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蜀臣->章節

第391章、羞辱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不管民生角度還是戰爭意義,長安都是關中三輔的中心,亦是漢魏爭鋒的矚目所在。

司馬懿不可能置之不理。

在看罷京兆郡傳來的急報後,他沒有暴怒、懊惱抑或惆悵等情緒。

而是深深的撥出一口氣,將心中所有的雜念皆摒去,冷靜且專注的思慮著應對之策。

小不忍則亂大謀。

作為一場幾乎可定奪漢魏未來十年局勢的戰役,出現一些小失策或紕漏乃在所難免之事,只要有亡羊補牢的機會, 便不會左右了戰局。但若統帥無法保持冷靜的心態,怒而興兵、慍而致戰,那離敗亡便不遠了。

對!

在司馬懿眼中,此番漢軍出子午谷不過是癬疥之疾。

莫說漢軍不過擄掠了些許鄉邑聚落的黎庶、破壞了少許屯田與道路,哪怕彼將夏侯玄給擒殺了, 只要長安城不被攻破,對魏軍而言就仍舊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蓋因以如今漢軍的實力, 即使攻入關中佔據了數座城池,亦抵禦不了魏國的反撲。

自然,他亦不會對此事等閒視之。

先前曹真在世時,便有過賊子張慕聚眾而反,迫使大軍鎩羽而歸之事了。

如今漢軍驟然出現在大漢舊都的長安城下,孰人又膽敢斷言,不會有思亂者趁機鼓動黎庶生事呢?

司馬懿並不想也經歷一次民變。

故而,分兵趕赴長安戍守、安黎庶之心亦勢在必行。

至於他現今正與蜀相諸葛亮對峙,分兵是否會自消優勢嘛,這點到不需要憂慮。

他只需分出五六千將士趕赴便足矣!

京兆郡乃關中腹心,逆蜀走子午谷來襲乃是孤軍深入,不可持久也。

今突襲得手,不過是事發突然,荊州與關中的兵馬沒有防備罷了。若彼得利後仍舊貪戀不退,必然會被荊州與關中的兵馬困死在秦嶺北麓!

無需多想便知, 雒陽廟堂必然會令徵南將軍王昶選拔荊豫二州數千精銳,從南陽武關入京兆而來——京兆被襲、逆蜀兵臨長安,最不安的乃是天子曹叡。

且軍報聲稱不少黎庶被擄掠,由此推斷出蜀軍必會汲汲罷兵歸去。

不然,昔日蜀主劉備因為攜民渡江而導致行程太慢、被魏武曹操以虎豹騎追上的後果,便是前車之鑑。

再者,糧秣補給亦容不得蜀軍久留。

奇襲者,在於行軍隱蔽且迅捷,絕無可能攜帶充裕的糧秣。

而現今關中軍屯之麥尚未熟,且逆蜀素來自詡仁義,不曾有過破鄉邑奪黎庶之糧補給軍用等事,糧秣無幾之下如何能久留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算算時日,或許他遣兵趕至長安時,蜀軍早就退歸漢中了。

真正令司馬懿猶豫的,乃是讓誰領兵趕赴。

並非是無人可用。

而是他打算藉著此事,將長安守備夏侯玄變成有名無實。

此豎子不堪大用!

竟臨陣而喪膽、見敵便望風而逃!

也不思量一番,正值漢魏爭鋒之際,他的怯戰會給帶來什麼影響!

試問,出身譙沛元勳之家、夏侯伯仁之後都畏蜀如虎,其他關中將士安能死力鏖戰?

關中士庶安能以為魏軍此戰可勝?

此時,司馬懿不想再顧念兩家先前的姻親之情。

反正他長子司馬師已然再續絃了、夏侯玄之舅曹真已亡故數年了,且天子曹叡亦不會因此申責他奪權。

大局為重嘛。

不過,能令夏侯玄不敢違抗交出兵權的人選,倒是需要細細斟酌一番。

曾鄙夷夏侯尚為人的軍師杜襲,原本是最佳人選。然而,在今歲初時,他便因疾病頻發而被徵調歸雒陽修養了。

護軍薛悌資歷亦可。

但他出身寒門,且為人處事頗為世故,先前常被魏武曹操遣去協和各部將率的矛盾,奪權之事恐他不願為之。

思來想去,司馬懿最終決定讓毌丘儉領兵前去。

一來,毌丘儉的官職乃雍州刺史,前去接管長安的兵權亦不算逾制。

另一則是他乃將門之後、天子曹叡的潛邸舊臣,夏侯玄縱使心有不甘亦不敢放肆。

但他離去後,守備高平城的主將又得重新任命了。

雖說,以高平“第一城”的美譽,無需擔憂會被逆蜀所襲。

但蜀相諸葛亮連出子午谷奔襲的排程都用上了,怎麼可能沒有在蕭關預留兵馬,待他督主力趕來陳倉後,頻頻出來擾河西各部的糧道?

主事高平城之人,非有統籌全域性之能不可勝任。

亦是說,他唯有護軍薛悌一人可選了。

唉......

思定落筆,書罷用印令值守甲士傳去後,司馬懿悄然的嘆息了聲,讓疲倦之色迅速爬滿了臉龐。

他有些後悔讓郭淮部進發河西了。

尚有胡遵與鄧艾部南下鸇陰城塞,故意讓賀蘭山以南守備空虛的誘敵之策。

因為如今看來,他乃是多此一舉。

秦朗、郭淮與夏侯儒等部以及後來增援而往的烏桓突騎,合計四萬有餘,極大的削弱了關中主力的兵力優勢。

而成果,不過是逼迫了逆蜀河西兵馬盡出而已。

可謂是得不償失!

且還不算大軍日常消耗的糧秣與輜重呢。

在歲初將不少糧秣轉運去雒陽救饑饉之荒後,關中數年積累的糧秣亦不豐了。

至少,以現今動用十餘萬大軍的損耗計算,今歲秋收之糧必然要用上。

或是說,他倏然間發現,原本佔盡戰略先機與兵力優勢的自己,在蜀相諸葛亮數個不起眼的排程之下,竟隱隱有了優劣逆轉的趨勢。

罷了,多思亦無益。

無論如何,今優勢仍在魏軍這邊。

只要他勒令關中各地兵馬高壘深溝,不給逆蜀速戰速決的機會,就是仍能達成消耗逆蜀戰爭底蘊的戰略初衷。

如此安慰著自己的司馬懿憑案起身,將方才的憂思拋卻心頭外,步出都督府巡視城防與將士落營狀況。

然而,丞相會如他所願嗎?

秋七月了。

如司馬懿所料,毌丘儉督兵尚未趕到京兆郡時,關興部便遁入秦嶺穀道歸去了;而安定郡的蕭關,同樣有漢軍出擾。

在魏軍主力南下後,趙廣部便不再烏水河谷警戒,而是合王平與句扶兩部之兵出蕭關。

兵馬不算多,堪堪九千步騎。

受限於魏軍在安定郡多設戍圍、以及牽弘督烏桓突騎在側牽制,趙廣部並沒有如願長驅襲擊魏軍的運糧隊。

但王平與句扶卻得手了數次。

蓋因句扶所督領的士卒皆乃板楯蠻;而王平所督領的士卒乃是先前“青羌五部”,擴募後被丞相改名為“無當”、號“飛軍”。

皆乃大漢的中軍精銳!

雖然他們兩部合兵不過六千餘人,但魏護軍薛悌即使督萬餘人來圍堵亦無法遏制。

兩軍在野鏖戰了一次。

兵力處於劣勢的漢軍,楞是將兩倍有餘魏軍一舉擊潰,臨陣斬殺了千餘人。

若不是爆發戰事之地離蕭關有些遠了,令王平與句扶擔憂過於深入敵境會導致歸路被斷,故而沒有追擊,恐不知魏軍被俘多少。

但效果卻是顯著的。

此戰之後,魏國的運糧隊皆遠遠的繞開了朝那縣,平添了將士與黎庶的轉運之苦。

且還影響到了夏侯儒部的排程。

戰後,被丞相留統隴右諸事的右將軍吳班,親自趕來鎮守蕭關,讓趙廣與句扶以及王平得以分身轉去了祖厲縣。

既是意有進軍烏水河谷之意,又有沿著祖厲河兵進旱平川之圖。

對此,敗了一陣的薛悌,只得嚴兵在烏水河谷戒備,且作書去與夏侯儒示警,讓其早做預備。

夏侯儒得報時,當即暴跳如雷。

他又如何能從容戒備呢?

單是護郭淮部的後路、面對魏延部的虎視眈眈,就足以讓他心力憔悴了,現今竟還要分兵去扼守後方以防被襲?

對,分兵。

圍困鸇陰城塞的胡遵部,是不能調離的。

不然城塞內的漢軍說不定就會趁機出城偷襲、將魏軍的糧秣與輜重焚燬。

畢竟被困半歲有餘的孤軍,至今都沒有士氣崩潰或軍心浮動,就足以證明守將得人心、兵卒皆精銳,亦不匱乏出城偷襲的膽略與決死之勇。

然而,暴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無奈之下的夏侯儒,只得從自部調撥了三千將士與胡遵部擠出兩千人,一併在旱平川前落營戒備。

抑或說,對於魏延部而言,夏侯儒已然沒有兵力優勢了。

因為廖化與閻宇將五千士卒悄然入魏延部之舉,魏軍斥候並沒有刺探到,夏侯儒自是不知曉。

爆發在安定郡的戰事、鸇陰城塞的兵力部署調動等軍情,很快就傳至了陳倉城,落在了司馬懿的案几上。

變相的促成了他的決心:出城野戰!

蓋因蜀相諸葛亮的舉動,讓他已無法再高壘深溝、按兵不動了。

然也!

在散關口落營月餘皆無動靜的丞相,終於再度進軍了。

但不是揮兵渡過渭水攻打陳倉,而是沿著渭水東去,往褒斜谷的出口(五丈原一帶)進發。

此舉看似很無章法。

何故勞師動眾轉去五丈原呢?

若是意圖攻打郿縣,先前出兵時徑直從褒斜谷不就好了?

但司馬懿能猜測得到漢軍的意圖。

以時間推斷,待漢軍轉至五丈原,恰好是屯田麥熟之時。蜀相諸葛亮此舉,乃是將欲就食於敵、化解巴蜀糧秣不豐與轉運艱難之困!

亦是在無聲的羞辱著司馬懿!

試問,司馬懿坐擁兵力優勢且在本境作戰,而丞相卻視他於無物、驅兵如入無人之境、刈麥以食.......

此不是在嗤笑司馬懿無能、鄙夷他畏戰,還能作何解釋?!

而司馬懿還能再按兵不動嗎?

即使他不以個人名聲為念,按捺住受辱之恚了,又如何避免關中將士的士氣喪失?

如何給雒陽天子曹叡與袞袞諸公辯解?

相關推薦:苟在雄兵連玩兒修仙我家師姐道骨仙風[穿書]我家大師姐有古怪我家師姐可能要殺我紅樓如此多驕從武俠世界開始一切從踏上綠茵場開始一切從秦時明月開始崛起遊仙觀,一切從末法之末開始奶爸:人在大學,被校花女神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