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盛世大明->章節

第28章賢相之謀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奉天門之東,文淵閣。

此時內閣大臣已有五人,分別是首輔謝遷,次輔蔣冕,內閣大學士毛紀、費宏、袁宗皋三人。此時內閣的地位劃分遠遠沒有夏言、嚴嵩**時的那麼清晰,除首輔謝遷外,其餘四人的職權相差無幾。

得益於朱厚體恤眾位閣臣年邁多病,特意命人提前改建修繕了文淵閣,謝遷等人才有一個自的專屬值房處理政務,不必像以往一樣,大熱天的一眾內閣大臣還擠在一個房間內辦公。

朱厚之所以能每天悠哉悠哉地日講學習,倚靠的便是這五位內閣大臣替他瀏覽奏章並草擬好處理意見,即是內閣所謂的“票擬批答”,他只負責簽字蓋章即可。

大明的朝政處理模式可以說是儒家“君逸臣勞”的理想模式了,而這一切都源於太宗建立的內閣票擬制度。

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彙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後,再交由內閣,內閣負責草擬出處理意見,以墨筆寫於票簽上,再由司禮監送給皇帝批准。

從整個運轉模式而言,不難看出值得重視的地方無非就三處,一處為司禮監,一處為內閣,一處為皇帝。

內閣自不必多言,雖然只有票擬權,但全國政務皆出自其手,很多時候內閣草擬的意見便是最終的處理結果。

如同即位之初的朱厚,詔命不過內閣,他僅僅只有一個在奏章上簽字蓋章的權力。

直到朱厚著書立言成功,成為聖天子後,才勉強擁有了決策權,不至於被徹底架空。

內閣權力的大小,以及內閣地位的高低便集中體現在其票擬批答被採納的程度上,而無疑此時內閣的權力已臻至頂峰,這也是朱厚一直想要重塑朝堂的根本原因!

做好你們的“工具人”就行了,為什麼要威脅到一個帝王的地位,甚至想要架空皇權呢?

君權和相權這一對自春秋戰國傳而至今的“冤家對頭”,從產生摩擦、衝突,甚至到最後的對立,歷朝歷代並不少見。

宰相起初是帝王設立以輔助自己處理政務的“助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助手”的權勢逐漸膨脹,掌握了議政權、行政權和決策權,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甚至不乏野心勃勃之輩不願僅僅作為一個“助手”!

這便是相權與皇權矛盾逐漸加深的根本原因,手握三權的宰相已經能威脅甚至挑戰帝王的至尊之位!

而太祖朱元璋立國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胡惟庸盲目自大,擅權**,以至於太祖在誅滅了他全族後,還順便徹底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但緊隨其後,應運而生的便是內閣制度,畢竟帝王不是機器人,即便勵精圖治如太祖,在廢除丞相制度後,每天都需要處理政務到深夜,何苦來哉!

而同樣英明神武的太宗朱棣就沒有他老爹那麼勤勉了,他更喜歡的是御駕親征,北擊蒙元,試圖徹底消滅大明北境的隱患,透過開疆拓土來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正名,於是便設立了內閣。

但太宗也並非想要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朝堂隱患,他只將議政權分給了內閣,決策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行政權則權分六部,分別交由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而司禮監則又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機構,因為它起著溝通皇帝與內閣的作用!

而且皇帝在最終批閱的時候,僅僅只會批寫少數幾本最為重要的奏摺,其餘大多數的“批紅”均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代筆完成的!

甚至多位幼帝踐祚之後,其意志大多為司禮監輕易左右,造成實際決策之人反而成了司禮監的掌印太監!

這也就是為何終大明一朝閹宦之禍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司禮監利用代皇帝“批紅”這一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權力,甚至干預朝堂的決策,如英宗之王振,憲宗之汪直,武宗之劉瑾,萬曆之馮保等。

恐怕太宗設立內閣之初,從未想過最後竟然造成了議政權和行政權均歸內閣,決策權歸屬宦官的荒唐局面。

以至於大明中晚期發展成為內廷與外廷交相佐政的朝堂體制,外廷有內閣,內廷則有司禮監;外廷有三法司,內廷則有東廠和錦衣衛。

因文臣入閣後被時人稱為相,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則被稱為“內相”,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萬曆皇帝的“大伴”馮保了。

在馮保登上“內相”之位後,即便被稱為“救世宰相”的張居正也不得不奉迎巴結他,在使用大量的金銀珠寶賄賂之後得到了馮保的全力支持。

因此張居正以首輔之位,手握三權,成為了真正的宰相,這才得以順利推行自己的新政,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內相”馮保支援他的基礎上實現的。

權侵天下的馮保甚至敢於站在萬曆皇帝朱翊鈞身旁接受百官的朝拜!

掌握決策權的閹宦其滔天權勢和囂張氣焰可見一斑。

而此時一眾內閣大臣在謝遷的值房中皺眉不已,對於他們而言,現在有兩個重大難題值得商榷。

其一便是早朝時朱厚命禮部準備的興國大妃入京禮儀,原禮部尚書毛澄因為此事冒死進諫,已經被貶去了南京養老,眾人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是好。

其二是兵部尚書王瓊的奏摺,他上奏請求陛下議定王守仁的平亂之功。相比於第一件事,此事更令他們感到棘手!

王守仁的平亂之功是毋庸置疑的,在場眾人都十分清楚當年那場震驚天下的叛亂。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天下震動。

而時任左僉都御史的王守仁本欲前往福建平亂,行至江西聞訊,親自趕吉安往招募義兵,出兵討賊!

在王守仁奸滑狡詐的用兵策略下,這場轟轟烈烈的藩王造反的鬧劇,最終歷時僅一個月便被王守仁平定了,甚至還生擒了賊首朱宸濠。

如此大功按照正常流程,經朝廷總結善後完畢,理應對眾功臣加官進爵,是不可能拖延至今的。

但王守仁的平亂之功上至天子朱厚照,下至平民百姓都從未有人提及,甚至連苦主王守仁自己都閉口不談,彷彿遺忘了一般。

細細考察整件事的經過,不難發現這其中的貓膩簡直令人咋舌!

好大喜功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為了展現出自己的英明神武,以及卓越的軍事能力,不惜將已被王守仁生擒的朱宸濠釋放後,又親手將其擒獲歸案,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

而朱厚照身邊的一眾宦官,幾乎全是被寧王朱宸濠用大量的金銀珠寶賄賂過的蛀蟲。

朱宸濠起兵造反前便是他們一直在朱厚照耳邊進獻讒言,替朱宸濠起兵打掩護。

朱宸濠起事兵敗他們的心態是極為複雜的,一方面想要殺人滅口,唯恐透露自己與之深交的事情,一方面又對平定叛亂的最大功臣王守仁深惡痛絕,恨其斬斷了自己的財路,又怕他已經從朱宸濠口中得知了些許訊息。

因此根本不會在此事上過多言語,甚至看到王守仁吃了悶虧他們反而暗自高興。

最後就是平亂的大功臣王守仁了,聖人不愧是聖人,他用堪稱教科書般的應對措施保全了自身。

他眼見正德皇帝的荒唐行徑,和當前複雜的政局形勢,選擇了急流勇退,將這滔天大功的證明—賊首朱宸濠交於張永後,便稱病深居簡出,從不提及平亂之事。

但不難發現,在整件事中沒有一個文臣肯發聲為王守仁打抱不平,仗義執言。

為何?因為他是王陽明!那個離經叛道的王陽明!

若換了任何一個其他的大臣,立下如此潑天大功,即便是忌憚於正德皇帝的淫威,也不至於一語不發,默不出聲。

雖然正德皇帝荒淫暴戾,但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訕君賣直”的大好機會,相信不少傲氣逼人的文臣應該不會視而不見吧?

他們這些文臣的風骨還是有的,如楊廷和、梁儲等敢於冒死泣諫者不在少數,但為何他們都選擇了三緘其口?

因為在他們眼中,王守仁是開創了“陽明心學”的異端!離經叛道的叛徒!對之恨之入骨還來不及,又怎會替他開口!

因此在大明整個權力階級的共同預設下,平定朱宸濠之亂的人是“英明神武”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而非他人,王守仁的平亂之功也被眾人默契地選擇了遺忘。

但現在王瓊卻發出了擬定王守仁平亂之功的聲音!

此時文臣卻是不敢再視而不見,弄虛作假了,他們也不敢!

當今天子是傻子嗎?他會不知道平亂的功臣是誰嗎?

況且奏摺都是先經由司禮監送往陛下過目之後,才會移交到內閣,這說明陛下已經知曉此事。

如今一眾內閣大臣都是坐蠟不已,此事他們本就有愧於心,不少人在這件事情上出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本著理念不同,以楊廷和為首的一眾大臣選擇了在平亂之事上集體保持沉默,以壓制王守仁的仕途之路。

而今此事又重新被擺到了臺面上,即便是老謀深算的朝堂重臣,他們臉上也稍微有點掛不住。

謝遷望著眉頭緊皺的眾人,緩慢但有力地說道:“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言,現在是集思廣益的時候。”

“吾擔心的是此事乃王瓊之意,還是陛下之意,昨日早朝後有人看見黃公公去了兵部一趟!”費宏的關注點不在於這奏摺本身,他將自己心中的憂慮提了出來。

蔣冕聞言,心裡頓時一驚,不由出言詢問道:“子充,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吾也有所耳聞。”毛紀也一臉憂愁地補充道。

謝遷用充滿睿智的目光掃視著眼前眾人,沉吟片刻後出聲道:“不管此事到底是王瓊本意,還是陛下授意,我們都要將它認為是陛下之意,未雨綢繆,以防不備!”

“那陛下為何突然對王陽明如此青睞?這是想要給他加官進爵啊!”最瞭解朱厚的袁宗皋此時也不由出言道。

“陛下怕是對吾等不滿了啊諸位!自陛下即位以來,內閣行事當真沒有僭越嗎?蔣冕、毛紀,你們心裡面最清楚!”謝遷嘆息著點明了朱厚的用意。

“再加上昨日早朝時毛尚書直言進諫頂撞了陛下,怕是導致我們徹底惡了陛下啊!”

“陛下授意王瓊上此奏,無非是想平衡朝堂勢力,並非有推崇‘心學’之像,吾等不必過於憂慮。”

謝遷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王陽明之事吾等不必阻攔,也攔不住,隨他去吧!

“即便加官進爵也頂多不過是個都御史,除了他以外還有誰呢?即便再加上一個兵部尚書王瓊又能如何?心學現在還不配成為吾等大患!”

“至於興國大妃入京之事,問問介夫的意見吧!他如今是禮部尚書,屹立朝堂多年,此事或許已有了眉目!”

“爾等日後行事需盡為臣之道!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都白讀了嗎?若是再發生類似暖閣之事,用不著陛下或是太后,老夫親自將你逐出這朝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人聞言盡皆向謝遷施了一禮,雖然蔣、毛二人知道謝遷的話是對他們二人說的,不過也明白眼前這位老前輩是在規勸自己,心中也頗為感動。

這位四朝元老木齋公第一次展現出了他驚人的政治手腕,以及他身為賢相的責任感。

謝遷連夜抵達京師後,楊廷和便親自拜訪了他。當謝遷聽聞群臣於暖閣之中逼迫天子之事,氣得他大發雷霆,怒斥楊廷和等人不忠不義,枉讀聖賢書幾十載!

若他楊廷和是劉瑾、錢寧等奸佞之臣,謝遷是一句話都不想說的,更別說怒斥其以求悔悟了。

但他不是,他楊廷和是內閣首輔,是應該輔朝綱、佐君王的文臣領袖,居然行如此罔顧君威的事,實在讓他失望透頂。

而楊廷和在老老實實地捱罵後,也將朝堂上的局面進行了透徹地分析,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如今內閣大臣中的蔣冕、毛紀等人雖是忠正賢良,但是政治手腕和政治眼光遠遠不能擔當起文臣領袖的重任。

但當今天子畢竟年幼,且偶有頑劣,行事乖張,內閣首輔必須由一位年高德劭者才能鎮得住這位陛下。正因如此,他才會修書一封懇求謝遷入閣輔政。

謝遷如今應以朝堂穩固為主,平衡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以及想辦法緩和陛下與他們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這便是內閣首輔的責任。

謝遷聞言只是淡然地應了一聲,這些東西還需要他楊廷和分析嗎?在他謝遷面前,楊大牛也不過是個晚輩罷了。

接著還沒等其說完便將楊廷和趕了出去,他是真的被楊廷和氣到了。

不過楊廷和並未生氣,只要謝遷答應了就好,文臣集團也算是有了主心骨。

現在這大明朝廷,需要的是穩固,不需要掀起風浪之人,即便是當今天子也不行!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大周斬妖人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大明之太孫無敵
相關推薦:冷之雪帝勝訴才是正義靈籠之浴火重生從師父開始的影視諸天之旅弱冠請長纓仙師獨秀超品公子王者系統:從貂蟬開始秀起來還潮終末女武神:開局呂布百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