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松本清張經典推理大全集->章節

D之複合_17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到達東京站時,已經是深夜。分手時,伊瀨從浜中手中接過自己的旅行箱,問:“咱們什麼時候去鋸山?”

“這事兒我完全忘了。過一兩天我再與您商量。老師,請您先好好休息吧。”浜中鞠著躬,目送伊瀨乘計程車離開。

伊瀨回到家裡,妻子迎了上來。“你倒是挺悠閒的嘛。”她譏諷道。

妻子肯定又在胡思亂想。伊瀨雖然生氣,卻不想多作辯解。將旅途中發生的事一一說明太麻煩了。但妻子的譏諷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伊瀨去京都前一天剛去過成田,連續三天都不在家。

不過,伊瀨從行李箱中取出鳥取有名的土特產時,妻子吃了一驚:“啊?你居然去過這種地方?”

伊瀨很想回答“當然”,最終還是改了口:“浜中帶路,我也不知道會去什麼地方。這次被他拉著到處轉,把我累壞了。”

“你去那個地方採過風?”

“去過。浜中是編輯,他說服了出版社,旅費和雜費都由出版社承擔。既然要出行,不如就去些有趣的地方採風。”伊瀨應付道。

“浜中先生這麼年輕,辦事卻相當幹練。”妻子說。

“嗯,他是個十分有趣的人,活動能力特別強。像他這樣能幹的編輯,現在已是鳳毛麟角了。”

浜中顯擺學問的時候會讓人厭煩,可奇怪的是,分開後,伊瀨卻開始想念他。他就像是一個與自己不相伯仲的對手。想到明天又能看到那張娃娃臉,伊瀨不禁暗自期待。

“多虧了浜中先生,才能有那麼多讀者瞭解到你。”妻子將伊瀨離家期間收到的二十封郵件和明信片拿給他看。讀者的來信中儘管也有稚拙的文字,但對作者來說,這都是值得感謝的激勵。伊瀨還是第一次有這種經歷。他沒有想到,那樣的雜誌居然如此暢銷。

自從《草枕》發表了他的遊記之後,別的雜誌也陸續來向伊瀨約稿。他不在家的這幾天,妻子就收到了三篇雜文的約稿,她對此好像比伊瀨還高興。

第二天,伊瀨在家裡等浜中。他原本在構思雜文,但不知不覺又想到了北緯35度線和東經135度線。伊瀨沉浸在思考中,想象著浜中來後自己要問他的種種問題。

但不知什麼原因,那天浜中既沒有打電話,也沒有現身。他到昨天都一直在外出差,說不定今天休假了。本想打電話過去,但又考慮到他好不容易才有機會歇息,這時候去打擾並不妥,於是作罷。

當晚寫稿時,伊瀨忽然感覺自己彷彿還在旅行途中,明明穩坐在椅子上,卻感覺像在汽車或者火車上搖晃一樣。

第二天,伊瀨又開始等待浜中。如果昨天浜中休假的話,那今天就應該來電話了。前天分手後,他又幹了些什麼呢?他好像發現了什麼,並細心地守護著他的發現,或許已經圍繞這個發現展開了調查。

東經135度線和北緯35度線的秘密是浜中率先發現的。這兩條線上他們去過的旅遊勝地與經緯線本身有什麼關聯?另外,數次出行的里程數都與135或35相關,這中間又有什麼蹊蹺?只在一個點上相關的話,還可以說是偶然,但如此多的偶然都重疊在一起,那就一定存在著必然性。

如果是必然,那就必定有人做過手腳。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躲在暗處的某人的計劃。

殺人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嗎?伊瀨問自己。坂口美真子似乎就是因為知道得太多才被殺掉的。

此外,二宮健一目前下落不明。他的朋友,在京都京雲運輸公司與他搭檔駕駛深夜卡車的藤村進也行蹤莫辨。倘若這兩人的屍體被人發現,那痛下殺手的肯定是謀害坂口美真子的旅行計劃制定者。

伊瀨左思右想,卻始終找不出解決問題的線索。浜中那家夥到底在幹什麼呢?今天他來了,一定要問個清楚。但正午已過,還沒有聽到玄關傳來浜中的聲音。

伊瀨等不下去了,給《草枕》編輯部打了電話。

“浜中現在不在。”編輯部的男性職員粗魯地答道。

“我是伊瀨忠隆,您知道浜中去哪裡了嗎?”伊瀨報上了姓名。

對方意識到來電話的是作者,語氣恭敬了幾分:“他沒有留字條,我也不知道。聯絡上之後,我會讓他立即給您打個電話。”

“他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也不太清楚。”

全都白問了。不過,浜中這樣的編輯,是不會將自己的行蹤全都告知編輯部的吧。他是個自由自在、飄忽不定的男人。如果他是為解決這次的離奇案件而四處奔波,就更不願向編輯部透露行跡了。當編輯在這方面真的很方便,只要對社裡說自己去作者家,就算實際上是到咖啡店向女孩子誇誇其談,或者去電影院,社裡也不會知道。

結果,那天浜中始終沒有出現。

“怎麼無精打采的?沒了浜中先生,你就缺乏刺激了嗎?”妻子說。

“是啊。沒有編輯催稿,我就怎麼也打不起精神寫稿。”

“連載究竟還能持續多久?”

“這件事只能由對方決定,我也不能打包票。”

事實上,伊瀨的工作從頭到尾都是由編輯部——不,是浜中安排的。浜中怎麼說,伊瀨就怎麼做。他這回始終放不下經緯線之謎,壓根兒不想做別家委託的工作。

過了兩天。伊瀨又給《草枕》編輯部打去電話。

“哎?浜中還沒有聯絡老師嗎?

”編輯部的男性職員說。

“我一直在等,但音訊全無。”

“太奇怪了。”

“太奇怪?難道你跟浜中聯絡過?”

“他會不時打電話回來,還託我們給老師帶口信。”

“他是從什麼地方打來的。”

“他沒有明說。只說是‘某個地方’。”

浜中還是那樣目中無人,伊瀨想。不過,既然他是這本小雜誌的副主編,那編輯部早已習慣了他的任性吧。

“他沒有在編輯部出現?”

“是的。他說有事要調查。出差回來之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他。眼看策劃會議又要召開了,我們也很為難。”

伊瀨坐回桌子後面,抽起了煙。在東京站分手時,浜中說過,過一兩天就找他商量去鋸山的安排,但現在已經過了四天,他卻沒有任何聯絡。

浜中到底在幹什麼啊?從他往編輯部打的電話看,他似乎在一個人偷偷摸摸地做些什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伊瀨忽然憂慮起來。事前既不說自己要去哪兒,打電話回來時也不告知自己在什麼地方——浜中這樣做,其實已將自己置於險境。如果他去的是誰也不知道的地方,危險就更大了,因為他已經同周遭的人際關係完全割裂了。

目前編輯部無法主動與浜中取得聯系。倘若浜中不偶爾給編輯部打電話,他就很可能同二宮與藤村一樣“失蹤”,而失蹤就意味著生死不明。

伊瀨正煩惱不已時,傳來了玄關大門開啟的聲音。妻子大喊:“有快信!”她拿著一張明信片過來,“浜中先生寄來的!”

“哎?浜中?”

“浜中先生好像去宮城縣的鹽釜了。”

“什麼?信件是從鹽釜送過來的?”

妻子每說一句話,伊瀨都震驚不已。他從妻子手中搶過明信片。

明信片的正面寫著“於鹽釜,浜中敬上”,背面是幾行俊逸的文字。

前幾天真是辛苦您了。我此刻在鹽釜,當然是來這裡調查“那件事”的。我沒有告訴編輯部此行的真實目的,所以是自己掏腰包來的,可能還要過兩三日才會返回東京。在此之前,請老師先閱讀下面這本書:《日本民間傳說研究》第二卷,從第一百二十一頁開始。

伊瀨不知所措。他萬萬沒有料到浜中會去鹽釜,不過他慢慢回過神來。鹽釜靠近仙台,是本州東北有名的漁港,所以大體能猜出浜中是去調查什麼。他還是對“第二海龍丸”耿耿於懷吧。浜中肯定在火車上就想到了這艘船。之前伊瀨懷疑“第二海龍丸”只是指代“船”這一事物的泛稱,因為登記在冊的船中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但這次浜中堅信鹽釜那邊會有名為“第二海龍丸”的船,所以立刻前往核實。

浜中之所以自費旅行,多半是因為奈良林社長吝嗇成性。如果是大出版社,只消藉口去仙台採風,就能堂而皇之地出差。但浜中委身的這家出版社,每一筆差旅費都必須由主編向社長申請。浜中就是覺得這樣太麻煩,才甘願自掏腰包吧。

不過,浜中讓伊瀨讀《日本民間傳說研究》,這就有點頤指氣使的味道了。浜中同伊瀨打交道時,儘管表面上恭敬有加,卻會不時表現出輕蔑的態度,只是伊瀨並沒有因此生氣。伊瀨並不討厭浜中,在他看來,浜中只是有著孩童般的自負罷了。

剛才讀到那張明信片時,伊瀨不禁怒氣上湧,差點大嚷出來:你別小看我!但他又覺得自己必須遵從這條指示。

伊瀨的藏書中沒有這本書,他立即去圖書館借閱。本想偷懶去附近的區立圖書館,但白跑了一趟,最後只好轉去國會圖書館,所幸很快就找到了這本書。《日本民間傳說研究》是三十年前出版的,相當老舊。伊瀨將書翻到了指定的一百二十一頁。那裡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浦島?羽衣傳說的滯留說》。他開始閱讀這篇長文。

浦島傳說和羽衣傳說在主人公被滯留的情節上是一致的。下面將對兩個傳說的內容加以對比介紹。

浦島傳說中,浦島在龍宮或蓬萊山上與龍宮仙女交合,並滯留在那裡,快樂地生活。這是人神通婚傳說的一種表現。浦島在龍宮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三年,思鄉之情漸濃,故與仙女辭別。仙女哀嘆連連,依依惜別,將一玉盒贈給浦島,以作紀念。浦島返回故鄉,但人事已非。詫異中,他開啟玉盒,得知自己不是離開了三年,而是三百年。

這個故事人盡皆知。在《風土記》和《萬葉集》中,浦島是故意開啟玉盒,想藉此回到原來的家。不管故事的細節如何,通常的解釋是,龍宮三年相當於人間三百年,這象徵著人生的短暫和虛幻。

滯留仙境的傳說在蘇格蘭也有。新郎在婚禮後受黑衣男子誘騙,站在一小截蠟燭前,等待蠟燭燃盡。就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兩個世紀過去了,新郎卻對此渾然不覺。等到終於發現世界驟然變樣後,新郎剛張口詢問原因,就立時化為塵土。還有一個類似的傳說是關於古代不列顛國王赫爾拉的。他出訪小人國僅三天,外界就度過了兩個世紀。隨從們驚慌失措,觸犯了禁忌,轉瞬間化為塵土。這兩個故事中,重返人間者的結局都是化為塵土。塵土象徵著人類生命的短暫莫測,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浦島開啟玉盒後冒出的白煙。琉球群島和臺灣土著阿美族中也有類似的傳說流傳。

中國也有大量傳說是關於凡人滯留仙境的,總體上都是桃源仙境的模式,但人仙通婚的場所不是在海中

的龍宮,而是在深山的仙境。反過來說,海中的仙境,只能是海神的居所,即龍宮。

至於浦島傳說中龍宮的入口,據推測應在丹後網野祭祀浦島明神的神社附近。《宗祇諸國物語》中記載,俳句家宗祇聽說丹後海濱有祭祀浦島明神的神社,於是討教當地人,被告知這裡是浦島的出生地,浦島就是從這裡的海濱去蓬萊後歸來的。

羽衣傳說中,仙女痴迷於駿河三保松原的美麗“仙境”,從天而降。發現仙女的漁夫偷走了掛在松枝上的羽衣。一名仙女因為失去羽衣,無法返回上天而哀嘆嗟怨。心生憐憫的漁夫將羽衣還給仙女,仙女於是得以返回天界。但該傳說的原型並非如此。在原來的傳說中,漁夫並沒有將羽衣還給仙女。仙女痛哭流涕,但還是無濟於事,只好跟隨漁夫回家,做了他的妻子。

傳說原型中的仙女未獲得拯救,但在下面這段能樂的歌詞中,劇情卻被改寫了。

漁夫:“看你如此悲傷,我就將羽衣歸還給你。”

仙女:“太好了,請給我吧。”

漁夫:“等等。如果你能在這裡為我跳一曲仙舞,我就把羽衣還給你。”

仙女:“我終於可以返回天上了。作為紀念,我就跳一支行遊月宮的仙舞吧。可你不將羽衣還我,我就無法起舞。所以,請你先還給我羽衣吧。”

羽衣傳說的原型後來演變成了丹後國丹波郡比治山的真井傳說。但在坪內逍遙創作新舞劇《墮天女》時,模仿了三保松原的羽衣傳說,將真井羽衣傳說的劇情設定為獵人將羽衣還給了仙女。而《墮天女》中,真井的仙女同三保松原的仙女一樣,沒有跳舞回報,而是教授了獵人釀酒的方法。

這種更改後的傳說在後世廣為流傳,甚至湮滅了傳說的真實面貌。其實,駿河三保的仙女也好,丹後比治山真井的仙女也好,她們都被剝奪了自由,滯留在人間。由此可知,浦島傳說和羽衣傳說在長期滯留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不過,這兩個傳說也存在不同之處:浦島傳說的主角是男性,羽衣傳說的主角是女性;浦島傳說中的男性滯留在仙境中,終日沉湎遊樂,樂不思蜀,而羽衣傳說中的女性被獵人或漁夫這樣的凡夫俗子強逼為妻,終日以淚洗面,不得歸返。

在印度、東南亞、中國,乃至西伯利亞北部,都有大量類似的傳說。比如,秦始皇派遣徐福渡海尋找不死靈藥的故事中就可見其端倪。該傳說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均有記載,後來演變為田道間守的傳說。田道間守受垂仁天皇之令,渡海去常世國尋找非時香果。歷經十年,田道間守終於找到香果歸來,但天皇已然駕崩。田道間守在天皇陵前哭號,悲慟而亡。

白鳥傳說同羽衣傳說屬於相同的型別。日耳曼神話中,一名少年為了追尋素未謀面的戀人而踏上旅程,偶然經過一眼泉邊,看見脫下白鳥羽毛織成的衣服,在泉中盡情沐浴的三名美麗少女。少年悄悄靠近,偷走掛在樹枝上的少女的羽衣,躲了起來。少女不久便發現羽衣不見了,驚恐地大聲呼叫。這時少年提出若要自己歸還羽衣,三名少女中的一名必須做自己的妻子。三人答應了少年的要求,並讓少年任意挑選。少年做出了選擇,而他指定的少女恰好是他思慕數年卻從未見面的戀人。

同樣的故事也出現在芬蘭流傳的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之中。少年看見脫掉白鳥羽衣的三名女神在湖畔織布,於是偷走衣服,強逼女神為妻。在“偷衣強娶”這一點上,斯堪的納維亞神話與日耳曼神話並無差異,不同點在於是否將三件羽衣都偷走。在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三名少年分別娶了三名女神為妻。

從根本上說,這一神話同白鳥仙女傳說如出一轍。中國《元中記》《搜神記》中的類似傳說也與之一脈相承。這些傳說在西方與希臘繆斯女神的故事相混淆,在日本則受到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國神仙傳說的影響。即使是原始版本的傳說,也具有豐富的系統多樣性……

讀完文章後,伊瀨恍然大悟。浜中總是把浦島和羽衣傳說以及比治山上的仙女掛在嘴邊,侃侃而談,讓人覺得他見聞廣博,結果全是從這本書上看來的啊。

不過,為什麼現在浜中會寫明信片來,讓自己讀這本書呢?搞不好是去鹽釜的浜中無聊至極,半開玩笑地寫了這封信,讓忙於寫稿的小說家去圖書館走一趟,權當運動筋骨。

但伊瀨又覺得,浜中說不定在鹽釜有了什麼新發現,而這個發現同浦島、羽衣傳說有關,所以他才會叫伊瀨在他回來之前看那本書。那麼,這段研究文獻中,到底暗藏著什麼與案件相關的線索呢?伊瀨連忙又讀了一遍,仍舊不得其解,只好作罷,等待浜中回來後向自己解釋。

收到明信片的兩天後,浜中的明信片又來了。

“哎呀,這回是從北海道的網走寄來的。”妻子驚叫。

“什麼?網走?”伊瀨搶來一看,明信片的正面果然寫著“於網走”的字樣。

終於到了北部邊境。最終,我不得不自鹽釜趕來此地。老師,您讀過《日本民間傳說研究》了嗎?兩三日後,我就能結束調查,返回東京。

浜中敬上

那家夥竟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了啊,伊瀨感慨。他是瞞著天地社去的,費用全由自己承擔。就算他提出旅費申請,出版社也不會為此出錢。

“網走地處邊遠,那裡的監獄很有名,對吧?”妻子又將浜中的明信片拿回手中,說道。

相關推薦:青雲記才不是妖怪慘遭流放?長姐帶著千億物資嬌養全家摸魚頭子的我居然成了修仙模範罪推理在推理之後女性世界裡的男法師[HP]煉丹師的莫名穿越離火煉丹心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