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宋醫->章節

第350章 新戰法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二妹等人自然沒聽討杜女浩紋番話裡堡壘戰等新名詞。

惑地望著他。

蔡確道:杜將軍,如果戰爭打下來,咱們死傷太重,只怕太皇太后不會同意。

杜文浩道:那當然,咱們不懼怕陷入戰爭,但咱們要儘可能避免陷入戰爭。

因為現在咱們還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不宜將戰爭擴大,要以戰逼和,也就是在作戰的同時,如果他們提出和談,可以讓他們在邊境上談判,同時,用戰場上的勝利逼他們讓步,這叫以戰逼和。

杜文浩這招,自然是從朝鮮戰爭學來的。

眾人聽了緩緩點頭。

韓縝捋著鬍鬚道:杜將軍。

你所說的前面兩條,在以往與西夏大遼作戰中,我軍也曾用過,只是,你研究過歷次戰例應該知道,效果差強人意啊。

那是因為沒有第三條杜文浩微笑道,咱們以前使用堅壁清野戰術,思想上也強調了長期持久戰,可是。

一旦開戰。

領兵將帥出兵之前信心滿滿,分兵進剿時,各自貪功冒進,眼看敵軍一觸即潰,便耀武揚威,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

率軍長驅直入,不知道敵軍是誘敵深入。

結果,被敵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全殲我這戰術最關鍵的,就在第三條上只有第三條貫徹好了,實行好了,堅壁清野才有作用。

樞密院副使林希道:杜將軍,前面兩點我們都好理解,就是最後一點,那什麼蠶貪,,堡壘的,啥意思。

你能否解釋詳細一點,該如何具體實施持久戰加堡壘蠶食戰,是杜文浩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第五次圍剿蘇區的成功戰術學來的。

當年蘇區前四次反圍剿,就是採用了游擊戰加運動戰,牽著敵人鼻子走,成功粉碎了四次圍剿。

而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動用兵力五十萬,幾乎是蘇軍兵力的三倍。

採用的戰術就是在持久戰思想的指導下,以守為攻。

步步為營,每往前推進一步,便修碉堡建炮樓,對蘇區進行蠶食合圍。

作戰持續一年,紅軍也未能粉碎的圍剿,最終被迫放棄根據的進行長征。

國民黨第五次反圍剿的成功,最主要的應該歸功於戰術的正確,其次,也因為博古三人團指揮失誤,以陣地戰對陣地戰,以硬碰硬,便宜了。

杜文浩在研究歷次對西夏作戰經驗教時,就曾反覆思考過如果自己指揮與西夏作戰,該如何制定戰略戰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終於進入宰執,有權決定了,自然不會謙讓。

決心用這個局部戰爭來試點自己的戰略思想是否行得通,為下一步組織更大規模的戰役做準備。

他接著說道:在堅壁清野的同時,在邊境修築戰寨,每個戰塞駐紮一都人馬宋兵制每都一百人,用拒馬槍等為籬笆將戰寨圍起來,四周挖掘拒馬溝等防禦工事,戰寨裡主要使用遠端床子弩神臂弓等強弩,並備有報訊狼煙烽火臺,囤積足夠的糧食飲用水。

戰塞之間要成品字形分佈,互為依託,兩座戰塞之間相聚五百步,因為我們的神臂弓射程是大約二百五十步約三百八十米這樣敵軍進入射程,可用交叉火力殲敵黃履問道:這只怕不妥,敵軍可以用投石機遠距離攻擊戰寨,或著集中兵力攻擊戰寨呀那時候怎麼辦別著急啊,我還沒說完呢。

我大部隊就部署在距離一線戰寨不遠的地方,前面部署騎兵隊。

能快策應攻擊的,後面就是大部隊。

這樣,戰寨有敵情,烽火臺點狼煙為號。

後軍立即增援,與敵決戰。

需要注意的是,我後軍不能再分兵。

一定要集中優勢兵力於一處,再不能犯分兵冒進的錯誤。

這種戰術就是步步為營,以戰塞為觸角,既是攻擊堡壘,又是前方探哨。

同時,以數量佔優的大兵團步兵做後盾,全線一點點進攻,一步步蠶食推進。

逼敵不得不與我進行正面會戰,揮我軍兵多將廣的優勢,以多打少。

如果敵軍逃走,絕對不能追擊,因為我們是步步為營往前推進,對貪功冒進者,無論是否建功,一律以違抗軍令處斬這種戰法他們是聞所未聞,林希問道:那如何往前推進蠶食杜文浩簡直頭大:這簡單啊。

戰寨不是城池,而是拒馬槍等障礙物組成的臨時性寨子,可以移動的。

品字形的戰線分三排。

當最前面一排部署到位之後,最後面一排開始拆掉,移動到最前面雙臂弓射程少於兩倍處開始紮寨,同時,駐紮在後方的大部隊營地要隨著往前移動。

如此交替往前逼進。

這就是蠶食。

蔡卞嘿嘿一笑:一個,戰塞一都人馬,也就是一百人,相距五百步設一個戰寨,請問杜將軍,我大宋與西夏邊境綿延上數千裡,將軍準備投入多少兵力只怕一百萬都不驂吧嘿嘿,秦始皇修長城,也沒有把整個華夏都包圍起來啊只珊女在關鍵部位關鍵地段設右就行個地方最恰當的:甄經略司三線杜文浩這段時間都在研究與西夏歷次作戰情況,所以對邊境敵我主要戰略要衝已經比較熟悉了,吩咐親兵調來宋夏邊境地圖,搬來一張桌子。

在將地圖攤開,指著環州一帶道:這裡是我軍與西夏交戰的主戰場,是距離西夏京城最近的地方。

距離西夏京城興慶府只有數百裡之遙,策馬揚鞭,兩三天便可到兵臨西夏京城城下所以,以環州為後勤總基地,戰備物資金部集中在這裡,兵力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將這一帶堅壁清野之後,開始從這裡一沿線往前修建戰塞,步步為營進行蠶食。

韓縝問道:若是推進到敵軍城鎮。

該如何武力逼其棄城眾人面面相覷,林希問道:如果逼先將三面包圍,只留北面退路,用攻城大炮等武器轟擊,但不強行攻城。

其餘地方繼續往前推進。

如果敵引兵來援,正好圍點打援。

敵若退卻,切記不能追擊,繼續按我軍部署推進。

守城之地眼看即將陷入包圍,多半會棄城逃走,若不逃。

便將其四面圍困即可,不強攻城池。

到最後,敵軍或被迫出城應戰。

或者投降。

則城可破。

韓縝思索片刻,點頭道:在穩步推進情況下,這方案我看使得。

杜文浩又道:我軍戰線步步為營往前推進,每往前推進一步,便距離敵軍京城心臟進了一步,西夏就會緊張一步,遲早會逼其與我軍決戰。

而大規模正面會戰,就能揮我軍人數上的優勢了。

一旦殲滅敵軍大部,或者奪取西夏京城,西夏將全線崩潰蔡確道:杜將軍的作戰計七聽起來蠻誘人的嘛,嘿嘿,只是,這種戰術我軍從未實施過,就不知道效果如何。

王掛道:我倒覺得可行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堡壘戰加蠶食戰。

這可以慢慢來,一步步往前推進。

至少比一下調集兵力十數萬大舉進攻來得踏實。

我贊成這種戰法王琺身為相,他都表態贊成了,其他的人心中也都開始掂量了。

杜文浩提出的戰法雖然他們都是第一次耳聞。

但這個戰法基本思想是以守為攻,步步為營,緩步推進,這與宋軍傳統的防禦戰思想是吻合的。

也能充分揮宋軍防守的傳統優勢,自然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便都緩緩點頭。

蔡確微笑道:這戰法如此新穎。

只怕換做別人實施不得要領,本相舉薦杜將軍為此戰兵馬大元帥,統一指揮,諸位以為如何眾人自然都是齊聲附和。

包括王掛。

都點頭道:須得杜將軍全權負責。

才保這一戰法不走樣。

杜文浩拱手道:卑職多謝諸位大人信任,卑職就恭敬不如從命,擔任這此戰役的兵馬大元帥了。

只是,太皇太后已經說了,讓卑職負責整頓軍隊,所以肯定不能到前線直接指揮作戰,而且,卑職說實話對兵法並不熟悉,直接指揮作戰,只怕取勝不易。

還是另外委任一位前敵總指揮,具體負責前線指揮作戰的。

蔡確道:這個,只怕別人難以理解將軍的作戰思路,到時候出岔子就不好了。

杜文浩笑道:只要這位前敵總指揮完全按照我的安排部署作戰就行,因為作戰思路已經定型了一先在邊境一百裡範圍內堅壁清野,然後在一線修築戰塞,以強弩拒敵,以烽煙示警;二線部署騎兵。

迅策應,三線部署優勢兵力的步兵。

以備與敵會戰。

就這些。

前敵總指揮的工作就是部署在何處修建戰寨,組織二線三線兵力部署地點,敵軍進攻時,如何應戰。

記住一條,那就是只能將戰塞往前穩步推進,全線只能被動防守,不準主動出擊。

凡是冒進者。

即使擊敗殲滅敵軍。

也要一律處斬這是鐵的紀律。

這樣作戰,前敵總指揮的作戰任務相對比較單純。

一般不會犯大的錯誤。

眾位大人以為如何王掛已經跟杜文浩商定了婚期在下月初六。

還等著嫁閨女呢,自然不會讓杜文浩這時候跑到前線去指揮作戰,當下點頭道:本相覺的杜將軍所言極是。

杜將軍負責軍隊全面整頓。

這是大事,是太皇太后最關心的。

這套戰法的特點是步步為營,穩步推進,不涉及繁雜的戰法,一般將帥也可勝任。

但須監督將帥不可冒進,以免被敵軍包圍。

蔡確道:那這什麼前敵總指揮該由誰來擔任呢王琺想了想,道:就由資政大學士,御史中承呂公著擔任這個,前敵總指揮吧,由宣慶使李憲任監軍。

杜文浩拱手問道:宰相大人,敢問呂公著是文臣還是武將文嶽這李憲呢是否帶過兵算帶過吧,當初征戰西夏時。

曾經擔任過監軍。

杜文浩想了想,儘量選擇好措辭。

躬身道:卑職以為,對敵用兵。

還是由武將領軍的好。

畢竟,領軍作戰,必須要熟悉軍事,諳熟兵法,懂得帶兵之道的人才集勝任。

王琺和蔡確相互看了一眼,蔡確道:杜將軍,文官領兵,這是祖。

歷來如此,杜文浩仔細研究過宋朝與大遼西夏作戰的得失,心裡非常明白,宋軍屢戰屢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戰役都是由不懂軍事的文官領兵。

但是,如果直言這麼說了,肯定會得罪這幫宰執們,他新進宰執。

還不想得罪太多的人,畢竟宰執決定事情,是少數服從多數為原則的。

剛才這些人已經退讓,贊同了他的用兵建議。

又贊同了他的作戰方案,這順風旗已經扯足了,不能在這件事上又把關係搞僵。

而且這建議還是未來老丈人王佳提出來的。

更不好辯駁,只能曲線解決這個問題,找太皇太后,讓她來改變決定。

韓縝又道:兵多少為宜尚:杜將軍說了。

這個戰法是要用優勢兵力作為後盾的。

所以兵少了只怕不行,卑職以為,兵五萬,各位以為如何韓縝道:抽掉何路兵將蔡卞道:戰事源於環慶路。

自然是抽掉環慶路兵力的了,似乎環慶兵力有九將之有對吧杜將軍杜文浩身為三衙都點檢,上任之後。

先需要瞭解的就是自己的兵力在全國是如何部署的,所以,一個月下來,他對各路兵力部署已經了然於胸了,當下點頭道:蔡大人說的沒錯,目前部署在環慶路的軍隊共有九將,七萬餘人。

戰馬八千餘匹。

只不過。

其中大約四成是廂軍。

另有一成左右為番兵地方鄉兵和地方衙門弓箭手。

宋神宗元豐改制,對軍事建制進行了更改,實行將兵法和結隊法。

其所謂將的兵制,類似於現代社會的混編軍團。

主要以禁軍為主。

並把駐軍當地廂軍番軍鄉兵和地方衙門的弓箭兵等全部編入編制之內。

因此,各地的每軍人數不盡相同,差距很大,多的上萬,少的數千。

韓縝問道:那咱們禁軍共有多少如果沒記錯的話,環慶禁軍不到四萬人。

王琺皺眉道:那還不夠數啊。

總不能把全環慶經略司的兵全都調上線前吧杜文浩拱手道:以卑職所見,這是一場持久戰,所以不能指望只靠一路兵馬便解決問題,這時候應該實行更戎法,將陝西六路安撫司統屬的六路兵馬全部納入此次戰役調兵範圍。

韓縝驚道:這六路人馬共有多少這些數字杜文浩已經了熟於胸了,掰著指頭道:環慶經略司是我軍與西夏軍作戰的最主要的正面戰場,所以部署在這一帶的兵力約佔了全國兵力的三成到四成,人數大概在三十萬至四十萬之間,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不能作戰只能運糧等輔助工作的廂軍等兵種。

真正能作戰的禁軍在二十萬左右。

韓縝道:二十萬那也太多了吧西夏軍這段時間的侵擾每次都不上一萬人,只在四五千左右。

我們以二十萬兵力征討,一來殺雞用牛刀,二來,抽掉其他地方兵力,造成兵力空虛,會給敵軍乘虛而入的。

杜文浩微笑道:我軍部署在環州以北沿線,距離西夏京城最近的地方,每往前推進一步,就逼近敵軍京城一步。

敵軍若在其他地方襲擾。

不可分兵,只繼續往前侵襲,敵軍京城面臨直接危險的情況下,絕不敢抽掉保護京城的人馬去別處偷襲。

必然部下重兵於我方前沿阻止。

所以其他地方應該不會被西夏大規模入侵的,縱然有這種跡象。

也只是圍魏救趙,牽扯我軍兵力而已。

韓縝點頭道:這話到也沒錯。

杜文浩接著續道:我先前所提。

用陝西六路安撫司兵力投入這場戰役,並不是將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在這一處,而是實行輪換作戰的更戎制度。

簡單地說,就是這六路安撫司兵馬,都要輪番上陣與敵作戰。

每次抽掉其中兩路人馬,直接作戰的禁軍不能少於五萬人,負責愕重的廂軍可以不在此限,更戎時限以半年為限。

如此輪番上陣,一來可以持久戰下避免將軍太過疲勞,二來。

我軍各路將士都可使輪番上陣。

磨練戰力,考核將士,為以後大規模作戰做準備。

王琺讚道:這主意好輪番上陣。

半年一輪,每輪五萬人馬上陣。

好眾人聽相都贊同了,前面前領略了這老頭袒護未來女婿的護短性格。

而這又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

主要是這種方法也比較符合持久戰的需要,便都一致同意了杜文浩的提議。

本书作者其他书: 冒牌知縣 大唐小郎中 三眼法醫 納妾記 盛唐刑官 刑名師爺
相關推薦:天道圖書館香江縱橫之1982控運御妖至尊蠱真人大宋良醫大宋神醫玄天領主一人之下在漫威火影:我寧次永不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