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屍經->章節

第八十一回 騙局(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卡車啟動後,出縣城直接奔高速,一直南下往安慶趕路。在車上,我不止一次問劉掌櫃張半瞎的事,他一直說不知道。於是,我稀裡糊塗被帶到安慶。他打算從安慶坐輪渡過江,到江西。我問劉掌櫃:“那這車不要了?”

他闊氣地說:“就一輛破車而已,隨便找個地方扔了。”

我暗暗地想到,難怪雲爺以前說黑姥姥都是些大老闆。今天從劉掌櫃的口氣就能聽出,幹屍體交易這行,比撈什麼偏門都賺錢。

“按照約定,我們到江邊和天問兄匯合。”劉掌櫃說著,從車裡把他隨身帶的一塊藍色的包袱拽下來。

我問:“這江這麼長,有說具體在什麼地方等他嗎?”

劉掌櫃話鋒一冷,說:“沒有。”

我大覺情勢不對,想找藉口脫身,卻又聽到劉掌櫃故意壓低聲音說:“說出來就會被人盯梢。”

我不明其白,問:“什麼意思?你們還是約好了?”

劉掌櫃擺手說:“不可言,照天問兄的話來看,跟蹤他的人不是普通人,我們大家都要處處留心。”

這話一出,我頓時覺得身後不遠處彷彿站著一個朝我們這裡覬覦的刺客,不禁背後涼氣直拔,感覺危機重重。世上有種來自未知的恐懼,讓你無地自容,步步驚心。

我們留了一人看車上的棺材,其他人直奔江邊,這裡,大小船隻貨輪鳴笛不止,加上當天江面起霧,一切環境因素都適合我們消除自己的行蹤。而劉掌櫃終於作出表示,從懷中掏出一塊羅盤,根據羅盤指示,在一處定位,說:“好了,在這等。”

我悄悄抻頭,看到羅盤指標指向的那方有一個黑色的“死”字。雖然我不懂風水羅盤的構造以及使用方法,我也知道此處定的位置是塊凶地。怎麼想起來在兇地上碰頭?我心慌慌。

半個小時不到,遠處一高肩大漢朝這邊走來,近看,是張半瞎,我喜出望外,說:“你真來了?”

張半瞎笑著從懷裡掏出一隻法器,中間是根長約十釐米的柱子,四周拴滿紅繩,這些紅繩自由的一端皆套著一隻鐵鉤。我甚是好奇,問:“什麼東西?”

劉掌櫃認得這東西,說:“十八路尋靈。”

只見張半瞎將劉掌櫃的羅盤放於地上定好,指標竟然立即朝下方沉了點。張半瞎順著指標方向,在地上扒出一個坑,將這件法器插在裡面。法器一進坑,立馬左右旋轉起來,接著紅繩全部自然伸直,刺進土壤裡。我對這東西好奇,忍不住又問道:“十八路尋靈是幹嘛的?”

張半瞎說:“能幫我找出跟蹤我們的人的法器,十八系紅繩,每一系下面又分叉十根,一共180根尋靈繩。”

“我看羅盤指標指的是‘死’字啊!未免太不吉利了吧?”我問。

劉掌櫃哈哈一笑,說:“這你有所不知了,十八路尋靈就要擇兇穴定位才能起作用,因為法器裡的心軸是由人骨和人腦組合的。”

“人骨?人腦?九哥,你哪來這些東西的?你不會……”

張半瞎不屑一笑,“你真是多管閒事。”

我不愉快,說:“你不是說過要幫我修行嗎?什麼都不教,整天看你掛著臉,也叫修行?”

張半瞎“哼”了聲,還挺有脾氣,我還想數落他,被劉掌櫃攔下,他說:“現在跟蹤你們的人還不知道是誰,天問兄也愁白了眉頭,蔣神兄弟,你要理解理解。”

劉掌櫃當起老好人,我對他立馬沒了偏見,覺得老頭人還是挺善良的,又聽他說:“人骨和人腦都是死人的,不是你想的那樣,弄死一個人,製作十八路尋靈啊?哈哈,那就要被條子盯梢了。以前沒推崇火化時,人死了都是拿棺材裝,死人屍體好找得很。”

霧氣一陣接一陣從四面八方刮來,又刮向四面八方去。我聽他說得逼真不已,嗔道:“哼,那你們不是把死人屍體分解了?這罪過吧!”

劉掌櫃被我問住,舌頭環繞幾圈,最後擠出話道:“也是也是,罪過。”

我白了他一眼,沒說話。

“船來了,我們把棺材抬下來吧!”一個腳伕說。

我點點頭,看張半瞎和劉掌櫃。劉掌櫃把價錢和船家說好,我們便全上到江埂上抬棺材。

光緒的梓宮甚是沉重,用劉掌櫃的話說是,棺材在水裡土中呆的時間太長,吸潮了,重量快趕上同體積的生鐵。在斬龍崗時,六七個人抬都吃力,現在總共才五個人,所以光抬這口沉棺,我連放屁的勁都使出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不容易從上頭挨到江邊,雖然棺材上蓋了油布,卻還是被船家認出來是棺材,堅決不願搭我們過江。

不知道劉掌櫃是看上了這艘船船艙大,還是不想麻煩再打船,一口氣開了“天價”——500!

五百塊在那時候可相當值錢,不就是馱下棺材和幾個人嗎,劉掌櫃竟這麼捨得花錢。張半瞎若有所知地一笑。船家見錢眼開,趕緊把我們往船上請,還幫我們將棺材抬上船。獸獸在一旁蹲著,盯著船家看,不經意叫了聲。

船行至江心,劉掌櫃突然把包袱解開,從裡面掏出一隻大哥大,戳通號碼,那頭傳來人聲。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聽到人打通這玩意,以前都是聽別人傳說的。劉掌櫃一口江西話,我聽得半懂半不懂,好像是在委託別人辦什麼事。

等掛了大哥大,他又從包袱裡掏出一支雪茄,用雪茄剪剪掉圓頭的一端,划著一根比中指還長的火柴,緩慢點著雪茄,香味隨即撲鼻襲來,我都能聞到。我靜靜地看著劉掌櫃靠在船欄上,好一副享受態!

船逆流而上的,快到彭澤縣時,我不禁想起這江底的十八遺宮陣和江屍以及冷書生的神秘面孔,特別想一下搞清楚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但囿於冷書生的特殊身份,我不敢公開在這麼多人面前提及他。

這時候,江上的霧氣早散盡,劉掌櫃興致勃勃地給我們介紹起鄱陽湖的美麗。我說:“誒!上次我已經來過一回,鄱陽湖真的是特別美。”

劉掌櫃吞雲吐霧道:“那是當然!《魈山客話》裡不是說,‘千里行雲,萬里船,客人至此醉不還’嘛!”

這話,《魈山客話》裡有?另外,這個《魈山客話》很出名?

我問:“你怎麼知道《魈山客話》這書的?”

劉掌櫃哈哈大笑,道:“怎麼說我也是**湖了,再說這本書也很有名氣的啊!不過,其中一些東西太過怪力亂神,新文化運動那會,曾經被查出來嚴重唯心主義和邪教主義,就當禁書封了。不知道這些事吧?”

我陪笑,點頭說:“不知道不知道。”

“其實,我說這個《魈山客話》是有原因的。”劉掌櫃如是說後,又停頓不語,吸一口雪茄。他這雪茄還真架住抽,都半個小時了,還沒到頭。

張半瞎在意地注視著劉掌櫃。

聽我問他為什麼,劉掌櫃一語中的道:“我早知道你腦後的鬼瘧是因為光緒皇帝的怨靈纏身所致,俗話說‘鬼纏身,打死不作聲’,是說鬼魂纏人難送走,何況纏你的是光緒帝呢!本來我請回光緒帝的梓宮後就沒必要多管閒事,但我想好人做到底,指點你一個方法。”

我趕緊問:“什麼方法?”

劉掌櫃不急不慪,說:“這方法是保底用的,現在主要等梓宮歸位,看你的鬼瘧退不退,如果不退,再說。”

我說了一句感激話後,大家彼此陰沉著,只有船家嘰裡呱啦說個不停。

船到彭澤縣後,我正糾結這口沉棺該如何搬上岸呢,就見碼頭上走過來幾個人,大老遠地朝我們招手。劉掌櫃說:“吆!我們的人來了。”

除此之外,幾人身後還跟一輛大卡車,笨沉沉的樣子,“咣噥咣噥”,車蓋破爛不堪,車兜四周的鐵欄杆鏽跡斑斑,跟從垃圾堆裡開出來似的。

車停好後,來的五個人代替我和張半瞎,一齊將棺材請上車。卡車載著我們到了蠟屍館門口時,一切是那麼安靜,房屋建築、過路人,大家該幹嘛幹嘛,都不知道幾十年前的清朝皇帝在此,可我注意到門口兩尊石獅子的嘴裡都插了一柱香,餘煙嫋嫋。

卡車從後門直接繞進蠟屍館,迎面來的是一輛裝滿石灰袋的運輸車。

棺材被如何處理是劉掌櫃的事了,但在路上,我已經悄悄地把從銀棺材金痰盂中掏出來的賬本、美元和三顆金牙一起塞進血棺材裡面,但願這樣,我能擺脫光緒的怨靈,回到正常生活。另外,劉掌櫃對我說:“小蔣啊!或許皇上的梓宮請回原位後,你就灑脫了!”不知道他是不是安慰我,反正話聽得舒服。

微風輕拂臉頰,一股夾帶青草氣息的泥土芳香被我嗅入鼻腔,這味道彷彿讓我回到了兒時。兒時,在河畔邊吹著春風捉蝌蚪,在田埂上撒著野你逐我趕。那生活是我所憧憬的,可惜物是人非,甚至人非物也非。我知道過去已經回不去,但我希望這輩子能當個平凡的人,過安穩的日子,與世不爭。

我這麼想,也這麼對張半瞎說。

“這種話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才會說的,只有精彩過後,人才會追求平凡。”張半瞎意味深長地說。

我沉思,想想:也是。

“不過,我這些還不算大風大浪?簡直糟糕透了。”我又說。

張半瞎語調帶著輕輕的不屑,說:“你這都是小兒科…”他愣愣,又說:“人若不經歷起伏坎坷,我覺得來這世上真是白來。”

我贊同道:“你說的極是!”

話雖是這麼個說法,我還是從他微皺的眉毛上看出他情緒不高,想想,明天就是他的大劫之日,而且是他自己掐算不到的劫,該是有多恐怖!

我們在劉掌櫃的蠟屍館裡住了三日,第三天,劉掌櫃跑來問我鬼瘧還有沒?我轉身給他看,他說:“不好誒!還有!”

我失落不已,掛著臉問他:“棺材還沒有搞好?”

劉掌櫃說:“我已經在老墳那邊,按照老祖宗定的規矩佈置完善了,鬼瘧怎麼還有呢?”

“不會是長期的吧?!”我問。

劉掌櫃說:“不會不會,靈病去得快,我是兩天前就歸位的棺材,照理說,這時候,你應該無事才對,唉~~”

他一嘆氣,我就傻了,莫非背後真有什麼陰謀?像張半瞎說的那樣?

連張半瞎也無奈,道:“我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想把光緒帝的梓宮送回這裡,試圖解決你的事,現在看來,不但你沒有脫離光緒的怨靈,連我也搭進來了。”

我回想起幾個月前,那次找張半瞎幫我們看鬼瘧時他說的話,他說我們可能害了他,原來因果真的相連在一起!

“天問兄所言我能理解。不過,現在你們與其沒有方向地亂奔,不如聽我一計。”劉掌櫃從中出招道。

“什麼辦法?”我慌忙問。(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這個女鬼有點慫我的鄰居是女鬼錦鯉少女捉鬼日常反派他過分陰陽怪氣[穿書]水滸之新宋江我真沒想當大明星吃貨瞭解一下我對諸天不感興趣死亡吟唱從劍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