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八十七章 李靖的真本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林子軒剛剛離開不久,御書房中就出現了三個少年的身影,這三個少年正是楊廣的孫子,已故太子楊昭的三個兒子。他們是燕王楊倓、越王楊侗和代王楊侑,三人也是楊廣寄予很大希望的後繼之君的合理人選。

或許是從小生活在皇家這個複雜環境中的緣故,三個少年雖然年少但是比同齡人要成熟的很多,自然知道的也很多。

三人走進御書房見到楊廣之後,一起跪下:“孫兒參見皇祖父!”

見到三個寶貝孫子之後,剛剛還讓楊廣的煩惱煩心事瞬間被一掃而空,他呵呵笑道:“孫兒們免禮,過來,到皇祖父的身邊來坐下。”

隨侍的田酚急忙給三個皇孫在楊廣的身邊擺上三把椅子,三人坐了下來,楊廣對三人道:“朕這些年一直讓你們讀書學禮,你們學習情況怎麼樣?現在給皇祖父說說。”

長孫燕王楊倓率先說道:“回皇祖父的話,雖然有很多內容還不是很懂,但是先生教的的卻已經記住了。”

楊廣點點頭,對著其餘二人道:“你們兩個呢?”

二人站起身來有些尷尬的互相看了看,越王楊侗作為哥哥說道:“皇祖父,孫兒們沒有大哥那麼好的學問,知道的不多。”

說完之後,二人就低下腦袋,等著楊廣的嚴厲批評,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楊廣不但沒有罵他們,反而還拍了拍他們的腦袋說道:“是祖父的錯。不應該將你逼得這麼緊。”

“不是祖父的原因,是孫兒貪玩。”一聽楊廣這麼說,他們還以為楊廣不再管他們了。所以二人都有種想哭的衝動。

最終老三楊侑實在是忍不住就哭了出來,說道,“孫兒以後,一定好好學習,爭取向大哥那樣讓祖父驕傲。”

或許是過早失去父親的原因,三個孩子都非常的懂事,尤其是作為大哥的楊倓必須站出來承擔起照顧自己弟弟的責任。他對楊廣說道:“祖父,放心,孫兒以後一定好好教導兩位弟弟。”

聽到他們這麼說廣很欣慰。這才是他心目中的兄友弟恭,要是自己的兄弟和兒子能夠有這樣的表現,何至於自己現在像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似的。

“好,看到你們這個樣子。祖父很高興。沒有枉費祖父對你們的一番教導。”楊廣笑道,“今天朕叫你們來,除了考校你們的學業之外,還有一件事要和你們說。”

“請祖父吩咐。”三人此時如大人一般,站起來躬身說道。

“最近朕在考慮,單純的讓你們跟著先生學習知識好像有些太枯燥了,所以朕決定讓你們提高一下自己的實踐能力。”楊廣看著三人說道。

燕王楊倓很聰明,他從楊廣的話中聽出來一種可能。所以率先問道:“祖父的意思是……”

“你們年紀也不小了,也是時候讓你們學習著處理一些事情了。所以你們三個以後每天都要來朕的御書房兩個時辰,看一看奏摺,學習朕是怎麼處理軍國大事。至於其他的學業還是能落下的。”

燕王楊倓作為長孫,他知道的事情要比自己兩個弟弟多很多,所以在楊廣說出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就想到了一種可能,所以便問道:“皇祖父要我們學習處理政務,是不是有事情交給我們嗎?”

楊廣對長孫的聰明十分欣慰,便笑眯眯道:“是準備有事情交給你們,不過不是你,是你的兩個弟弟,你還是跟著朕,朕會繼續教你處理政務。”

楊廣又對楊侗和楊侑道:“明年四月,朕要出征高麗,京城交給侗兒鎮守,西京大興交給侑兒鎮守,朕還會派忠心有能力的大臣輔佐你們。”

楊倓作為長孫,尤其是皇家的長孫他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夠過問的,但是出於對大隋的擔憂,對自己祖父的擔憂,他還是將自己心中的話問了出來,他沉吟一下道:“皇祖父為什麼一定要御駕親征,其實派一員重臣攻打高麗便足矣,比如可以命幽州總管林子軒和大將軍來護兒配合,林子軒從陸路進攻,來護兒從水路進攻,孫兒認為拿下高麗並不難。”

如果是別人這麼勸楊廣,楊廣肯定勃然大怒,但自己孫兒勸他,他卻一點都不生氣,反而認為自己沒有選錯接班人,懂得站在全域性考慮問題了。楊廣拍拍他的頭慈愛地笑道:“你們還小,有些事情不懂。朕這次雖然也是御駕親征但是和上次御駕親征不是一回事,以後再慢慢告訴你。至於林子軒,這一次朕準備帶他東征,倓兒不是向學武藝嗎?朕會讓他一路教你。”

“多謝祖父!”

“去吧!都回去收拾一下東西,明天正式開始到朕的御書房學習。”

…………

此時,剛剛回到府中的林子軒還沒有來得及坐下喝杯茶呢?就見杜如晦腳步輕健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著杜如晦那喜氣洋洋的樣子,林子軒就知道他肯定遇到好事。否則以冷靜果斷著稱的杜如晦不會是這樣的面容。

果然,杜如晦一走進屋子,看見林子軒高興的說道:“主公,現在有事嗎?”

看著杜如晦莫名其妙的問自己這麼一句話,林子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看著沒有說話的林子軒,杜如晦也不知道怎麼想的,不但沒有詢問林子軒問什麼不說話,反而還將林子軒拉起來道:“主公,我帶你見一位身負大才的人。”

林子軒看著有些語無倫次的杜如晦,心中很是想笑,但是最終他還是忍住了,將手從杜如晦的手中掙脫出來道:“克明,你今天沒事吧!”

“沒事呀!”杜如晦正處於高興的狀態中。並沒有仔細品味林子軒剛剛這句話的意思。

“既然沒事,那你現在想什麼樣子呀!”林子軒指著他,佯作不高興的說道。

“主公贖罪。”看著忽然間變得不高興的林子軒。杜如晦才明白自己剛剛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有什麼事坐下來慢慢說,你這個樣子讓下面的人看見還不知道怎麼傳呢?”林子軒指著自己身邊的座位道。

“主公教訓的是。”已經從興奮中恢復過來的杜如晦,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剛剛自己犯了一個很大錯誤。

待杜如晦坐下,林子軒問道:“你剛剛為什麼那麼高興,是不是和你所說的什麼大才的人有關係。”

“是。”杜如晦雖然已經恢復過來,但是現在聽到林子軒這麼說,他還是激動起來道:“主公。那個人真是有大才的人,而且他是主公司馬的最合適人選。”

“哦,什麼人能夠當得起先生這麼謬讚呀!”林子軒有些好奇的問道。

要知道杜如晦雖然人不錯。而且也很有才華,但是他骨子裡去有一種旁人難以接近的高傲。正是這樣的高傲,所以能夠入得他眼的人也不過一掌可數而已,現在他能夠對一個人流落出這種佩服的表情。甚至還讓自己以司馬之職相待。由此可見這個人的確是個有才華的人。

要知道自從自己擔任幽州總管一來,幽州司馬的職位一直是自己親自兼任的。由於幽州司馬之職掌管一州之軍隊,地位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要對自己忠心,所以雖然自己一直在找,可是由於重重原因這個位置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當然了,之所以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是因為自己心目中已經有了一個更加合適的人選。

現在杜如晦卻告訴自己。幽州司馬的位置非此人莫屬,這怎麼能夠不讓林子軒驚訝呀!林子軒甚至生出了一個要儘快見見他的念頭。將他和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相比究竟孰強孰弱。

“主公可曾聽過‘卿終當坐於此’這句話?”杜如晦反問道。

“卿終當坐於此?”林子軒聽完,腦中迅速的將關於這句的話的典故在自己的腦海中過了一遍,頓時心中大吃一驚,驚訝的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三原李靖?”

李靖,字藥師。雖然官不大,但卻是出自隴西李氏,在世家之中,在世家中也算是很有名的一個人了。他是隋將韓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於受家庭的薰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曾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他的舅父韓擒虎是隋朝名將,每次與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並撫摩著他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李靖先任長安縣功曹,後歷任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吏部尚書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隋朝軍隊大佬、左僕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他說:“卿終當坐此!”也正因為楊素這句話,從此“卿終當坐此”這句話就專指李靖。

一聽杜如晦要自己見的人居然就是號稱大器晚成,六十歲後才終於成為一代名帥的初唐名帥李靖,林子軒也不由的驚訝了一下。記得很多史書上曾說李靖一生並沒有打多少大仗、硬仗,且並沒有指揮過大軍團做戰,但是誰也無法抹殺他大破突厥的事實。雖然他沒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在隋唐時期的重要,他可是大唐三軍大將軍,威望還在李世民之上。

有人說李靖兵法厲害,但是他的政治眼光不行,李淵造反時,他要去江都告發李淵,被李淵抓到要斬首,又有李世民的勸解才不得不被迫入了李淵的夥。打江南時,因耽誤時間,又差點被李淵斬首,還是柴紹保了他。結果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找他幫忙時,他又要保持中立。結果搞的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後,他大敗突厥後,還差點被李世民以謀反罪幹掉。

但不管怎麼說,在林子軒看來,李靖的才能是無法抹去的。他也許不是一員猛將,但他絕對是一員名將名帥,是能獨統一軍的帥才。之所以隋末之時,沒打什麼像樣的仗,只是打江南,那是因為他在李唐之中並不是最得信任的,原因就在於他最初的站錯隊。

而且林子軒看重李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戰術家,而是一個軍事戰略專家,就像是後世的太祖他們一樣。對於林子軒現在的地位來說,他現在缺的就是李靖這樣的總參謀長為自己出謀劃策,制定戰略計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是。”聽到林子軒說出李靖的名字,杜如晦高興的說道。

“他不是在外任職嗎?”林子軒問道。

“本來是的,可是再過這幾天就是韓擒虎的誕辰了,他回來紀念自己的舅舅,而我則是奉祖父之命前去祭拜的,所以就和他認識了。”杜如晦將自己和李靖的相識過程告訴了林子軒道,“我們二人相互交談了幾句,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而且我透過和他的談話瞭解到,他是個身負大才的人,尤其在軍事上那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

“怎麼說?”林子軒問道。

“他說此次聖上二徵高麗,名義是高麗,實則是為了關隴貴族,聖上在引蛇出洞。”杜如晦低聲道,“而且他還說,雖然這個計策很好,可是動用百萬大軍來造聲勢,有點兒得不償失,聖上這次很有可能會將大隋徹底的帶入到亡國的境地去。”

“接著說?”

“我當時問他何以見得呢?”杜如晦喝了口茶道,“他卻問我知道現在大隋有多少高官有造反的野心嗎?”

“你怎麼回答的?”林子軒問道。

“我說,最起碼應該有四家以上。”杜如晦道,“他說:準確的說到目前為止應該是六家。後來我又問他是那六家。然後他說,弘農楊氏、關隴元氏、關隴獨孤氏、關隴宇文氏、江南蕭氏,隴西李氏。然後我又說,你能不能說的清楚點兒。然後他擺著手指頭告訴我,楊玄感一個、元壽一個、獨孤震一個、宇文化及一個,李淵一個,還有梁朝後裔蕭家,其中獨孤家族是支援李淵造反,也就說他們兩家是一家。”

聽到杜如晦這麼說,林子軒才知道歷史對李靖的才能說的是嚴重不足呀!要知道自己知道這一切可都是靠著穿越的優勢呀!現在李靖居然能夠將未來事情說出大概,那只能用可怕來形容了。也是,如果沒有強烈的政治敏感度,李靖只憑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華,不知道被李淵李世民父子殺了多少回了。

“他還說了什麼?”林子軒問道。

“他還說,聖上在拉弓。”

“拉弓?”

“對。燕山是弓背,遼東是弓弦,數十萬大軍是弓箭,但他對準的不是高麗,而是中原腹地,他就在等第一個起來造反的人。”

聽完杜如晦的話後,林子軒立馬站起身來道:“走,帶我去見李靖。”(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