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司禮監->章節

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東林大同盟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太監尊重讀書人,是理所當然的事。

良臣是知書達理的人,所以,他真的是久仰孫承宗。

他要不久仰這位大佬,那也枉稱憂國憂民了。

孫承宗啊,朱由校的老師。

一個不好的念頭騰騰的就起來——要不要想辦法把這人幹掉,免得帝師將來搗蛋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一琢磨,沒這個必要啊。

帝師手握重兵,最後不一樣沒鬥得過二叔麼。

崇禎能成功吃雞,是因為二叔自廢武功,否則,老魏家哪能就這麼被滅門呢。

再一想,未來國丈跟皇后娘娘都能提前投機下注,未必就不能把皇帝老師也給拉下水了。

這麼一想,頓時看著孫承宗的目光更加親切。

熾熱那種。

要文鬥,不要武鬥。

不能因為人家牛逼,是政見不合的另一派系大佬,就提前把人給宰了吧。

這真是敬重讀書人,他魏公公手刃洪太主時,可沒想著要文鬥。

民族安定大於天嘛,將動亂的種子掐死在搖籃中,才是智者所為。

……..

孫承宗不是那種看不起太監的人,他老人家三十九歲方中榜眼,此前二十多年一直走南闖北,是那種務實的讀書人。

什麼三教九流,他基本上都打過交道,做了天啟帝的老師後,更被天啟稱為我最喜歡的“吾師”,可想其人和迂腐、清高這種形容詞是不沾邊的。

他剛才惱火是因為京師重地,太監竟敢縱馬,現在得知對方竟是那小魏公公,且知錯就改,十分謙恭,這印象自然就大大變好。

對於這位前文華殿舍人、現內官監監丞的小魏公公,孫承宗是真感興趣,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少年隻身匹馬就敢進關門平亂,勇氣令人敬佩。

另一方面則是得益於最近京中流傳的關於這小魏公公的種種軼事,尤其是少年說,匹夫說、寸土不讓說更為人廣為傳誦。

人要風光的前提是宣傳。

對於宣傳這件事,良臣始終是關注的。

京中對於他小魏公公的好評除了他自己在楚黨那邊表現了一番,更多的是有人在幫他推動。

幕後的推手不是張誠,也不是金忠,而是李永貞。

………..

因受金忠所託,李永貞最近和齊楚浙昆宣等黨走的頗近,在劾彈李成梁時,一個反東林的同盟實際上已經有了雛形。

而現在,這個雛形已經變成了一個成形的同盟。

李三才入閣的事最終剌激了五大黨派聯手共扛東林,在確定李三才於通州大擺宴席,慶祝即將進閣的訊息後,齊黨首領亓詩教出面邀請了楚黨首領官應震、宣黨首領湯賓尹、浙黨骨幹姚宗文、昆黨首領顧天峻等人在源鑫居開了個“茶話會”。

會中列席的就有不便外界知道的太監李永貞,他現在完全是金忠和五黨的中間聯絡人。

齊楚浙昆宣五黨出席的人物來頭都很大,亓詩教是都察院的右僉都御史、官應震剛剛升任戶科都給事中、湯賓尹是左春坊左諭德、顧天峻是太常寺少卿。

只浙黨方面的姚宗文資歷最淺,此人是萬曆三十五年的進士,眼下任戶科給事中。不過,莫看此人資歷淺,可他背後站著的浙黨兩大領袖沈一貫和方從哲。

沈一貫是前任首輔,方從哲則是前國子監祭酒,眼下辭職在家閒居。

前者主辦了第一次妖書案,後者則是直接牽進明末三大案的紅丸案、移宮案。

因為,萬曆和泰昌駕崩時,方從哲是首輔。

浙黨是五黨中實力最強勁的,沈一貫雖然致仕,但影響尚在,且在任期間對東林嚴加打擊,故浙黨也是東林最痛恨的一黨。

方從哲雖然閒居在家十多年,可一直關注朝堂,沈一貫歸鄉後,眼見朝廷就剩東林黨的葉向高一人獨相,故方從哲連上七十餘道奏書請求朝廷增補閣員,然而卻因東林想推李三才入閣為次輔,非得皇帝答應東林的入閣建議才肯增補,方從哲的上書自是如泥牛入海。

這麼一來,原先倒是對葉向高很敬重的方從哲,對東林黨的觀感就惡了起來。

姚宗文是沈一貫的學生,方從哲對他也很看重,因此成了京中浙黨的“話事人”。他在和齊黨、楚黨聯絡前,就接到了方從哲和恩師沈一貫的書信,信中二位浙黨元老只對姚宗文提了一個要求,就是無論如何也要阻住李三才的入閣路。

而其它四黨也被東林日益壓迫,朝中官職不斷丟失,這種情形下,結盟共抗東林已然是他們唯一且最後的選擇。否則,一旦李三才入閣,他們就不得不面臨東林的強大打擊。

李永貞的背後是金忠,這人是貴妃派,天然的東林敵對者。

雖說因為共同對付“新貴”馬堂,金忠不得不和孫暹妥協,以退出司禮掌印競爭為條件,換取司禮監幾位秉筆齊心對付馬堂,但這是內廷的事,於外朝無關。

反對東林黨,是金忠的政治正確。

他發跡於此,斷無背叛的道理。

反過來,東林如果完全霸佔外廷,金忠等貴妃派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因此他老人家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跟東林死槓。

組建反東林聯盟這個提議是李永貞向金忠進言的,實際上的建議人卻是魏良臣。

良臣當初在向李永貞談這一設想時,是借鑑了閹黨歷史。

想法很簡單,於其等五黨被東林打得潰不成軍,只剩殘餘勢力組建閹黨,不如趁他們還有口氣時就把這同盟給組起來,這樣或許能在天啟初年的時候就把東林黨打趴,而不是等到四年之後。

四年,可以改變很多了。

李永貞“公事”辦得不錯,五黨大同盟已經成形。“私事”同樣也辦得不錯,只要有機會,這位李公公都會不經意的提上魏良臣的名字,順便說說這位前舍人、現公公為五黨結盟出了哪些力。

楚黨方面官應震對魏良臣的印象本就很好,加上這小子還是熊蠻子看重的,也樂得幫魏良臣說幾句。

京裡的圈子就這麼大,五黨對一個小太監讚賞,自是傳入東林那邊。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人,得加錢 大流寇 惡奴 漢兒不為奴
相關推薦:肖恩的奮鬥天道天驕全世界只有我不知道我是高人怪物樂園鬥破之我叫納蘭葉星際重生全能女神掉馬了東京怪談筆記我給萬物加個點黃金漁村猛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