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神鵰之六絕宗師->章節

第一十三章 藏經閣覺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天鳴方丈聽了無因的話,雙手合掌,高唱佛號:“阿彌陀佛。無因,你犯戒了。”少林稀中有一條戒律叫不得出賣同門,無因其實也算不得出賣,只是少林寺規矩森嚴,觸犯不得。聽了天鳴方丈的話,無因臉色頓時難看:“弟子知錯。弟子這便去戒律堂領罰。”說罷,便出去了。

楊明見無因受罰,知事情是自己所闖,無因其實並無罪過,當即便開口求情:“師傅,無因師兄並無過錯,受罰就不用了罷?”天鳴方丈道:“我佛門弟子,自當慈悲為懷。無因受不得苦,便將無法和無威扯進來,哪裡有佛門弟子的氣量?”又道:“佛門弟子習武是為了強身健體,並非用來好勇鬥狠。你這一個月來,只顧和無因切磋,犯了三大戒中的痴戒,也要受罰。”楊明大呼道:“這也犯戒?”

天鳴方丈點頭道:“你所痴者,是為武藝。我便罰你去藏經閣抄默經書。何時修成神功第一重階,何時可出藏經閣。你可清楚了?”楊明出了禪房,在小沙彌的帶領下,來到了藏經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藏經閣,是少林寺收藏經書典籍的地方。其中有佛經十萬餘卷,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也在其中。如此多的經書,自然也需要極大地方來收藏。藏經閣有上下兩層,皆是極寬極大,一排排書架屹立,宛若無邊森林。楊明進了藏經閣,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圓,天鳴方丈見了直升機一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楊明拉著小沙彌問道:“這麼多書,方丈師傅是要我抄哪些?”小沙彌道:“這個方丈師祖不曾交代,想來師叔可隨意選經抄默。”楊明聽了這話,腦中靈光一閃,明白了過來,當下道:“請轉告方丈師傅:無明已知其意,感激不盡。”與看守藏經閣的僧人一番交代,楊明便開始在書架上找尋經書。

所有的書架都有編號。楊明在一號書架上匆匆翻看一遍,找到了一本《拈花指秘籍》,喜不自勝。看守經書的僧人此時已經搬來書桌和椅子,筆墨紙硯一應俱全。看守藏經閣的這名僧人長得也是有特點,只見他長身玉立,恂恂全儒雅,若非光頭僧服,宛然便是位書生相公,腹有詩書氣自華,儼然、宏然,恢恢廣廣,昭昭蕩蕩,便如是一位飽學宿儒、經術名家。

這名僧人見楊明拿出一本武學經書來抄寫,道:“小師弟,武功一途只是強身健體之法,保養有色有相之身,實乃下乘。唯佛法恢弘,渡厄解難,退六識,滅無明,修得清淨之心,方是上乘。”楊明愕然,覺著這個僧人甚是好笑。那僧人見楊明不語,繼續道:“小師弟如要抄默經書,可選《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下,這名僧人滔滔不決說了數十種佛經名稱。

楊明看那僧人說得起勁,忙說道:“師兄好意,無明心領了。”那僧人聽楊明如此說,也只好搖頭嘆氣不提。楊明見了,卻是覺得甚是可愛。

一本《拈花指秘籍》楊明邊抄邊記,總共花了十日時間。少林絕學,都有其自己的行功路線,或陰或陽,或剛或柔。或多走心經,有火屬炎上之象;或多走肝經,有木屬曲直之變;或多走脾經,有土屬敦厚之勢;或多走肺經,有金屬從革之能;或多走腎經,有水屬潤下之功。

拈花指力多出肝腎二經,一經施展,無聲無息,曲直多變,素有“拈花一笑,生死無常”之稱。只是因為楊明此時正在衝關的緊要時刻,暫時還修不出內力。除非有一本秘籍不在《易筋經》之下。

如此一個月來,楊明每日都在抄默經書,已經將《拈花指秘籍》、《袈裟伏魔功修行秘籍》、《大慈大悲千葉掌修行密要》、《龍爪手修煉圖譜》這四本經書抄默了一遍。這一日,楊明正尋出一本《如來千手掌秘籍》準備抄寫,看守藏經閣的那名僧人又來說教。

這名僧人見楊明每天都只抄寫武功秘籍,便每日都要和楊明說法,大談佛法不可思意之力。楊明卻是知道這名僧人是好意,不像黃蓉那般存有心機,也就任由他說,自己在一旁靜靜聽著。

楊明住在藏經閣中不得出門,全賴這名僧人照顧,楊明心存感激,今日見其又來說法,便道:“這一個月全賴師兄照顧,卻還不知道師兄法號,心中甚是慚愧。”那僧人道:“貧僧法號覺遠。”楊明聽了,卻是心中一驚,細細打量了那名僧人,暗罵自己糊塗,不識真人面貌,竟然坐擁寶山而不知。

楊明當即雙手合掌而道:“多謝覺遠師兄這一個月來的照顧,無明感激不盡,又聞覺遠師兄的佛法,心中或有所悟。聞達摩祖師東渡之時曾手書《楞伽經》四卷,其佛法恢弘,不可度量,不知這四卷經書可還在寺中?”覺遠道:“阿彌陀佛。小師弟有心了。這四卷經書皆在寺中。只是經書都是用天竺文書寫,小師弟若真的要看,還是請看唐朝寶叉難陀七卷《大乘入塄伽經》,這種版本最為明暢易曉。”楊明道:“修行佛法豈能避難就易?不如師兄將寺中所存幾種版本的《楞伽經》都拿出來,讓無明也來參悟佛門經典。”

覺遠迂腐不堪,世上少有,聽了楊明的話,不疑有他,連稱大善,立刻為其找來了四個版本的《楞伽經》,其中有一是劉宋時阿跋陀羅所譯,名曰《楞伽阿巴陀羅寶經》,共有四卷,世稱‘四卷楞伽’。二是元魏時菩提流支譯,名曰《入楞伽經》,共有十卷,世稱‘十卷楞伽’。三是唐朝寶叉難陀所譯,名曰《大乘入楞伽經》,共有七卷,世稱‘七卷楞伽’。還有四卷正是達摩祖師在東渡之時所抄,其經文夾縫中,有達摩祖師親手所書的另一部經書,名稱《九陽真經》,其神妙不在《易筋經》之下。

<a href=www.cmfu.com> www.cmfu.com

相關推薦:神鵰之魔教教主神鵰之大元國師文娛抗日上海灘神鵰之劍道為尊游龍神鵰我就是人類帝皇美漫生存指南72小時掙扎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我的房子穿越諸天