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蜀臣->章節

第546章、願為驅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濟北王曹志少小便慕文學,且擅長騎射,在溫潤如玉、平易近人與敦厚樸質的表象之中,卻是藏著宏大的抱負。

但他知道,想施展胸中才學是不可能的。

不管父輩的淵源,還是天子曹叡子嗣夭折殆盡的狐疑敏感使然。

哪怕現今宗室曹冏修表上《六代論》,觸動了曹叡心思,下令讓廟堂諸公商議探討,他都知道自己不可能被啟用。

無他,魏藩王宗室說多不多、說少亦不少,曹叡為何要用他而徒增煩惱呢?

但他仍心存冀望。

此番機會太好了,如果錯過,那麼他將永無出頭之日。

而倏然起意想問計於李簡嘛~~~

一來,是他委實無人可計議。

另一,則是他不用擔心作為局外人的李簡會將此事宣揚出去,令他陷入口舌是非中,被有心人誹謗於廟堂之上。

是故,在李簡盤桓了數日後,他便藉著問及河西走廊風物之餘,還故作姿態的感慨了句,“憶往昔武帝時鞭撻宇內,無人爭鋒。如今竟敗績連連、喪土無數,豈不令人悲哉!”

亦如願的令李簡主動挑起話題。

問曰,“社稷有危,匹夫往赴;大王乃武帝之後,更責無旁貸。大王擅騎射,既不忿蜀兵連年入寇,何自悲切而不上表廟堂服戎馬之勞?”

“唉,孤委實有心無力耳。”

聞言,曹志長聲嘆息,但也沒有將隱隱有怨懟之意的話語說出,而是遲疑了片刻,反問道,“文策必知緣由,又何必明知故問哉!”

若不明知故問,焉能知如心意何如?

心中暗自哂笑一聲,李簡沉默片刻,乃肅穆而道,“簡近日有聞天子命廟堂諸公議《六代論》之事,亦知大王忌憚所在,就是不知大王何所求。大王欲服戎馬御蜀邪?抑或出任地方,牧民施政邪?”

我文武兼備,所求者自是出將入相!

曹志默然。

許久後,才輕聲發問,“不知文策所問二者,何異邪?”

不假思索,李簡對曰,“孔夫子因材施教,醫者對症下藥。”

亦不等曹志復言,乃繼續說道,“大王心中所期,簡大致知矣。簡近日得大王盛情厚待,當有報之。故斗膽諫兩策,供大王自取。”

“善!”

早就期待著的曹志,不由拊掌而贊,催聲道,“不知有何良策,可全孤報國之心?還請文策不吝教我。”

“不敢當。”

連忙拱手謙遜,李簡朗聲道,“簡學淺才疏,是否能令大王得償所願乃未知之數,不敢當大王之贊。”言罷,清了清嗓子,將心中所思悉數道出,“簡所思一者,乃是大王可上表朝廷,請天子將濟北王爵位轉與兄弟或子侄。如此,可明大王報國之心、不復受他人忌憚,亦可以宗室俊才求得戎馬之機也。其二,則可請天子親近之人,在恰當時機為大王進言,或能為謀得施政一方的時機。”

“天子親近之人?”

“秦元明?”

不出意料,曹志自動略過了第一個選擇,喃喃自語。

待垂頭捻鬚思慮片刻,便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天子親近之人,諸如夏侯太初、司馬子元等,孤不可求之,此乃藩王身份使然耳。而若秦元朗者,其人謹慎,伴駕多年未嘗進一善人,孤亦不可如願也。”

且為了不讓李簡赧然,還很好心加了句,“非是文策所言有誤,實乃廟堂之深,非涉足者可知也。”

但李簡面無異色,輕聲謂之,“大王,簡所指者乃燕王。”

燕王,乃是魏武之子曹宇。

為人性情恭順溫和,少小時便與天子曹叡相善。

是故,曹叡即位以來一直對他很親近,不僅沒有遣去就藩,長使之留在鄴都(城)看護宗室,且隨著先前秦朗督兵在外已經被招入雒陽伴隨左右了。

若是曹宇願意趁著天子曹叡心情好的時候,能為曹志美言一二,說定事情就能成功了。

畢竟,曹叡已然讓廟堂諸公對《六代論》計議了嘛。

說明他是有從宗室取才打算的。

且隨著曹植的故去,曹志已然不可能成為動搖國本的威脅了。

“乃燕王?”

李簡話語甫一落下,曹志頓時神采飛揚。

但很快,他又恢復了氣餒之色,“只是孤與燕王交情爾爾,且不得謀面之時,縱使作書求之,恐燕王亦不會冒著觸怒天子而周全於孤。”

呼.......

聞言,李簡悄然舒了一口氣。

入魏那麼多年,如履薄冰了如此之久,他終於可以圖窮匕見了。

按捺著心中的激盪,李簡躬身作禮,慨然而請,“若大王不以簡粗鄙,簡願親自前往,為大王說燕王謀全此事。”

呃?

當即,曹志愕然。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謀面不過數日的李簡,竟甘願自請為他所驅,他自然有些猝不及防,亦不由戒心頓生。

但轉念一想,似是自身也沒有什麼可容李簡惦記之處,便又稍緩了心思,試言道,“文策好意,孤銘感五內,但不敢勞文策勞頓耳。文策本無有仕途之意,能為孤進言已是難得,孤安敢復勞文策奔波邪?”

“大王此言謬矣!”

不料,直起身的李簡,卻出言反駁道,“簡非為大王奔波,乃為自身所求耳。”

何所謬?

曹志啞然,弗能解。

而李簡亦不等他發問,便徑直道出了緣由。

“大王,簡乃河西人,源於先前行刺蜀鄭子瑾之事,為不牽連宗族,委實是不得已離鄉梓遊學避禍,亦常期我魏國復河西之日,容我得歸鄉梓之時。今甘願為大王奔波,亦是此由。大王身份使然,難以啟用於廟堂,然而若天子用之,必可令天下有識之士皆知天子勵精圖治,進才不問過往、不論前咎也!亦可令我魏國上下戮力一心也!所謂眾志成城,若我魏國奮勇,將蜀兵逐出關中,復隴右與涼州不難也,簡歸鄉梓亦指日可待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來如此!”

聞言,曹志感慨萬千,步前把其臂而謂之,“文策有此心,孤若不從,心何安也!”

復問曰,“只是遊說燕王,文策意欲何為?”

答曰:“回大王,簡所思者,無非五斗教耳。”

“大善!”

相關推薦:苟在雄兵連玩兒修仙我家師姐道骨仙風[穿書]我家大師姐有古怪我家師姐可能要殺我紅樓如此多驕從武俠世界開始一切從踏上綠茵場開始一切從秦時明月開始崛起遊仙觀,一切從末法之末開始奶爸:人在大學,被校花女神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