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四十五章 戰爭來臨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大業七年二月,冰雪消融,春風吹綠了北方大地,空氣中充滿了溼潤和溫暖的氣息,但大隋帝國的上空卻又多了一絲緊張和不安,戰爭的陰雲籠罩在大隋東北上空。

二月初二,大隋皇帝楊廣再次率文武百官和三十萬禁軍乘船抵達了涿郡,討伐高麗的戰爭一觸即發。

在幽州城以東寬約百里的平原上,密佈著一望無際的營地,這裡有一百萬軍隊的主營,也有三百萬民夫的雜營,人畜聚集,喧鬧沸騰,從去年年初下達戰爭以來,有的軍隊已經在這裡駐紮了幾個月,更有數十萬民夫從大業六年秋便來到這裡修建倉庫備戰。

數百萬軍隊和民夫已經等待得太久,他們需要戰爭的爆發來替他們解脫這無窮無盡的勞役。

在滹沱河的兩岸,分佈著一座座巨大的糧倉和軍資大營,軍資連營長達數十裡,僅守衛糧倉和軍資倉庫的軍隊便有十萬人之眾,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大隋王朝近一半的糧食和數百萬件軍械帳篷堆積在這裡,整個大隋王朝的國運都押在這場誰也不知原因的戰爭之上。

一望無邊的軍營內,一隊數百人的騎兵在營帳縫隙中疾奔,這是新任幽州總管林子軒前來覲見隋帝楊廣。林子軒是在過完年後回到幽州的,現在他是幽州總管,他必須將所有的一切趁著楊廣到達幽州之前就準備好。

按說他應該是在楊廣任命他為幽州總管的時候就回到幽州的,可是林子軒手下的四大謀士告訴他。楊廣之所以任命他當這個幽州總管是因為楊廣不相信元家的家,不想將自己的命脈掌握在元家的人手裡。如果他要是一接任就高高興興的來幽州上任,會讓楊廣覺得所託非人。也會讓楊廣心裡產生懷疑,認為他早就盼望著這個位子,一旦讓楊廣的心裡產生懷疑的種子,那麼對他以後的發跡將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為了向楊廣表明自己的心意,他不得不讓自己天天住在酒樓楚館之中,目的當然是自汙,同時也讓楊廣放心。自己沒有太大的野心。、

雖然林子軒留在洛陽城了,但是為了確保大軍的補給,林子軒讓房玄齡、杜如晦、鄭煌先趕回幽州處理事情。為了讓他們有個合法的身份。林子軒特意奏請楊廣封房玄齡為幽州長史、杜如晦為幽州別駕、鄭煌為幽州主簿,至於改名換姓的皇甫詡現在叫做林通的則為幽州功曹。一時間他們四個頓時有不值一文的謀士升為朝廷命官,雖然官職不是很高,但是職責很重。是除了林子軒之外幽州最大的四個官職。而外界很快也就知道了這四個人的來歷。當然了林通的資料他們是查不到的。不過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對於他們四人都產生了深深的嫉妒,認為他們走了狗屎運才能遇到林子軒這個當紅炸子雞。如果他們早點兒遇上林子軒說不定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呢?

至於那個幽州司馬的位置,林子軒留給了那位軍神。雖然林子軒還不知道對方願不願意過來,但是這個位置就是為他留的,因為在林子軒的心裡除了這個人誰也當不起幽州司馬之職。

“前方閃開!”

為首開路的林三娃不斷大喝,催促攔住士兵閃開。林子軒是從軍資倉庫視察歸來,由於軍隊開始調動。軍營旁的官道早已被黑壓壓的人群淹沒,他們只能在一頂頂大帳間穿過,不時可以看見成群結隊的士兵扛著兵器和盔甲從他身邊走過,每個人都很沉默,充滿了疲憊感。

林子軒望著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龐,他們的臉上寫滿了麻木、機械和對命運的屈服,大隋軍隊的士兵們給他留下了一種毫無希望的低迷士氣。

他不由想起大業二年,自己率領一萬大軍征討突厥時的情形,那時隋軍生機勃勃,每個將士的心中都充滿了為國效命的使命感,身體裡的熱血使他們士氣高昂。可是現在呢?士兵們的父母妻兒都處在飢寒交迫之中,隨時都要面臨死神的眷顧,此時的他們哪裡還有心情去大隋帝王賣命。想到此林子軒不由的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駕!”他猛抽一鞭戰馬,加速向西疾奔,下午時分,林子軒終於抵達了臨朔宮。

臨朔宮紫微殿內,楊廣正和數十名文武重臣討論最後的作戰方案,林子軒悄悄走進大殿,在最後一個位子坐下。

楊廣卻看見了他,高聲問道:“林愛卿,你怎麼來晚了?

林子軒連忙出列施禮道:“回稟陛下,臣去潞縣視察武器庫房,在百里之外,一路趕回來,因此晚了一步,請陛下見諒!”

楊廣點點頭:“朕能理解,軍營就有百餘里,確實很遙遠,林愛卿,你是朕的後勤大總管朕還指望著你呢?所以你可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呀!”

“謝陛下的關愛,臣年輕,身子骨結實著呢?請陛下放心。”林子軒裝作很高興的樣子說道。

“那朕就放心了,剛才朕已經宣佈了作戰計劃,身為朕的後勤總管不知道計劃可不行,你也先看看吧!”

“臣遵旨!”

林子軒退回座位,這才發現他旁邊坐的竟是去年前往豆子崗平叛的楊義臣,對於楊義臣這個人林子軒雖然不熟悉,但是對於楊素的威名他還是知道的,能夠讓楊素看重的人應該有些本事。其實從他能夠這麼快就將豆子崗平定就可以看出,楊義臣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對楊義臣笑了笑,而楊義臣卻沒有搭理他,只是臉色凝重的坐在那裡,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使林子軒心中暗暗一驚,難道作戰計劃有什麼不妥嗎?

這時。黃臣中緩步的走上前,將一本厚厚冊子遞給他,冊子上寫著‘徵高麗作戰計劃’。旁邊寫著‘絕密’二字,林子軒翻了幾頁,上面寫滿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幾時進兵,走哪條道路,誰為主將,誰為亞將。率多少兵力,兵甲輜重多少,攻哪座城池。用什麼方法攻打,寫得清清楚楚。

林子軒眉頭微微一皺,戰場上從來都是瞬息萬變,沒有誰會按照一個套路作戰。但楊廣的作戰計劃卻把一切都規定死了。不準違抗,他就像編制了一張大網,把所有人驅趕進去,每個人必須沿著著固定的網格走,至於前方會遇到什麼情況,他壓根不會考慮。

楊義臣慢慢靠近林子軒,伸手將作戰計劃翻到第三頁,指了指第五條。林子軒這才發現這次東征竟多了一個受降使的職務,受降使獨立於軍隊。直接向皇帝負責,下面寫得很清楚,一旦高麗軍宣佈投降,軍隊就不準再進攻,等受降使來接受投降。

也就是這次遼東戰役文撫為主,武攻為輔,這就有點滑稽了,如果是要受降,軍隊只是輔助,那用得著興舉國之兵,數百萬民夫,搬運上千萬石糧食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義臣低聲對林子軒道:“大隋百萬士兵都要死在這個受降使手上。”

林子軒默默點頭,他明白楊義臣的意思,真正操控著大隋軍隊的,不是軍隊主帥,甚至也不是楊廣,而是這些所謂的受降使,恐怕楊廣設計這場高麗之戰的精髓,就是‘受降使’這三個字。

對於這件事身為穿越客的林子軒是知道的,後世也有很多的學者解析這件事,認為楊廣之所以設立這個受降使是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自然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威壓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雖然楊廣也知道高麗是不會那麼容易屈服的,但是身為天朝上國的君主他總要擺出一副高姿態來宣告自己的地位。第二目的自然是為了消滅關隴貴族手中的軍隊,以及這次跟隨而來的六鎮後裔,好使自己消滅關隴貴族的目的透過有效合理的手段來完成。但同時也是這個受降使的設定,將楊廣與關隴貴族唯一能夠妥協的機會給弄沒了。也使得關隴貴族下定決心徹底的推翻楊廣的暴政,重新選擇出一位能夠帶給大家利益的君主。

楊廣的作戰計劃早已制訂,所謂和重臣們共同協商,實際上只是做個姿態,好讓朝廷透過,他壓根就沒有半點商量的意思。

楊廣乾笑一聲,對眾人道:“各位愛卿,如果對作戰計劃沒有異議,那就算透過,遼東之戰就按照這個計劃執行。”

楊廣話音剛落,李景站起身施禮道:“陛下,臣有兩個建議,能否稟奏?”

楊廣臉上立刻露出一絲不悅,冷冷道:“李將軍請說!”

旁觀宇文化及向李景連連使眼色,李景卻裝作看不見,他高聲道:“臣的第一個建議是取消受降使,陛下,受降使是獨立於軍隊,高麗人狡詐多變,他們會利用受降使的漏洞使我們屢戰不下,將士們傷亡倍增,臣認為極為不妥,或許取消受降使,或者讓受降使聽命於主帥。”

“李將軍,朕的目標是要把高麗變成大隋新郡,把高麗人變成朕的子民,而不是殺戮他們,朕要以仁德來收復他們,使他們感化臣服於朕,永遠甘為朕的子民,武戰只能攻城,文撫卻能收心,朕為此考慮了一年,受降使方案朕已經決定,不容討論,李將軍還有什麼建議?”

李景還想再說,楊廣又冷冷打斷了他,“朕問你還有什麼建議?”

李景心中長嘆一聲,只得躬身再道:“陛下,臣反對全面鋪開戰役,臣願意率一支萬人精銳,直插平壤,攻克他們都城,臣相信,只要高麗的根本被顛覆,其餘城池都不攻自破,臣願下軍令狀,攻不下平壤,臣人頭落地!”

“夠了!”

楊廣勃然大怒,他將作戰計劃狠狠摔在地上,怒斥李景道:“朕準備了整整一年,調動傾國之軍,運送天下之糧,且嘔心瀝血寫了這本作戰計劃,難道你以為朕是在兒戲嗎?朕不是什麼都不懂得昏君,朕也是統領過兵馬的元帥。”

李景咬了咬嘴唇,他跪倒在地懇求道:“臣和高麗軍打過交道,高麗軍裝備落後,又無戰馬,確實不堪一擊,臣不要一萬軍隊,只要給臣五千騎兵,十天之內,臣以人頭擔保,拿下平壤城,屆時高麗王自然會下令舉國投降。”

“來人!”

楊廣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李景大喊:“給朕拖下去,亂棍打死!”

十幾名武士虎狼般地衝上來,架起李景便拖下去,李景拼命掙扎大喊:“陛下,請聽臣一言,保全大隋百萬將士!”

“拖下去,給朕打死!”楊廣氣得失去理智,在朝堂上咆哮起來。

這時,大臣們紛紛跪下求情,“陛下,憐李大將軍一片忠心,饒他一命!”

大臣們苦苦哀求,楊廣只是陰沉著臉一言不發,林子軒在大臣們後面道:“陛下,李景在軍中很得軍心,臣擔心李景若死,會造成士兵逃亡,影響到陛下的遼東作戰計劃。”

真可謂須對症才能下藥,林子軒的幾句話使楊廣臉色微微一變,便嘆息道:“好吧!朕就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饒他一命。”

他隨即改變了旨意,“杖李景一百,趕出臨朔宮,再有敢效仿李景者,定斬不饒!”

大殿裡一片安靜,楊廣看了一眼眾人,他緩緩道:“既然各位愛卿一致透過作戰計劃,朕就正式宣佈,遼東戰役開始!”

..........

大業七年二月中旬,楊廣在桑乾水南祭地,在臨朔宮南祭天,在薊城北祭祀馬祖,他隨即下詔,涿郡百萬大軍進軍遼東,分為左右各十二軍,向遼河進發,又同時下旨,三百餘萬民夫運送糧食軍械隨行,楊廣自封徵東大元帥,自此百萬大軍,三十萬禁軍以及三百萬民夫浩浩蕩蕩向遼東進軍。

十二支大軍,每天出發一軍,前後相隔四十裡,一營接一營,足足到四十天後,最後一軍才出發,各軍首尾相連、鼓角相聞,旌旗延綿九百六十裡,楊廣的禁軍共十二衛、三臺、九省、九寺分別隸屬於內、外、前、後、左、右六軍,依次出發,又延綿百里,出師盛況,恆古未有。

這僅僅只是為了征討一個國土不足一郡,軍隊不到三萬的東夷小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