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四合院:我是杜守義->章節

第三二三章 學歷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四月二十三日,週四。

全家福沖洗出來了,杜守義午休時取了照片直接送回四合院,讓老老少少們先飽飽眼福。

晚上,雨水看著孩子,幾個成年人又在老太太屋裡聚上了。

一大爺有些無奈道:“兩張全家福,看看選那一張吧。”

拍照時杜守義怕誰閉了眼不上相,硬是讓大家換了位置再來一張,這麼一來就有了兩張全家福,這純粹是錢多燒得。

杜守義倒是對著老太太照片看了好一會兒。

“我怎麼覺得還沒我們家小北拍得好?”

大夥都笑了,這馬屁拍得也太太明顯了。

小北被大夥笑得不好意思了,紅著臉輕輕拍了他一下,賞了他個白眼。

杜守義倒不全是在拍馬屁。以他‘大師級工筆畫師’的品味,確實覺得小北平時隨手拍的那些照片更自然、更生動,看著更有味道。

小北玩的是抓拍流,和正兒八經的照相館肖像照不太一樣。她現在有三臺徠卡,家裡放一個、包裡放一個、辦公室抽屜裡還有一個。覺得有趣的她就隨時‘卡察’兩張,完全不用計較成本。

笑完之後大家繼續選照片,話題自然轉到了‘傳遞’上。

“路上會不會有危險?”一大爺問道。

“沒有一點問題。雖然具體的不能和您說,但這一點我可以保證。”

杜守義不是個沒譜的人,他既然這麼說,一大爺就放心了,不過他還是向秦淮茹那裡瞧了瞧。

秦淮茹在旁邊一直沒說話。她原來心裡還有點疙瘩,但看到照片有些想明白了。

照片上十四個人,有九個姓。這一大家子原本就不是靠血緣,而是靠情份聯絡在一塊兒的。傻柱有了親兒子又怎樣?日子還是照片上的這一大家子一塊兒過。傻柱有後,她倒反而可以不用覺得虧欠老何家了,這樣更好。

杜守義和一大爺一樣,也知道秦淮茹有心結,拍照那天就看出來了。還是那句話,這就是秦淮茹和何雨柱該‘補的課’。由他們折騰去吧,他壓根沒準備管。

一夜無話,時間到了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五,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王羲之’筆意+2%”

看著空間裡的金色小毛筆,杜守義有些明白了,系統不會直接增加杜氏筆意,那要靠他自己積累。而當王趙筆意積累到一定數值後,系統會提供轉化,這就足夠了。

進行了幾天的創作,杜守義確實感到有些進步。他在寫書時很容易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心裡組織著語言,筆頭自然而然的進行著書寫。

因為是寫給自己看得,所以他的心態比王羲之寫《青李來禽帖》時還要隨意。同一行字裡時而楷書,時而行草,沒有刻意想著寫什麼字型,完全隨性而定。這種‘自由’讓他很放鬆,很舒服。

下載完筆意後,他繼續認真開起了美協會議。

講什麼不重要,可坐在主席臺上臺下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牛啊!他杜守義竟然有幸和他們同處一室了?!要不是太跌份,他都想找他們簽名了。

散會後,童理事叫住了他:“守義,我給你引薦幾位老同志。這位是管老、胡老,這位是我的老恩師,傅老。他們可是一直關注著你的。”

杜守義立刻小學生上線,畢恭畢敬的給三位老先生行起了禮。

傅老一直很好奇,他問道:“小杜啊?你是跟著哪位大賢學得書法?”

“是家傳的。自從先父故去後我就一個人瞎練,沒有拜師。”

“哦,是這樣。”傅老笑著對身邊兩人說道:“怪不得我打了一圈電話沒人知道,原來是家學淵源。”...

中午在食堂用了簡單的工作餐後,三位老先生借了文聯一方小會客室,對杜守義來了場‘摸底考’。

這個年輕人橫空出世。水平之高、年紀之輕、特別是筆下那股濃郁的‘晉韻’十分罕見。三位書畫界的老先生都對他產生了興趣。

杜守義的書法不用說了,已經具有了自己的‘精氣神’。他的工筆畫是大師級,篆刻是高階技能,一場‘考較’過後完美過關。

考試過後,老先生們同時下了結論:這個小鬼確實是‘小鬼’,鬼得很!這樣的水平還敢說自學成才,沒師承?單這執筆甚高的二指握管,行雲流水般的鋒穎變化就不可能沒師承!

五指握筆、毛筆垂直是後世主流握筆法,就是筆管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之間。但這種握筆法是清朝才出現的。

杜守義一開始沿用了前世五指握筆的習慣。下載趙孟頫筆意後他改成了三指,因為趙孟頫用的就是三指握筆法,就跟現在拿圓珠筆的手勢差不多,只是要懸腕。

下載王羲之筆意後,他又改為二指三指交替著用,看寫什麼。寫行草就用二指,楷隸就用三指。

兩種‘握筆記憶’隨著筆意一起下載過來,之間切換可以做到隨心所欲,不用花時間去調整。

為什麼一定要從五指法改出呢?這牽涉到運筆行鋒的問題。二指三指執筆多靠指腕之力,行筆更為靈活。

運筆行鋒講究中鋒,就是筆尖要處在筆劃的中線上。這是常識。

雖然這是蔡邕提出的,但在魏晉時卻並非如此嚴格。這其中除了書寫姿勢,還有個很大的因素是制筆技術的演變。

二王的字是好看,但裡面有很多非常瑣碎繁複的筆法變化讓後人頭疼不已。而米芾相對簡潔許多,到了趙孟頫更是把二王筆法簡易化了。

有批評者直接說‘趙書少變化’。從藝術角度講這是事實,但這不單單是趙孟頫的問題,是‘筆’這種書寫工具的進化讓書寫更為流暢,所以產生了‘少變化’。

毛筆自誕生以來,制筆工藝每朝每代都在變化。晉人採用的是‘麻紙卷芯’毛筆。行筆時會有鋒穎不順、毛毫糾纏的問題。這就需要有經驗的書者在行筆中不斷地‘扭啊扭’,調整筆鋒以減少阻滯。

你以為王羲之不停的調鋒是為了‘藝術’?其實他只是一邊書寫一邊在‘擼毛’而已。

筆上的這個‘毛病’直到宋朝才解決。所以從制筆技術講,晉唐毛筆是一路;宋元是一路;明清和現代毛筆的製法就一模一樣了。

從書法技術角度講,宋元和明清可以合併。晉唐,比如王羲之和孫過庭的行筆屬於一路,筆法變化繁多。而從宋朝往後的米芾、趙孟頫和我們現代人是一路,不用頻繁地‘調鋒’,‘扭啊扭’了。

執筆本身沒什麼關係,晉人本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不願受太多規矩法度束縛。啟功先生也說過:‘沒聽說拿快子還有專門的‘快法’,寫字也一樣,怎麼順手怎麼來。’

但晉人行筆的那種繁複卻成了‘大問題’。怎麼‘扭’?什麼時候‘扭’?‘扭’多少?...這些‘次品筆’留下的用筆習慣問題,倒成了後代很難解決的藝術問題了。

杜守義有筆意加成,又研究了那麼多‘真跡’,自然明白當中的關竅。他執筆甚高,筆管不是垂直於桌面,會有一定的傾斜度。運筆中也有高頻率的調鋒、變鋒。

這樣的執筆運筆,在外人看來是‘野路子’,但在專家眼中卻是正宗的‘東晉筆法’,是美倫美奐的‘晉韻’。就如同踏準節拍,翩翩起舞一般。

這其中的繁雜變化,非大行家很難體悟其妙。

‘筆法’歷來是書家的‘不傳之秘’,只在師徒父子間相傳。

傳說中筆法的傳承途徑是:蔡邕筆法得天授,然後傳給崔璦和蔡文姬,文姬傳給鍾繇,鍾繇傳給衛夫人,衛夫人再傳給了王羲之...

就杜守義這筆法,他還敢說自己沒師承?難道他和蔡邕一樣,‘得天授’?

算了算了,下回找到他師父再狠狠告一狀。現在嘛,不管了...

不過小半天時間,杜守義這三個字已經被幾位大老深深記住了:未來書畫界必有這位‘晉韻正法傳人’一方天地,而且這天地還大得很,...

回到廠裡已經快四點了。杜守義回小料房看了看,然後熘達到了醫務樓。

“今天沒什麼事吧?”

“有的。”任醫生說完,把記錄本遞了上去。她現在對杜守義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據她物件講,自從她公公得到杜守義的主席詩詞手書後簡直如獲至寶。他親自送去裝表,然後天天捧著看,時不時還要臨摹一番,那感覺就像‘著了魔’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有兩家,還行,我下了班去看看。”杜守義把地址記下後說道。

“您這個五一節有空嗎?我物件的父親想邀請您赴家宴。”

杜守義不喜交際,更刻意想和文化界保持距離。

他拒絕道:“五一節我沒空啊,你也知道我有個小診所,節假日正是最忙的時候。再說,我大哥也要從SJZ回來探親,實在不好意思了。”

“哦,沒什麼。”...

文化界的飯他是一口都不想吃的,以後連美協他都想少去。至於落不落埋怨?他們都自身難保了還來得及想這個?

晚上,杜守義坐在燈下,回想起了午飯時聊過的話題。

午飯時童理事說他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好評,有人參觀完後找主辦方打聽,有人寫來信件詢問,都是在問哪裡能多看到一些。

工人書畫展是這樣的情況,那《畫報》呢?恐怕現在《畫報》編輯室裡,應該有幾封關於他的群眾來信了吧?有群眾來信就好,群眾喜不喜歡是評判書法的一條重要‘標準’!

說到這兒要扯些題外話了。書法有評判‘好壞’的量化標準嗎?沒有。字是沒辦法評論好壞的。要看群眾喜不喜歡,收藏家認不認可。

當年歐陽先生要設立‘書法博士’時,啟功先生是明確反對的。他老人家的意見是:書法沒有博士一說,就是因為沒有標準。

啟功先生說得沒錯,歐陽先生做得也沒錯。

書法不設‘博士’,那書者們的職稱待遇怎麼解決?工資、獎金、評級、分房,一步差步步差。難道有志書法就該低人一頭,餐風飲露?

有人說該向市場要飯吃。這就有點不瞭解事物發展規律、無視社會現實了。

前文講過,書法家以前不靠賣字為生,都是另有職業的,那時當然可以不用在乎‘書法學歷’。

但‘書法’職業既然已經被細分出來了,就有了專職書法家。他們被納入了社會評價體系後,學歷問題就必須解決了。畢竟書法研究者也是要恰飯分房的。

當然,這是杜守義在‘情滿世界’裡胡說八道,和現實世界沒一毛錢關係。

相關推薦:蒼天仙帝我的學生居然全是妖聖肉身橫推!你管這叫亡靈法師?四合院之飲食男女全球進化:開局契約神明之書詭異之王金鱗大王金鱗化龍都市:撿個黃蓉做老婆從漫威開始穿越的加菲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