

裴蘊很聰明,但是站在殿中的其他人一樣不是笨人,最起碼宇文化及就一眼看出了裴蘊的打算。對於宇文化及這個老狐狸來說,如果以前林子軒還算是仗著楊廣的信任的話,現在的林子軒已經完全可以憑藉自身的資本與他平起平坐了。

而且林子軒是楊廣特意培養起來對抗他們這些世家的棋子這件事他看的很清楚,以前為了宇文世家的利益他對林子軒也是多次忍讓,但是自從他起了謀朝篡位之心之後,他就開始視林子軒為眼中釘了,畢竟大隋有這麼一個手握重兵的人護著,對於他的計劃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他一直都想對林子軒進行打壓,只不過由於楊廣的信任沒有成功而已。沒想到今天居然有這麼好的機會擺在自己的眼前,他又怎麼會放過呢?

可是沒等他開口呢?裴蘊卻率先站出來橫插一腳,如果林子軒這個平民出身的人還不放在他眼中的話,那麼裴家他就不得不引起他重視,因為人家是傳承了幾百年的超級門閥。更何況現在裴閥也想將自己的勢力插進剛剛奪下來的遼東,這是宇文化及決定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敵人要做的,那必然是他所要阻止的,這就是他的鬥爭法則。

“陛下,當今我大隋最強的兵馬,分別是陛下身邊的驍果軍、林子軒的幽州軍、張須陀麾下的齊郡兵馬、幷州羅藝的鐵甲騎兵,以及正在淮南平叛的王世充的兵馬。此五支兵馬可以說是我大隋最強的兵馬了。裴大人是言官,執掌御史臺,平時風言奏事,彈劾官吏那是他的職責。但是說到兵馬軍事,這可就非他強項了。至於裴大人所說的裴仁基父子,雖然也是我軍中有名的上將,可是和這五支兵馬比起來,還要差上一截。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事,對於我們這些軍人來說,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部隊永遠都是新兵。”

“宇文大人此言差矣,當初在遼東救援令郎的軍隊中就有裴仁基所率領的兵馬,正是由於他們的出現才能將乙支文德大八萬大軍擊潰。”裴蘊反口相譏道。

“不錯,可是除了這一戰之外,不知道裴大人還能說說他們還經歷過哪些戰事嗎?”宇文化及冷笑道。

不錯,他們是曾經擊敗了乙支文德,可是那也是人家林子軒拖住了高麗的大軍以及我所率領兵馬趕到的原因。還想拿我兒子說事,我看你是想掌權想瘋了吧!

“你…”裴蘊有心要反駁。可是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宇文化及所說的五支兵馬,確實是有數的天下強兵。司馬德堪所統率的兩萬驍果軍,那是從整個數十萬府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個都是武藝過人。驍果健壯之輩,是皇帝陛下身邊的親衛。

而林子軒的幽州軍應當是五支兵馬戰鬥力最強的了,雖然說經過了大規模的擴編,但是這支兵馬自組建起,就開始經歷數場大戰,卻無不一敗績,而且取得的戰績更是無比的驕人。所以雖然是新兵。但是卻沒有人懷疑宇文化及將他列為天下最強兵之一是不對的。

張須陀的兵就更不用說了,山東之地最近幾年來一直就是叛亂盜賊多發之地。張須陀幾年來一直在不停的和叛軍盜匪做戰,可以說他的部下完全就是一支百戰之兵。要知道就是當初將張須陀調走。林子軒短暫接手的時候,就曾經率領這支兵馬越境作戰過。以林子軒這個擁有後世人的眼光來看,這支兵馬完全可以當得上是精兵二子。如今張須陀官從河南討捕大使,手下掌握著三萬兵馬。在山東河南百戰百勝。無人能敵。

到於幷州的羅藝,由幽州調往幷州任職之後,什麼東西都沒有帶,就帶了幾名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兵。到了幷州之後,他就是靠著這幾個老兵,組建起了一隻人數約有五千餘人的騎兵。羅藝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但帶兵號令嚴整,所部十分有戰鬥力。他的防線就在突厥人的家門口。所以他組建了一隻全是騎兵的部隊,而且還是一支鐵甲騎兵。

羅藝的鐵甲騎兵。是大隋最正宗的甲騎具裝。幷州地處平原,平原之正是使用甲騎具裝的最佳戰場。多年來,在與突厥的數次交鋒之中,他的這支鐵甲騎兵將突厥人打的沒有半點脾氣。在突厥人那邊,他的這支兵馬稱之為幷州鐵騎!不過他的兵馬不多,只有五千騎兵,其實鐵甲騎兵三千,騎輕兵兩千。

至於王世充,則是此時五人裡面最沒有名聲的一個。一個胡漢混血,且最初還是一個西域商人的養子,也不知道怎麼的就給他混了一個江都的郡丞。但是為了十分聰明,給皇帝辦了幾件事情,都十分的不錯。最後受命招募淮南民壯為兵,征討南方的盜匪。他由此組建了自己的軍隊,主要人員全是自己王家的人在擔任,所以這支軍隊私底下也叫王家軍。王家軍在他的率領下在江淮連戰連捷,打的那些叛軍盜匪到處落荒而逃,望風而降。

一聽到宇文化及提到這幾支最強兵,楊廣不由的高興起來。捋著鬍鬚笑道:“朕富有四海,擁最強甲兵。那些跳粱小丑之輩,朕何須放在眼中。宇文愛卿,依你之見,卻是要調派哪支甲兵增援遼東?”

“陛下,五支早強兵馬,幽州軍已經在遼東,驍果軍為陛下禁衛,片刻不能離開。王世充的兵馬遠在江淮,又要震懾江淮,所以也不能輕動。剩下的就只有幷州鐵騎和張須陀的兵馬了。幷州鐵騎就在代郡,離著遼東也不是很遠最近,不過羅藝所部兵馬不過五千,人數太少,而且他們一向在北方防範突厥人。如果調他們增援遼東,卻又耽誤了對突厥的防守。

所以臣覺得唯一適合的只有張須陀了,眼下據我所知,張須陀將軍正率軍在河北與盜匪做戰。依照張大將軍的威名,相信用不了幾天,必然擊破那處之盜匪。陛下只需給張大人發一道聖旨。讓他接旨後不必南轉,直接東進遼東增援遼東城,如此,正好解遼東之圍。”

大殿之上,楊廣坐在那裡沉默了一會,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不過最後,楊廣還是面帶著微笑道:“擬旨!”

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宦官走進來,雙手託著一本奏本,跪下說道:“啟奏陛下,剛剛接到青州刺史的快馬急報,高麗求和使者已經登州登岸,等候陛下的召見。”

說完,將手中的奏本遞給了,走過來的田酚。

“高麗居然求和了。”楊廣接過田酚手中的奏摺看後,有些吃驚的說道,“傳朕旨意,將高麗使者給朕完好無損的帶到洛陽。”(未完待續。。)

ps: 新年快樂(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