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蜀臣->章節

第516章、攻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

——《范蠡兵法》

自春秋時期尹始,拋石車便開始運用在戰事之中。

歷經多年傳承至今,幾乎成為了攻守陣地戰的必備軍械。

而在魏國被號為霹靂車,乃是昔日官渡之戰時,袁紹所築的土山樓櫓皆被曹軍以發石車所破,故袁軍士卒畏而號之。

但不可否認,魏國當時確實對拋石車作了些改造,令其威力更甚。

如今,漢軍在以往戰事中,繳獲了一些魏軍的霹靂車,丞相同樣再次作了些改造,使之射程更遠、拋臂更堅固耐用。

扼守在陳倉城池的魏軍兵將,對此就深有體會。

試問,被四十餘座霹靂車不分晝夜的投石砸來,是一種什麼滋味?

魏國士卒不知道怎麼去形容。

但他們都很沮喪。

倒不是被砸得死傷慘重。

同樣源於春秋時期,守城方就有了抵擋飛石的辦法。

如墨子所雲“藉莫長八尺,廣七尺,其木也廣五尺,中藉苴( jū)為之橋,索其端”者,就是聲稱在敵人攻城拋石車發威時,守城的士兵用桔槔吊起屏障,以遮擋投擲物,起著防護的作用。

故而,陳倉的守城士卒在架著木城等物的庇護下,並沒有出現多少傷亡。

令他們無奈的是,漢軍的拋石幾乎是無休止的!

漢軍在城外的拋石車有百餘座,只不過是因為受限於一字擺開以及城牆受攻面不大,故而才以四十餘座拋石而已。但有了數量的優勢,他們完全不需要忌諱拋臂與發機頻繁發射而損壞、鉚釘木楔裂碎等問題。

一座損壞了,拉出去修復之時將另一座徑直補上空缺便是。

如此,自是可以源源不斷的拋石。

且汧渭之會後方就是隴山,開山取石十分便利,亦令漢軍很輕易的儲備了無數石頭.......

事實上,這就是丞相用來清障的辦法。

以飛石砸毀城牆之上的箭樓、壓制城頭守軍無法以弓弩狙擊,讓漢軍得以心無旁騖的拔去鐵蒺梨、填平陷坑與護城河,以及焚燬鹿角鹿砦。

一開始,進展很順利。

在飛石的壓制下,漢軍僅僅用了四日的時間,就將護城河外側的障礙皆清理了。

就是在填平護城河的時候,便有了挫折。

在這個距離,城頭上的守軍無需拋射、直接從垛口處探出弩箭便可射殺漢軍士卒了。

但這點小事難不住漢軍。

丞相乃是讓一些拋石車先將石木先拋到護城河外側,待到入夜的時候,再悄然遣士卒前去將石木推入河水之中。

如此做法,並不能避免漢軍士卒被狙殺,且費時更久。

但在夜色的掩護下,守軍的弓弩準頭差了許多,且漢軍皆專司的大櫓盾兵掩護配合前往,令傷亡少了很多。

是故,填平城池西門這一側的護城河,足足花費了十日的時間。

且頻繁發射的拋石車,徹底損壞不可再修復的有六十餘座。

士卒亦傷亡了三百餘。

算是攻方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因為郭淮看到漢軍入夜潛行來填護城河的時候,見弓弩難以遏制,便改用霹靂車往下砸,令大櫓亦難以防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依著城牆根而落的鹿角鹿砦等,就很容易清理了。

將裝滿脂膏的罈子掛在弩箭上,以射程很遠的大黃弩射過去,只需拋射一些火箭便可解決了。

至夏五月上旬,陳倉城外障礙皆被毀去。

亦令真正的攻防戰拉開序幕。

日晴,風輕雲澹。

陳倉西城門外,旌旗獵獵,戰鼓雷鳴。

魚貫而出的各部漢軍,喊著整齊的號子推著雲梯、井闌與攻城車步步而前。

反觀被拋石車日夜摧殘的陳倉城頭之上,角樓箭塔已然被毀掉了大半,城牆垛口黃色的夯土暴露在陽光之下,坑坑窪窪的倍顯狼藉。

但那杆繡著“魏”字的大纛依舊隨風怒張、昭示著城池的歸屬。

漢軍陣內,站在高高巢車上觀戰的丞相,衣袂隨風飄逸,定定的看著下方望著城池而去的士卒,目光裡藏在一縷憂慮與憐憫。

蓋因看似被拋石車壓制、無奈看著漢軍清障的魏軍其實並沒有發力。

比如藏在城內的霹靂車以及架在城頭上的床弩,魏軍便一直沒有動用,更莫說不用猜測亦能知道他們必然備下了無數膏油!

就是這種節省物資的做法,令丞相開始為攻城的慘烈而感慨。

不出意外,郭淮乃是待漢軍臨城牆時才會動用物資。

如以霹靂車與床弩遏制漢軍推來的高高井闌、以膏油焚燒漢軍想附依城頭的雲梯、以巨石砸毀欲破城門的攻城車,將漢軍想登上城頭的冀望扼殺。最大限度發揮城牆的屏障,亦是能讓城池堅守得更久。

而作為攻堅一方的漢軍,在高高的城牆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唯有的辦法,乃是以人命去消耗這些物資、以屍山血海的慘烈搏得登上城頭的機會。

唉.......

攻城一啟,不知我大漢有多少好男兒,將飲恨於此城牆下、埋骨在汧渭之會、魂不得歸故里了。

丞相在心中悄然嘆了一句。

目光從已然推著雲梯、井闌與攻城車至城池三裡外列陣完畢的士卒上,挪到了後方的漢軍大纛以及兩杆旌旗上。

這兩杆旌旗亦很大,底赤繡黑字,分別是“興復漢室”與“還於舊都”。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我輩百死不辭!

默默的看了片刻,丞相的目光慢慢的變得決絕。

手中的小令旗一揮而下。

“冬!”

“冬!冬!”

頓時,如雷鼓聲大作。

在前線指揮、充任此戰升城督的關興,拔出佩劍向著陳倉城而至,大聲下令,“攻城!”

“戰!”

“戰!

士氣如虹的漢卒們,整齊的大聲應和著。

踩著各自都伯的小鼙聲,帶著視死如歸的決絕,往城牆步步而前。

但率先發威的還是拋石車。

嘎嘰~~

伴著發機的聲音響起,被勐然鬆開的長長拋臂,將無數鵝卵大小的碎石拋向半空,劃了個半弧後,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城頭而去。

這一次,魏國守軍不再蜷縮在木城下,而是持著盾櫓各司其職。

立在大纛前的郭淮,更是對呼嘯而來的碎石視而不見,眯著眼睛,看著愈來愈近的高聳井闌。

相關推薦:苟在雄兵連玩兒修仙我家師姐道骨仙風[穿書]我家大師姐有古怪我家師姐可能要殺我紅樓如此多驕從武俠世界開始一切從踏上綠茵場開始一切從秦時明月開始崛起遊仙觀,一切從末法之末開始奶爸:人在大學,被校花女神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