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隋唐之兵者天下->章節

古代戰爭的幾種方法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古代戰爭分為四類,即戰、御、攻、守。戰指野戰進攻,御指野戰防禦,攻與守,則專指城池爭奪中的攻城與守城。

最早的城防設施出現在距今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但正如村落稱不上城市,其設施也只是一兩道壕溝,略為反映了當時部落定居時間延長,所帶來的更高防禦要求罷了。

到了距今4000-50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定居下來的父系氏族們便開始修築城牆了。早期的城牆很簡陋,如河南安陽後屯遺址中牆寬僅2-4米的低矮夯土牆,內蒙古包頭東郊阿善遺址中殘牆較高處僅有1.7米的石牆等。因為太矮了,這些城牆甚至連地基也不需要。不過千萬不要輕視它們,應付當時與其叫戰爭,不若稱為械鬥的爭鬥,這已經足夠了。

龍山文化中晚期,也就是五帝時代,隨著部落的興盛,真正意義的城池開始出現了。作為其中代表的平涼臺古城,形狀已經採用了正方形,明城市布局有了統一的規劃,城牆總長740米,牆高6米左右,根部厚13米,部寬達8-10米,可容納大部隊的調動和戰鬥。此牆的修築採用了先進的板築法,即先夯築陡直內牆,兩側再以護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時,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長,使城牆較為陡直難攻。而隨著這類較高大城牆的出現,為避免因土質問題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公元前21世紀末,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夏,建立了。但帝國的建立並未促進夏代城防設施的發展,平涼臺古城的防禦水平終其歷史也未被超越。直到商代初期,牆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達到10米左右的城牆,才在夏代以來面積急劇膨脹的城市四周聳立了起來。此時的城牆不但更為高大,而且做工也更細緻。護城坡經過鏟削平整後,會鋪上防雨水沖刷的碎石。內牆夯層間設有夯窩,使夯層嵌接,城牆更加牢固。

可惜的是,除了平穩的沿著高大細緻發展外,從商到西周,城防技術並無新的內容。這或許是由於當時的防御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進攻手段的發展吧?攻的軟弱自然無法激勵守的進步。直到chūn秋時期,隨著車輛製造技術的進步,攻城技術才終於進入大發展時期。

chūn秋發明的臨車、衝車、憤轀、修櫓和拋石機,第一次將守城方籠罩在重型裝備威脅之下。臨車上懸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達10米以上,能居高臨下shè擊守城方。衝車將一捆大木裝在車架上,專門撞擊城門。憤轀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護城壕甚至城腳,進行填埋或挖掘作業。修櫓與憤轀相似,但職責在於掩護部隊接近城下。至於拋石車,更是一種由人力拉放,可將石塊拋向目標的先進武器,不過當時威力的不大,石塊重不過幾公斤,能飛300米左右,砸人欠準,轟城嫌輕,倒是更適合拋shè燻燒功能的煙火彈或阻滯功能的蒺藜。拋石車後世曾一度失傳,但再次復出竟掀起了一場攻守變革,這將在後面細。

重型攻城器的湧現,帶來了戰術的大大豐富。原先單純的人海戰術,已轉變為憤轀特種作業、臨車和拋石機火力壓制、修櫓重甲掩護、衝車攻敵軟肋、單兵鉤索攀城的聯合作戰。等到戰國時期,雲梯、水淹和地道出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術就算基本齊備了。

面臨攻城技術的突飛猛進,一向慵懶的城守技術此時也不敢再怠慢了。由於採用懸板夯築法,城牆已不再需要護城坡,因此愈加陡直。而女牆、角樓、懸門、甕城、單層城樓和吊橋等新式工事也一一登場了。女牆可以隱蔽守軍行動,遮擋臨車攻擊。角樓建在城角,用以抵禦可能遭受的兩面夾攻。懸門吊於城門洞中部,待敵軍破門後緊急落下,可將其一分為二各個擊破。甕城是主城城門外的半座城,牆與主城等高,甕城城門偏設,使主城守軍也能shè殺到攻門敵軍,而一旦敵軍破門進入甕城,更會陷入四面居高臨下的夾擊。城門之上建單層城樓,是城門爭奪rì趨激烈的表現。橋身能被提離地面的吊橋則已被用於一些純軍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吳越水鄉,隨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現,供船舶往來的水門也誕生了。

chūn秋攻守技術的飛躍,還只是戰國鏖戰的序曲。除了南宋,在中國攻與守的歷史中,再沒有比戰國更輝煌的時期了。此間產生的完整攻守法則,令秦漢隋唐軍事家們的思索無出其右。

戰國城防層次分明,陣地從城外15公里便鋪展開來,由外向內劃分為荒蕪圈、jǐng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範圍內是荒蕪圈,實行堅壁清野,能撤進城的全部運走,如果必要,還會將帶不走的付之一炬,並向水井投毒。

離城5公里處,就進入了jǐng戒圈。延jǐng戒圈邊緣,每隔一定間隔,在制高上設3人偵察哨一座,形成一道jǐng戒線。偵察哨之後,每隔1.5公里設一聯絡哨,保持偵察哨與城池間的聯絡。白天的聯絡訊號是,發現敵軍舉一幟,接近jǐng戒線舉兩幟,進入舉三幟,向城市而來舉四幟,接近城郊舉五幟。晚間則以火代幟。此外,各要道和關卡,還要設定3人一組的機動隊,負責偵察和反間諜。這道三位一體的jǐng戒圈,會在敵軍進至城郊,即將圍城時撤回。

城上遠shè兵器shè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邊緣,在此範圍內的城外地物一律剷平,以掃清shè角和視線。

在距牆根10米外是護城壕。壕內有水就在水面下10釐米交錯埋插長短不一的竹刺。城門外的護城壕上會架設轉關橋,這種橋只有一根梁,梁的兩端伸出支於壕沿的橫木,當敵人行至橋上時,拉動機關使橫木縮回,橋面便會翻轉,令敵墜入壕內。

在護城壕後,有時會附加一道木籬或夯土的矮牆,稱為‘馮垣‘,後面部署士兵,待敵軍進入護城壕範圍,配合城上守軍,以武器殺傷或柴草燻燒之。再向內,是寬2.5米的拒馬帶,主要用於阻礙敵軍雲梯接近。在守軍出入的地段,拒馬會淺埋成易於移動的狀態,並在城加以標誌。最後,在距牆2.5米以內,是5行高出地面0.5米的交錯尖木樁,兼有阻礙敵人攀城和刺死墜落之敵的功能。

接下去才是城牆,這是攻入城池的最後屏障。當時城牆的高度已由chūn秋的10-12米,增至不遜後世的15米以上。

牆寬度足有7-10米,守軍可在上面自如的機動和戰鬥。延牆兩側有厚1米、高0.6-1.4米的女牆,其中外側女牆較高,開有外寬內窄的shè擊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xìng的角樓外,戰時還要延牆添置大量臨時樓臺。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1米的觀察樓。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3米、用以消滅城下死角和夾擊城下敵軍的木樓。同樣,每隔180米,還豎有一堵3米高尖木樁連成的橫牆,平時開門供穿行,敵軍登城後封閉作為路障。最後每隔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內側女牆4.6米的木樓,以備攻擊入城之敵。

牆根厚達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會下沉。每隔約200米,由內向外挖掘,接近外側5-6寸時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門,留作突擊殺出之用。暗門內側還備有帶風箱的窯灶、柴草和障礙車,以備敵軍發現,從中殺入時,加以煙燻和堵塞通道。

城樓之下,城門洞內外側都設城門,門洞中部還有轆轤升降的懸門。三道門都設有活動shè孔。為了防禦火攻,除了在城樓中預備水罐水盆及長柄麻袋外,還用間隔16釐米、突出2-3釐米、交錯排列的圓頭木樁在門外側釘上厚泥,這種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鐵皮包裹法淘汰。

與城外的步步設防相比,城內卻是一幅暢通景象。城樓兩側和城角的寬大登城道,連線著延牆鋪設的環城路。環城路與各要道相連,構成城內四通八達的網路。不過城內也並非長驅直入之地,必要時,環城路之後會修築一道稱為‘傅堞‘的夯土矮牆,牆前再挖一道深3.5米,寬3米的壕溝,內塞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牆,並據牆與城牆友軍夾擊之於環城路上。

當時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規兵每1.84米1人,徵集的百姓每2.3米1人。佔徵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擔任兵員,佔50%的成年女子負責工程作業和運輸戰材,剩下的老弱擔任後勤雜務。武器配發則按照,每50-90米設拋石車一座,每20米存放修補城牆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設定鍋灶、水甕及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連梃、斧、椎各1,及一些石塊和蒺藜等的原則。人員或武器不足時舉旗為號,蒼鷹表示需要敢死隊支援,雙兔表示需要大隊人馬支援,狗表示需要補充遠shè兵器,羽表示需要補充格鬥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戰器材,白表示需要滾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標準裝備外,當時還出現了一些新式裝備。如懸脾、累答和火擂木。懸脾中藏有士兵,順著城牆吊放,從側面刺殺爬城敵軍。累答就是粗麻繩編成的軟幕,塗泥漿的懸掛在牆前充當廉價的盾牌,不塗泥漿的可以燃後覆蓋城下敵軍。火擂木是在兩輪中間捆紮一束柴草,燃後順城坡滾下砸燒敵軍。而隨著弩用於軍事,城頭也出現了其後很長一段時期絕跡了的床弩,及永遠絕跡了的轉shè機。前者在當時需10人cāo縱,有2副絞盤供上弦,1副供順繩拉回shè出的巨箭,既能發shè2.3米長的巨箭,也可一次裝填60支普通箭,相對南北朝之後的同類,這樣的床弩還是略顯弱些。後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雖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shè擊,功能類似地中海敘拉古的弓式弩炮,從由2人cāo縱判斷,似乎也是絞盤上弦,可惜後來徹底失傳了。

針對如此森嚴的防禦,攻方除又發明了帶有輪子的壕橋,用以縮短打通護城壕的時間外,更總結出強攻、壓制、地道和水淹四類戰術,予以對抗。

強攻是或用衝撞、焚燒等辦法破壞城門,或遣單兵蜂擁而上攻佔城牆、抑或借夜幕派單兵接近城池,而後對城牆展開強攻。此戰術中前兩種情況最怕守方拼死抵擋,連shè帶刺、連砸帶嗆、連燒帶澆,一通猛打下來,必然損失慘重。後一種情況最怕守軍燃火炬伸出牆外,用眩目火光封閉城頭情況,使攻城者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壓制是利用臨車或土臺對城牆進行居高臨下的火力壓制,適於sāo擾守軍或掩護強攻。此戰術最怕以高制高,如果城牆上增建8米高的木城,使總高度超過25米,不但臨車達不到,就是堆積土臺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到時候木城外側懸掛累答,城上設定床弩和拋石車,制高必穩cāo在手。

地道是挖掘通向城牆的地洞,並用木樁支撐,然後或發動突襲攻入城內,或燒燬木樁使城牆塌陷。此戰術也有所懼,一方面頭的護城河會增加挖掘難度,另一方面一旦守軍觀察到城外的異常,就會在城牆內側的相關地段每10米埋設一口大甕監聽地下,而後派出作業組向城外挖掘,每掘進2米,下降0.7米,直挖至牆外,隨後橫向掘進至地道側面,設定風箱和隔板後,突然撞開相隔土層灌入濃煙,並透過隔板的活動孔壓制反抗,則計劃必敗。

水淹適用於臨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潰。此戰法要嚴防守軍突襲堤壩,並且注意駐紮地,否則搞不好自家反會陷入汪洋,晉陽之戰中的趙襄子軍,就是透過反灌智伯軍轉敗為勝的。

可見,儘管攻城技術在進步,但在守城技術的對抗下,攻還是遠遠難於守的。不過這種不平等很可理解,守方是將長期積累的人力化為城牆儲存著,攻方是一次出動所有人力,兩者戰場上的不平等,實際正體現了投入力量的平等。在戰國時期,攻防雙方的兵力可以懸殊到這樣的程度,假如攻方以10萬之眾圍攻,按《墨子》中的論證,守方只需將4000餘人,按每2米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過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敵銳氣。

豐富的攻守技術雖助秦統一六國,但到了堪稱帝國盛世的漢代,其發展卻幾乎陷入了停滯,直到進入魏晉,才再次啟動。

首先登場的是馬面。陡直的城牆雖不利敵軍攀爬,但同時也會增加城下死角的範圍,儘管戰國時就用突出外側城牆的木樓和豎立尖木樁帶加以彌補,不過針對此問題的永久xìng牆臺還是出現了。馬面突出城牆外側,與城牆合為一體,上設供士兵休息的戰棚,戰棚四周有木樁圍護。與各種城防新技術一樣,馬面用於戰事較多的邊防應該更早些,但被帝國腹地首次採用,則是在曹魏洛陽城的重建中。

其次登場的是南北朝時的夏統萬城。所以將統萬城作為技術介紹,是因其除了有又長又多的馬面外,還有多種先進之處,以至後世"深可為法"也。統萬城牆身由‘三合土‘夯築而成,這種組成為石灰、沙粒和粘土的混凝土,至今仍為建築良材,蒼白sè的牆體經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這般嚴酷的工程驗收,以至"緊密如石,鑿之則火出"。角樓被強化為巨型建築,結構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層,外面蒙以生牛皮,當時的皇帝赫連勃勃曾頌讚其"高隅隱rì,崇墉際雲"。馬面內建倉庫,既利於迅速補充軍需,也開創了明代在城牆內側修築藏兵洞的先河。

最後登場的則是唐代的多項新發展。

工事方面的發展大多是基於戰國已有技術的加強,像傅堞演變而來的重城,即城中之城,馮垣演變而來的碉堡式工事-羊馬城,以及為對抗床弩攻擊而在城門、城角、直至整堵牆表面砌磚的磚城等,只有弩臺是個例外。弩臺為方形,根部邊長14米,高15米,部邊長7米,四周圍有夯土牆。臺底開門,守軍可透過天井的繩梯爬上臺。臺架有氈帳,內藏5名弩手及各種軍需。將弩臺在距城牆150米之外,間隔150米設定一圈,就形成了城牆與弩臺、弩臺與鄰臺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網。

裝備方面也有不少發展。戰國時的累答,已經改為荊條編制或用布縫製,火擂木則改為韋草灌油蠟製成,形狀如同燕尾,稱為‘燕尾炬‘,拋石機也增加了轉向功能。此外,還有新出現的鐵鴟角、叉竿和鉤竿。‘鴟‘是鷂子之意,鐵鴟角自然就是鐵鷹爪了,專門從城上拋下鉤砸敵軍。叉竿的效果相當殘忍,順雲梯向下推,用橫刃切斷敵人手足。鉤竿可以鉤住雲梯向外推,使敵軍上下不能,眼睜睜被一一幹掉。

如果chūn秋攻城技術的發展,是基於攻城手段的貧乏,戰國攻城技術的發展,是基於攻城謀略的貧乏,那麼到了魏晉隋唐,在城防rì趨森嚴的情況下,攻城技術自然就要向強化威力的方向發展。時至唐代,床弩和拋石車不但從失落的歷史中重獲新生,其威力亦不可與往rì並論,唐初李世民圍攻洛陽時,動用的床弩由8張弩連成,所用之箭粗如車條,箭鏃大如巨斧,拋石車所用的石塊,已重達30公斤。

再次提到拋石車,就需要細一下了。這是一種利用槓杆原理拋shè石彈的大型人力遠shè兵器,chūn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於攻守城,而且用於野戰,不僅拋shè石彈,而且拋shè燃燒或爆炸彈。

宋代拋石車按組成槓桿的杆數劃分輕重級別,幾桿就稱為幾‘梢‘。重型的五梢和七梢,需要150到250人拉繩,拋shè4、50公斤的石彈,多用於守城。中型拋石車有的裝有四輪,可供野戰使用。而最輕型的只需2人拉放,石彈僅0.25公斤重,甚至可用泥彈代替,雖然簡陋,但擊中人也會致殘,擊中要害也能致命。

到南宋末年,蒙古攻佔襄陽中,就首次使用半自動投shè的襄陽炮了。這種拋石車在槓桿後端掛有一塊巨大的鐵塊或石塊,平時用鐵鉤鉤住槓桿,放時只要把鐵鉤扯開,重物下墜,就能丟擲石彈。由於人力需求較少,此炮比舊式前輩威力大得多,shè程也更遠,攻襄陽時,曾拋shè近90公斤的石彈,將地面砸出2米多深的彈坑。

雖然相比歐洲中世紀巨型投石車動輒數百公斤的石彈,拋石車的威力得多,但弧線很大的彈道卻使兩者的戰術功能很相似。

一場由拋石車導致的攻守變革終於在北宋末年爆發了。這場變革的發生應該感謝地處帝國之北的金國,正是這個塞外藩邦,憑藉草原民族的驃悍氣魄,極大的促進了拋石車的應用,使萬炮齊鳴於中原大地。

據記載,金軍在滅亡北宋的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5000餘座,以汴京長達50裡的外牆,每裡還要分得100座。金軍為了蒐集足夠的石彈,將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時,先將護城河填平,而後萬炮齊發,再輔以大量強弩,一舉擊潰守城部隊的部署,進而出動與城牆等高、可容納80人的巨型攻城車-對樓展開登城戰。量變到質變,大量拋石車的運用促發了全新戰術的誕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擊令戒備森嚴的城防完全無法招架。

針對這種新戰術,提出系統城防思想的是南宋初年一位叫做陳規的傑出文官。此人極富謀略,發明過竹竿火槍,更指揮過大量保衛戰,也親身體會到拋石車叢集轟擊對攻防雙方的巨大影響。尤其是金軍對德安發動的9次進攻,每次都動用了拋石車,最後一次竟連續轟擊14晝夜,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慘烈場面。然而其憑藉著過人的謀略,屢屢在各城挫敗為數眾多的金軍,奠定了其作為那個時代城防第一人的歷史地位。其所撰寫的《守城錄》,至今仍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兵書之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規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設計與防禦戰術兩方面。

其理想中的城池應具備如下改進。

護城壕之後,距城牆6-9米外,是一道高4米,根厚3米的羊馬牆,牆上設有三個一組的‘品‘字形shè擊孔。羊馬牆後有一道壕溝。之後又是一道牆。形成兩壕三牆的障礙帶。

城牆寬縮窄至5-6米,以降低被石彈擊中的機會。用較能承受石彈轟擊的平頭牆取代有齒垛的女牆,牆上交錯開設兩排孔口,供shè擊和刺殺之用。在馬面上修築平頭牆,以取代經不起石彈攻擊的戰棚。城角由從前較易被石彈轟塌的直角城角,改為半圓形,並且廢除容易成為轟擊目標的角樓。

禦敵xìng能較弱的單層城樓被雙層城樓取代,下層近戰,上層shè箭。xìng價比較低的甕城也被廢除,改為在城門外15米和城門內6米各築一道根厚5米的10米高牆,牆寬以遮住城門兩頭6-9米使城外無法偵察城門情況為宜。敵軍攻門時以外牆與城門之間木寨據守,並從城頭攻擊其側,敵軍破門入城後,則在內牆與城門間的夾道展開兩面夾擊,同時從城頭攻擊其側。

而防禦戰術方面,其除了倡導守中有攻的防禦和靈活周密的部署外,更提出了以炮對炮的理論。

所謂以炮對炮,就是以shè程500米的拋石車打擊敵軍指揮和拋石車陣地,以shè程400米的拋石車,打擊敵軍工程作業部隊陣地,最後以shè程300米的拋石車打擊敵軍的前線攻城器陣地。同時,為了防止遭到反擊,以及減輕運送石彈的困難,拋石車不設定在城頭,而是隱藏在城牆內側,由城頭上的指揮員指揮shè擊。

遺憾的是,陳規的城防思想由於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實施,以至到了南宋末年元軍入侵時,拋石車叢集轟擊仍舊屢試不爽。如攻打京師的龍德宮城時,元軍僅攻打一個城角就設定13梢拋石車100餘座,晝夜連發,幾天之內就堆起城牆高度。本朝況且如此,至於後代,就更置若罔聞了。

經過短暫的元代,就又不得不談到明清了。這兩個朝代實在很不提氣,一個是武備弛廢,另一個連歐洲送上門的新式武器都不屑一顧,腦子徹底壞掉了。至於為什麼會壞掉,就不是本文討論的問題了。

不過相比之下,明代還稍微強一兒。首先火槍和火炮都是那個時代發展起來的,雖然自己並沒好好利用,但客觀上無疑是對攻守技術的極大貢獻。另外,還發明了甕城箭樓、多重甕城和藏兵洞。箭樓又叫‘萬人敵‘,代表之一就是前門樓子,一層層shè擊孔密密麻麻,確實雄偉。多重甕城是種想把攻方煩死的設計,一個門接一個門,要想攻到底,還真不如跳牆呢!藏兵洞設在城牆內側,用磚石加固,既提供了預備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為掩蔽和休息的場所。

而清代,由於最有成就的海防要塞不歸這裡談,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太平軍的爆破戰術了。必須承認太平軍攻城很有一套,專門找了數千礦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牆時,就把用棉被、布袋、甚至棺材裝著的火yao安好,拖出一條2、3公里長的引信,遠遠引爆。霎時間悶聲巨響,城牆坍塌,太平軍便趁亂殺進城中。為了掩人耳目,太平軍起初把入口選擇在城外的空房子裡,後來清軍學jīng了,他們又改在隱蔽地形後面挖,而且還擂鼓掩蓋地下的挖掘聲。以至清軍唯有無可奈何的稱其為"至為險毒",又評價太平軍"掀翻巨城,如揭紙片"。

相關推薦:系統:隋唐第一猛將我在隋唐當謫仙隋唐之亂世召喚夢迴隋唐之我是程咬金末日隋唐演義修真界敗類神奇寶貝之智爺的傳說道路大主宰萬道大主宰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