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說說十六國->章節

第八十一章豎子成名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第八十一章豎子成名

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人百姓為避戰亂,隨晉室南遷留居江南,東晉大將劉裕便是南遷百姓之後。雖然其先祖乃漢高祖劉邦之幼弟楚王劉交,但是到劉裕出生之時,已歷經五百餘年,家道早已敗落,與尋常百姓之家無異。

劉裕出身微賤,實乃寒門子弟,然而東晉朝政皆為世家大族把持,劉裕此等出身本無望入仕,但其家鄉京口(今江蘇鎮江)乃東晉精銳之師北府兵駐地,當地百姓皆以從軍為活,劉裕成年後,亦隨族人一同參軍謀生。

劉裕身長八尺,儀表堂堂,且心有大志,勤學苦練,在軍中效力,如魚得水。而此時東晉王朝偏安江南,已歷經十帝,統治江南半壁江山近百餘年,在位的皇帝司馬德宗毫無治國才能,昏聵平庸,宛如其先祖晉惠帝司馬衷,以至於國家政局危機四伏,皇室宗族與世家大族在朝中爭權奪勢,勢如水火,朝堂之上烏煙瘴氣,而江南各地守將見皇帝闇弱,朝中亂象叢生,更是擁兵自重,根本無視朝廷號令,東晉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公元399年末,南遷士人後裔孫恩趁東晉朝堂一片混沌之際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起兵叛亂,東南沿海各地士人亦起兵響應,一時間江南大地狼煙四起,孫恩部眾增至十餘萬,威逼建業,聲勢浩大,東晉朝野震驚,主持朝政的宗室大臣司馬元顯不得不動用國中精銳北府兵前往平叛,歷時三年,終將孫恩之亂平息,孫恩投海自盡。

在平定

孫恩起義過程中,劉裕作戰勇猛,每戰必身先士卒,且其有勇有謀,屢戰屢勝,戰功赫赫,不斷因功升遷,且甚得北府兵統帥劉牢之賞識,成為劉牢之麾下諸將之一。劉裕為將後,治軍嚴整,嚴明法紀,當時諸軍將領皆縱兵搶掠,唯有劉裕嚴格約束麾下兵士,其所部每至一地,秋毫無犯,甚得江南百姓擁戴。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元402年,盤踞荊州的世家大族族長桓玄見孫恩統率義軍逼近東晉都城建業,東晉朝廷危如累卵,便於荊州起兵叛亂,順江東下,直奔建業,主持東晉朝政的宗室大臣司馬元顯只得親率北府兵迎戰,而北府兵統帥劉牢之於淝水之戰時便在桓氏家族手下為將,與桓氏家族向來交好,竟然不顧劉裕等將佐反對,率北府兵倒戈相向,以至於桓玄率軍進佔建業,誅殺權臣司馬元顯,囚禁東晉皇帝司馬德宗,並自立為大楚皇帝,史稱桓楚。

桓玄稱帝後,忌憚北府兵精銳,想讓其為己所用,便對北府兵統帥劉牢之採用明升暗降之法,將其調離京口,鎮守會稽,並派遣自己堂兄桓修為北府兵統帥,駐紮京口,劉牢之恐怕桓玄恩將仇報,便想起兵再叛,但部下不願揹負罵名而紛紛離散,劉牢之心灰意冷,自縊而亡。

桓玄篡位,逼死恩帥劉牢之,身在京口北府兵大營中的劉裕心中不服,但自知實力弱小,只能暫時接受桓玄所受官職,與北府兵統帥桓修虛與委蛇。但劉牢之統領北府兵多年,甚得軍心,劉牢之亡故,北府兵將士皆為其抱不平,劉裕藉機串聯兵士,籠絡軍心,伺機改旗易幟,恢復晉室。

公元404年2月,劉裕見時機成熟,便借打獵之機,聚集北府兵將士一千七百餘人,入營誅殺北府兵統帥桓修,北府兵將士共推劉裕為統帥,於京口起事,以恢復晉室之名,傳檄四方,桓玄篡晉,不得人心,江南各地守將紛紛起兵響應,諸路義軍共推北府兵統帥劉裕為盟主,討伐大楚皇帝桓玄,且桓玄所帶兵馬多為北府兵出身,見劉裕統領北府兵高舉義旗,亦盡皆歸附,數月之間,桓玄主力盡損,劉裕領兵攻入建業,桓玄只得率殘兵敗將逃回荊州,但兵敗如山倒,桓玄部眾離散甚多,其只得逃往梁州,於途中被部下所殺,劉裕率部眾迎請東晉皇帝司馬德宗復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劉裕已成東晉朝廷之中流砥柱,其不斷領兵出擊,平定江南各地割據勢力,歷經數年征戰,終使東晉之半壁江山恢復安定,同時,東晉朝政大權也逐漸掌握於劉裕手中。

公元410年初,東晉大將劉裕領兵北伐,滅亡南燕,其在東晉朝中聲望更盛,劉裕又歷經數年對政敵打擊和征伐,已然成為東晉朝廷的無冕之皇,劉裕見自己實力雄厚,威望甚高,逐漸萌生對東晉朝廷的不臣之心。

公元417年,劉裕再次領兵北伐,並且擊敗北魏,滅亡後秦,收復洛陽、長安等地,東晉舉國上下對其讚譽無以復加。雖然劉裕領兵退回建業,關中盡被胡夏所佔,但其在朝中地位仍然顯赫無比,改朝換代盡在劉裕掌握之中。

若知東晉國運如何,天下大勢終向何方,請看下章。

相關推薦:天國王朝三國之王牌大領主娛樂王朝諾德征服問鼎十國末世:開局一小區,我是房東真龍轉世趙雲傳鹹魚的自救攻略我從夢境成就帝王重生從拒絕加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