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末之大亂世召喚->章節

第一百十八章 薊縣,薊縣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距離代城之戰已經過去數日,此時隨著齊軍的來臨,羅藝不由信心倍增,高強度領軍每日與安祿山展開激戰。

玉田城,乃是此次兩軍交戰的重要地帶,由於戰爭太過激烈,其城池上下早已是血色橫生,便猶如陰沉的天空布上一層面紗。

不僅如此,玉田城成為通往北平王府的交通要道,料想其後續爭鬥必然是不弱的。

由此可見,方圓數里幾乎人煙罕至,此地的民眾由於攝於戰爭,紛紛逃難而去!

......

隨著玉田一地的戰事正在如火如荼的激烈展開,可遷西的局勢卻異常安靜。

遷西城,其城中守軍將領便是蔡希德,領軍固守。

至於燕軍主將,便是羅藝之子羅成,遷西羅成主要是以鉗制守軍為目的,不準其回援安祿山,為羅藝擊敗安祿山提供時間。

其實,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由於羅成麾下統領的皆是清一色的騎兵。

熟知騎兵戰法的羅成又豈會去傻到用騎兵攻城?

就在玉田、遷西發生戰事的同時,其涿郡薊縣其戰事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領軍攻城的赫然便是齊軍,其主將也正是蘇烈。

其實,當初張憲提出方案,以疾馳的速度一路東進,直接讓安軍未反應過來之際,匯合羅藝,滅掉反賊安祿山。

不過,在其後,賈詡也根據張憲的方案,稍微做一絲改動,將其改為全軍猛攻薊縣。

薊縣,乃是涿郡的重要城市,乃是通往北平,甚至是整個幽州的咽喉要道。

只要一旦佔據此地,便相當於控制了整個幽州,幾乎幽州的官道無論如何行駛,最後務必要透過薊縣。

不過,也正因薊縣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涿郡主將史思明也屯大軍在此地。

齊軍想要攻下範縣,並不是易事。

不過,雖然以前薊縣乃是涿郡的郡治,可自從安祿山造反之後,史思明根據形式判斷,便將其郡治移居涿縣。

畢竟,涿縣更靠近冀州北部,將其重心放在此處,更是有利於對抗高談聖、竇建德等反王的圍攻。

而薊縣雖也是咽喉要地,可此時卻隨著安軍的進攻,處於腹地,料想並無外部威脅。

故此,史思明除了在此處集結三萬兵馬固守以外,便不再關注此地。

......

薊縣城頭,如今正處於交著的態勢之中,齊軍軍卒紛紛奮力攻城,打造好諸如雲梯、攻城車,以及井欄等各式攻城武器。

而且,此戰蘇烈親自指揮,各路攻城部隊配合默契,無論是弓箭兵還是刀盾兵,或者是雲梯隊。

再則,井欄以及攻城車的配合無不恰到好處!

一時,城頭之上守軍紛紛苦不堪言,連連叫苦。

實在是齊軍的攻勢太過猛烈,其間攻城也配合十足默契,更堅秦瓊、何元慶等蓋世猛將親自上陣,指揮攻城。

不過,激烈歸激烈,可薊縣卻不是能夠輕易攻下的。

畢竟,薊縣曾經乃是涿郡郡治,其防護本就十分之強,其城牆更是極度厚硬,其高將近幾丈。

不僅如此,薊縣還成功引進了渤海灣,城外橫亙著寬闊數丈深的護城河,倚為天險!

而且,薊縣並不是空城一座,而是早有安軍固守的三萬大軍。

憑藉著堅固的城防,以及數萬的軍卒,饒是齊軍攻勢迅猛,蘇烈指揮有方,也不能輕易奪取薊縣。

不過,按照此時齊軍的攻勢來看,薊縣已經搖搖欲墜,將猶如隨時都將會崩塌的感覺。

此時,城中守軍的信心早已被摧毀大半,被齊軍軍卒的兇猛給震懾住,根本發揮不出以往的戰力。

一時,薊縣守將卻背靠堅城,卻被齊軍的威勢所恐嚇住,連忙書寫急報,分別向四面而去,進行求援。

其實,對於這一切,主將蘇烈早已心知肚明,卻並未阻止。

在兵圍薊縣時,蘇烈便將安軍四周探子進皆捕殺,隨後安插己軍密探,秘密掌控著薊縣四周的一切動向。

故而,就憑安軍的哨騎想要傳達迷信,又豈會瞞過蘇烈的眼睛?

不過,蘇烈卻並未將其捕殺,反而面容露出一絲冷笑,好似陰謀得逞的笑容。

對於迷信,蘇烈隨便想想都知道是何事,無非就是求援書信,請求史思明、安祿山領軍救援,薊縣危急的事情。

畢竟,近日來齊軍的猛烈攻勢,根本沒有幾個人能夠抵擋得了,其守將請求援兵,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對於強攻薊縣一事,蘇烈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奪取薊縣。

蘇烈乃是知兵善戰的大將,心知薊縣的堅固,強攻本就是下下之策!

之所以攻勢如此猛烈,便是以其氣勢震懾住城中守軍,讓其援軍逐漸向其靠攏。

只要此計劃一旦實現,齊軍便能徹底掌控主動,此時蘇烈便可從容制定方案,從而進行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便是此次賈詡補充的策略。

須知,如今安軍的分佈的確極為棘手,十分難對付。

涿郡史思明、玉田安祿山的主力,以及遷西的蔡希德部。

這三點從點到面,幾乎包圍著半個幽州的交通要道。

就算此時齊軍作為援軍支援,可如若不打破這種僵局,卻也依舊拿安祿山無法!

故此,賈詡才會苦心積慮的想出這招圍點打援。

全力攻打薊縣,並不是其拿下薊縣,攻取城池的最終目的。

而是要以此作為一個假象,迷惑安軍,己軍有奪取薊縣的實力,讓其心有忌憚。

屆時,等待局勢越來越危急的時候,便能給安祿山造成一種急促感,讓其作出派遣援兵的指令。

只要一旦安軍救援薊縣,蘇烈的目標便實現,便可以在薊縣圍點打援,吸引安祿山的全部主力,進行一戰。

只要能夠一戰重創安祿山,還怕不能救援幽州,收復失地?

而且,蘇烈還聽從賈詡之計,晝夜疾馳地排出哨騎,前往五原求見高麒,請求面見竇建德,讓其出兵北上,夾擊安祿山的方案。

安祿山本就是興起之兵,其實力還未完全穩固,治下之地根基尚且淺薄。

如若竇建德出兵北上,很容易一戰而定,擒殺安祿山。

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由於竇建德雄踞河北,實力最為強盛。

並且,也由於竇建德乃是平民出身,在治下施行仁政,故而其民眾紛紛對其依附,可謂達到萬人膜拜的地步。

就算是還未攻取的幽州,其眾多民眾也進皆聽說過竇建德在冀州施行仁政之事。

故此,一旦竇建德領軍北上,必定能夠造成安祿山治下混亂,兵無戰心、民無不思變的地步。

須知,曾經歷史上竇建德被李世民擒拿,梟首示眾之後。

李唐上下皆以為河北能夠彈指間可定,可惜最後的結局卻是,河北餘孽卻依舊打著竇建德的旗號起事。

其河北民眾卻紛紛感念竇建德的恩惠,紛紛響應!

一時,河北軍威大震,原本已經成為一盤散沙的河北軍卻能夠再次與唐軍僵持下來。

並且,在其交鋒之中,還略有勝負,甚至李唐大將羅士信也陣亡。

由此可見,竇建德在其民間的威望將達到了一個空前高大的地步。

要不是高麒來自後世,深知奪得民心的重要性,從而作出許多有利於民眾,慧民的政策。

恐怕如今,就算是高麒在民間的威望,也不能相比竇建德矣!

俗話說:在什麼階段,便自然會有什麼階段的考慮。

這句話的確沒錯,由於竇建德也是農夫出身,所以他很同情民眾的遭遇。

故而,在掌權過後,他才會實施仁政,讓普通民眾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

不過,雖然讓竇建德出兵北上,夾擊安祿山,不失為一步絕佳妙棋。

可是,無論是蘇烈還是賈詡,都深深知曉擅作主張的弊端。

聯結竇建德,此事並不是蘇烈一個下屬便能決定的,這必須由齊王高麒親自與竇建德商議,隨後達成共識,才能實施。

緊隨著,蘇烈繼續一方面兵圍薊縣,以此逼迫城中守軍。

另一方面,也在秘密調遣軍隊在薊縣四周佈置防線,以此抵抗安軍援軍的反撲!

一戰破安軍,憑藉著蘇烈的果斷、張憲,賈詡的補充能否做到呢?

......

博陵郡,乃是冀州北部郡縣,此時也正是反王高談聖的治下之地。

由於高談聖一直以來,便有鯨吞渤海郡的雄心。

隨著袁紹的到來,卻讓其奪取渤海的計劃落空,不由十分惱恨袁紹。

此次,高談聖抓住時機,對袁紹進行猛攻,希望以此能夠滅掉袁紹,攻取渤海。

高談聖之所以如此在乎渤海,也是因為渤海郡獨特的地理環境。

渤海,乃是屬於冀州東部地區,靠近海域,渤海灣流通全境,造成此地土地肥沃、農漁業極為發達。

故此,這也造就了渤海的經濟極為富庶,這也難怪會讓人眼紅。

不過,渤海卻不是如此輕易能夠攻取的。

雖然袁紹實力遜於高談聖,其坐擁渤海的時間也未其長。

只不過,袁紹卻有一個天大的優勢,那就是其家世。

由於袁紹一家進皆在朝中擔任高官,故而其家世非常顯赫,威望甚高,其也極受世家大族的青睞!

故此,袁紹入主渤海,其當地世家大族紛紛選擇依附,全力支持袁紹。

畢竟,高談聖並不待見世家,至於竇建德,雖然實力強盛,但由於其身世乃是平民出身。

世家皆是眼界極高之人,又豈會輔助竇建德?

袁紹則不一樣,由於其本身便是出自世家,對於世家大族本就有好感。

至於此時,眾世家皆是精明之人,紛紛投桃報李,站位袁紹,為其貢獻錢糧、助其擴充兵馬、整頓軍備。

所以,袁紹才能在入主渤海之後,以極短的時間之內,實力頓時倍增,與高談聖抗衡。

其實,這與眾世家的鼎立支援脫不開關係。

說到底,袁紹還是依靠著家族勢力,其平臺比起常人高上數籌。

一時,高談聖領軍進攻袁紹,兩軍便大戰將起,準備一決勝負!

......

至於此時,定都趙郡的夏王竇建德卻以禮接見了齊軍使者。

只說,在蘇烈遣哨騎日夜兼程的趕往,將其請求稟告高麒過後。

高麒經過權衡利弊,便果斷同意,派遣使者,前往冀州,與竇建德洽談!

而且,為了表示隆重的禮儀,高麒此次還特意命裴矩出使。

將裴矩接入王府,分主次坐定後,裴矩率先拱手致謝,道:"夏王,此次矩特意代表齊王前來覲見夏王,對你致謝!"

"此次,要不是夏王明事理,與我軍讓出通道,前往北疆抗胡。"

"恐怕如今北疆局勢必定凶多吉少,是不必存!"

"不僅如此,在我軍缺糧之時,緊要關頭,夏王便遣送軍糧與我軍,讓我軍能夠安心與胡寇激戰。"

"故而,此次將胡寇趕出長城以外,其大功還在於夏王啊!"

只說,裴矩的確不失為外交家,其論客的辯才能力真的極為強悍。

一方面,也說明了己軍的強悍,全靠己軍才能最終挽大局為危亡。

可另一方面,裴矩言語也絲毫不忘竇建德,也肯定其在此戰中所作出的貢獻。

人固有喜悅之心,又何況是為王的竇建德呢?

此時,竇建德也極為興奮,強做鎮定,道:"呵呵,哪裡!"

"抗胡一事皆是齊王一手領軍,以麾下精銳兒郎殺出來的,竇某又如何敢居首功呢?"

旋即,竇建德也稍微謙虛一番,說一番客氣話。

隨後,沉思許久,裴矩緩緩說著:"夏王,此次矩奉王命前來!"

"我主是想與夏王能夠永結同盟,互為進退,掃蕩群雄,爭取能夠早日掃平亂世,還天下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

緊隨著,裴矩先行隱晦說出此次來意,以此試探竇建德的態度。

聞言,竇建德臉色先是一諍,顯然有絲驚訝,沒想到齊軍竟然與之進行結盟。

不過,天下大勢本就只有利益之分,分分合合,打打殺殺乃是常有之事。

不過,畢竟此事太過突兀,竇建德也需要時間考慮,便暫時屏退裴矩,隨後與眾臣進行商議。

......

夏軍究竟能否與齊軍締結同盟呢?(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暗戀物件是我的金手指時穿到八零我成了我媽的金手指歷史求生之路英雄聯盟之全民解說隋末陰雄我在聊齋當地主非人少女,請放過我正人君子的我怎麼可能是魔頭末世:全球升溫日光微暖:我曾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