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宋威->章節

第三章 立志這件事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也許是頭一年有個閏九月的緣故,今年的節氣來的比較早,春分這日恰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漢水兩岸的油菜花已經開了。

孟韜依稀記得,好像這裡在後世有最美油菜花海的稱號。古人給它取了個更雅緻的名字叫芸苔,花開之後,滿眼盡是金黃之色,朝陽照耀下更顯燦爛。與遠處的青山,近處的漢水碧波相映成趣,再加上一層薄薄的晨霧,組成了一副幽美的山水畫卷。

晨跑結束之後,孟韜用隨身帶的乾布擦拭過額頭與脖頸上的汗水,沿著江堤緩緩而行,調整呼吸。原來的孟韜是個書呆子,身體單薄瘦弱,這才沒跑幾步便氣喘吁吁了。

身體是生存的本錢,而今只能循序漸進,慢慢鍛鍊,爭取有個強健的體魄。否則在這個年代,隨便一個感冒發燒就可能要人命。

很慶幸,孟家家境殷實,自己至少不必為生計發愁。在這個年代,窮苦人家的日子可不好過,下一頓吃什麼是正經要命的話題,不是後世的“選擇障礙”,而是根本沒有選項。

否則范仲淹他們何苦要上書,皇帝又為何要支援他們搞什麼新政呢?

不需要問任何人,依靠有意無意間聽到的隻言片語,加上自己的分析,孟韜對而今的朝代和形勢有了大概的瞭解。

前世對歷史頗有興趣,看過不少歷史方面的書。如果沒有記錯,北宋慶曆元年,西夏李元昊率軍寇邊,在好水川大敗宋軍,斬首萬餘,關右震動,皇帝為之旰食。孟韜沒想到的是,其中就有老爹孟誠。

兩年前孟誠前往西北行商,效力軍中,戰死好水川,那麼如今應該就是北宋仁宗慶歷三年。

慶曆!

關於這個年號,腦海裡有兩個印象。其一是中學語文課本上《岳陽樓記》第一句的“慶曆四年春”,以及“慶曆新政”。

慶曆三年,滕子京還沒有謫守巴陵郡,那麼范仲淹應該還沒有被貶,慶曆新政應該還沒有夭折吧?

孟韜心中揣度,片刻後又暗中腹誹: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去投奔某個歷史大牛,或者直接去朝堂上大顯身手?

孟韜輕輕一笑,這些離自己都有些太遙遠了。

興元府離東京汴梁城有多遠不好說,但一想到要靠兩條腿翻越巍峨的秦嶺,孟韜便直接敗退了。

何況宋仁宗在位時期,大宋人才輩出,呂夷簡、范仲淹、龐籍、富弼、韓琦、文彥博,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的牛人?

文壇領袖有歐陽修,晏(殊)相公的詞傳唱天下,坐堂開封府的包拯,暫露頭角的狄青,將來還有拗相公王安石,編撰《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再往遠了,還有蘇家兄弟、曾鞏、王韶……

總之,這是一個文華璀璨,牛人輩出的時代,哪有一個少年郎指手畫腳的地方?而且壓根沒有這樣的機會。

憑藉穿越者的優勢,興許算得上“文韜武略,才學出眾”,但孟韜還是覺得,廟堂之地想要踏進去不容易。

以前的孟韜一直勤學苦讀,似乎志在科舉,結果成了個書呆子。而今這條路肯定不適合自己,一看到那些經史子集就有些發矇。

雖說“東華門外狀元唱名”在這個年代是無上榮耀,但人得有自知之明,得掂量一下自己有幾斤幾兩再做夢。

可是,不出去看看大宋的繁華,不見見那些名垂青史的牛人;偶爾耍耍威風,秀一秀穿越客的優越感,好似白來大宋走了一遭,彷彿也有辱穿越者群體的名聲。

再者,老爹孟誠在好水川死在西夏人的鐵蹄之下,也要無動於衷?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總不能枉為人子,不忠不孝吧?

唉!

這人啦,不能胸無大志,卻也不能好高騖遠,可兩者之間如何平衡卻很難把握。

立志這件事,不容易!

以後的事,誰知道呢?想那麼多太累。雖說孟韜在祖母面前侃侃而談,說什麼好男兒志存高遠。但眼下,他就想打理好家業,掙點銀錢,讓祖母安享晚年,妹妹平安長大,在青山綠水間做個怡然自得的小地主,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了,邂逅三兩個美女,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也是很必要的。不過就眼下這幅身板,只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得加強鍛煉啊!

既如此,趁著風和日麗,去爬一遭定軍山吧!一來去看看自家的茶園;二來,生活在定軍山下,怎麼能不去拜拜諸葛武侯呢?

……

前世孟韜總以為武侯墓和武侯祠在一起,可上了定軍山才知道,這裡只有陵墓,祠堂還在漢水對岸。

武侯墓冢前有書案梁、後立筆峰山,左是土地嶺、右為武山崗,四方拱衛。眺望遠方,可見九條山崗猶如翻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拱衛著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的墓冢,故有“九龍捧聖”的說法。

孟韜不由感慨,不愧是諸葛武侯歸葬之穴,果然是風水寶地啊!

只是相傳諸葛亮有七十二疑冢,定軍山這一座不知是真是假?該沒有哪個摸金校尉敢打武侯墓的主意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後世所看到的武侯墓祠建築大都是明清時期的,至於墳前那兩塊碑分別是清朝的陝西巡撫,以及與甄嬛愛得死去活來的那位果郡王所立,此時自然是看不到的。

不過漢柏古松“猶在”,清幽古樸,墓後的兩株漢桂繁茂濃蔭。大殿猶在,雖然殘舊,卻未破損倒塌,殿內諸葛武侯的雕像雖有掉漆破損,卻依舊寶相莊嚴,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護衛在側。

孟韜並不確定這些建築是否為八百年前初建時的那些,但有人時常維護打理倒是真的。定軍山下有個村落複姓諸葛的人不少,據說是諸葛亮的後裔,他們留居守墓肯定時常來祭掃維護。

孟韜先走馬觀花般四處逛逛,當作是旅遊,以彌補前世未能完成團體共遊的遺憾。最後才在諸葛亮墳前躬身一拜,雖說對丞相“二出祁山,勞民傷財北伐”的做法有些不大認同,但這並不妨礙對蜀漢丞相的崇敬之情。

相對於《出師表》,孟韜更欣賞《隆中對》,那些兵法謀略鞭辟入裡,少有人及。再加上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武侯便值得尊敬。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話真不是白說的。”孟韜感慨一聲,轉身離去。

不想一回頭,恰好遇到一個鬍鬚依稀發白的文士踏入殿中,看那頗為斯文的裝扮,便知不是尋常農戶商賈,而是讀書人。老年文士身後隨行的兩三個小廝還帶著些許祭品,孟韜猜想,多半是路過的文人墨客來祭拜諸葛亮。

這個年代,探訪古蹟,憑弔古時賢者乃文人騷客一大愛好。尤其是擁有眾多“粉絲”的諸葛亮,時常有人前來憑弔祭掃,定軍山下的居民早就見怪不怪了。尤其是清明前後,要是沒人上定軍山,那才是稀奇。(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美漫之無敵幸運輪人在三國,朝九晚五三國之武魂傳說我怎麼模擬成了大反派我的憨憨小女友美漫之帝國崛起美漫之明哥降臨美漫之無敵主宰美漫之喵爺重生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