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雙螺旋紀元->章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哪有那麼多奇蹟(6)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卡尼期,是晚三疊紀的一段地質時期。

相比於知名度較高的寒武紀、侏羅紀,晚三疊紀的卡尼期並不為太多人所熟悉。不過,聯合政府的高層中,不乏涉獵廣泛之人,他們立刻就猜到了‘您聽說過卡尼期嗎’這句話的意思。

“你是說,氣候專家推演出的‘不太妙’的未來,與‘卡尼期洪積事件’類似?”

“是的……”

“卡尼期洪積事件?是什麼?”有些高層人員對此並不瞭解。

“簡單來說,就是在晚三疊紀的卡尼期,下了一場持續了兩百萬年的暴雨。”

“兩百萬年?”

“是的。”

“一場暴雨下了兩百萬年?開什麼玩笑?!”

“雨當然不可能不停息地下了兩百萬年,準確來說,是全球都進入了降水極頻繁、單位時間內降水量極高的雨季,而這雨季,持續了數百萬年,原本奇旱無比的盤古超大陸,直接就被澆灌成了雨林。”有人做了個簡短的說明。

“是的,我這邊的氣候專家認為,今天的這場災害之後,‘卡尼期洪積事件’會再度出現。具體的推演過程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有幾個關鍵點我還記得。今天發生在三條地震帶上的高頻強震,說明了板塊運動突然加劇了。其後果,就是會引發一系列的火山噴發。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監測到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但那些平時就很活躍的活火山,現在都有了噴發的跡象。一旦這些火山徹底活過來,它們就會把億萬噸的溫室氣體泵入到大氣中、加劇溫室效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海底的洋脊地震帶,發生在這裡的地震,除了會引發海嘯,還會造成大規模的海底火山噴發,它們會加熱海水、使海水的平均溫度上升,噴出的碳與硫,還會使海水酸化。言而總之,就一句話——今天之後,全球氣候肯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高溫、高溼的熱帶雨林氣候將不僅僅只是赤道地區的專屬,而是會覆蓋到全球。”

“全球都會變成熱帶雨林氣候?”

“是的。氣候專家推測,到時候,全球都會是一個高溫、高溼的環境,而且陸地上還會因降水而出現頻繁的大規模水澇。這樣的環境,比石蟲自爆產生的放射性汙染還要惡劣。面對放射性汙染,我們還能躲到地下,但如果天天鬧水災的話,躲在地下肯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場災難之後,當年石蟲自爆留下的放射性汙染應該會被稀釋到無害的程度,以後,倖存的那些人類,終究還是要回到地面上去生存。所以,我這邊的氣候專家建議現在就可以做相關的準備了。”

“氣候變化,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吧。現在這個時候,去應對還沒有出現的氣候變化,是不是過早了?現在我們首要的任務,應該是集中力量、儘可能多的把人與資源送往空間站,然後就是把高危地區科研人員與資源轉移到相對安全的高海拔地區。”

“氣候專家的意思是,可以提前做一些理論上的準備與計劃。”

“那就讓這些專家在理論上做研究吧,我們暫時不會給他們更多的資源。”

“嗯……”

“我認為……”有人提出了補充意見,“我認為,還應該讓其他領域的專家也參與進去。能夠影響氣候的,可不僅僅只有火山爆發、溫室氣體與海水。不要忘了,現在地球的自轉減慢了,地球的質量也已經少了十分之一,這肯定會影響到洋流與大氣環流。而且還有一點,地磁的強度目前已經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了,少了地磁了庇護,大氣層頂端的大氣,將會更加容易被太陽風吹跑。如果地磁不恢復,大氣又得不到補充,那地球的大氣層或許會變得跟火星一樣稀薄。所以,我認為相關領域的專家應該聯合起來、一起協助氣候專家。”

“我這邊的行星物理學家還提出了一點,地月之間的距離正在拉遠。一直以來,月球對地球都起著一個‘穩定器’的作用,也就是穩定‘地軸’,月球遠去之後,地軸就會晃動,其後果,就是四季紊亂。”

“聽你們這意思,今後地球的環境,可能遠比‘卡尼期洪積事件’還要惡劣啊!”

“是的,所以ESA的氣候專家強烈建議我們上點心,並提議研發新材料來提高電子產品在高溼度環境中的壽命、放棄不耐澇的小麥、培育更耐澇的水稻等農作物、儲備抗生素藥物等等,而且,我們還得考慮能源——現在大部分核電站與水電站都沒用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重建,海嘯過後,石油與煤炭的開採一時也不可能恢復……所以,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能用的能源,主要只能直接靠太陽了,比如太陽能電池板,還有太陽能熔鹽塔,可如果一直下雨的話……”

“方老那邊我問到原因了!”有人插話,面色看起來竟然還有那麼一點激動。

眾高層都是一愣,隨即就想了起來,剛剛有人說過,說方涵想要把一些看起來並不重要的裝置送到天上去。

“方老怎麼說的?”

“休眠艙!!”那人繼續激動!

“不對吧,我記得你之前說的是研究林蛙還有渦蟲的設施裝置吧?”

“你們自己看!”那人直接把一份檔案甩到了公共大屏幕上,“這項研究因為還沒有多少進展,所以還沒有對我們公開過!”

眾高層一聽,頓時也激動了起來。休眠艙,如果能造出這玩意兒的話,那就太省事了——在生存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讓人輪流休眠,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於是他們二話不說,立刻把公屏上的檔案拖進了自己跟前的電腦裡、迫不及待的翻閱起來。很快,他們就從這份檔案裡瞭解到了一個大概——

方涵手裡的這個專案,確實跟休眠艙有關,但研究到今天,進展有限。

一是林蛙。

林蛙屬下有一個亞屬,名為木蛙,它也有雪蛤、阿拉斯加林蛙之稱。這種蛙與一般的蛙不同,當環境溫度降低到一定值時,它肝臟會迅速製造出一種糖類,並透過血液循環將這種糖類送到身體上的各個角落。

這種糖的作用,就是讓細胞不會被凍壞。

因為這種機制的存在,木蛙即便被凍成了硬邦邦的冰塊、心臟停止跳動了,也不會真死——當溫度升高、它的身體解凍之後,還會活蹦亂跳。

所以,方涵團隊研究木蛙的目的,就是想把木蛙的休眠機制複製出來、應用到人類身上。但進展有限,方涵還沒有成功地將木蛙的這種休眠機制成功應用到小白鼠身上。

另一個研究目標,是渦蟲。

渦蟲,扁形動物門的一種三腸目扁蟲,是一種比木蛙更低階的生物。但是它有兩個非常特別的能力,其一,是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

也就是說,把一條渦蟲切成碎片,就相當於是幫它進行無性繁殖。

其二,就是‘記憶’轉移能力。

這個能力,聽起來像是奇幻,但在渦蟲身上,確實是事實。

把一條渦蟲放進一個迷宮,讓它在裡邊走幾天,然後切掉它的頭。等它的無頭身體上長出新頭之後,把它再放進這個迷宮裡,它在裡邊行走的路線,會與之前的路線基本一致。

如果把切下來的頭餵給另一條沒有走過迷宮的渦蟲吃下去,然後把這條渦蟲也扔到迷宮裡,它也能按照同樣的行走路線在迷宮裡溜達。

這種記憶基本上還是一種‘條件反射’——對人類來說,掌握知識、應用知識也是一種條件反射,如果人類能像渦蟲一樣透過物理接觸就能轉移知識,那麼,肯定會對知識的傳承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這份檔案中,方涵提到,他受到了渦蟲實驗的啟發,做了另外一個實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是把木蛙也放到迷宮裡,把食物放到迷宮裡的特定的地方訓練它、讓它蹦躂幾天,然後把它凍起來、再解凍。

解凍之後,再把它丟迷宮裡。

結果,它不再‘記得’食物是在哪個旮旯裡了。

這個實驗,還只進行了幾次,雖然結果都是一樣,但保不齊出現同樣的結果只是巧合,所以,方涵準備增加實驗的次數。

可是現在,地球上災害橫行,方涵不知道在地球上還能不能安穩地研究這些,所以他希望把這些研究轉移到空間站繼續進行。雖然現在還沒有進展,可一旦有所突破,那人類就有可能走出今天的窘境。

憧憬……

高層們看完後,就不自覺地憧憬起來,然而,有人忽然出聲打斷了高層們的遐想。

“各位……”

眾人看向了大屏幕,發現月球方面的影片畫面不知何時又亮了起來——葉揚又回到了這個視訊會議頻道。

“各位……”葉揚欲言又止,臉色看起來極其消沉。

眾人望著他,心下就是猛地一沉——葉揚的神情,讓他們已經意識到那件事可能成真了。

“超過1了?”有人問。

葉揚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是的……”

會議頻道裡瞬間一片死寂,每個高層都面如死灰——剛剛討論的這麼一會兒的時間裡,高層們已經稍微從失去Quasar的悲慟中走了出來一些了,而方涵的檔案,讓他們又看到了一丁點的希望、並讓他們燃起了對未來的憧憬,可是,葉揚的話,讓他們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似的、再墜谷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在太平洋上空,有數個颶風正在形成……”葉揚接著說道,“是的……我們現在可以直接看到地球了,我們在馮卡門撞擊坑,看到地球從月平線上升起了……地月系崩潰,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已經是歷史了……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這也是歷史了。從現在起,月球,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了……”

相關推薦:笑傲仙緣主旋律也能出圈穿梭萬界從諸神角鬥場開始網遊之穿越女兒國我家植物敲可愛植物大皇帝超級小職員六朝妖后無敵暴君系統華娛之初代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