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蜀臣->章節

第420章、使然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建興十四年,除夕夜。

雪花如銀,紛紛揚揚地從空中飄落下來。

好像數不清的蝴蝶在飛,又似是柳絮漫天飛舞,給天地間帶來了一片冰清玉潔,讓人們盡情沐浴在祥和的氛圍中。

冀縣雒門聚的盧家依山別院內,斷斷續續傳出了燒竹子驅逐瘟神的爆音;稚童們佩戴著父輩給予的“壓祟”, 歡呼雀躍的鬧騰著;給家主祝歲討喜時得了不少賞錢的佃戶奴婢們,亦對那燒竹子更熱衷。賞雪迎春,嬉戲打鬧,男女老少各得其樂,讓整個別院變得其樂融融,宛如世外桃源。

夜色在喜氣洋洋中越來越深, 歡聲笑語也迴歸了安靜。

稚童們被其母攜去安寢,老人不耐苦寒而早早歇下,佃戶與奴僕則是歸去籌備翌日祭正朔所需的物品。

偌大廳堂內, 僅剩下了鄭璞與張包圍爐置酒,依著傳統為子女“守祟”。

張包是數日前從河西趕回隴右的。

雖然他早就在隴右置下宅院,但因為那宅中沒什麼家人且子張遵一直住在此處,便過來與妹婿鄭璞同樂。

就是目的有些不純罷了。

蓋因他自從入了盧家別院後,對自己兒子張遵不理不睬的,反而對小靖姬很上心。

不僅帶了許多小禮物,還動不動就左誇一句長相秀美、右來一句乖巧喜人,且還在張妍面前感慨自身若是也有一個類似小靖姬的女兒該多好。

那醉翁之意不能說是昭然若揭,那簡直就是毫不遮掩!

故而鄭璞一直都沒有搭理他。

他長女才幾歲啊,啟蒙的字書才開始學呢,那容得被別人給惦記上?

哪怕是妻兄想親上加親也不行!

但張包似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在守祟時, 有酒有肉有乾果蜜餞也管不住開口討鄭璞嫌,“子瑾,近些時日你皆在家中, 聽文黛言你多有指點遵兒之處,不知覺得我兒資質如何?”

嗯?

聞言, 鄭璞側頭瞥了一眼,心道一聲來了。

依著世俗的言辭,先問張遵如何,接下來必然就是聲稱彼與小靖姬乃良配了。

是故鄭璞音容澹澹而回,“尚可吧。嗯,文容兄莫多想,我意乃是遵兒日後成就應能與你比肩。”

呃!

什麼叫尚可!

然後還加一句成就應能與我比肩!

難不成我的才學將略在你眼中僅是尚可乎?!

頓時,張包心中泛起些許不快。

但轉念想了想,又將那一絲不快給摒去了。

無他,對比這位妹婿而言,他的才學將略還真就只是“尚可”,況且現在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

“咳!”

藉著輕咳清了清嗓子,張包囅然而笑,“子瑾胸中所學,丞相亦不吝贊之,遵兒能入子瑾眼,已然勝卻無數了。嗯,甚好!哈哈哈~~~”

言罷,順勢舉盞而邀,“來, 子瑾,共飲!”

待放下就酒盞, 他便圖窮匕見,“子瑾,你我兩家乃姻親、榮辱與共,我有意親上加親,想讓遵兒與小靖姬先定下親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鄭璞的反應,乃是白了他一眼,側頭自顧自的看著庭外的雪花紛揚。

如此顯然的嫌棄,亦讓張包徹底惱了。

好歹他也是當今皇后之兄、鄭璞的妻兄呢!

安能受如此蔑視!

“好你個鄭子瑾,竟視我於無物!”

他張口便罵,聲如滾雷,“我父乃萬人敵,四海知名;我長妹乃當今皇后,門楣乃大漢勳貴之家;我小妹嫁你為妻,已然與你鄭家一體;我與你多番並肩作戰,情同手足、死生與共!今我為嫡子求親,你竟不做理會!莫非,你覺得我張家已然不配與什邡鄭家聯姻了?!”

這話說得很重。

但對鄭璞卻沒有多少作用。

二人太熟悉了,他無需思慮便知道張包不過是在玩心計、故作姿態逼他就範罷了。

回頭目視著張包,鄭璞徐徐而言,“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文容兄得丞相器異,授予募五千騎卒為督之權、寄為日後入關中先驅之重,今竟暴躁如斯,若丞相得聞,必感所託非人也!”

喔.......

得言,張包一時啞然。

但很快他便反應了過來,依舊作憤慨之態,“莫要拿公事避開話題。今日我所言乃家事,你若不說清緣由,我必不罷休!”

“唉.....”

鄭璞倏然嘆了口氣,有些惆悵的說道,“兄罷不罷休,倒在其次。我若是允了你之言,那才是難做。”

言罷,亦不等滿臉愕然的張包發問,便將緣由娓娓道來。

“昔日在成都時,句孝興長子誕生,我過宅作賀,他便有過‘若子瑾日後有女,當結為兒女親家’的戲言。同與宴的紹先,當初以言相爭。”

“時柳休然雖不在成都,但後我等來隴右後,亦曾與孝興謔言而爭之。”

“幼常兄復來隴右任職後,不乏在我家中宿夜座談,亦曾流露出此念。”

“去歲我受丞相所遣,赴漢中郡代巡軍務,與關安國抵足而眠。除卻軍務之事外,安國亦聲稱日後將庶長子關彝過繼於亡兄關定國,且戲言小靖姬及笄之年恰好與關彝及冠之年相當。其意所指,無庸贅述。”

言至此,鄭璞略作停頓,發問道,“文容兄可知,月前伯松兄曾歸漢中之事否?”

莫非諸葛喬亦有為子諸葛攀求親此念?

早就聽得訝然的張包,心中一驚,微微頷首。

他募騎卒建立騎兵的地點就在山丹牧場,哪能不知道身為張掖太守的諸葛喬歸來漢中郡省親之事。那是因為丞相作書歸成都,讓黃氏攜諸葛瞻與諸葛攀來漢中相聚。北伐以來亦不曾歸去成都的諸葛喬得悉後,便在仲冬十一月時趕來相會。

至於為何不是待除夕時歸來團圓嘛.......

歲首之日,郡守無有離開公署的先例,作為丞相之子更要以身作則。

“伯松兄歸張掖時,途徑冀縣還登門與我相聚一日。”

見張包頷首,鄭璞便繼續說道,“他聲稱子攀已然少年郎矣,打算不日將遣之遊學隴右,屆時亦會入此宅中,讓我也看護一二。但此事一談罷,他便也如你現今這般流露出對小靖姬的喜歡,不吝稱讚之辭。”

呃.......

這下,張包徹底無語。

合著不是唯獨他一人有此心思啊,且他才是最晚提及的人。

不過,想想也覺得很正常。

以天子與丞相對鄭璞的親近器重,子女親事被他人趨之若鶩乃是必然。

也難怪鄭璞這幾日不想搭理他了。換位思考,若他是鄭璞,亦不會給打小靖姬主意的自己好臉色。

“那.....子瑾可曾思慮過,意將小靖姬許給誰家?”

沉默了少時,斂去怒容的張包輕聲發問。不等鄭璞作答,又緊著加了句,“無需思慮我家遵兒了。事有先來後到,我不讓你難做就是。”

鄭璞沒有當即回答。

而是給張包舀了一勺溫酒後,才緩聲說道。

“文容兄,你我兩家皆與天子休慼相干,已然顯貴於時,便莫為子孫計了。正值朝廷蓄力還復舊都之時,眾人鹹相用命,你我深受朝廷厚恩,若傳出以子女姻親鞏固權勢之事,反而不美。且我心意已決,小靖姬未至及笄之年,便不作父母之命、不定媒妁之言。日後之事,待日後再說罷。”

日後再說?

張包揚了揚眉,倏然而笑。

他子張遵可是在盧家別院裡住著呢,且他打算以後就讓張遵住到出仕為止了!

青梅竹馬嘛,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再暗中叮囑小妹張妍幾句,日後他家的希望最大。

而且,他覺得張遵留住在這裡,要比被他攜入軍中磨練更好些。

源於少時他被家中嚴督促讀書的干係,他對張遵也是嚴加看管,每日除了讀經書練武外別無他事,以致張遵性情變得少言寡語、鮮有笑顏。

但入住了盧家別院後,鄭璞在家時便常將他遣去農田與牧場,瞭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黎庶生計,知五穀曉六畜;亦讓部曲攜之入軍營暫住或遊歷各關隘,讓他知道軍中事務與攻守之道等等。

就如昔日教導傅僉般,不閉門造車、不死讀兵書,一切講究躬行實踐。

那時,張妍還心疼張遵年少難受艱苦,婉言勸說。

但鄭璞駁之。

曰:“不見昔傅公淵乎?若非自身多經砥厲,焉有後來被丞相攜在身邊言傳身教之事!”

北伐以來,丞相帶在身側教導的人,除了關興便唯有傅僉了。

雖然事情的起因,乃是傅僉為師雪恨設計謀劉琰、被丞相擔憂其心性如鄭璞般剛戾才帶在身邊。但這其中最大的緣由,亦是因傅僉得鄭璞傾囊相授,才學被丞相器異之故。

現今的張遵,在鄭璞別樣的教導下,不僅性情開朗了許多、頻頻作笑顏,且略知天文曉地理,熟諳農桑與行伍之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連經書與兵書之上的隱晦幽滯處,都常常能舉一反三了。

假以時日,才學將略必能為大漢裨益。

張包覺得這樣挺好的。

父輩對子侄的期待,不就是健康成長與將來能有所作為嘛。

“子瑾此言甚善!甚善!”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頻頻頷首應和。

且還岔開了話題,道出了來與鄭璞同樂除夕的另一目的,“嗯......聽聞子瑾近日居家無所事事,故而心有鬱郁。不若,過幾日與我同往西海拜會燒當羌王如何?”

此話甫一落下,他便再度迎來了鄭璞一記白眼。

反駁曰:

“閒來無事,雅趣自生。可橫笛撫琴,可吟詩作畫,可觀月賞花,可論經對弈,可獨對山水,可煮茶聽雨,亦可潛心讀《易》,亦可置酒助興,亦可弄兒教女.......文容兄言我近來居家鬱郁,不知從何聽來?”

且不等張包作答,又一針見血道破了張包的小心思。

“我知文容兄有從燒當種羌中招募騎卒之意,但與羌往芒中不熟稔,自思難以成事,故而便想讓我同去幫襯一二。此乃與國裨益之事也,我斷無推諉之說,兄何不明言邪!”

張包無言以對。

少時,舉盞邀飲以示歉意,長聲嘆息,“唉,乃我心切,故有汲汲之態了。”

嗯?

鄭璞微微揚眉,眸含疑惑。

“呵,乃意氣之爭罷了。”

張包自嘲的笑了聲,細細將事情道來。

原來,當日他與趙廣同被丞相授權擴募騎兵,各自組建五千騎。

但近幾個月主事山丹牧場的馬岱,乃是優先將應募的騎卒與優良戰馬供給趙廣部。

倒不是馬岱偏心。

而是趙廣部本就有三千騎,擴募入新卒,很快就能以老卒裹挾新卒演武的方式形成戰力。畢竟日後若要進軍關中,先要將魏國在賀蘭山以南的屯田地拔去嘛,讓趙廣部儘早擴募完畢,亦是出於備戰的綢繆。

尤其是趙廣的騎戰本事委實要比張包高超得多。

但身為逞強鬥狠的軍中男兒,此舉讓張包意難平在所難免——他僅分得了一千西涼鐵騎,若不儘早擴募成制,恐就趕不上進攻賀蘭山以南的戰事了。

故而,他便打算以昔日與燒當種羌並肩作戰的情分,入西海募兵。

心裡自然也期盼著,與燒當羌王芒中頗有交情的妹婿鄭璞能出面助力一二。

患得患失之下,亦不免先以言試之。

解釋罷的張包,幽幽嘆息了聲,“子瑾或有不知,之所以我心有汲汲,非是欲與趙義弘或姜伯約爭功,乃我恐無緣與會還復舊都之戰了。”

“文容兄何出此言?!”

此言一出,鄭璞瞬間睜大了雙眸,忍不住催聲發問,“莫非,兄先前征戰時,身軀落下了暗傷?”

“非也,我此身無礙。”

微微搖頭,張包壓低了聲音,“前些時日,家中文繼作書與我,聲稱戍衛京都內外的向中領軍給天子上書,求外放來隴右督兵隨徵逆魏。”

額,原來如此!

鄭璞一聽便瞭然了。

中領軍向寵曉暢軍事,被先帝劉備贊為“能”。

且在成都鎮守許多年了,今既然上表求來隴右隨徵,天子與丞相都不會駁回他拳拳報國之心的。

但他來隴右後,京畿之地也需要重新物色重將戍衛。

最適合的人選自然便是張包了。

無他,元從功勳之後、外戚之家的身份使然。

相關推薦:苟在雄兵連玩兒修仙我家師姐道骨仙風[穿書]我家大師姐有古怪我家師姐可能要殺我紅樓如此多驕從武俠世界開始一切從踏上綠茵場開始一切從秦時明月開始崛起遊仙觀,一切從末法之末開始奶爸:人在大學,被校花女神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